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

在今年因為 AMD 處理器表現的相對強勢,所以主機板廠商在這個部分陸續開始加碼,讓過去選擇較少的 AMD 晶片組主機板,在今年下半年開始出現更多選擇,甚至是以往 AMD 主機板不會出現的旗艦主板款式,在今年也進入到各家主機板廠的產品名單中。而陳拔這次要來開箱試用的,就是 ROG 今年針對 AMD X870E 晶片組主機板中,所推出的最高階款式: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與外觀

首先一樣來看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的開箱與外部配置。跟先前 ROG 系列 Extreme 等級的主機板相同,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也採用較大的 E-ATX 尺寸配置,並且在 VRM 散熱模組上方還加入了大面積的 LCD 顯示螢幕,並且透過更大型的散熱設計,發揮 AMD 處理器的最高效能。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的外盒設計,延續 ROG 高階主機板的設計風格,並沒有在正面呈現主機板的視覺圖案,改由 ROG 相關的電競元素文字以及圖案設計取代。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右下角顯示的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主要特色,包括 AI 相關功能、WiFi 7 無線網路、Dolby ATMOS 全景聲音效支援以及華碩 AURA SYNC 燈效同步設計。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的盒裝背面,包括主機板的正反面影像,設計特色、規格表及 IO 背板配置等。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設計特色部分包括了支援 AI PC、NitroPath DRAM 記憶體技術、3D VC M.2 散熱片以及 5 吋的全彩大螢幕。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下方的主要規格配置表,提供了 4 組 DIMM 記憶體插槽、2 組 PCIe 5.0 x16 擴充卡插槽、5 組 M.2 SSD 插槽、4 組 SATA 6 Gbps 連接埠、5 GbE/10 GbE 有線網路以及 WiFi 7/藍牙 5.4 連線。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盒面上也有 IO 背板的配置。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開啟盒裝後的上蓋內側有這次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快拆設計的使用說明,包括 M.2 插槽散熱片 Q-Release 設計、M.2 插槽 Q-Slide 快速安裝設計以及 PCIe 插槽的 Q-Release Slim 插拔設計。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盒內上方第一層是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本體,下方則是配件放置的區域。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的盒裝配件,包括開瓶器、DDR5 風扇支架、驅動程式 USB 隨身碟、WiFi 無線網路天線、ROG VIP 卡、ROG DIMM.2 擴充卡、ROG 螺絲起子、熱敏電阻線、兩組 SATA 排線、說明文件/ROG 貼紙、一對四風扇分接線、一對三 ARGB 燈效分接線、一對二 ARGB 燈效分接線等。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首先先來看配件裡比較特別的 ROG DIMM.2 擴充卡部分,透過主機板記憶體插槽旁的 DIMM.2 插槽,可以讓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透過這張擴充卡增加 2 組 M.2 SSD 插槽,加上原本主機板上的 3 組 M.2 插槽,最多可以安裝 5 組 M.2 SSD。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這個擴充卡在正反面都具備了相當大型的金屬散熱片,提供給 PCIe Gen 4 SSD 使用時的輔助散熱之用,另外可以看到在散熱片上方也具備了相當明顯的 ROG 設計字樣。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散熱面採用相當特別的免工具扣具設計,依照箭頭指示推開卡榫後就能開啟散熱片。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DIMM.2 模組開啟散熱片後的情形,可以看到在這面支援到 22110 長度的 M.2 模組安裝,另外在散熱片內側則是先預貼了導熱膠,另外在 M.2 模組的固定方式則是採用 M.2 Q-LATCH 免螺絲快拆的設計。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整個模組也可以跟散熱片分離,可以看到另一面的散熱片上也有導熱膠的配置。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模組的另一面也有 M.2 插槽的配置,長度也支援到 22110,M.2 模組的固定方式也採用免螺絲的快拆設計,另外在右上角還有兩組溫度感應線的連接針腳。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接著來看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的正面配置,採用 E-ATX 的大尺寸設計,並且在右側連接埠/按鍵位置加入了護蓋設計,在第一組 M.2 插槽以及下方 M.2 插槽/主機板晶片組上方都覆蓋了大型的金屬散熱片,並且在造型上也跟過往的設計有所不同。而在 IO 護蓋以及第一組 PCIe 插槽上方還有保護用的說明貼紙。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撕掉貼紙後的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本體正面,這次 ROG 並未在主機板上配置太多燈效,僅有 IO 護蓋上的 5 吋 LCD 螢幕為主要視覺展現,不過主機板下半部的金屬散熱片在其他燈效裝置的反射下也會出現漂亮色澤,可惜的是插上顯示卡後大部分就會被遮住了。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在測試平台尚未裝上顯示卡時的開機情形。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 IO 護蓋上的螢幕,可以依照使用者的設定顯示專屬動畫、系統資訊或是自訂圖片等內容,另外因為這個位置比較容易受到機殼後方風扇的遮擋,ROG 還特別設計了可向右滑動的機制,讓螢幕可以向右滑動避開風扇,完整顯示螢幕的內容,以下是螢幕實際顯示跟向右滑動的情形:

