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下的可能會讓人有點看不懂= =是這樣的小弟我最近想把沒內顯主機板(ma770-ud3)和顯卡4850賣掉換成880gma-ud2h的主機板 暫時使用這張卡內顯的功能也順便把記憶體換成DDR3的到時候視情況 可能會看有沒有顯卡因為amd 6系列出來而跳水再敗入可是聽有人說如果要額外裝獨顯的話建議不要使用有內顯的主機板由於小弟還是一枚新手 所以不知道原因為何?還是說一切只是道聽塗說!?煩請前輩們賜教
道聽途說吧...Ati都有ATI Hybrid CrossFireX了...可以讓內顯和外顯一起作用增加效能雖然說可能沒辦法增加很多 但是不會有廠商會推出這種自打嘴的的技術吧而且有內顯還一個好處就是如果螢幕沒畫面可以交叉測試出是不是外顯壞了
我家中迷你電腦因為小板子不容易買,也不打算換就買內顯款,外插顯卡覺得吵可以用內顯,想玩遊戲可以加獨顯即使顯卡壞掉的時候,還可以撐著檢查備用之前幾年都用獨顯(當作內顯不存在)電腦都買了快3年去年第一次試內顯,沒壞好得很現在用內顯用得很開心哩~
緋村拔刀齋 wrote:標題下的可能會讓人有...(恕刪) 以前或許有內顯的主機板效能會比較差~但目前AMD系列的晶片是沒有這類的問題,網路上也有許多人測試過,有無內顯對效能並沒什麼影響。AMD7、8系列的~有內顯只是介面的部份會比較少~~北橋的頻寬會切一部份給內顯~~無內顯的主機板沒有顯示晶片佔用頻寬,就能多幾個PCI-E介面。效能方面是差不多的,我覺得880、785晶片都很划算,夏天怕熱還可以單獨用內顯。
遠在P3~P4之前的年代當時獨立晶片組是市場主流,也就是廠商最新開發的新晶片組都是獨立晶片組而針對文書市場推出的內建顯示晶片組通常是用次一等級晶片組+內建陽春顯示來充場面這種狀況下變成一個惡性循環的使用觀念:有內顯的晶片組效能比較差(確實也是這樣,晶片差1、2級,效能當然沒得比)但是現在的晶片組都是同時開發的(甚自有一說是把高階晶片組閹割變成低階晶片組)所以現在同一等級的晶片組差異主要是在功能支援性,而不是效能例如:PCI-E通道的數量(這會影響周邊附加功能的配置,通道數多能同時支援的功能就多)只要晶片組是同一個等級的,例如P31、G31那麼安裝同一片顯示卡的效能基本上差不多,上上下下都在合理的誤差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