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Mac Studio 與 Studio Display 雙新品 iMac 27 是否正式走入歷史?

Apple Mac Studio 與 Studio Display 雙新品 iMac 27 是否正式走入歷史?
Apple 於台灣時間今日(3/9)凌晨的春季發表會上,除正式推出具備極致效能的 M1 Ultra 處理晶片外,更同步推出 Mac Studio 桌上型電腦與 Studio Display 顯示器兩款新品,其中 Mac Studio 將提供使用者 M1 Max 與 M1 Ultra 兩種規格選擇,售價分別從新台幣約 59,900 元與新台幣 119,900 元起,至於具備 27 吋 5K Retina 顯示器的 Studio Dispay ,則同樣提供標準玻璃與 Nano-Texture 玻璃兩種版本,售價則分別新台幣 45,900 元與 54,900 元,兩款全新 Mac 系列產品在台灣並沒有確切的上市日期,但美國與第一波上市國家會從 3/18(週五)起開放消費者購買。

不過讓布萊恩比較好奇的是,在 Mac Studio 與 Studio Display 解說接近尾聲時,台上的主講人提到 Apple 目前已經將 M1 系列晶片應用在不同的 Mac 產品上,僅剩下一個產品就是『Mac Pro』,雖說主講人也提到這款 Mac 產品會在之後進行更新,但我原本認為 Mac Studio 應該算是 Mac Pro 的 M1 晶片版本,但主講人卻沒有提到 iMac 27 或 iMac Pro 會進行更新,看來 Mac Studio 搭配 Studio Display 或許才是 iMac 27 或 iMac Pro 後續機種,這是否也表示 iMac 27 會正式走入歷史呢?

Apple Mac Studio 


Apple Mac Studio 與 Studio Display 雙新品 iMac 27 是否正式走入歷史?
暫時先拋開尚未出現解答的臆測,先來看看本次推出的全新 Mac Studio,這款桌上型電腦在外型設計上與先前的 Mac mini 類似,只不過本體尺寸改為 19.7 x 19.7 x 9.5 cm,在機身重量上則分別為 2.7Kg(M1 Max)與 3.6Kg(M1 Ultra)。主機本體採用單塊鋁合金金屬打造而成,一體成形式的結構設計,僅提供銀色單色選擇,沒有太空灰色版本可選倒是有點可惜。

雙離心散熱風扇
Apple Mac Studio 與 Studio Display 雙新品 iMac 27 是否正式走入歷史?
散熱氣流示意
Apple Mac Studio 與 Studio Display 雙新品 iMac 27 是否正式走入歷史?
後側散熱孔
Apple Mac Studio 與 Studio Display 雙新品 iMac 27 是否正式走入歷史?
散熱孔設計
Apple Mac Studio 與 Studio Display 雙新品 iMac 27 是否正式走入歷史?
Mac Studio 的機體尺寸加大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在內部加上一套雙離心散熱風扇構成的全新散熱系統,透過這套系統能為下方的主機板等硬體零組件,提供完整均勻的散熱氣流,並透過主機下方的環形散熱進風孔與後側具備 2000 個開孔的散熱孔,將機體內部的熱氣流完全導出,提供 Mac Studio 更穩定的效能,同時不會產生極大的散熱風扇噪音,這部分布萊恩在先前測試的 M1 MacBook 筆電系列就已經可以體驗到,期待在這款 Mac Studio 上也能具備相同的效果。

後側 I/O(左)
Apple Mac Studio 與 Studio Display 雙新品 iMac 27 是否正式走入歷史?
後側 I/O(中)
Apple Mac Studio 與 Studio Display 雙新品 iMac 27 是否正式走入歷史?
後側 I/O(右)
Apple Mac Studio 與 Studio Display 雙新品 iMac 27 是否正式走入歷史?
Mac Studio 具備完整的 I/O 連接埠,在機身本體後側搭載四個 Thunderbolt 4 傳輸埠,支援 DisplayPort、USB 4 (速度最高可達 40Gb/s)與 USB 3.1 Gen 2 (速度最高可達 10Gb/s),兩個 USB-A(速度最高可達 5Gb/s),10GB 乙太網路插孔、電源輸入插孔、HDMI 埠、3.5 mm 耳機插孔,以及電源啓閉按鍵。

