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心得和作法分享:
原本考慮在考慮買13 or 15,很多15的說法,都是螢幕大解析度好可選購霧面螢幕,i5獨顯 C/P值很高,一開始我也是這麼認為,但是後來發現,我們都是在Apple的店看macbook,通常都是13.15.17三台放在一起,熊熊看當然13好小,15剛剛好,17夠爽快,但事實上,就和我們去賣場看一排電視牆,連50都覺得還好而已,真的把13.3的mbp和windows一堆比較,好像也不小啊,Windows主流都可以接受10-13吋,為何MAC就不行?
另外很多朋友在說15的低階款C/P值很高,最後搞了半天大家都這麼說,但是仔細評估,其實哪有比較高?應該是13吋入門款的C/P值才高,雖不是i架構,卻幾乎是舊架構的頂級,不差的CPU和顯示效能(如下圖mbp2.4+7K500),若是學生不到4萬就能擁有MAC OS和蘋果鋁書,apple care也比較便宜,連包包也不用換。這幾天跑下來,Windows7和MAC OS跑vm都不覺得慢,那就很不錯啦。atom都在跑了,C2D 2.4會不夠?現在的電腦都算快的了。
另外鏡面螢幕,就見仁見智,也有人15訂鏡面。其實長時間使用,15也相當小,所以不管公司、家裡、宿舍,待的最久時間的地方,多買一台甚至兩台螢幕就好啦,現在19-22這麼便宜,不像以前貴桑桑,可以買15的,改買13和螢幕一定都沒問題,一兩年後電腦慢了繼續換,螢幕可還在,呵呵。既然是筆電,還是要好攜帶,攜帶性來說,2.5公斤還普普,但是15體積真的有點大。不過這點,還是看需求決定,如果真的要高效能後一直在移動作業(電影片場修片?隨時要跑大檔案?),那就另當別論了。
軟硬體部份
1.拿到馬上拆機換硬碟,Hitachi 7K500這顆硬碟我已經試用快半年了,效能不錯也不太耗電,這幾天用起來也蠻穩定,應該是蠻適合升級的。
2.本來就打算玩原生雙OS,所以500G切100G給Windows7,100G共用,近300給MAC OS(裡面再裝一個小XP),這個部份很簡單,一次過,01有網友也提供方法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81&t=1546464&r=3&last=19385271
3.Boots Camp原生Windows 7(我裝32bit 旗艦),插上耳機沒有聲音,看起來不是個案,應該是Driver有問題,目前國內外論壇好像也沒有解決方案,就只能等待囉!
電腦是死的,人才是活的,愛怎麼用就怎麼用,有產出(工作、作業、娛樂)才是真的。
也算是剛加入MAC的新手,一點心得和大家交流,日後多多學習與使用分享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