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Z wrote:
怎麼看都是EZLIN...(恕刪)
mangsho wrote:
我還是不想拿重灌的時間跟可能遺失的重要資料去賭
重要資料就是要備份,沒有養成備份的習慣,任何一牌的ssd都存在一樣的風險中.
況且SSD目前只適合當系統碟,資料碟請使用HDD,這應該也是常識了吧.
至於重灌就更簡單了,做個系統備份檔,還原系統只是幾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完成了.
廠商敢五年保固,又是使用intel的原廠顆粒,有什麼好擔心的,莫非你擔心這間公司消失?那就只好請你去花大錢買大公司的產品了.
我若是晚個兩個月買ssd的話,這顆五年保的就是我的首選了.
官網提到:群聯科技成立於2005年,於2009年創立"EZLINK"品牌.
至少公司存活到現在也有七年了.應該也不是隨便玩玩的公司吧~
EZLINK全系列SSD保固年限如下:
MLC版本 - 3年非人為損壞保固
SLC版本 - 5年非人為損壞保固
你想買哪種顆粒的產品?
以後的產品漸漸改用TLC顆粒的話.就真的要很考慮了.
Samsung 發佈 SSD 840 就是採用TLC的版本.不過在台灣好像還沒有看見.
而Intel會用Sandforce我對於認為SF主控比較好持保留態度,因為之前不是才發生過Intel在官網公布Intel 520無法支援AES 256bit.....,反而Plextor提供支援AES 256bit的SSD
Sumesis wrote:
有一篇文章的網友提到...(恕刪)
LiteOn在這方面的投入和成果也相當亮眼,
Intel 510, Plextor, 還有之前Corsair的一款Marvell的產品都是出自這個團隊之手!
SandForce提供公版的Firmware,廠家不用龐大的研發團隊就可以出產SSD的成品,少了很多人事成本!
但是這個和SandForce和Marvell那一個比較高階完全不相關.....
也不是擁有足夠人力就可以把SSD做好,態度反而是最重要的!
OCZ用的Indilinx也是Marvell的架構,之前的Petrol和Octane還是接連出包,
Samsung不用Marvell一樣做出很不錯的PM830和840 Pro.......
LSI SandForce的研發團隊和能力絶對不在LiteOn之下,
只是兩者硬件架構上先天就有差異,演算法和著重點不同,
SF-2281然道做不到像True Speed那樣的主動式GC嗎?
小弟覺得兩個Solution各有優點,個人也認為SandForce的算法和壓縮方式很高明,
效能在一定能力之上對使用者來說己經夠用,耐寫度也是很重要的,
AS SSD的跑分加權方式對SandForce來說不是很公平,
接下來SandForce也可能會推出有DRAM Buffer的解決方案,
喜歡跑分的用戶到時又會多一些選擇.....
Intel也不是只有CPU可以買, 我覺得Intel的SSD做得很好,
Intel的Chipset大家也用了很多,
Intel在2006年把嵌入式和通訊應用處理器部門和產品賣給了Marvell
這個是現在SSD解決方案的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