實際顯示情形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向右滑動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另外陳拔覺得這個螢幕相當方便的功能,就是在開機時會以文字顯示目前的自檢狀態,讓使用者更容易了解如果無法順利開機的話是卡在哪一關。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處理器的電源供應則是採用兩組 8 Pin 電源插座,這次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在電源插槽旁邊還設置了一個處理器電源插座指示燈,在供電有問題時會亮起燈號提醒使用者。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電源插座本身也做出了金屬強化設計。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在處理器的電源轉換模組散熱片部分,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也採用了多層並且具備切割溝槽的散熱片設計,透過增加空氣接觸面積來提高散熱效率,另外比較特別的是可以看到上方跟左側的散熱片利用兩組金屬熱導管連接,比起其他主機板還要多一條。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將散熱片卸下的底部配置,可以看到在與電壓轉換元件的接觸部分都有導熱膠的配置。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卸下散熱片後的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處理器供電部分,採用 20(110A)+2(110A)+2(80A) 功率級配置,這部分畢竟 AMD 處理器在供電需求上比起 Intel 要低一些,所以在供電配置上就沒有 Z890 版本 24+2+1 那麼誇張。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在單相供電元件的選擇上,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採用 SiC850A Dr.MOS 110A 的配置,這部分跟 X870E Hero 的配置相同,只是供電相數有所增加。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處理器電源控制的部分同樣位在主機板背面,採用華碩自家改良設計的 DIGI+ ASP2205 PWM 控制器。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接著來看記憶體插槽的部分,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提供了四組 DIMM 插槽的配置,容量部分最高支援到 256GB(64 GB x4),頻率部分則是依照處理器不同,在 Ryzen 9000 系列支援到 8200+、Ryzen 8000 系列支援到 8600+、Ryzen 7000 系列支援到 8000+ 的記憶體超頻頻率,當然也支援了 AMD 的 Expo 以及華碩自家的 AEMP 超頻設定檔。

