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想麻煩各位前幫忙輩評估MacBook Pro影片剪輯需求...感激不盡唷

小妹是念視訊相關科系的,因為需要稍微專業一點的影音剪輯需求,而家裡桌電又完全跑不動所以想買一台可在學校方便作業的筆電,主要是想用於Adobe系列軟體、大量轉檔、可燒錄DVD等功能。

而在影像處理上面的軟體premiere、After Effects、photoshop、illustrator、final cut pro很重要,因為都會用到大量的特效、字幕、動態合成、算圖等...,所以大概問了一些人,我需要注意的事項:

CPU處理器:最好i7
核心:最好4核心
RAM記憶體:最好8G以上
硬碟容量:可以的話最好500G~1T
顯示卡:一定要獨顯2G以上


因為聽許多念設計類的同學都非常推薦Mac電腦,一來是它速度夠快,二來是它系統穩定

可是缺點就是不知道吃不吃Adobe和Office,聽說是有Mac專用的Office系列軟體,但是如果是做報告用的話好像會有跑版的問題,而且跑Flash也都會卡的樣子。另外因為用premiere用習慣了,去燦坤看的時候店員一直瘋狂的和我介紹iMovie,不曉得iMovie的定位在哪?

算是基礎的剪接嗎?還是跟premiere、final cut pro是同樣等級的東西呢?

以及我想要買的是MacBook Pro,在燦坤只有看到一台3萬7的,可是為什麼網路上有那麼多的版本呢QQ

這是網路上的價格
價錢:$37,900
大小:13.3 吋
核心:雙核心2.5GHz
處理器:Intel Core i5 處理器
記憶體:4GB 1600MHz DDR3 記憶體
硬碟:500GB
顯示卡:?
電池:長達 7 小時無線上網時間,內建 63.5 瓦-時鋰聚合物電池


最後不知道依照我的需求適不適合買上面那一台?還有聽說8/21在高雄巨蛋會有電腦展,因為沒去過,不曉得Apple電腦會不會有呢...聽說會便宜很多不曉得是不是真的,勞煩各位前輩給小妹一點意見喔感激不盡
iMovie 是給一般家庭做家庭影片用的基礎軟體,只是純粹簡簡貼貼、加一些內建的特效。Final cut pro x是iMovie 的進階版,功能確實比較多,但還是勸你用Pr跟AE。比較可以玩些原創的東西。
然後office for Mac 不太推,我裝了以後用兩次就刪了。iWork還比較習慣(個人因素,從國中就用iWork 沒再碰office),界面比較直覺,排版輔助也比較方便、好看。怕會跑版的話,影印前轉pdf就可以了。而且先在也支援office X的版本。
f12003k wrote:
小妹是念視訊相關科系...(恕刪)


37900 那款是舊款 一兩年前的東西
想當冤大頭去買也是可以啦不過我覺得你應該不會想XDD

講現實面 買蘋果的人首先要面零到的問題 “價錢“
基本上樓主列的規格表是89900那款的 mbpr.....
(其實不用買到那麼貴的規格)
我建議就15" 六萬多塊那款啦
除了顯卡以外其他都有符合(1.5G)這樣真的夠了下面會解釋
硬碟外接就好了 加到500Gb up的 SSD 價錢是非常可怕的

mac 系統的adobe完整支援不會有相容性問題

office 部分我是建議就不用裝了
去試試看apple自己出的iwork (詳情請google)
跟office 比起來美太多了 做報告什麼的就比別人漂亮一節

再來是imovie
imovie 的定位是家用型的影片編輯軟體
從前期(剪輯)到後期(特效、輸出)都可以一手包辦
不過最重要的一點就是
跟final cut/premiere 比起來”太陽春”!!!!!!
(根本不是同等級的東西不要被店員迷惑了)

一般電影流程是 (final cut pro/premiere) = > after effect
詳細其實不只不贅述
然後在影片剪輯“預覽”的時候才會吃到顯卡效能
如果不是做4k電影加上一堆圖層 那普通顯卡(iris pro以上)就夠了

輸出影片全吃CPU/ram 顯示卡在輸出時不會有太大的功能
那要不要把CPU升到頂呢?
答案是不用
因為在做輸出的時候 可以把一堆電腦串連起來算圖(大型電影的話啦)
用學校的資源跑起來絕對super快
小型電影不必說 普通CPU絕對OK

