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簡測】彈性便利的Axisplus PCI-E SSD實測(圖多,不喜勿入)

最後分享一下Intel半成品的速度,只用了WIN10內建的Driver,沒有開快取喔.咦~4顆SATA3開快取好快好厲害?


incubus wrote:
最後分享一下Intel...(恕刪)


原來你只是要看爽度而已喔,早說不就好了,扯那麼多.....
結果也是一個什麼都不懂,只是愛看跑分....所以才找人想炫耀喔?!

你知道你跑的這個結果,裡頭就是用了我的方式嗎?
我知道你不懂原因,但是確實是如此,你不是認為假嗎?
那你又何必看你這個跑RAM的分數呢?沒有SSD不跑快取的,OK?

別再扯什麼頻寬啦,不可能之類的,不懂所以不會是很正常的,
但不能控制效能,就真的就不要講自己多會,最後才照樣用了自己爽。
我能跑出比RAM快,但是你不能就是差異,因為你只是拿現成的用,
本身卻是沒有所謂技術,能夠去超越不可能.....那也不過是被騙的消費者罷了。

只是想拿五年前我都玩到不要玩的東西炫耀,真的我只是會想笑而已啦,
是不是五年前就有這產品,你自己看看吧。


你跑出來的結果,是不是跟這內容異常相似呢?我把做法放進FW裡,你就一切覺得是真的了?但不是光我放而已,是全世界的SSD都是如此,全都是FW去做分配的行為,是因為你不懂,才以為我拆開後的做法,只是單純RAM加速.....



這款相信有不少人可能買過,因為是低階版本,既然我不懂的話,你肯定有更好成績了?大刀先收起來吧,別再耍了,因為你用的產品,真的就是我那套做法相同概念。

changpizz wrote:
原來你只是要看爽度而...(恕刪)


我只是分享一下"正常"NVMe的速度罷了,不像閣下貼了一堆虛擬硬碟的數據呢.

SDD本身的快取那是SSD的架構(閣下所謂的內部IO?),但是實際上系統去讀寫P3700能有超過2GB/s的數據是因為走在PCIe 3.0 x4的介面上,這我一開始就講了這是物理頻寬的限制,如果今天P3700跑在PCIe 1.0 x4上面,實際讀寫最高就只能是1GB/s.閣下要說您SATA3(600MB/s)能跑出2GB/s的速度我也只能自嘆弗如,可別把SATA3接在PCIe的卡上說是突破SATA3的限制喔.

人家討論一般磁碟的讀寫,閣下硬是要拿自己模擬出來的磁碟機來講,因為我程度太低,也不能了解閣下真正的用意.一般使用者會的就是磁碟裝上然後使用,甚麼開快取,建RAID都不是一般人會特別去操作的.

對了,閣下蠻喜歡一直修改內文的,本來想跟閣下說PCIE-SSD不等於NVMe的,看來閣下自己發現了,慢慢修改總是會把寫錯的部分都改對的,加油.
incubus wrote:
我只是分享一下'正...(恕刪)


挺符合你的目地啊,反正你要扯什麼都行,而且我要怎麼回覆,
或是覺得我有做修正,有把原意改掉,那你不會引言嗎? 這還要人家教嗎?


拜託一下,別再跟我說頻寬了,因為我非常清楚你真的不懂......
你貼的圖根本就與那些一點關係都沒有,測試軟體本來就是不準的,
尤其是條件還是1G時候,一旦超過記憶體2~3倍後,你再看看有沒有差吧。
也是基本到不行的common Sense,程式沒有所謂不佔用RAM的....
所跑出來結果,都是讀取的30MB這個基數,去延伸倍增出來的,你當成都真的嗎??
都告訴你我看著電腦IO的一切傳輸內容與過程了,不懂你哪來勇氣跟我爭論這些?
重複的資料反覆的使用,你認為電腦會是跑什麼?這又是一個common Sense

你去把你SSD的FW開啟後看看,看看是不是如我說的,是把數據延伸出去的,
FW不管是用什麼架構,整體就是個平行的架構去運作,所以才能夠有高的效能,
但是你似乎只要不懂的部分,你就好像當他本來就應該如此,完全當成沒看見一樣,
虛擬不虛擬根本都是有用意的,你去看看你的Intel,是不是同樣都是拿8GB當作測試標準,
這些都是會讓我翻白眼的原因,因為都是官方有寫,但是你根本就不去看的,
只要沒有測試環境跟條件的說明,就是換成任何人都會覺得無言的,因為是common Sense

只會從網路找一些說法來講,但是這關係到一切結果的小細節,你卻完全沒有觀念,
所以當然一看就知道是拿別人的來抄,理論是挑你想看的來看,不想看的就變成不存在了嗎?
經驗是從這些小細節去知道的,不是看對方的書背得有多好,沒有融會貫通根本就沒有意義。

早在最一開始就都提過了,你可別又是說我改內容了,我說的哪個點你沒否認跟不削的嗎?
結果現在也不是一樣,這些原理不管內部外部,通通都是一樣的根本與方式,
只是在選擇上可以有不同的考量跟產品定位,但數據並不是沒有平台說明,就能夠被認同的,
你以為FW為什麼要修改?目的就是做這些調整,就是要讓產品所謂效能,軟體跑出來能更高,
一切都是許多不同架構,去互相配合跟呼應之後才有的,這些你懂不懂?你接觸過了沒有?
如果沒接觸過,又不知道其原理如何運作,你告訴我,你憑哪一點去認定,他是完整的產品?