另外在結構上,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在記憶體插槽部分也採用了 NitroPath DRAM 技術,除了增加插槽的穩固性外,對於頻率提升的能力也有幫助。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記憶體插槽旁則是 DIMM.2 的插槽位置,這部分離記憶體插槽還有一段距離,不太會造成干涉狀況。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將 DIMM.2 插槽與記憶體模組都安裝上去的情形,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
在 DIMM.2 插槽連接部分則是與 X870E 主機板晶片組連接,提供兩組 PCIe 4.0 x4 的連接規格。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記憶體插槽上方則是提供了一組機殼風扇、兩組 CPU 風扇的 4 Pin 電源插槽,並且具備 Probelt 測量接點設計,讓使用者可以透過電表測量來進行偵錯。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右上角的 Q-LED 指示燈、Q-Code 指示燈、啟動按鈕以及 FLEXKEY 按鈕,因為具備了護罩設計,所以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在側邊的排線大多採用側出的形式,在裝機的時候配合機殼的護罩整線會比較好看一點。(不過前提是機殼要放得下....)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另外一個不是採用側出的連接埠則是兩組 USB Type-C 前面板插座,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在這邊提供兩組 USB Type-C 前面板插座算是相當少見的設計(畢竟有兩組 USB Type-C 前面板插座的機殼也不多),連接規格部分一組提供 20 Gbps,另一組則是 10 Gbps。供電功率部分,在 20 Gbps 連接埠最高可提供 60W 的充電功率,不過需要在下方的 8 Pin PD PWR 插座插上一組 PCIe 電源,主機板軟體部分也支援了 USB Wattage Watcher 來監看輸出的電源功率。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USB Wattage Watcher 的顯示畫面。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另外在這部分的側出連接埠部分,則是提供了一組 ARGB 燈效周邊連接埠(可透過隨附轉接線連接多個燈效周邊)、兩組水冷幫浦/機殼風扇以及 ATX 24 Pin 電源插座。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的下半部配置,可以看到 M.2 插槽上方具備了大型的金屬散熱片設計,不過 ROG 在這幾代的主機板散熱片上都沒有做太多花俏的燈效,主要是透過表面的金屬鏡面反射搭配機殼內其他的燈效組件來呈現不同的視覺效果。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第一組 M2_1 插槽的散熱片設計,因為支援 PCIe Gen 5 規格,所以採用比較大型的雙層散熱片設計,兩層散熱片間還具備熱導管來加速散熱。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M2_1 插槽的散熱片設計,可以看到下層散熱片的部分還有設計溝槽來增加空氣接觸面積。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這部分的拆卸採用 M.2 Q-Release 免螺絲的鎖定設計,按下後就能拿起散熱片。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散熱片的背面配置,可以看到採用拋光後的金屬材質來增加導熱效率,另外也貼上導熱膠來協助 SSD 散熱。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M2_1 插槽的底部也具備了金屬底板以及導熱膠配置來提高 SSD 的散熱效率,另外在 M.2 SSD 的固定方式採用滑動設計的 M.2 Q-Slide 扣片。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M.2 Q-Slide 扣具特寫,利用左右滑動來固定 M.2 SSD 模組。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下方 M.2 模組與主機板晶片組的散熱片設計,不過 ROG 在這部分仍然沒有導入快拆設計,仍需要透過工具來拆卸固定螺絲,才能卸下散熱片。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在散熱片卸下後的背面狀態,在對應 M.2 插槽的位置也有導熱膠的配置。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將所有 M.2 插槽散熱片都卸下後的情形,可以看到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在本體上僅提供了三組 M.2 SSD 插槽,並且均具備底部散熱片與導熱膠的配置。這三組 M.2 SSD 插槽均為與處理器連接的 PCIe 5.0 x4 規格,但是下方的 M.2_2 跟 M.2_3 插槽則是會與 PCIe 插槽共用通道,所以在搭配使用 PCIe x16 高頻寬的顯示卡時,就要考慮是否要使用這兩個插槽來安裝 SSD。