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c47621 wrote:看不懂你的算法
3DTLC的MX300...(恕刪)
你MLC抹寫次數也太低了吧
同樣750GB
MLC乘以3000~10000次
2250000~75000000GB
TlC乘以300~1000次
225000~7500000GB
怎看都是TLC壽命縮水10倍哪有什麼壽命大增90幾%
TLC壽命要長 是靠大容量去打MLC與SLC小容量
即使TLC 1.5TB的容量1500X300~1000=450000~1500000
對比MLC3000次的壽命去算450000/2250000或1500000/2250000
也才MLC達0.2~0.67 也就是MLC3000次的兩成至六成七的壽命
更不要講早期萬次的MLC壽命
倒算回去就知道
TLC要7500G(300次)~2250GB(千次)才會相等於MLC-750GB3000次的壽命
所以板上才有人講 要是買到早期大容量SLC MLC 萬次寫入 可能用到死晶閘寫入都還用不壞
但是最大容量可能只有用不壞的128GB
MLC 128GBx萬次/10年=35GB/日
TLC 128GBx300次/10年=1GB/日
TLC 4.2TBx300次/10年=35GB/日
也才會有人講 壽命十分之一 售價卻不是十分之一 TLC還有很大降價空間
kkebbc wrote:希望這技術是真的才好 有可靠又高速的儲存容器
這個還是舊的技術,...(恕刪)
彈幕濃!
skiiks wrote:
看不懂你的算法你MLC...(恕刪)
你的算法是最離譜的
以目前的製程水準
MLC的平均壽命估2000 P/E就差不多了
原廠特挑MLC才可能有3000
你那3000~10000不知道從何而來
就算之前最早25nm MLC也才差不多5000
至於更樓上有人用TBW去估壽命也是離譜的很
TBW或什麼MTBF和SSD的真實壽命沒什麼關聯
都只是保固條款的限制而已
最低階TLC的壽命確實只有MLC平均水平的1/10 (200 P/E)
但是高階TLC的壽命卻有可能大於MLC的平均
像OCZ TR150 (Toshiba TLC正片)已經能接近3000 P/E
Plextor M7V (Toshiba eTLC正片)以顆粒等級而言有機會超過這個數字
所以我之前才說過
MLC隨便買都可以爽爽用
但TLC高低階的差異極大
windsky2008 wrote:
PC家已經開賣了說...(恕刪)
友站有做過測試
連結到xfastest
至於耐久性原廠是說220TB (3年保固大約每天可以寫入200GB)
這顆有啟用SLC加速
加速的範圍大約是1/3容量
也就是225GB左右,此時速度可維持在490MB/S
若超過就會恢復原本的速度大約是250MB/S
這顆也滿省電適合NB使用
但價格還不夠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