先說一下使用情境及需求好了,目前 有的蘋果產品 iPone、iPad、appleWatch及一台2015 macbook air
目前家裡使用的主力機 是 微軟桌機,外出就是蘋果生態了
在家都是使用微軟主力機剪輯影片 (使用PR) , 主要是1080P影片
會想再把 家裡桌機變成 mac 原因是,現在接的案子都是 使用iphone攝影
不曉得為什麼有時候 iphone 拍攝的影片 直接上傳到 雲端,再從微軟主機下載回來後
會有些影片會讀不到(只有聲音沒有影像),有些就可以正常播放,網路上爬文 下載一推播放器都一樣
主要還是 那些只有聲音沒有影像放到PR裡面也只有音檔而已,
目前解決辦法是會用macbook air 下載回來後,用macOS自帶轉檔工具 轉檔後,再丟到雲端
給微軟主機下載,可以順利播放,這樣一來一往 還沒開始剪 就會消耗一個多小時,非常麻煩
有試過直接用macbook air外接1080P螢幕做剪輯(一樣使用PR),真的很勉強,尤其剪輯時我會一邊使用PS
也有做過功課,但一面都蠻傾向直接購買iMac 27,但低配iMac 27 也要五萬多.....
仔細考慮到需求後,我其實不需要用到這麼好的螢幕(我覺得5萬多價格 那個5K螢幕可能佔3萬多....)
所以直接轉向比較靈活的Mac mini 2018,看上的規格就是 i5 256ssd (不上i7 因為看了一些評測 容易撞溫度牆)
使用需求:
工作上 會使用PR、Final Cut Pro X(如果換成mac)、Photoshop (影片剪輯軟體及修圖軟體會同時使用)
會開數多網頁(稿子、資料、音樂、圖庫...等)
影片剪輯1080P為主,4K偶爾
使用上不卡頓 能順暢體驗即可,剪輯的影片內容 無3D動畫 絢麗特效
因為已經到了2020年了,不曉得 mac mini 2018 會太舊嗎? 還是大家會建議要等新款iMac
不考慮事項:
1.不買macbook pro 沒移動需求,外出不會剪片 因為螢幕真的太小
2.螢幕、鍵盤、滑鼠,都已有 ,螢幕目前 就1080P解析度 之後會升上4K 螢幕或是2K螢幕, 鍵盤滑鼠都有習慣的了,可能會再買蘋果的觸控板而已
3.固態硬盤大小 ,256 裝系統,影片素材 都會外接硬碟
4.不考慮相容機
補充:
另外購買Mac mini 的話一定會外接顯卡,手上有一張rx580顯示卡
會購入Razer Core X這款,或是大家有甚麼更推薦也告知小弟一下 非常感謝!
也會自行升級記憶體 32g
公路賽車手 wrote:
買台相容機也比這台好(恕刪)
謝謝大大建議,但不考慮相容機,隔壁室友就是用相容機,平常真的可以用,但偶爾就是會出現小問題
就會看他一直在網路找資源 修BUG ,但看起來 整體是 80%時間 可以順利使用 只有少數20%時間拿來修BUG
但這也是最主要問題,就是看他修BUG 主要一直在找國外網站資源,安裝一大推看不懂的軟體
P.S 他也是蘋果生態使用者,但同時他也是越獄使用者 這對他來說應該算很得心應手了
而我 是 單純使用者 能用就好了

對它保持期望是 能應付我現在需求就可以了,之後如果有提高需求 我想賺的錢應該也變多了
可以在購買 更好的選擇

另外有得知 mac mini 2018 年 CPU 跟 硬碟焊死的 不能自行更換,RAM 有找到影片 看起來難度不會很難
還有其他規格
藍芽5.0:預計下一代 Mac 依舊是5.0
WIFi :最高支援 ac,不過 ax 現在只有iPhone 有,Mac 還沒有機型支援
Thunderbolt 3:下一代就是 4 了,不過根據消息 3 跟 4 並不會有速度差異,是差在其他功能,而且 4 也看似不會在下一代產品就出現
T2 晶片:Mac Pro 也是依舊使用 T2 晶片,應該是不會這麼快就推出 T3 晶片
DDR4:除了頻率之外,DDR5 也沒這麼快上市
所以 Mac Mini 除了CPU代數落後之外,其他規格還不算是落後
CPU 其實也要是跟 Mac 比,8.9代除了頂規之外差異真的不大,PC 那邊AMD、10代在快,Apple 沒換裝也無從比起
所以綜上所述,Mac Mini 還沒過時,算是更新週期的中間而已
順便吐槽,Mac Mini 還有一個最大的槽點救是沒有銀色可以選,只有太空灰又不帶 Pro 字樣,不太懂為啥只留太空灰,真希望以後,或是下一代能夠恢復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