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1779549 wrote:
這...我想了一下應...(恕刪)


NAND FLASH不是只有壽終不能寫入才是100%機率
而是他在用的過程,其實就是不斷的出現錯誤了,只是能夠靠機制去修正罷了,
但是機制不是沒有上限的,ECC不是不管錯多少都能救,超過就是無解
大家所使用的系統,只要安裝在SSD,實際上就不可能永遠不故障,只是有沒有察覺到而已.

NAND FLASH的特性因素,他並非恆值等速的情況衰退,
所以才會說大家要重視可靠性.
大家都容易把重點放錯,以為壽命是個數字,或是一個不變得條件,
實際上不同用途跟環境,他會出現的壽命變化就是會不一樣,
壽命就算還不到盡頭,但是錯誤不斷的出現,這樣的資料儲存有意義?


至於SSD不通電這點,其實SSD如果太長時間不通電,資料是會消失的
畢竟他的儲存靠的就是電,平常每一次我們讀取時,就會帶走一些,
通電它才能夠去補充回來,TLC尤其更需要這點,所以他的可靠度是很低的 TLC>MLC>SLC

PE值也是關係到它這個部分能保存多久的一個重點
越新的製成,PE值越低,放著不使用的消失機率就會越高,
電閘是會慢慢被消耗受損,只要它沒辦法有效的區隔,那錯誤自然就一定會有,
甚至於平常在存取,數據就有可能會互相影響,讓對的變成錯誤的.

SSD不光使用一顆flash,但是只要一顆發生嚴重錯誤,
控制器不會管你其他FLASH壽命有多少,它就是會鎖住無法使用,
對消費者來說,這也是一種故障.

總之....Flash真的沒有消費者想的這樣過度簡單,
雖然可以很簡單就說完他的原理,但是那只是為了給User容易了解.
實際上它其實有非常多的東西可以研究或探討.

RAID 0 那段我看不懂你想表達是什麼?或對象是誰?
但我的重點是RAID不是為了硬碟不穩定才發明
應該是要把重點放在主機服務不能中斷的這部分,
並非因為怕硬碟壞所以才需要RAID這技術.
不然家用電腦為什麼不怕壞?不就是因為影響不大,
也沒有不可關機的這種考量,所以才只有服務器幾乎視為標準功能.
況且放著都會壞,這種情況也根本不在任何技術的考量裡頭.



This method is specified in JIS C5003 (General rules for determining the failure rate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during tests) and
uses the following equation:
Total test time: T (Number of test samples n × Test time t)
r : Number of failures


This is multiplied by a number (coefficient) from Table 1 according to the set confidence level (degree of data accuracy) and number of failures r.

When r = 0, the failure rate can be obtained using the statistical calculation that was used to obtain the values in Table 1.
In this case:





The following describes how to calculate the failure rate based on a specific example.
Assume that 100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 subjected to high-temperature testing (Ta = 125°C, at rated operating voltage) for 2,000h with zero faults.
To find the failure rate, first calculate the acceleration AF (voltage acceleration coefficient AV × temperature acceleration coefficient AT) to obtain the total component hours.
The voltage acceleration coefficient AV can be obtained from the failure rates for actual applied voltage and test voltage conditions. It is assumed that the actual usage voltage is within the rated specification.
Given that the actual usage temperature is 50°C and the typical activation energy of the expected failure mode is 0.8 eV, the temperature acceleration coefficient AT is obtained using the Arrhenius equation as follows:


Acceleration coefficient AF = Voltage acceleration coefficient AV × Temperature acceleration coefficient AT
= 1 × 225
= 225
Given the number of samples n and test time tn for sample number n, the total test time (component hours) is:



Because the number of failures r = 0, given a reliability level of 60%,



Therefore, in this case the estimated failure rate in the field is 20 FIT.
In a similar manner, the failure rate of a device under actual usage conditions can be estimated from the accelerated test data provided that the major failure modes and failure mechanisms for the device are understood.
前面都同意,大致上你想表達的是用了NAND FLASH就100%穩死的,早晚而已
NAND FLASH就是生產來壞的,時間長短而已
現在的testing也只是刷掉浴缸曲線的左邊
把保固期訂在浴缸曲線右邊再靠中間一些

changpizz wrote:
RAID 0 那段我看不懂你想表達是什麼?或對象是誰?
但我的重點是RAID不是為了硬碟不穩定才發明
應該是要把重點放在主機服務不能中斷的這部分,
不是放在在因為怕硬碟壞所以才需要RAID這技術.