Apple Mac Studio 與 Studio Display 雙新品 iMac 27 是否正式走入歷史?
此外,Mac Studio 的機身正面則提供兩個 USB-C 傳輸埠與 SDXC 記憶卡插槽 (支援 UHS-II),不過在 USB-C 傳輸埠的規格則會因處理晶片版本不同而有所差異,在 M1 Ultra 晶片版本的機型上,是搭載兩個 Thunderbolt 4 傳輸埠,而在 M1 Max 晶片版本機型中,則是採用速度最高可達 10Gb/s 的 USB-C 傳輸埠,這點要請各位特別注意。

Apple Mac Studio 與 Studio Display 雙新品 iMac 27 是否正式走入歷史?
最後在硬體規格配置部分,Mac Studio M1 Ultra 機型,配備 20 核心 CPU 配備 16 個效能核心與 4 個節能核心、48 核心 GPU、32 核心神經網路引擎與 800GB/s 記憶體頻寬(可訂製 16 個效能核心與 4 個節能核心、64 核心 GPU、32 核心神經網路引擎),內存記憶體為 64GB(可訂製 128GB),1TB SSD 儲存裝置(可訂製 2TB、4TB 與 8TB 儲存容量),台灣官方售價從 119,900 元起。

至於 Mac Studio M1 Max 機型,則配備 10 核心 CPU、24 核心 GPU、16 核心神經網路引擎與 400GB/s 記憶體頻寬(可訂製最高 20 核心 CPU、64 核心 GPU 與 32 核心神經網路引擎),內存記憶體為 32GB(可訂製最高 64GB),512GB SSD 儲存裝置(可訂製 1TB、2TB、4TB 與 8TB 儲存容量),台灣官方售價則從 59,900 元起。兩款不同規格的機型,也均具備 WiFi 6 與藍牙 5.0 無線傳輸技術。

Apple Mac Studio 與 Studio Display 雙新品 iMac 27 是否正式走入歷史?
雖然在發表會前夕,國內外媒體預測的 Apple M2 晶片與一系列的 Mac 系列產品都沒有發表,但 Apple 還是端出了搭載全新 M1 Ultra 晶片的 Mac Studio 桌上型電腦,即便電腦本體的外型結構與 Mac mini 相近,但可以預期的是效能表現上絕對是有倍數的成長,且假設 Mac Studio 是 iMac 27 或 iMac Pro 的後續機種,那對於使用者來說或許不失為一個好消息,以 Mac Studio 的攜帶性以及連接性來說,只要所在的環境下有一台可外接的顯示螢幕,搭配巧控鍵盤與滑鼠就可以隨時工作,對於不少創作者或專業工作者來說,都是滿便利的設計。

Apple Studio Display


Apple Mac Studio 與 Studio Display 雙新品 iMac 27 是否正式走入歷史?
用以與 Mac Studio 搭配的 Studio Display 顯示器,則可以算是先前 Pro Display XDR 顯示器相較之下較為平價的版本,採用的是 27 吋 5K 5120 x 2880 解析度、218PPi 規格,Studio Display 則提供兩種抗反射玻璃選項可選,搭配標準玻璃的官方售價為 45,900 元起,至於搭載 Nano-texture 玻璃的官方售價則從 54,900 元起,兩種規格的最大差異是前者僅能降低反射率,後者則可進一步降低眩光。

標準可調整斜度支架
Apple Mac Studio 與 Studio Display 雙新品 iMac 27 是否正式走入歷史?
可調整斜度與高度支架(一)
Apple Mac Studio 與 Studio Display 雙新品 iMac 27 是否正式走入歷史?
可調整斜度與高度支架(二)
Apple Mac Studio 與 Studio Display 雙新品 iMac 27 是否正式走入歷史?
VESA 吊架連接器(橫向)
Apple Mac Studio 與 Studio Display 雙新品 iMac 27 是否正式走入歷史?
VESA 吊架連接器(直式)
Apple Mac Studio 與 Studio Display 雙新品 iMac 27 是否正式走入歷史?
與先前的 Pro Display XDR 相同,Studio Display 也提供三種不同功能的支架讓消費者選擇,標準的可調整斜度支架(售價 45,900 元),最大可調整的斜度為 30 度,可調整斜度與高度支架(售價 57,900 元),可增加 105mm 的高度調整,最後一款 VESA 吊架連接器(售價同為 45,900 元),可搭配上述兩種支架使用,讓使用者可搭配壁掛架、支架、桌架使用,並可進行橫向或直向架設。

Apple Mac Studio 與 Studio Display 雙新品 iMac 27 是否正式走入歷史?
Studio Display 顯示器同時也具備 600 尼特亮度、P3 廣色域與原彩顯示技術。

