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0828 wrote:或許阿婆有阿婆的好但...(恕刪) 我有一個同學買了iriver後 說音質多好 ipod沒得比然後配個比mp3大好幾倍的SR80我真的很想跟他說"同學聽個音樂有必要這麼麻煩嗎?"一流的公司賣流行二流的公司賣服務三流的公司追著顧客跑用過iPod後 完全不會去考慮其他MP3 player要音質?回家聽CD+擴大器比較實在
PowHu wrote:我有一個同學買了ir...(恕刪) 真是奇怪你都先說你同學買IRIVER說他音質好了然後他再配其它耳機那可見在原廠耳機的狀況下來PKIPOD就輸人家囉?你是指這樣?況且 誰說外出不能有好音質?請多看多比較但是我到是對IPOD的大容量很心動但是相對的 大到不行阿(非指我剛剛提到的NANO)外出就是要簡便 對我來說啦^_^
view0828 wrote:或許阿婆有阿婆的好但是每次想到他的毛利率就買不下去.......然後 我喜歡廠商配合買家而不是買家配合廠商 什麼樣的公司能開出高毛利率? 就是你不得不買他的產品,什麼樣的公司不敢開高毛利率? 就是不壓低的話賣不出去或是沒人找你代工。什麼樣的廠商要配合買家? 就是你不配合就賣不出去,什麼樣的廠商不用配合買家? 就是他比你更懂市場和買家需要什麼。話說台灣代工廠商得拚命壓低代工價格還得幫忙做設計才有大單做,實質上大部分的錢都被國外品牌賺走了,外國品牌憑什麼拿走大部分利潤? 他們做了什麼比你做的更重要的事?低毛利是台灣人要遵守的規則,不是這些外國人,他們照樣大賺其錢,世界上有八成以上的筆電是台灣代工的,但販售這些筆電的利潤有多少在台灣口袋?真可悲。如果連台灣人自已都有低毛利才是好產品的觀念,台灣產業繼續淪為代工奴,忽略設計和品牌價值,我一點都不意外。PS 抱歉,我沒有針對引言者的意味,只是有所深思感嘆而已,覺得台灣人很辛苦什麼都得做,郤只賺得到一點點錢,台灣代工大廠表面風光,其實是另一種悲哀。
FX wrote:什麼樣的公司能開出高...(恕刪) 大大好激烈大大前兩句我看完還以為大大只買貴不管音質哩問題是如果毛利率低一點得不見的比IPOD爛為啥買家得買IPOD?況且大大好像誤會我的意思了我並不是在反ipod喔產品本來就有好有壞我都說IPOD有他的優點了..........一點不好都不能被說?首推2樓大大 太中肯了每個用的人都有不同需求我大概就是喜歡單純得聽音樂 不想幹其它事的人吧
sickfoot wrote:David Pogu...(恕刪) Oh!真的嗎?那可能我翻譯有誤,我跟他不熟XD在21世紀初,專業分工是一項顯學,尤其電子製造業,如果一家公司搞硬體搞軟體搞通路搞東搞西,那一定會被笑"笨"。因為每一領域的進入門檻都高,包山包海的結果就是成本難以下降,在2005年左右Dell拿下世界電腦第一之後,專業分工更是每個經理人朗朗上口。有時候搞不懂Apple想要壓低售價,為甚麼要開那麼多家"Apple retailer"?這些位在精華地段的展售店的房租,每年可吃掉Apple近一半的銷售額。但奇怪的是,這一年來,微軟也開啓了咖啡廳,Sony也把展售店裝潢成Apple風。隨著消費電子的進入門檻下降,生產技術普及化,專業分工的弊就顯示出來了,專業分工需要的是跟生產夥伴分享商業機密,並且難以讓你的產品具有大量的差異化。在iPad發表會上jobs有一句很重要但不太容易受到注意的話:"我們自己研發軟體,研發硬體,研發晶片,研發電池技術,世界上只有我們Apple能做出iPad這樣的機器。"這一句話,就把Apple所有的優勢展露無疑。過去20幾年Jobs莫名的堅持(堅持封閉的Mac OS,自己獨佔硬體研發,行銷通路通包),在跨入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收到了最甜美的果實。放眼望去,沒有一家廠商擁有如Apple的經驗,世界一流的硬體設計製造商Sony,後起之秀Samsung,手機大廠Nokia Moto,軟體商Microsoft,Google(嚴格說起來Google應該算是服務提供者),都沒有同時擁有軟硬體設計的經驗甚至將他們完美整合。(MS比較好的是具有Xbox的硬體經驗,其實我認為MS早就發現了這件事,所以硬著頭皮推出ZUNE,著重的不是銷售量,而是硬體的開發設計經驗與人才)在中國掘起後,市場上充斥著廉價的硬體與廉價的軟體,維持高價值產品的重點,不光是品牌與行銷,還有產品的獨特性。換句話說,如何獨佔技術,將會成會下一世代的競爭重點。因此,現在陪著Google玩開放遊戲的硬體製造商,如果繼續開放下去,那就是跟大陸廉價品一起陪葬。而Microsoft,總有一天會自己跳下海生產手機,甚至生產電腦。而那些妄想殺掉iPhone殺掉iPod的廠商們,No itunes Killer,no iPhone Killer。PS.當然,這不代表Apple就要稱霸地球了XD,基本上Apple的策略還是一個利基市場,短期內電腦市場我想難以撼動MS的霸業,但是所有生產電腦的廠商利潤越來越薄,而在中國品牌崛起之後,很多現在的一流品牌會面臨危機,但Apple應該可以免除其中。
sickfoot wrote:David Pogue說過這樣的話?應該是翻譯上的問題吧iphone的推出,他可是比誰都開心耶(雖然他也很忠實的評論iphone的缺點,但是他的重點都是瑕不掩瑜) 我也覺得他對iPhone一代的評價蠻公允的,超現實的操控介面卻配上其他史前時代的軟硬體功能,一直到3Gs才算取得了一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