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它能超頻,只有它能「未來支援」gen4,價格卻依然很霸氣,
怪不得在 RTS 出來前,AMD的B550與X570陣線會那麼強韌。
不過,RTS的腳步也近了,代表在這個時間點購入 Z490,無疑增加了一些信心,
這也是好事,讓處理器廠不會因為是誰囂張了誰就開始擠牙膏,
這才是正常的生態吧!

微星的 UNIFY 是很特殊的的一個系列,算是產品線裡唯二「不帶RGB燈效的中高階主機板」,另外一款就是最入門的 PRO.A 了。從外觀就知道,Z490 UNIFY 很明顯鎖定效能客群。整張主機板的霧黑感與其它系列做出明顯區別,連龍都是黑色的。

金色塗裝的就是音效相關料件,佈線有刻意區隔開來。

高階版型才有的IO埠口們,為了方便超頻設的 CMOS 清除鈕、光纖音效輸出,還有 802.11ax 無線網卡,直接支援 wifi6。

雖然主機板本身沒有 RGB 燈效,但板子上還是有不少 RGB 燈效的相關針腳。旁邊的銀色 PCIe x 16 是強化插槽,現在顯卡愈來愈大張、噸位也水漲船高,強化插槽的金屬裝甲設計可以在物理上實質保護主機板。

一樣在高階主板上才會出現的實體鈕及數字燈號。

兩個 8pin 電源輸入。

突出的散熱結構,這裡頭可是有藏著一個主動式風扇的!16+1相供電,已經是金字塔頂端的規格。

PCIe x16 已經為 PCIe 4.0 做預留,明年 RTS 處理器上市就能直接速度升級。

前置 Type-c 的接口。
前面有提過,z490最大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超頻。以這張板子的用料,10900k應是遊刃有餘,這次用 10600k 看看表現如何。

超頻的方式用主機板內建的 GAME BOOST,超頻前是 4.1G,按下 GAME BOOST 後,可以看到電壓變成 1.375v。

燒機燒了超過半小時,主機板的溫度顯示約在41度左右。
比較一下超頻前後的數據:


x264只差了1fps,轉檔1080p影片太輕鬆了,有點用牛刀殺雞之感。


x265也是差不多的情況XD


Cinebench R20可以注意一下單核的部份,單核提升了0.5GHz,分數該提升多少?
10600k理論上只要體質不差,應可以1.4v上5.1GHz。目前手邊的素材比較難呈現效能落差,等RTX-3090入手後,再來比較看看4K遊戲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