內建 A13 仿生晶片
Apple Mac Studio 與 Studio Display 雙新品 iMac 27 是否正式走入歷史?
前置鏡頭
Apple Mac Studio 與 Studio Display 雙新品 iMac 27 是否正式走入歷史?
錄音室等級三麥克風陣列
Apple Mac Studio 與 Studio Display 雙新品 iMac 27 是否正式走入歷史?
Apple 也為這款 Studio Display 顯示器內建 A13 仿生晶片,這與市售的各款顯示器相比算是滿特別的規格配置,基本上有內建處理晶片的顯示器,就是我們常見的智慧型電視產品,而這個 A13 仿生晶片其實不會讓 Studio Display 顯示器化身成獨立的 iPad,主要則是為了驅動內部的各項硬體設備。像是顯示器上方的 1200 萬畫素超廣角相機鏡頭,擁有 f/2.4 大光圈、122 度廣視角,以及在 iPhone 與 iPad 上才擁有的人物居中功能,與相機鏡頭搭配的則是錄音室等級三麥克風陣列,具備高訊噪比及定向波束成形,當然也能支援『嘿 Siri』語音助理功能。


高性能高音喇叭
Apple Mac Studio 與 Studio Display 雙新品 iMac 27 是否正式走入歷史?
振動抑制低音喇叭
Apple Mac Studio 與 Studio Display 雙新品 iMac 27 是否正式走入歷史?
此外,Studio Display 顯示器也搭載高傳真六揚聲器系統,由四個振動抑制低音喇叭與兩個高性能高音喇叭所組成,當使用者播放具備杜比全景聲技術的音樂或影片時,也支援空間音訊效果。


I/O 配置
Apple Mac Studio 與 Studio Display 雙新品 iMac 27 是否正式走入歷史?
支援充電功能
Apple Mac Studio 與 Studio Display 雙新品 iMac 27 是否正式走入歷史?
提供連接裝置充電
Apple Mac Studio 與 Studio Display 雙新品 iMac 27 是否正式走入歷史?
外接顯示螢幕
Apple Mac Studio 與 Studio Display 雙新品 iMac 27 是否正式走入歷史?

Studio Display 顯示器也具備獨立的 I/O 傳輸埠配置,包含三個下傳的 USB-C 傳輸埠(速度最高可達 10Gb/s),用於連接周邊裝置、儲存裝置與網路 ,以及一個上傳 Thunderbolt 3 連接埠,用於連接主機並提供 96W 主機充電,在發表會上舉的例子是 MacBook Pro 14,但實際上能支援的 Apple 裝置也是相當豐富,只要是具備 USB-C 的 Apple 裝置基本上的支援。

Studio Display 與下列執行 macOS Monterey 12.3 或以上版本的 Mac 機型相容:
  • Mac Studio (2022 年)
  • 16 吋 MacBook Pro (2019 年或後續機型)
  • 14 吋 MacBook Pro (2021 年)
  • 13 吋 MacBook Pro (2016 年或後續機型)
  • 15 吋 MacBook Pro (2016 年或後續機型)
  • MacBook Air (2018 年或後續機型)
  • Mac mini (2018 年或後續機型)
  • Mac Pro (2019 年或後續機型)
  • 24 吋 iMac (2021 年)
  • 27 吋 iMac (2017 年或後續機型)
  • 21.5 吋 iMac (2017 年或後續機型)
  • iMac Pro (2017 年)
Studio Display 與下列執行 iPadOS 15.4 或以上版本的 iPad 機型相容:
  • iPad Pro 12.9 吋 (第 3 代或後續機型)
  • iPad Pro 11 吋
  • iPad Air (第 5 代)

Apple Mac Studio 與 Studio Display 雙新品 iMac 27 是否正式走入歷史?
Apple 全新的 Studio Display 顯示器雖說是同步與 Mac Studio 一起推出,但基本上它就是一款專為 Mac 與 iPad 所打造的顯示器,內建 A13 仿生晶片確實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但為了應付相機鏡頭與相關硬體配置,確實需要一顆晶片來進行驅動。先前有不少蘋果迷一直敲碗顯示器的回歸,這次 Studio Display 顯示器也提供不少 Apple 用戶入手的時機,尤其是相較於 Pro Display XDR 顯示器,在售價上相對便宜許多,且具備鏡頭、音響系統與可支援充電及外接裝置的 I/O 埠,實際的應用性表現上也相當出色。