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上的 PCIe 通道共用說明,可以看到若是要讓顯示卡以 x16 通道運作的話,或是兩個插槽都安裝介面卡時,M.2_2 跟 M.2_3 插槽就不能安裝 SSD 使用。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在 PCIe 插槽部分提供兩組 x16 的長度規格,均為與處理器直接連接的 PCIe 5.0 規格,並且在插槽機構上均具備金屬強化設計。在連接通道的部分則是提供了單一 x16、單一 x8、x8+x8、x8+x4 的配置。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的主機板散熱片設計,沒有因為是 M.2 散熱片下方而忽略設計,也應對 X870E 主機板晶片組雙控制器的配置,將這部分的散熱片做得比較大一點。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卸下主機板晶片組散熱片後,就可以看到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的兩組主機板晶片組配置,RO 在晶片組的上方也具備導熱膠的配置,將晶片組運作時產生的熱能傳導至散熱片。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下方右側的連接介面設計,由右至左提供了 PD PWR USB 20Gbps 前面板連接埠 PCIe 8 Pin 供電插座、兩組 USB 5 Gbps 前面板連接埠、四組 SATA 6 Gbps 連接埠以及兩組 4 Pin 風扇/水泵電源插座。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右下角的連接針腳與按鍵設計,由右至左分別是前機殼面板按鍵針腳、水泵/風扇 4 Pin 電源插座、安全開機按鍵、重試按鍵、V-Latch 開關以及 USB 2.0 連接插座。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下方中央右側主要是超頻相關開關的位置,由左至右分別是 SLIMSAS 連接埠、USB 2.0 連接插座、替代 PCIe 模式切換開關、雙 BIOS 切換開關、Slow Mode 開關、Pause 開關等等。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這兩年 ROG 的高階主機板上都開始加入了 SLIMSAS 的連接埠設計,可以讓使用者連接 PCIe 或是 SATA 儲存裝置,不過連接周邊要怎麼取得倒是個比較麻煩的問題。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左側則是兩組定址燈效 ARGB 針腳以及微調 BLCK 頻率的實體按鍵。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主機板左下角的音效區塊部分,這部分則是有金屬護蓋遮擋。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卸下金屬護蓋後的狀態,音效處理區塊跟主機板其他區域具備隔離設計。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音效處理晶片部分採用 Realtek ALC4082,提供 7.1 環繞音效解碼以及 120 dB SNR 立體聲輸出以及 110 dB SNR 錄音輸入機制,並且支援音效介面偵測以及自動耳機阻抗偵測等功能,另外在機殼前面板音效插孔部分則是提供 32 bit/384 kHz 音效播放規格。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另外搭配 ESS ES9219Q DAC 提供數位類比訊號轉換放大。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的後方 IO 背板配置,由左至右提供了清除 CMOS、BIOS FlashBack 更新按鍵、HDMI 連接埠、8 組 USB 10 Gbps 連接埠、2 組 USB 40 Gbps 連接埠、2 組 USB 10 Gbps 連接埠、10 GbE 有線網路、5 GbE 有線網路、WiFi 7 無線網路插座、2 組 3.5 mm 音效插座以及一組 SPDIF 音效輸出。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在主機板 IO 護蓋下方的 USB 40 Gbps 連接埠控制器以及 10 GbE 網路晶片,這部分有導熱膠跟上方的散熱片接觸加強散熱。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5GbE 有線網路部分採用 Realtek 的 RTL8126 網路晶片,10 GbE 有線網路部分則是採用 Marvell AQtion 的解決方案。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WiFi 7 無線網路的部分則是採用聯發科 MT7927 無線網卡,以 2x2 天線配置,提供 2.4/5/6 GHz 三頻段以及 320Hz 頻寬支援,藍牙部分則是提供 BT 5.4 連接規格。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的背面具備了大面積的強化背板設計,除了提供主機板結構強化外,也具備協助散熱的用途。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背面卸下強化背板後的狀況,可以看到包括處理器 VRM 散熱模組、USB 40 Gbps 控制器、主機板晶片組的背面都有導熱膠的配置,將熱量傳至背板加速散熱。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 BIOS 與軟體配置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