這段應該不是給我的吧?
不過從前面看來,RAID0似乎是你先提起的呢?(只是大家都沒說完整,彼此斷章去意/取意就是)
->

ZGMF-X10A.Freedom wrote:
傳統硬碟這種跟SSD一樣,
隨時會莫名其妙掛掉的東西也叫穩定?


以前HDD太多沒地方裝時
多的HDD收抽屜、擺防潮箱
這個符合你所謂的「因為根本沒有持續連接受影響」吧
三個月後心血來潮,拿出來試照掛

就是因為HDD的不穩定性
所以才會有RAID這種東西出現好嗎


changpizz wrote:
因為不穩定才有RAID?! 這真是今天能我最開心大笑的一句話了.
那你可以解釋一下RAID 0 到底加強了哪部分的可靠度了嘛?




底下是網路上寫的,實務上小弟只用過RAID0並且在seagate12代的雞瘟加持下體驗到"可靠度"@@...

最初的RAID分成了不同的等級,每種等級都有其理論上的優缺點,
不同的等級在兩個目標間取得平衡,
分別是增加資料可靠性以及增加讀寫效能。

//這是分隔線--------------
另外再提醒一下下
硬碟是利用磁極紀錄資料
而磁密度越來越高的情形下
久不通電有機會造成資料的消失或是不可校正
在昆騰的大腳或是火球年代,磁密度沒有今日這麼高
一個月通電一次是正確的作法,硬碟也有自己的韌體處理這塊


小弟在想另一個問題 生存悖論 和統計上的機率...
有些東西沒遇到不代表其他人遇不到@@
0931779549 wrote:
前面都同意,大致上你...(恕刪)


是的,只要用SSD就是穩死,所以才都不建議買便宜的SSD產品
主要是不希望一些認為資料不重要的言論,影響了剛接觸這產品的新手觀點
因為只要出問題,那是非常麻煩並且也可能造成無法估計損失的
電腦資料丟失事小,但是電腦基本上就是靠數據運作,
錯誤數據可不只是不能用而已,甚至是會影響一些功能的結果
SSD又是裝載著系統的主要裝置,用不可靠的產品,跟陷害自己沒有兩樣.

RAID那段是告訴放著會壞的那位,RAID不是它所想的那樣才出現.

changpizz wrote:
傳統硬碟會容易壞,基本上都是私人因素,不是供電不穩定,就是環境不穩定.
不通電的硬碟卻掛了?我這輩子還沒遇過收起來不用的硬碟故障過,
也不需要什麼防潮箱,就只是丟在抽屜裡擺著,每個月也拿出來差異備份.
誇張的點情況是連廢棄丟在陽台10多年的昆騰,
一次心血來潮接上都還是能正常運作.
(我不清楚你是否知道昆騰是什麼)



我更不清楚你是否知道Atlas 10K、Atlas 15K是什麼
(有志氣點啊,別偷偷去GOOGLE完再來講你知道這是什麼
更好奇你從開始使用電腦以來
一共接觸過多少硬碟
小小透露一下
我現在兩台主要的電腦
所裝硬碟的數量分別是16顆、20顆
其它沒位置裝,丟桌上的,我就當它不存在了

changpizz wrote:
那些放在店裡販售的硬碟,是否也放久了就壞了呢?
原廠倉庫裡轉運的硬碟,是否運到各國銷售時就故障了?
如果不會,那到底是你有問題呢?還是硬碟本身放著就是會有問題呢?

別說放久了
全新打開就壞的,碰過三次


changpizz wrote:
因為不穩定才有RAID?! 這真是今天能我最開心大笑的一句話了.
那你可以解釋一下RAID 0 到底加強了哪部分的可靠度了嘛?

為了Server的可靠度 跟 為了硬碟不穩定,這兩者可是有極大差別的,
拜託你可以別這樣隨便拿來唬我嗎?這完全是放錯重點的說法了.

不知道是硬坳呢? 還是強辯的心態呢?
RAID1、RAID5、RAID6 是外星人用的?



再次強調
只要是儲存媒體,資料擺裡面就是要有它隨時會蒸發的心理準備

路很長,夢卻難圓 如果可以... 我想縮短天空和大地的距離,夢想和現實的差距...
ZGMF-X10A.Freedom wrote:
我更不清楚你是否知道...(恕刪)


我是沒你這麼差運氣,倒也不用兩台不兩台的,你有幾台我不會在乎.
因為我家裡光電腦都不只你硬碟數量了.

年輕時我在一家叫做Supermicro服務時後,那時候可沒辦法像你這麼豪氣,
丟桌上的都能當他不要算,我們不管是幾千顆都要算清楚.
至於儲存媒體...我想我不可能會比你更不了解的.

