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蘋果買貴修更貴、出包不認錯、硬體性能落後,偏偏還是這麼多人買

********20190223 補充 Adobe Premiere 造成 MBP 喇叭損壞事件在最下方,持續更新********

先說我果粉。

蘋果買貴修更貴、出包不認錯、硬體性能落後,偏偏還是這麼多人買。

我這篇主要是講筆電,不過其他設備也是一樣。

蘋果的筆電,CPU 老是落後人家一個世代,GPU 就更不要講了,現在連 Nvdia 都擺明不支援,你想用門都沒有。而且這個獨顯還是只有 15 吋有。外接顯示卡?畢竟還是問題一堆,沒有到無腦使用的程度。

現在這一代的蘋果筆電,A 面是無法單獨更換的。也就是說,如果你刮到上蓋就得要連螢幕一起換掉。以 MacBook 12 來說,白花花的一萬八大洋。如果你刮到 Touch Bar,則是連 C 面、鍵盤、電池要全部換掉,好像也是一萬多。

最近迷上一個維修蘋果筆電的頻道,頻道主精通電子維修,罵蘋果不遺餘力。如果你的機器(過保之後)有一個端子當中的一片金屬鬆脫,蘋果是不會去幫你修的,直接要你換這個換那個,價格都是直接買新機比較划算。不過據他說,現在蘋果的機器越來越難修,全部都膠在一起,而且零件管制越來越嚴,你連維修的零件都拿不到。

是的,蘋果的策略就是過保了的維修價格會讓你放棄維修,改買新機。

接著是顯示晶片門、死機門、脫膜門、鍵盤門......記得天線門嗎?「不是我們機器有問題,是你握錯地方」。

而就算是召回免費維修,也還是換上原來有問題的組件給你,他們不會重新設計好的東西給你的。


但即使是這樣,為什麼還是這麼多人買?

我這個果粉捫心自問,實在是產品力強到你可以忽略這些缺點啊......

不過這個光景還能持續多久呢?


********20190223 補充 Adobe Premiere 造成 MBP 喇叭損壞事件********

根據報導,Adobe 承認了 Premiere 軟體問題造成 MBP 使用者喇叭的損壞。已經有人拿到蘋果去,喇叭損壞更換的報價超過美金 600 元(折合台幣約 18500 左右)。因為必須更換整個 C 面包含鍵盤、喇叭、觸控板及電池。

目前 Adobe 對於要不要負擔這筆維修費還默不吭聲,我們接著看。
文章關鍵字
一個願打 一個願挨

我沒用過蘋果手機 所以不便評論

但筆電有用過air 還是不習慣它的系統

因為有很多軟體破解不了 灌win7 又顯示出他的耗電和緩慢

畢竟他本來就不是要給人灌win7的 果斷就賠錢賣掉

買了surface pro4 也是很貴 但依樣耗掉 當初只是為了給小孩也可以當平板用

後來用來用去 覺得acer asus便宜又好用 哈哈
我第一次用蘋果手機就是SX MAX 但用了真的滿讓人失望的,我下一支要換回安卓手機了

Komii Toy Reviews wrote:
蘋果買貴修更貴、出包...(恕刪)


看你的文。真的是滿滿的哀怨啊。

但你別忘了。市場的機智。是消費者決定的。

再說。你拿不同的東西來比較。其實很不公平。
例如:你拿雙B跟國產的小型SUV來比較。你覺得有意義嗎?
雙B的車隨便一個後視鏡就是三五萬塊起跳。可能一動維修就20幾萬起跳。你說維修個三次都能買台國產小車了。
話是沒有錯啦。但買雙B的人會覺得你很傻。因為。市場需求不同。

再舉個簡單一點的實例。有一次我跟一個客人聊天。問他開的那台車4600CC一次加油要多少錢?
你知道他怎麼回答我的嗎?
會開這種車的人。是不會在乎油錢加了多少的。
我想想也對。
回到你的問題來看。為什麼這麼多人要用蘋果電腦?

