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聞]看看偉大的網路"專家"怎麼看Apple的產品

view0828 wrote:
況且你敢跟我說.........ipad功能比小筆電強嘛?.....

我覺得iphone是新的點子

可是ipad..........到不這麼覺得.....(恕刪)

不知道方便使用、容易上手、螢幕漂亮能不能算是功能之一
單就可以在床上、沙發上操作/瀏覽,小筆電就差了這麼一點
螢幕小是一回事,沒有翻轉也沒關係,但是個人感覺操作上就是不太方便
我想這也是為何近期的平板電腦如此受注目的原因之一

iPad因為在iphone後才推出,所以感覺不算是新點子
但是回憶起iphone 2G剛推出時,需要好一段的時間讓使用定位更明確,技術更成熟
iPad能直接引用這個漸漸成熟的技術與經驗,對使用者來說其實是個比較好的策略
C'est La Vie! 法文「這就是人生啊!」
sympholin wrote:
iPhone就是手機...(恕刪)


iPhone和iPad這兩種市場差距多大?
你身邊有多少人用手機?
又有多少人有在使用大螢幕上網工具?

我是覺得iPad能在這塊「新市場」取得重大的勝利,能佔有相當大的市佔率,並且侵蝕
到一部分筆電市場,而Apple的挑戰是怎麼樣去說服更多大眾去加入這個新市場,但是要
如你所說能贏過iPhone的成就,我真的不相信....要是能賣的比iPhone多,那真的是顛覆
世界了...

不是iPad不夠強,而是iPhone太強勢,成就太高了XD

至於iPad取代MAC,我覺得也不可能,會有多少人家裡沒有一台MAC、MACBOOK,
或是PC/筆電,只有iPad呢?
惡魔推銷員 wrote:
至於iPad取代MAC,我覺得也不可能,會有多少人家裡沒有一台MAC、MACBOOK,
或是PC/筆電,只有iPad呢?...(恕刪)


iPad的推出不可能打敗iPhone,也不會取代MAC。
Apple的產品定位都很清楚,不會允許有產品打到另一個產品,
每個產品有其互補的地方,若有會打到的地方必定會把該功能閹掉,
像iPad明明硬體一定接藍芽耳機能打電話卻故意關掉

Apple族群裡有不少在家用MAC Pro、iMAC、MAC Mini,外出用MB、MBP,
打電話用iPhone,就是各自有不同的使用場合與需求,
也是Apple的目的,希望你最好全都買單。

iPad的推出不是要推翻取代任何產品,而是讓Apple布局的網更加緊密,
說實在的iPad並不像電腦或手機是現代人的必需品,但是iPad這樣定位的產品沒人想買嗎?
Apple只是想多吃下另一塊還沒人領先的市場。

Apple的布局想的很遠,跟Google一樣慢慢的侵入大眾的生活,
懂電腦愛算CP值會自己找資源的人不喜歡Apple沒關係,
有更大塊的大眾市場利基更大,這塊餅才是Apple想吃的,
它想的是賺錢,而不是高市佔率低毛利的廝殺。

幾年前除了稍微懂電腦的人,一般大眾根本不知道世界上有MAC這種電腦,
而iPhone風行之後,現在知道MAC的人比以前多了,光是版上就不少人是買了iPhone後,
對MAC有了興趣才又跨入MAC族。

Apple要的不是你買了iPad就好,而是買了iPad之後衍生出其他需求而在跨入iPhone、MAC,
或是由原有的MAC、iPhone族再掏錢出來多買一台iPad,就算只有iPad簡單需求的人,
也能從appstore、ibookstore 電信營運商的合約等繼續賺錢。

iPad不是殺手級的產品,也不是啥了不起的新應用,只是apple布局的網之一。
我也看好 iPad 將提供的使用者體驗,儘管它還有改良空間。

基於 iPhone/iPod Touch 圖形介面與流利精準的觸控技術,以及各式針對這類使用者介面設計的程式,已經替 iPad 鋪好不錯的路了,我相信許多第一次接觸 iPhone 介面操作的人,很難不被它吸引,這麼丁點兒大的螢幕裡,竟有著如此繽紛簡易的體驗。同時,有更多的人將能體會到電子產品隨開隨用的方便,更不用提你可以用任何角度來拿它,無需擔心硬碟掛點之類的問題。

我們可以回過頭去看看 iPad 發表的 Keynote, 其中介紹 iWork 的部分,可以發現 iPad 其實有支援新的觸控手勢,當然,它還是很簡單的一些手勢。有了更大的螢幕,介面與內容就可以有更大的空間去發揮,這也是我非常樂於看見的。

我就一直巴不得我的筆電可以僅剩下螢幕部分,但是目前主流作業系統距離滿足理想的行動裝置、電子產品仍有一段長路要走,對於不黯電腦的人們,這些筆電、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只是一台台冷冰冰的機器,什麼感動都不會有

iPhone 再怎麼突出也只能被歸屬於智慧型手機一域,除了通話功能,絕大部分功能也是可以在電腦上實現的,同時還可以有大螢幕,何需屈就於小小的智慧型手機裝置?