接著就將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安裝到測試平台上進行測試,以下是測試平台的組成內容:

處理器:AMD Ryzen 9 9950X3D 處理器
記憶體:芝奇 G.Skill Trident Z5 DDR5-8000 CL38 16GB x2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4090 FE
系統 SSD:Samsung 990 Pro SSD 1TB
電源供應器:FSP MEGA TI 1650W
處理器散熱:CORSAIR iCUE H170i ELITE LCD 420 AIO
作業系統:Windows 11 Pro 24H2 版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測試平台的組成狀況。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首先先進入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的 BIOS 部分來看一下,陳拔測試時的最新版本為 1715/AGESA ComboAM5 PI 1.2.0.3g,一開始的預設顯示是進階模式,使用者也可以切換成較簡單的 EZ 模式。基本上近期的這幾版 BIOS 並沒有太大差異,僅針對穩定度部分進行微調。另外在右側的硬體監控視窗裡面,可以看到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對陳拔這次搭配的 Ryzen 9 9950X3D 處理器的 SP 分數為 120、散熱器分數則是 156 pts。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EZ 模式,可以調整的部分就比較少一點,不過像是記憶體超頻設定、Q-Fan 記憶體風扇、啟動磁碟順序調整也都具備,另外在右上角也提供了預設的超頻模式選擇,使用者可以在平衡跟 AI 最佳化中兩個模式進行設定,對於超頻細節微調的新手來說也算是方便。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回到進階模式來看一下 Extreme Tweaker 超頻頁面,這部分主要針對記憶體/處理器的頻率/倍頻進行設定,另外包括 FCLK 頻率、記憶體運作時序、以及 AMD 的 PBO 超頻功能進行設定。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在記憶體的參數調整部分可以先在自動、手動以及套用 EXPO 超頻設定檔中選擇,而 EXPO 設定檔也有四種模式可以選擇,下方也可以手動設定記憶體的頻率跟 FCLK 頻率。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PBO 超頻的相關設定選項。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另外在下方還有 AMD 這兩年針對處理器時脈/電壓進行設定的 Curve Optimizer/GFX Curve Optimizer 以及 Curve Sharper 功能選項。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針對遊戲部分也有 Turbo 遊戲模式以及關閉一個 CCD 降低延遲的 Gaming Adaptive CCD Parker 功能。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在 Core Flex 功能裡面則是提供了三種演算法的調整選項。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在 AI Features 裡面則是可以看到 AI 設定的處理器最高頻率,以陳拔手上用來測試的這顆 Ryzen 9 9950X3D 處理器來說,P0 時脈最高為 5622 MHz,個別核心的最高時脈則是 5725 MHz,以 Ryzen 9 9950X3D 處理器來說,可說推到相當高的幅度。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下方則是處理器跟記憶體的電壓微調欄目。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進階頁籤內的功能就差不多跟之前相同,主要是針對周邊部分進行設定。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在 AMD OverClocking 頁面中則是提供了更多的超頻功能選項,可以針對處理器跟記憶體進行更細節的參數微調,另外也提供了 LN2 模式的開啟切換。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在 PBO 超頻選項開啟進階設定後,可以設定的功能就跟一開始的超頻頁面相同。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在監控頁籤中則是可以針對溫度、風扇轉速、電壓等部分進行監控,另外也可以透過 Q-Fan 功能進行風扇運作模式的調整。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在工具頁籤中則是提供了 BIOS 升級、SSD 安全清除、Flexkey 功能設定等選項,不過陳拔覺得有兩個功能比較貼心,就是可以顯示目前周邊安裝狀態的 BIOS Q-Daahboard 功能以及在自動安裝 ASUS Utilities 裡面的防止 Bitlock 啟動功能。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BIOS Q-Dashboard 的頁面,將滑鼠游標移到有連接裝置的插槽上(顯示綠點),就會出現所安裝的周邊項目,點擊就會跳進對應的設定頁面(像是記憶體會跳到 SPD 資訊顯示、風扇會跳進 Q-Fan 設定頁面等)。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另外在自動安裝 ASUS Utilities 項目中,除了可以設定開啟下載華碩的工具程式外,也可以設定阻止自動 BitLocker 功能,會擋掉微軟作業系統預設的 BitLocker 磁碟加密功能。(除非公司內有需要,不然用過的人就知道那個有多麻煩)