他的市場需求真有這麼大嗎?
由我來分析不會買跟絕對需要的族群你就能明白為何它會貴而且很多人還是愛用。

不會買的人
1:電玩需求者
因為蘋果針對的族群原本就不是電競方面的客戶。所以這個族群的人。看的就是你講的CPU和獨顯。所以。要玩遊戲。別買蘋果。
2,怕買貴的人
很多外行人。買電腦和買車一樣。當然只看價格。所以光看價格就倒退三步的人。大有人在。
3,不知道自己需求是什麼的人

不知道自己需求什麼的人。通常也不會買蘋果。我們稱這樣的人叫小白好了。
小白買電腦通常是聽業代說也就買了。而業代怎麼可能介紹蘋果。一定是介紹一堆阿莎布魯的電腦才有賺頭。對吧。所以這種人也不會買蘋果。

好了。你看看上方這主要的三種人。誰是主流?
電競是吧。
但電競的使用者是可能買蘋果同時又買電競電腦的。為什麼?因為。兩者需求與使用體驗不同。有能力買的人。一定都同時擁有。

所以不買蘋果的主要族群也只剩下第二與第三種人居多。

回來講會買的族群

1:影音剪輯者
注意到了嗎?現在大部份的YOUTUBER均使用蘋果電腦剪輯居多。
為什麼?因為蘋果的剪輯軟體與電腦真的很好用也很流暢。
所以有一個族群的人是不太會換其他系統的。

2:文書作業
講到這個,蘋果的流暢度又更棒了。當然也會有人反對這個看法。畢竟。文書電腦便宜的就也很好用了。但介面的關係。在蘋果的穩定度下。通常一台電腦可以用個五年十年。也不用灌什麼重灌的問題。
這是我當初跳曹最主要的因素。(我是這類人)

我也四年沒重灌電腦的問題了。而且電腦的流暢度不會因時間使用過久而變慢很多。
也因如此。學生是蘋果電腦的愛用者喔。

3:影音使用者
這算蘋果的很大客戶族
因為蘋果介面的設計很簡便。與windows的多家廠商軟硬體再結合不同。他算完全自體軟硬體設計都自己完成。故此,使用影音時的便利性與快鍵又更勝對手。所以。婆婆媽媽基本上用過的也就都習慣使用介面。不用再付出太高的學習成本。就能上手。

這其實很像某家車商的套路。一但你開過他們的車。之後基本上換車也是第一考慮他們家了。那家L開頭的廠牌。

綜合上述的分析。我想你應該可以理性一點去看待蘋果產品的設計與銷售模式了。

用蘋果的硬體要打他們是很困難的。因為他們的優勢是軟硬體的結合。不在單純的軟體或硬體規格參數上。

要想打敗他們。就只有。也設計出軟硬體整合性強的產品。並且價格要比他們便宜。但市面上能做到這點的也只有GOGLE、三星和微軟了。

但你看他們的價格有比較便宜到那邊去嗎?同等級產品。
整合性又好到那裡去?
同等級產品。維修又便宜到那邊去了?同樣的品項維修。
別傻了。同等級的產品我都去查過了。價格都差不多啦。便宜也便宜不到那邊去。但通路與後續的二手價根本不能相提並論了。這個有在看二手市場的人就知道我在講什麼了


版主的講述其實很容易被誤會在帶風向。但這是老掉牙的論述了。不但不易形成哄鳴。更容易被取笑你的見識太淺。

要有殺傷力的。應該是主機版有什麼先天缺點啦。機子良率經過統計出現下降啦。
還有,硬軟體的不可解決之問題。
這些才是會使蘋果賣得不好的主要原因。

我不算果粉。但用過他們的東西是覺得真的不錯。不論品質或是穩定度。

Komii Toy Reviews wrote:
實在是產品力強到你可以忽略這些缺點啊.........(恕刪)