事實上,有些應用如果放在特別的裝置上並輔以額外的功能,就會產生不同的體驗。舉一個我切身的需求,就是對於數位資料瀏覽方式的不滿;時下主流的 Adobe Reader, Mac 上的 Previews, ReadRight 等程式,僅是把白紙上的東西數位化了,並沒有給予我良好的瀏覽介面,或者說它們僅提供的方式,如關鍵字搜尋、提供目錄、快速跳頁以及書籤/標記功能,加上筆電固定的操作模式,並沒有替數位閱讀加成總分,這就與紙本閱讀產生相當大的期待落差。

當你可以在螢幕上指指點點操作、閱讀程式下方提供頁面縮圖快速導覽列,同時間,你還可以拿著這台裝置四處走動、旋轉、在任何角度下使用它時,這一切就不同了… 它就真的像書一樣,但是比書薄,有數位搜尋、有數位字典、有數位標記、有數位語音,更甚者有數位影音,這時…數位閱讀就有加分的作用,這之中的差別可以是從觸控板操作小小的滑鼠游標轉移至在螢幕上用手指導覽操作、可以是更有創意便捷的觸控輔助介面、也可以是藉由這類無鍵盤裝置延伸而出的想法與內容所帶來的全新體驗。
心若守正,何福不隨
k62000 wrote:
iPad的推出不是要推翻取代任何產品,而是讓Apple布局的網更加緊密...(恕刪)


以產品佈局的觀點相當有趣,在此也分享一下個人觀察所得的淺見。

1. iPad 主打的是 "看網頁,Email,看照片,網路多媒體等等" 這幾項要做到最好,甚至比 Mac 和 iPhone 要好。高檔的 IPS 面板,全螢幕觸控,大容量 SSD,輕量化,高電池續航力等等,價格與 iPhone 差不多...感覺上這個目標是有可能達成的。即便第一代不能達成,現在還沒推出大家就批得那麼厲害,說不定下一代改良版已經在開發當中了,做到好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己。

2. 可能被影響的產品很多,像是 Netbook,MID,電子書等等,如果 iPad 賣得好,這些網路流量轉到 Apple 產品身上,對電信商的議價空間增加 (據說 Apple 要對 iPhone 使用者付的電信費向電信商抽取權利金)。iPad 會不會成功還不知道,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可能受影響的廠商 (Microsoft, Sony, Amazon 等) 已經深感壓力。Microsoft 推行平板電腦 UMPC, Origami project 多年都沒有 iPad 這種氣勢,產品經理心裡應該相當感慨 (沒辦法,一般公司都有資源分配的問題。Apple 大概是一人獨裁所以辦得到)。

3. 另外,iPhone 的操作簡易也引發一種新的想法: 個人電腦的介面是否應該也可以做得這樣容易操作 (參考 New York Times 連結)。如果 iPad 成功了,對於個人電腦的普及會有很大的幫助。Apple 除了賺硬體的錢,還可以賺電信費的權利金,再加上內容 (軟體,多媒體,電子書,etc)。這個生意當然要做。



matika wrote:
不要以為一隻iphone就可以搞倒SE/Nokia好嗎?

這要這麼說?我是說「洗臉」,沒有說「搞倒」吧。

拿SE來說,智慧手機產品線已經放棄Symbian,接著又放棄WM,轉投Android觸控。一家大公司這樣步步退卻,智慧手機搞到這地步,那一點看得出它有什麼智慧。你能想像PS3改用XBox的作業系統嗎?