PS.通常電腦展賣蘋果的價錢不會便宜很多
教育價比較划算

Obi-Wan KouChiaHan wrote:
iMovie 是給一般家庭做家庭影片用的基礎軟體,只是純粹簡簡貼貼、加一些內建的特效。Final cut pro x是iMovie 的進階版,功能確實比較多,但還是勸你用Pr跟AE。比較可以玩些原創的東西。
然後office for Mac 不太推,我裝了以後用兩次就刪了。iWork還比較習慣(個人因素,從國中就用iWork 沒再碰office),界面比較直覺,排版輔助也比較方便、好看。怕會跑版的話,影印前轉pdf就可以了。而且先在也支援office X的版本。


謝謝你的建議~但是我還有一些疑問
因為是報告要用的,如果用iWork做的話然後上傳到老師的Win系統,不會有不相容而開不了的問題嗎?還有聽說用Final cut pro x剪片好像很吃記憶體的樣子

fred980230 wrote:
37900 那款是舊款 一兩年前的東西
想當冤大頭去買也是可以啦不過我覺得你應該不會想XDD...


超級感謝你那麼用心的解說唷不過我還是友一些問題

第一個就是很多人都強調SSD的部分,如果SSD的部分是要另外買,還是已經附加在電腦裡面了呢?可是SSD的功用是什麼老實說我不太清楚

第二個Adobe完整支援的話那太好了可是office部分因為是報告要用的,如果用iWork做的話然後上傳到老師的Win系統,不會有不相容而開不了的問題嗎?

第三個還有影片輸出的部分主要是吃CPU和RAM,那我要的那台是雙核心,記憶體4GB,硬碟500GB。
依照(final cut pro/premiere/After Effects)的標準這樣子的規格夠不夠跑呢?有聽說好像這樣子就夠了但是在輸出的時候會慢了一點

還有還有阿,您說的教育價是指網路上的這種嗎
http://store.apple.com/tw-edu/buy-mac/macbook-pro

那他裡面的pro還有分Retina的顯示器和一般的MacBook Pro差別在哪呢?3萬1這款和我說3萬7那款是同一款嗎...霧煞煞
f12003k wrote:
謝謝你的建議~但是我...(恕刪)

「而且現在也支援office X的版本」
其實O大已經回應了,大部分都能支援
再來關於FPCX吃記憶體,基本上不管FCPX或是你習慣的Premiere
兩者在最大算圖吃的記憶體都很多,記憶體有多少就給他插多少就是了

假如預算最高只有這台的價錢,我是真的認為能參考其他廠的NB
畢竟在這價錢給的規格都比這台要更好,或許有板友在這價格帶會推薦rMBP
但那個小佈拉機的SSD空間跟沒光碟機就很頭大了,當然SSD速度是飛快啦XD

channing12 wrote:
「而且現在也支援office X的版本」...



呵呵謝謝你唷,因為對電腦硬體的部分可以說是幾乎不了解所以都問一些蠢問題...筆電的記憶體也是可以插的嗎?有人跟我說比電的那些東西不能改

而RMBP和MBP的差別...還有SSD我在怎麼Google還是不懂....
RMBP的完整名稱是「Macbook Pro with Retina display」
MBP的完整名稱是「Macbook Pro」

兩者的差別在於「Retina螢幕」
什麼是Retina螢幕呢?中文叫做「視網膜顯示器」,意思是說,在正常距離使用下,人的眼睛是無法辨識出視網膜螢幕上的顆粒。

講簡單、明白一點,就是很清楚的螢幕啦~
RMBP很清楚,MBP相對沒那麼清楚~

但是其實螢幕這種東西,我比較建議到實體店去親眼感受兩者的差別,畢竟我說的再多,也比不上親眼體會一次Retina螢幕威力!相信看過的妳,會被它迷人的魔力給吸引住~

另外,大家推薦Mac電腦其中一個原因是:螢幕很漂亮,而且顏色顯示的很標準,不會有色差!
如果妳對顏色很有需求,請買Mac!



SSD完整名差叫做「固態硬碟」
HDD完整名稱叫做「傳統硬碟」
兩只的差別在於「速度」,SSD超級快,HHD相對比較慢(就是一般硬碟的速度)

打個比喻,SSD像是跑車,HDD像是公車
跑車非常貴,公車很便宜(價錢);
跑車非常快,公車很慢(速度),
跑科能載的人不多,公車可以在很多人(容量)......