接著進入軟體部分,近期的 ROG 主機板已經不再將 Armoury Crate 軟體作為主要的控制軟體,僅會建議安裝較為輕量,用來自動偵測/下載驅動程式/相關軟體的 Driver Hub,方便使用者在安裝作業系統時安裝驅動程式或是相關的應用軟體。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ASUS DriverHub 的頁面,因為陳拔擷圖的時候都安裝完成了,所以就直接顯示系統的資訊。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軟體部分的下載選擇頁面,不過如果說要針對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的 LCD 螢幕顯示內容、GameFirst 遊戲網路加速功能、Fan Xpert 風扇控制功能進行調整,還是得要下載 Armoury Crate 軟體才行。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在 Armoury Crate 軟體中開啟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頁面的情形,在主頁面中提供了系統監控資訊,包括 CPU 頻率/溫度、記憶體溫度、各資源用量、風扇轉速等,也可在這邊直接設定風扇運作模式、開啟 AI 超頻功能。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裝置頁面則是可以針對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上的螢幕畫面、ARGB 燈效連接裝置、磁碟資訊以及 WiFi Q-Antenna 功能進行設定,這部分陳拔主要針對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獨特的螢幕功能進行介紹。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在預設的頁面中會讓使用者在 ROG 預先準備的螢幕動畫中選擇,使用者也可以上傳自己的圖檔,但是這部分就僅限 JPEG 圖檔,總容量則是限制在 64MB 內。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另外也可以選擇顯示硬體監控資訊,可提供一至三排的顯示內容,使用者可以選擇顯示系統個組件的運作頻率、電壓、溫度、風扇轉速等資訊,另外在背景部分也提供了四種預設背景選擇。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另外在螢幕的設定功能中,則是可以設定亮度、休眠/睡眠/關機狀態的桌布顯示以及溫度警告數值等。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在網路連線部分,如果是搭配 ROG 自家路由器的話,還可以啟用 GameFirst 功能,監控目前各應用程式使用網路的狀態,並且調整優先順序。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風扇部分也提供了 Fan Xpert 風扇調整介面,可以針對整體/個別風扇運作曲線進行控制,也可以開啟 AI Cooling II 功能來自動設定風扇運作曲線。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效能實測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

接著就來對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進行效能實測,在 BIOS 的設定部分直接開啟主機板的 AI 超頻功能,處理器部分將 PBO 超頻設定為開啟、記憶體超頻部分則是設定在以 EXPO 超頻設定檔為基礎、自動調整數值的『EXPO on the fly+』模式。首先先以 CPU-Z 來看一下系統的相關資訊:

處理器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主機板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記憶體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記憶體 SPD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顯示卡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點擊可看大圖)先用 CPU-Z 內建的 Benchmark 效能測試項目來看一下性能表現,在開啟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的 AI 超頻功能後,AMD Ryzen 9 9950X3D 處理器的單執行緒效能為 879.8,多執行緒效能為 17267,比起陳拔先前測試的成績略低一點,單核心的最高時脈為 5703.8 MHz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點擊可看大圖)陳拔也利用 AIDA64 進行 CPU+FPU 的壓力測試,處理器的最高核心時脈為 5478.5 MHz,處理器最高溫度為 104℃,最高功耗則是 232.53 W。另外在主機板的溫度部分,除了處理器外最高溫度是 VRM 處理器電源轉換模組的 54℃ 以及 X870E 晶片組的 59℃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點擊可看大圖)陳拔也在壓力測試過程中拍攝了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的處理器周邊溫度,在 VRM 散熱片表面的最高溫度為 58.4℃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點擊可看大圖)在記憶體部分陳拔則是利用 AIDA64 的記憶體測試項目進行測試,測試的結果為讀取 82243 MB/s、寫入 85897 MB/s、拷貝 74039 MB/s,延遲則是 78.3ns,而測試時記憶體的溫度控制在 46℃ 以內。