測試條件沒有,環境說明沒有,架構瞭解也沒有?連測試方式都是錯誤的,只是拿媒體說法當一切,
你難道不知道媒體所說內容,根本就是為了廣告目地而有的嗎?基本上連原廠的工程人員沒看過就用了。
所以你看這些東西的結果是什麼?就是變成會的都跟媒體一樣,純屬廣告說法而已,想深入也不可能了。

對了!你好好仔細找找,我有沒有提到過任何一次的NVMe? 那你要提醒我些什麼?跟你拿什麼程度提醒?不說程度,態度好了,你確定你是要提醒??
基本上物理頻寬就是有差,讀寫速度就是差在那,資料從磁碟搬到RAM不用時間?你能看到電腦IO的一切傳輸內容卻說這個物理限制沒差也是夠厲害的。這裡在講的是磁碟實際的讀寫效能(需要特別講是RAM到磁碟/磁碟到RAM嗎?),不是虛擬的磁碟效能,也不是開了系統快取的效能。
incubus wrote:
基本上物理頻寬就是...(恕刪)


你試過了沒有?我說的只要是看到的任何人,都可以輕易去嘗試看看,立刻都能知道結果。
所謂討論交流是要能接受,除非你根本不在乎結果,只是要為了立場那我沒話說。
如果你是真的接觸SSD很久,屬於SSD這產品問世之前,就每天把SSD當玩具玩,那你可以別甩我,
不然你告訴我,改變一下條件去重新檢視看看,真的有多困難嗎?我又沒要你非用原廠板子不可。
即使是Intel自己提出來的說法,像是效能一致的部分,我有多做什麼文章嗎?

原則上進行所謂實驗,是要取得無論你做了幾次,過程條件不變的話,結果應該要是完全一致的,
實驗有所謂可容許誤差值,必須去明確訂立的,只要出現不同數據結果,都代表有其他影響因素,
應該去找出是什麼環節影響,不是就當它沒看到,這才是所謂實驗應該要有的基本要求。

最前面我也貼過了,如果不去控制的話,效能會有多高多離譜,會降低都是在進行所謂調整,
把所謂最大效能,分配到各種情況來發揮,看不懂不是沒有技術面,而是你不知道難度,
或者你不知道是能夠那麼做罷了,如果你也能夠讓效能讀寫效能相反,或是任意讓某個效能提高,
那你大可當我前面是放屁就好。我也不會再回你任何回覆,因為不想浪費時間對牛彈琴了,
所以我就只拿這個點來看就好,這點只要你能做到,那我也就可以接受,你有自己的概念或理論。

changpizz wrote:
你試過了沒有?我說的...(恕刪)


照閣下的論點,每台PC/Server都只需要PCIE x1的介面就好,反正物理頻寬不重要嘛~
可能閣下對SSD這個產品的FW或裡面的Algorithm非常了解,但這裡討論的是系統,是使用者體驗,哪個使用者會做一堆實驗去挑戰物理頻寬極限咧?說真的有時間拿一張PCIe卡(Raid+Cache?)把四顆SATA3 SSD串在上面,然後說是這是跑SATA3出來的數據,實際用的是PCIe(O)的還是SATA3(X)的頻寬呢?也許那一堆東西兜出來效能真的跟NVMe一樣,so what?NVMe只需要佔一個2.5inch的位置,還需要特別設定.
incubus wrote:
照閣下的論點,每台PC...(恕刪)


http://cn.ocz.com/enterprise/solutions/virtualization

不是我的什麼結論不結論,是你自己根本沒搞懂,這種產品是幹什麼用的,才會去質疑一些奇怪的點。這樣你搞懂為什麼我要虛擬了沒有?為什麼要進行一些你認為不對的實驗,現在懂了嗎?

changpizz wrote:
實際上Intel 750...(恕刪)


changpizz

看到頭昏,你的意思是,同時間多線存取且校錯放寬到最大,不以標準方式容錯存取,是這意思嗎?
sueboy wrote:
changpizz...(恕刪)


你不覺得點一下連結看說明會更清楚嗎?還是你也認為什麼都能拿來這講?如果有這想法,那我只能說....成熟點好嗎?


不過我可以說,光是你的問法,就能讓我覺得你比較有sense了,起碼不是立場搖擺不定的問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