至於問我接觸過多少硬碟,何必要問我這種問題?
我知道沒法算,不過幾百萬顆應該不會低於的吧.
這世上還真沒有我沒摸過的儲存,除非已經不存在使用上需求了.

這種沒什麼好在意的硬碟,我真的不會刻意去記他的數量,
但你問我接觸電腦後20年數量的話,就大概只有這樣吧
google?過去寬頻還只有單向年代,可沒有那麼好用的玩意,你倒是應該多加利用它的

我沒有要打你臉的意思,但是你既然豪氣的提問,我也只能盡量謙虛的回答了.
別跟我要證明什麼的,因為我時間不便宜的,有需要你可以查閱我過去文章.
上01應該是來討論或幫助別人,不該是你這樣用來爭輸贏的
......
其實儲存媒體沒有絕對的安全性
善用優點、彌補缺點
changpizz wrote:
誇張的點情況是連廢棄丟在陽台10多年的昆騰,
一次心血來潮接上都還是能正常運作


ZGMF-X10A.Freedom wrote:
我現在兩台主要的電腦
所裝硬碟的數量分別是16顆、20顆


changpizz wrote:
我是沒你這麼差運氣,倒也不用兩台不兩台的,你有幾台我不會在乎.
因為我家裡光電腦都不只你硬碟數量了


兩位沒必要爭一時痛快傷了和氣,也沒必要越說越扯,

我是不相信放陽台10年風吹日曬雨淋的硬碟,電路會正常沒氧化沒短路,沒碰到水還有可能,
但這種就不該稱之為陽台了吧。

如果放室內妥善保存放,我手邊有一顆10M的硬碟現在都還能進DOS,只是有時馬達不會轉...


我也不太相信正常人家裡電腦有16+20=36台,除非你把公司當成家。

至於年輕時在supermicro摸了幾百萬顆硬碟,在HP或Dell做一輩子的都沒幾個敢這樣說...



回到主題,沒有任何一種可抹寫儲存媒體是不會壞的,就連磁帶也一樣要分日期用不同磁帶備份,
這樣最後備份壞了還有更早一點時間備份的能用,但是一般消費者會這樣做?

硬要拿鐘形圖的兩端來說某種儲存媒體不堪用,真的沒必要。
vincent323 wrote:
兩位沒必要爭一時痛快...(恕刪)


我不是說的很清楚嗎? 沒他豪氣 Supermicro 幾千顆也都要算清楚
從接觸電腦到現在 百萬顆算是少算了 ,除了hp dell 別忘了還有製造商
要是生產線那些人員,恐怕只能千萬計算了.這又不是多難的數字,
真的沒必要為這可笑的36顆鬼扯什麼.
想要了解哪家公司,那請私下聊吧.

陽台風吹日曬雨淋? 陽台跟露台不太一樣的.
生鏽當然有,而且非常誇張,但是確實能動

有沒有這麼多電腦你信不信我也沒在意,因為事實就是如此
FB圖片
這是之前FB用到的一張圖,照你說法的話,下面一排電腦大家家裡都是??
真的認識的朋友或同事,可沒有人會有你這種懷疑.

至於如果要說參考內些內容如何,那真的只能抱歉,
因為TOSHIBA都還是必須用了
如果你有更好的表達或方式,你可以建議它們,內容官方就有了

會壞本來就是我的立場,沒人說過不會壞,但是跟鬼扯非常容易壞是兩回事
提醒一下....主題是SSD,感覺你們開始扯遠了

changpizz wrote:
我也不太相信正常人家裡電腦有16+20=36台,除非你把公司當成家。...(恕刪)


沒辦法啊
人窮,要把時間花在賺錢上
沒時間備份資料
只好多搞幾組RAID6來當保險

應該沒公司像我電腦房這麼亂的才對

兩台電腦,36顆硬碟真的沒啥
我認識的人裡
有一位,一台就超過四十顆了

000 by ZGMF-X10A, on Flickr


001 by ZGMF-X10A, on Flickr


003 by ZGMF-X10A, on Flickr


004 by ZGMF-X10A, on Flickr
路很長,夢卻難圓 如果可以... 我想縮短天空和大地的距離,夢想和現實的差距...

ZGMF-X10A.Freedom wrote:
沒辦法啊人窮,要把時...(恕刪)


意見上爭論這沒什麼,因為那是討論的過程必定有的
亂也還好,因為亂真的也是研究必有的過程


前面跳出來說我們是越講越扯那位,不曉得現在還認不認為我們是亂扯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