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蘋果買貴修更貴、出包不認錯、硬體性能落後,偏偏還是這麼多人買

我覺得一切都是要看有沒有殺手級軟體吧
像我就是只為了玩一款遊戲因為iOS系統跑比較順
就花了38900買了一台iPad Pro當專用機
但...我工作用電腦還是Windows的...手機是Android的...
各平台都有強項,全部都用才能全部享受到XD
他們有好多地方紿人試電腦同手機

skiiks wrote:
至於那個白嫖 是中國那邊的人說的 可能有過拆機拍完就組回退貨前例吧


拍 review 拍完退貨的多的是,他搞壞機器了自己乖乖要掏錢修,我看不出這跟白嫖有什麼關聯。
我自己花了大概4萬8左右組了一台desktop
它的效能只輸iMac Pro.
再加一台4K 43inch的TV當顯示器用
害我覺得現在實驗室的iMac又慢又小
供大家參考

身為一個從筆電原始時代開始,使用過各大品牌筆電的中年大叔,

真正可以隨身攜帶,不要插著電源的 筆電(不是那種插著電源,當作桌機使用的小型電腦,發現以上好多樓都是在討論放在辦公室或家裡,一直插著電源的「筆電」)

只有以前的
Toshiba
thinkpad
Sony VAIO (日本製的)

PS:現在的大概都不行了......


現在的windows只有panasonic,可以當作隨身攜帶,工作用 真正的筆電

但是,就是穩定加上安心

但若是一面工作,希望螢幕的畫質閃心悅目,放出來的音樂悅耳動聽

只有MacBook Pro 15吋了

至於維修,由於都有購買apple care,我也沒有很奇怪的操作方式與環境,目前為止的維修經驗,都算滿意的



Apple 這一家公司 自創立以來,從來就不是以 "銷售冠軍" 來當作目標。

就算 iPhone 曾經一度是智慧型手機 的 "銷售冠軍" ,但是..... 接下來的營運策略,都不是要維持第一名的方向來走。而是去拓展其他的戰地領域、開創另一個賺錢的生態環境 來推展。

目前 無論是 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穿戴裝置、 APP 軟體...... 銷售量都不用是第一名,但是 都是賺最多錢的第一名。


Komii Toy Reviews wrote:
先說我果粉。

蘋果買貴修更貴、出包不認錯、硬體性能落後,偏偏還是這麼多人買。

我這篇主要是講筆電,不過其他設備也是一樣。

蘋果的筆電,CPU 老是落後人家一個世代,GPU 就更不要講了,現在連 Nvdia 都擺明不支援,你想用門都沒有。而且這個獨顯還是只有 15 吋有。外接顯示卡?畢竟還是問題一堆,沒有到無腦使用的程度。

現在這一代的蘋果筆電,A 面是無法單獨更換的。也就是說,如果你刮到上蓋就得要連螢幕一起換掉。以 MacBook 12 來說,白花花的一萬八大洋。如果你刮到 Touch Bar,則是連 C 面、鍵盤、電池要全部換掉,好像也是一萬多。

最近迷上一個維修蘋果筆電的頻道,頻道主精通電子維修,罵蘋果不遺餘力。如果你的機器(過保之後)有一個端子當中的一片金屬鬆脫,蘋果是不會去幫你修的,直接要你換這個換那個,價格都是直接買新機比較划算。不過據他說,現在蘋果的機器越來越難修,全部都膠在一起,而且零件管制越來越嚴,你連維修的零件都拿不到。

是的,蘋果的策略就是過保了的維修價格會讓你放棄維修,改買新機。

接著是顯示晶片門、死機門、脫膜門、鍵盤門......記得天線門嗎?「不是我們機器有問題,是你握錯地方」。

而就算是召回免費維修,也還是換上原來有問題的組件給你,他們不會重新設計好的東西給你的。


但即使是這樣,為什麼還是這麼多人買?

我這個果粉捫心自問,實在是產品力強到你可以忽略這些缺點啊......

不過這個光景還能持續多久呢?..(恕刪)

ComicsNic wrote:
試想如果今天Mac 給你一台一樣8萬的MBP

但是CPU 是 Intel 10代 首發、RAM 直接 3200Mhz、OS SSD Raid 0、120Hz 螢幕、NVIDIA 2080 Max-Q
還會有人說他貴嗎?配上那些無形的東西,根本就是超值了,不會說貴只會說自己"買不起"


這種價格就是貴,貴到買不起
回想10多年前,一台mac筆電、桌機沒花個7、8萬以上是買不到的
而一台win筆電不過是3-5萬
apple當然賣不出去
macintosh 9以前也是很穩定啊
為何賣不動
就是貴啊
直到賈伯斯回歸蘋果
開始推出較平價的ibook、imac系列
再加上穩定、美觀的產品設計
才開始了蘋果的市佔逐步上揚
現在如果再把蘋果的電腦價格全部都上漲到以前那個價位
有多少一般使用者會買單?

sony8228 wrote:
真正可以隨身攜帶,不要插著電源的 筆電

只有以前的
Toshiba
thinkpad
Sony VAIO (日本製的)

PS:現在的大概都不行了......


MacBook 12 不就是了?
這樣吧,幫我找一台下面條件的筆電

1、能跑原生terminal,我要用vi開發python,ruby程式,還要用git、googlecloud,kaggle
2、能完整安裝無蝦米輸入法
3、能用ms office
4、能上網用chrome/ff
5、能手動設定touch pad,如三指上滑是開browser,三指右滑開terminal,三指左滑開file manager(以上功能用bettertouchtools)
6、不用裝防毒
7、能設定fstab
8、能設定system service
9、要能跑oh-my-zsh
10、原生要能跑ansible
11、要能跑tmux

ubuntu/mint

1、能跑原生terminal
2、安裝中文比登天還麻煩
3、沒有原生ms office
4、有chrome/ff
5、無
6、不用裝防毒
7、能設定fstab
8、能設定system service
9、要能跑oh-my-zsh
10、原生要能跑ansible
11、要能跑tmux
Windows

1、無法跑原生terminal,不要vm,不要vagrant
2、能完整安裝無蝦米
3、能用ms office
4、能用chrome/ff
5、無
6、要裝防毒
7、不能
8、不能
9、不能
10、不能
11、不能

我也嫌沒有nvidia的gpu,我大部分工作跑在gpu上
我也嫌蘋果貴
我也嫌蘋果動不動就要買阿婆k鵝
我也嫌蘋果用上一代的cpu
我也嫌蘋果不能裝到64gb的ram

成千上萬筆電,只有蘋果的能做到上面的8點。只好每5年花十萬衝頂規的mbp

hua01 wrote:
回想10多年前,一台mac筆電、桌機沒花個7、8萬以上是買不到的
而一台win筆電不過是3-5萬


這就是胡扯了。拿西元 2000 那時我最喜歡的 iMac DV 來說,當年的售價也不過 1000 美金。

你找一台西元 2000 年的時候開箱就可以插 FireWire 攝影機抓影片剪輯的 PC,報價是 1000 美金的給我看。

是軟體加硬體喔。當時的 PC,裝了影像擷取卡還不一定能用,就算裝得起來還得看跟軟體相不相容。iMac DV 是開箱裝個免費的iMovie 就可以開始剪影片了,什麼額外的東西都不用裝。

就算是後來的 iMac DV SE,也不過 1500 美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