Nokia,它現在就是靠 feature phone撐著。iPhone出來之前,它佔有智慧型手機60~70%以上的市場(全世界啦,台灣感覺不出來,因為本土大廠只會玩WM)。 才不過三年光景,它現在只能以機海戰術緊抓著50%的總和市佔率。世界第一大廠、第一名廠,曾經長久享有的高營業額、高利潤、高股價市值,現在都成了黃粱一夢。

沒有iPhone來個火星撞地球,恐龍們還會繼續主宰地球。現在呢,沒有天神Goole注入Android這隻新基因來個大突變,恐龍們只怕會絕種。

你講的山寨netbook/MID在大陸或許賣得不錯, 但出了大陸, 不要說台灣,
你看歐美哪個國家敢賣山寨機?(沒安規, 沒各式無線認證)

只要有錢,什麼認證都有,你太不了解這個生產鏈了。
有十幾億人當後盾,只要把內需搞個起碼的規模,就可以捧著人民幣去搞這一套麻雀變鳳凰的把戲,以前可能只有聯發科和Sigma Design肯幫你,現在呢,英飛凌、高通、Marvell、Nvidia這些晶片大廠也都可以幫你搞定。 MID更好解決,就留個介面讓你接無線網卡,避開認證問題。

去查一下,中華電信以外那三家電信營運商,架上的觸控手機有幾隻是山寨廠出的貼牌機(廣義的山寨,自己設計、洗板子、開模,然後捧著成品找品牌大廠合作)。台哥大和遠傳還在哈iPhone的時候,強打多少觸控手機的廣告?燕獸環肥,一字排開,比金錢豹的陣容還豪華,那裡面多的是貼牌機,當然都是有認證的。台灣這麼小的市場都可以這麼幹,歐盟那麼大的市場,一次認證打通關,更是沒有放著肥肉不吃的道理。

view0828 wrote:
況且你敢跟我說.........ipad功能比小筆電強嘛?

這不是強不強的問題。
小筆電事實上是「竊佔」了MID的市場,iPad是來要回去而已。這是Apple的看法,也是我的看法。

接大螢幕不好?如果有些人只是聊天上網聽音樂,我不懂小筆電有啥不好 便宜又可以滿足條件
偶爾要看影片再接大螢幕為啥不好?不懂...............
我是說用「電腦螢幕」看Full HD影片根本沒爽度,就算你換成一台20萬的Mac Pro也沒爽度。「大螢幕」,最少也要40、50吋才夠格吧?

我到覺得IPAD的創意跟IPHONE差多了
我覺得iphone是新的點子
可是ipad..........到不這麼覺得

我不是說,iPad是站在iPhone的肩膀上來收割netbook發掘出來的市場嗎?
iPhone的創意是什麼?當年iPod的創意又是什麼?不就是提供一個不同的UI和舒適的使用者體驗嘛?

iPhone出來之前,一堆智慧型手機大家還不是傻傻的用、恨恨的用。Apple不就只是用iPhone教導大家,智慧型手機「應該」這麼用嗎?

現在看看netbook,和當年的智慧型手機根本是如出一轍的狀況,就明明是拿來當MID,上上網、發發信、看看照片、謎片、玩玩小遊戲殺時間,就這些事情,Apple就端出iPad來告訴大家,用這輕輕薄薄的一塊,這樣點、這樣捏、這樣搓、這樣滑,這樣的用法才舒服,才「正確」。老師在講,你沒有在聽嘛!

昨天晚上躺在沙發上用iPhone上的"EveryTrail" app看平民版的Janet瘋台灣,在小螢幕上,追地圖上的旅行蹤跡、瞪著那些小照片,雖然好玩,但也真的是累的個眼冒金星,那時候就夢想著iPad到手後就不會這麼辛苦了。現在呢,又夢想著,iPad在手,就不用端坐在電腦前做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了。
糊塗兄 wrote:
事實上,有些應用如果放在特別的裝置上並輔以額外的功能,就會產生不同的體驗。
..............

糊塗兄一點也不糊塗耶! 這一段講得真好。
ipad說穿了就娛樂裝置,對工作一點幫助都沒有不然去張背來看看
apple設定的就是娛樂影音的家用市場,矽谷有句話,今天的新科技
明天搞不好就過時,幾百億的公司因為轉向錯誤一夕崩盤的
這三十幾年來太多例子,沒人敢把線踩的太冒險,別把ipad說得像
天方夜譚,什麼偉大的規劃,說apple以長期成功經營的itunes,
來進一步擴大娛樂版圖還說得過去,說得太過恐怕連死終的apple迷
也聽不下去

a3619453 wrote:

IPT與IPC音質不輸其他大廠中高階隨身訊源
如果有鑽研隨身聽的話應該知道這點


這是在Line Out的情形下
Phone out是蠻慘的....

以IPT和IPC Line out的話
推各家旗艦耳道尚屬可圈可點
但是續航力成了另一個問題
所以目前是用續航力4XHr的iAudio7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