Apple Mac Studio 與 Studio Display 雙新品 iMac 27 是否正式走入歷史?
發表會的最後,Apple 也為全新的 Mac Studio 與 Studio Display 推出全新銀黑配色的巧控鍵盤、巧控滑鼠與巧控板配件,包含 Touch ID 與獨立數字鍵的巧控鍵盤,售價為 5,890 元,巧控滑鼠的售價為 2,790 元,最後巧控板的售價則為 4,390 元。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全系列的巧控配件雖然是無線、可充電的設計,但是無法單獨搭配 Studio Display 顯示器來使用,還需搭配 Mac Studio、MacBook 筆電等裝置才能使用。
Bryan.S wrote:
Apple 於台灣時...(恕刪)
 
拿2塊M1MAX用膠水黏起來就變M1Ultra了,接下來再拿2塊M1Ultra黏起來不就是M1Ultra MAX了嗎?放在新Macpro上剛好
lorax
MAC PRO功耗可以無限上崗啊 散熱可以自己堆料水冷
Barat
你黏黏看~
Mac Studio M1 Ultra 美刀 $3999 起....真的是要很有愛啊!
Apple event上面說的超厲害,說超省電又超強!
不知道拿來挖礦算力如何?
不知道會不會比同樣3999美金組起來的挖礦機來的差吧?
發覺幸福於平淡生活中
hsiwe
阿婆有鎖算力,國外有人拿M1 max 32核GPU試過算力超級低,GPU使用的效能只有5%不到,若沒鎖換算下來約gtx3060,這是在轉譯下的效能,若軟體有支援ARM架構算力會很驚人
原來許多人的預測都說對了,
有人說會發佈高階版的mac mini ,
27吋iMac
32吋iMac Pro
小型的Mac Pro
結果Mac Studio其實就是mac mini 的變形,
因為在原來mac mini機殼放入M1 Max 、M1 Ultra無法達到完美散熱,
就把機殼變大了,也不能再叫mini,改個名字賣更好賣

然後Mac Studio+M1 Max搭配新的27吋顯示器,不正是27吋iMac,
Mac Studio+M1 Ultra搭配新的32吋顯示器,不正是32吋iMac Pro,
你看全新銀黑配色的巧控鍵盤、巧控滑鼠與巧控板配件不是也一起出來,

可惜個人還是喜歡原來的mac mini大小
看來之前傳言會改用有機玻璃的彩色版mac mini,
應該是用M2晶片的下一代產品,看看6月有沒有可成發表吧
hsiwe
M2應該是會用在基本款的13寸macbook pro這是年底應該會發表的,以及M21版的mini清庫存下半年的亮點應該就只剩耳機跟手機,效能上我覺得應該是跟m1 pro差不多螢幕不會是mini led
Bryan.S
M2 晶片預計會在下半年登場,至於 Mac Pro 還會再有一次的更新,預計會是在 6 月的 WWDC 應該會亮相!
好想要顯示器
wjesse wrote:
原來許多人的預測都說(恕刪)



雖然拆開方便,
但iMac AIO的電腦還是很簡潔乾淨啊。
一條電源線現在要兩條。

Mac Studio的電供就是370w,跟以前的iMac 27(350w)一樣。
只是為了厚度選擇不把組件放在螢幕裡。
蘋果把iMac拆開來取代iMac 27,連帶價格還上漲了不少。
德瑞克99
舊款最便宜的iMac 27吋 硬體規格相當於 Mac Mini如果要這樣的比喻 可以買Mac Mini M1+Studio Display 就不會覺得漲價不少
Alan Liu 0503
蘋果現在要便宜入門的就找iMac 24。 中高階組合就找Mac Studio + Studio Display 反正之前iMac 27真正要拿來工作用的,價格也是到10萬左右
Display 比預期高好多
不知道有多少人願意買單?
Jinwei
昨天看到fb有人猜測2.9w我就在想怎麼可能..果然
Bryan.S wrote:
Apple 於台灣時...(恕刪)


支架的價錢是統合在最後的總價喔,那段的寫法看起來像是另外計價

(雖然蘋果官網也這樣寫)
不知道Stuido Display 的腳架或者多一個配件,讓Mac Studio 能背掛在Display後面??
這樣子又能分開賣,也能合起來一起賣
雖然Mac Studio 很小,但也有3kg左右,要隨身拿是不太可能,頂多是家裡重新配位的時候比較容易搬XD
Bryan.S
我也有想過應該會有周邊配件商會推出可掛 Mac Studio 的配件...
不能接PC嗎???

hsiwe
可以接啊!但這價格不如買個14寸mac pro 一樣的螢幕喇叭還多2個在送你一個cpu真香啊婆這款螢幕可調式的剛好可以買一台完整可調直逼6W
handsomefo
調不到光暗,放棄吧。。。LG 5K連windows都調不到,何況apple。。。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