記憶體除了37900那台MBP之外,其他筆電系列都不能換
不能換的原因是因為:為了節省空間(輕薄),所以把記憶體焊死在主機板上,故無法更換



不知道這樣解釋,聽不聽得懂
f12003k wrote:
呵呵謝謝你唷,因為對...(恕刪)
f12003k wrote:
超級感謝你那麼用心的...(恕刪)


最近我剛好也在準備要下手macbook pro 爬文爬了好久
我只能幫你回答一點基礎硬體上的問題

首先是傳統硬碟(HDD)與固態硬碟(SSD)的差異

由於傳統硬碟(HDD)是用機械式的讀取頭去抓碟盤上的資料,因此會有所謂的搜尋時間(存取時間),你會看到有所謂的5400轉與7200轉,轉速越快搜尋時間越短,讀取寫入越快,但轉速越快越耗電,而且萬一要是有移動或者碰撞會造成碟盤的壞軌,由於發展時間較長技術成熟,近年來容量大幅增加,因此同樣的錢可以買到很多的儲存空間,一顆1TB的傳統硬碟2000有找。

固態硬碟是最近5年才慢慢開始發展起來的儲存裝置,簡單來說它就是記憶體,而記憶體幾乎是沒有搜尋時間(存取時間)的,好處就是固態硬碟的讀取是傳統硬碟的3~4倍,寫入也是2倍,就等於說你在存取編輯資料都可以更流暢的運作,但是唯一的缺點就是記憶體很貴....因此要大容量相對的就很貴一顆1TB的固態硬碟要破萬元才有可能入手,因此要在價錢跟效能間作一個取捨。

結論是:既然要入手macbook 就直接上SSD吧 我從一開始一顆64GB的ssd要價3000多的時候就開使用了,用了之後救回不去了。

Retina螢幕
是屬於高解析度的螢幕2560 x 1600 像素 相較於一般的比電螢幕只有在1366 x 768,兩者之下你就能夠知道差異有多少,此外Retina螢幕的色偏很低,因此這就是為什麼這麼多人都用Retina螢幕在進行影像及照片的編輯,話不多說自己去一趟店面玩看看就知道了。

結論是:就是衝著Retina螢幕而買macbook pro,不上Retina螢幕,還買macbook幹麻勒? 去買一般筆電就好了.....

記憶體
很多人建議是要上到8GB而重度影像編輯使用者建議上到16GB,而新一代的macbookpro為了要將體積降低至最薄,就把記憶體直接焊在主機板上,因此之後即使發現不夠用也不能再加了,建議一次衝到定位16GB。


3萬1 3萬7那款是同一款嗎

差別有Retina螢幕、固態硬碟、還有顯示晶片Iris Graphics比Graphics 4000好,還有續航力較好(7小時)vs(9小時)


我覺得你的需求至少要macbook pro with Retina 8GB記憶體/256GB硬碟那款 49900 教育價可以打到43500 教育價應該算是最便宜了 除非你要代購 可是我最近也有在看 代購好像沒有這款機型

我自己是打算買同款 預算50k 用教育價打到43500之後 再把記憶體升到16GB 一次攻頂

f12003k wrote:
謝謝你的建議~但是我還有一些疑問
因為是報告要用的,如果用iWork做的話然後上傳到老師的Win系統,不會有不相容而開不了的問題嗎?還有聽說用Final cut pro x剪片好像很吃記憶體的樣子...(恕刪)


iwork可以輸出成word、PDF格式,pc也能開
但是輸出成給PC也能開的格式,字型還是很容易跑掉,特別是內建字型


其實你要用的這些軟體,幾乎都很吃記憶體,
依照你的需求,我是建議不論要買哪家電腦,至少都要8G以上,最好到16g
4G、8G不是不能運作,而是跑些很耗資源的東西,就很容易卡

37900的那台硬碟是傳統硬碟,現在已經變成過度商品,雖然價格便宜,但是就一個使用影像等級的使用者來說,其實真的有點不太夠用、並且厚重,我個人是不太建議那款,除非有人可以幫你改SSD
個人建議mbpr 8GB記憶體、SSD256G硬碟那款,49900元比較符合您的需求
教育價:43500

ps.平心而論
其實如果不論系統的話,樓主的需求用同樣的預算,都能買到等級很不錯的PC了
而且該有的軟體也都有。
以父之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