至於在 M.2 SSD 插槽的讀寫效能部分,陳拔分別在與處理器直連的 M.2_1 插槽安裝了美光 Crucial T700 PCIe Gen 5 SSD 以及跟主機板晶片組連接的 DIMM.2 插槽安裝了三星 990 Pro SSD,利用 Crystal Diskmark 進行效能測試,結果如下:

主機板 PCIe Gen 5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DIMM.2 PCIe Gen 4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開箱實測 當之無愧的 AMD 旗艦主板選擇

在支援 PCIe Gen 5 的第一組 M.2_1 插槽部分,在使用美光 Crucial T700 PCIe Gen 5 SSD 測試的結果,在循序讀取部分的測試成績為 12286.96 MB/s、循序寫入的部分為 11737.84 MB/s,在隨機讀寫的部分,在 4K 小區塊隨機寫入深度 1 的部分,讀取速度為 83.04 MB/s、寫入速度為 315.25.49 MB/s,測試時的最高溫度為 66℃。存取速度跟先前在其他主機板上所測出的數值要高一些,但是溫度表現部分也比較高一點。

而支援 PCIe Gen 4 的 DIMM.2 插槽部分,使用三星 990 Pro PCIe Gen 4 SSD 測試的結果,在循序讀取部分的測試成績為 7097.53 MB/s、循序寫入的部分為 6784.46 MB/s,在隨機讀寫的部分,在 4K 小區塊隨機寫入深度 1 的部分,讀取速度為 85.94 MB/s、寫入速度為 220.99 MB/s,在溫度表現部分,因為離主要的發熱元件都有段距離,所以相對溫度也比較低,測試時的最高溫度為 46℃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測試總結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身為目前 ROG 在 AMD 晶片組主機板的旗艦產品,不管在電源供應設計、周邊配置甚至是外觀設計上,都呈現了旗艦產品應有的水準,包括大型的 LCD 顯示螢幕、頂級的供電設計、大量的 USB 連接埠、10 GbE+5 GbE高速網路等等,在規格面上的確符合其頂級定位。另外在效能表現部分則是可以釋放出 Ryzen 9000 系列處理器的最高效能,只要散熱器扛得住,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對處理器的 20+2+2 供電設計也能讓使用者不用擔心處理器的電力問題,在 BIOS 超頻設定上也相當簡易。

不過在 M.2 SSD 插槽的配置上,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反而出現了 AMD 晶片組主機板少見的 PCIe 通道數分配問題,主要是在主機板本體的三個 M.2 插槽,雖然都提供了 PCIe 5.0 x4 的連接規格,但是受限於處理器所提供的總頻寬,反而要讓這三個 M.2 插槽跟另外兩組 PCIe 插槽去搶 20 條 PCIe Gen 5 插槽,造成使用者如果要搭配高階顯示卡,使用完整 x16 頻寬進行運作的話,就只能使用主機板上的第一組 M.2_1 插槽,然後搭配 DIMM.2 的兩組 PCIe 4.0 x4 插槽使用,雖然這樣仍有三組 M.2 插槽可使用,但是對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這樣的旗艦主板來說,有這樣的限制真的就讓人感覺相當可惜。
有小螢幕也太酷了
螢幕可以顯示的功能還算完整
規格看起來相當全面
一次比一次強大 非常的不錯
螢幕再大一點就變小筆電了..
有小螢幕看狀態也太厲害了
未來不確定,但是印象中看到的測試裡的結論是目前世代的顯卡(測試機使用5090),大約要PCIE 4.0X8以下才會有比較明顯的影響,不管遊戲、專業創作(DaVinci Resolve and After Effects)、或是本地跑AI。目前的頻寬對於50世代的顯卡是遠超其所需。

所以通道共享的影響應該是心理層次大於實際影響。

這張主機板目前看到的分享不多,但是認識的使用者有抱怨這張主機板的藍牙連線距離非常短,手機需要放在機殼旁才連得上。
小螢幕 可以監看 狀態 真的太方便了

看著很安心
旗艦主板果然威猛
該有的都有 還有加很多好料
不過價格也是
厲害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