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在使用的windows筆電需要長時間放著跑不能帶出門

就開始萌生了找第二台可以帶出門的筆電
對於這台筆電的要求就會變成
1. 攜帶方便
2. 使用時間起碼要大於五小時
3. 可以應付日常文書需求
4. 可以稍稍微寫一點code (c++)
這樣配一配不就是MAC嗎XDD
特意等到air發布後才決定要買哪一台
附上另外一台NB的規格當比較 雖然兩年了,不過規格還是不錯的。
I7-6700HQ
32G DDR4
GTX 1070 8G
nvme 512+ sata 512
使用習慣上還有一台的16核 64G的windows桌機
入手的是Macbook pro touch bar 256
附上幾天的使用心得
優:
1. 觸碰版好用到不行,超靈敏,不管在哪個角落都按得下去
2. 在工作上的記事與行事曆可以無縫轉移
3. 只要是usb type c端的頭,不管幾瓦都可以直接充電(只是差衝得快慢而已)
四個孔隨你用,插上去就可以充電
這使得我不用帶著充電頭到處跑
4. 螢幕漂亮?這個好像大家都知道
鍵盤與螢幕亮度會自己根據環境調整,這個windows真的就沒有做得比MAC好了
5. Terminal功能完整,程式設計師好像會覺得terminal是好東西
6. 只要打開螢幕就可以用,配上touch id秒登入,不像windows打開螢幕還要等一下子。
缺:
1. touch bar真的雞肋,TV後還是顯示TV的功能鍵.並沒辦法快速寫code
就算自訂 提供的功能也就那幾個
最慘的是,誤觸機率非常的高,手指只要稍微摸到就有了,尤其是那位置設計精良的ESC(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
2. 外接螢幕後感覺所有操作都變遲緩了!?我有什麼地方誤會嗎
3. Word大部分可以正常,但是只要牽扯到繪圖或者插入物件時就有時候會跑掉,只能算是堪用
4. 燙,連只使用word都可以發燙
5. 整體順暢度真的沒windows好,這個個人真心覺得,不要再有MAC比較快的錯覺
其他
由於還有windows筆電要同時使用 icloud對我來說其實也頗雞肋的
onedrive在使用上可以大推,不過要像icloud這樣深度結合還是有一段距離。
郵件工具比windows內建的好很多。
訊息的通知很快,windows都會多等個十分鐘左右看他心情,常常會議通知都晚一步。
以上 一個程式設計師的touch版使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