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程式設計師轉換至mac book pro小心得

最近由於大量要跑有關於深度學習的數據
原本在使用的windows筆電需要長時間放著跑不能帶出門
就開始萌生了找第二台可以帶出門的筆電

對於這台筆電的要求就會變成
1. 攜帶方便
2. 使用時間起碼要大於五小時
3. 可以應付日常文書需求
4. 可以稍稍微寫一點code (c++)

這樣配一配不就是MAC嗎XDD
特意等到air發布後才決定要買哪一台

附上另外一台NB的規格當比較 雖然兩年了,不過規格還是不錯的。
I7-6700HQ
32G DDR4
GTX 1070 8G
nvme 512+ sata 512
使用習慣上還有一台的16核 64G的windows桌機

入手的是Macbook pro touch bar 256
附上幾天的使用心得

優:
1. 觸碰版好用到不行,超靈敏,不管在哪個角落都按得下去
2. 在工作上的記事與行事曆可以無縫轉移
3. 只要是usb type c端的頭,不管幾瓦都可以直接充電(只是差衝得快慢而已)
四個孔隨你用,插上去就可以充電
這使得我不用帶著充電頭到處跑
4. 螢幕漂亮?這個好像大家都知道
鍵盤與螢幕亮度會自己根據環境調整,這個windows真的就沒有做得比MAC好了
5. Terminal功能完整,程式設計師好像會覺得terminal是好東西
6. 只要打開螢幕就可以用,配上touch id秒登入,不像windows打開螢幕還要等一下子。

缺:
1. touch bar真的雞肋,TV後還是顯示TV的功能鍵.並沒辦法快速寫code
就算自訂 提供的功能也就那幾個
最慘的是,誤觸機率非常的高,手指只要稍微摸到就有了,尤其是那位置設計精良的ESC(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
2. 外接螢幕後感覺所有操作都變遲緩了!?我有什麼地方誤會嗎
3. Word大部分可以正常,但是只要牽扯到繪圖或者插入物件時就有時候會跑掉,只能算是堪用
4. 燙,連只使用word都可以發燙
5. 整體順暢度真的沒windows好,這個個人真心覺得,不要再有MAC比較快的錯覺



其他
由於還有windows筆電要同時使用 icloud對我來說其實也頗雞肋的
onedrive在使用上可以大推,不過要像icloud這樣深度結合還是有一段距離。
郵件工具比windows內建的好很多。
訊息的通知很快,windows都會多等個十分鐘左右看他心情,常常會議通知都晚一步。


以上 一個程式設計師的touch版使用體驗




常按到Siri跟ESC

MS office在Mac優化的很爛

不知道您外接螢幕的設定

我通常都直接蓋著Mac輸出,不感覺會Lag

z2001boys wrote:
最近由於大量要跑有...(恕刪)
你用 Macbook pro touch bar 256 來跟你那兩台 32G 64G I7-6700HQ 與 16核桌機型CPU的Windows比順暢也蠻怪的

我的MacBook Pro Touch Bar 15吋,16G + 512 SSD平常都是外接27吋Dell螢幕,雙螢幕同時跑Windows Visual Studio與Mac Xcode與Sublime,沒有Lag的問題發生

不過Touch Bar目前真的看不出有什麼特別的用處,可能要影像、影片或是音樂設計軟體等等才能感受到吧,所以我都是另外買Mac的無線鍵盤滑鼠,然後雙螢幕把MacBook 15吋架高使用

z2001boys wrote:
最近由於大量要跑有...(恕刪)
imd wrote:
你用 Macbook...(恕刪)



可是...我並沒有多開很多東西說
記憶體也才用了6g
使用體驗上是比較是有差別的

我也都是外接螢幕後筆電蓋起來
是螢幕線有差嗎
螢幕會不會lag跟線也有關...


z2001boys wrote:
最近由於大量要跑有關...(恕刪)

z2001boys wrote:
最近由於大量要跑有關...(恕刪)


嘗試改用Pages 來取代Word , 或許會比較順一點。

z2001boys wrote:
最近由於大量要跑有...(恕刪)
恭喜使用蘋果電腦

筆電屁股墊高兩公分 使底部懸空 增加被動式散熱 蠻有效的
另外Office for OSX其實反應速度沒原生的Office for win好
                              彈幕濃!
z2001boys wrote:
最近由於大量要跑有...(恕刪)


樓主應該試著只灌Linux在筆電即可,系統客製化跟彈性空間其實更來的大。一直覺得C/C++等開發,在Linux上真的方便的多(除非有專門需要用winAPI)。

身邊朋友有用MBP的,基本上touchpad是直接取消功能的,用快捷鍵在開啟,他們反倒覺得在寫程式時候是累贅
用Mac的人,如果是Photoshop、Xcode重度使用者的話,用起來的確痛快的很。

Xcode自然沒問題,經過多次的改版,Apple的確把Xcode跟macOS最佳化到極點,實在是天作之合。

Adobe那當然更不用說了,不過也只限PS、AI、ID這幾套軟體,CC其它的軟體,說實在的,用起來的確比不上PC。

Final Cut Pro也還算不錯,但是X化之後,流失了一些使用者。加上Adobe把PC版Premiere整個改寫,搭配Nvidia的卡,已經打破了FCP的神話了。

至於Mac的其它的功能,用起來就很普通,如果是Office系列,就非常糟,中文輸入會被氣死。

所以很多PC的使用者轉到Mac之後,如果不是很常用這些軟體,其實還是難以適應,覺得多花了很多錢,好像沒有那個價值。除非是為了Apple的光環。

tsai0507 wrote:

Adobe那當然更不用說了,不過也只限PS、AI、ID這幾套軟體,CC其它的軟體,說實在的,用起來的確比不上PC。(恕刪)


來平衡報導一下,Adobe PS &Mac 整合比較好這件事情,其實 PC並沒有比較差,甚至更好。
光快捷鍵功能,就比MacOS版本好很多了。

但MacOS 的優點在於色彩管理。(當初就是因為Windows 的色管問題,才選擇Mac)


另外這邊沒提到,
MacOS 的最大優點,介紹一下
一個是電源管理(但如果桌機也沒差)。用Macbook 沒有人在關機的。用NB-Windows 至少有80%的人會關機。(指台灣,老外也不關機)
另外一個就是TimeMachine, 我算重度PC使用者,轉成MacOS(其實還是雙棲)後,最推薦的部份就是這功能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