所以就別抱怨了!
以上這些只要把錢掏出來就不是缺點,
用錢能解決的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筋骨神醫 wrote:
雙B的車隨便一個後視鏡就是三五萬塊起跳。可能一動維修就20幾萬起跳。你說維修個三次都能買台國產小車了。

你這個例子舉得不好。如果是要類比,應該是類似撞到一個後視鏡,要連前後葉子板、前後門、引擎蓋、引擎全部換掉,價格是新車價的 1/3。原因是因為「我們的造車科技太先進,所有零件緊密結合」之類的。

又或者是,以 linus 這位 YouTuber 的經驗,他的 iMac Pro 螢幕在拆卸的時候自己撞壞了,他要自費修蘋果不肯修。理由一堆啦,總之後來他自己搞到零件,找來 Rossman ,兩個人拍了一部自己修好 iMac Pro 的影片,一邊大罵蘋果。

Linus 說明 Apple 不修他的電腦


Apple 不修自己修





版主的講述其實很容易被誤會在帶風向。但這是老掉牙的論述了。不但不易形成哄鳴。更容易被取笑你的見識太淺。

這沒什麼風向好帶的,也輪不到我來帶,其實這件事情很多人在講,我也是切身經驗。如果你是蘋果老骨頭,一定會跟我有共鳴。以前的老機器,像 2012 MBP,擴充性多強啊,現在的機器根本就沒辦法。

再舉個例子,很多人在爭取可以維修自己設備的權利

爭取維修權力的立法聽證會


多看看世界吧!
我是覺得,蘋果東西不適合所有人
尤其是想要自己換 CPU、換 RAM、換這換那 調這調那的
或是想要裝破解軟體、不想老老實實花錢的
還是別用蘋果好

當人生中這些搞東西都不是重點時、
3C 裝置是買來讓生活更享受更便利、而不是找自己麻煩時,
蘋果裝置才適合這樣的人。

倒是維修問題我也碰過
不過比起好處,這缺點相較之下我就算了。
davidthewhite wrote:
不想老老實實花錢的


你肯定老老實實會花很多......

蘋果的產品適合:

1. 一年保固過了之後就準備換新機的人。

2. 買了 Apple Care 三年保固之後就準備換新機的人。

3. 在上述期間不會搞出人為破壞的人。

4. 蘋果出包會無怨無悔送修的人。

蘋果最愛你們這樣的人了。只有這樣,蘋果才可以不斷成長,製造出更多更好的產品。
Komii Toy Reviews wrote:


你肯定老老實實會...(恕刪)

我手機至少至少也是兩年
電腦都超過四年了還好好的
軟體,從不用盜版。如果要錢的軟體太貴,我就找 open source 或 freeware。
譬如 PS 太貴,我就用 GIMP。
要用又不想花錢而去找盜版,我不認同這種行為。
維修,若過保又有需要時,我也找過非原廠授權。我懂風險自負的道理,實在沒什麼好吵的。
davidthewhite wrote:
維修,若過保又有需要時,我也找過非原廠授權。


問題是蘋果現在已經可以封鎖這條路了

Here’s how Apple describes the new process: After replacing a part, a technician must run the configuration suite, which connects to Apple’s Global Service Exchange (GSX) server to perform performance and compatibility checks for the new parts. Without this software, an internet connection, and approval from Apple’s servers, the repair is considered incomplete and the computer is rendered inoperative.

現在蘋果已經可以在更換零件後用一套軟體偵測零件是不是原廠的,並且需要向蘋果的伺服器回報。沒有經過蘋果伺服器的認證程序,維修會被判定為未完成,使機器失效。

這不是危言聳聽,蘋果只是還沒開始執行這個程序而已。

如果蘋果開始執行這個程序,未來你只有「花錢修」跟「花錢買新的」兩個選擇,而且兩個價錢應該會差不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