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jitsu 富士通 FSX 120GB SLC SSD 固態硬碟 有人用過嗎?


changpizz wrote:
要不就是拿MLC 轉成SLC 不然就是sorting打掉的垃圾SLC 才有可能這價格

MLC轉換成SLC是要耗掉更多容量才行 所以120G售價等同原廠正規MLC 240G價格
這樣就解釋的通了 廠商怎麼算都還是有賺頭
畢竟它是拿垃圾顆粒 去賺到org顆粒的錢回來


我需要看懂什麼? 你的發言中到底說了哪些技術有需要去看懂的?

人家Fujitsu SLC SSD 採用 SandForce SF-2281 + Intel 29F16B08JCNEI SLC NAND FLASH顆粒. 都查得到了! 到底怎樣intel生產的SLC可以被你稱為垃圾顆粒轉換來的?

richard_huangtw wrote:
我需要看懂什麼? ...(恕刪)


就說你沒看懂了吧!不是要你查產品用什麼顆粒,
是要你去查控制器支援的顆粒裡,原本是不是就有這顆規格.

所以你看吧,講了你也不理解我說的,何必多講呢??

不是有沒有提到技術的問題,而是要先看你俱不俱備知情的資格.
檔案名稱:FW_Worksheet_SFI_SF-2000_xxxxxx_Confidential_Standard
檔案來源:https://www.sandforce.com/login/?id=11
你取得檔案完成後,才有"資格"瞭解更多.

登入完成後你會看到列表
changpizz wrote:
就說你沒看懂了吧!不...(恕刪)


你又賣個關子,再說關子裡有答案

不談那個~

就按照你的邏輯: 不要看顆粒,要看控制器.

該控制器不能支援該"SLC顆粒", 所以顆粒是假的囉?

你是在指控顆粒造假囉?

Fujitsu 這顆ssd 都有人拆開了裡面就是
SandForce SF-2281 + Intel 29F16B08JCNEI SLC NAND FLASH

請解釋一下SF-2xxx 不支援該顆粒到底是怎樣運作的.

其實無意要跟你吵, 我覺得你是相關領域的人士.
但是我不能理解, 既然SSD廠 以及顆粒廠 都標示此為SLC. 為何你會說是iSLC or Turbo MLC?

後兩樣PE也才30000次,與SSD廠宣稱的10萬次還是不同. 廠商竟敢這樣做假? 還是這是你自己的解釋而已?

richard_huangtw wrote:
你又賣個關子,再說...(恕刪)



就按照你的邏輯: 不要看顆粒,要看控制器.

這是你說的,我可沒說,不過如果要這麼說倒也是可以,
因為無論看哪個,最後都能得到一樣結果.

與SSD廠宣稱的10萬次
廠商宣稱的是當年的SLC普遍認知,又沒針對他的產品說可達10萬,
之後的新製程只剩下3~5萬預估值,至於這些被重工,或拆使用過的產品,
則沒人能保證到底它們品質是否全都達標.
即使是維修用的熱風槍,都會使顆粒受傷,所以壽命才無從保證起,
PE一直以來都是個很保守預估值,但出現高估的也不是沒有過.

選擇SandForce其實也是為了預防品質問題,因為它能有效降低耗損,
另外在避免錯誤發生部分,也確實強過其他控制器,所以才花錢搞特殊版本FW.
但是SF通常對SLC的相容度都不高,後續驗證都必須靠廠商自己.

其實由顆粒本質上去看,不管採用哪種方式來達成,存取原理都是一樣,
從顆粒上限定它該如何儲存,或跟controller控制用SLC方式暫存,
都是一樣的意思.即便各家在技術上有些差異,但那只是概念做改變.
說穿了一切也都是為了成本&技術上面的考量,所必須採取的方式,

畢竟可保存單元就是固定的,那麼如何不必犧牲容量,但又能提高壽命,
及兼顧到未來製程的顆粒來做為選擇,這些才是各家決定以技術達成的重點.
既能有最大保存容量,又可以在寫入時去轉換為高可靠度,
我想不出有什麼理由會不採用,因為SF控制器也是具備了相同的優點.
所以現在兩邊都可以有加強壽命的技術了,不再是要穩定就非要SF不可.
不信你可以看看,是不是過去爛顆粒生產的產品,都一定是選擇SF控制器.
只要能撐過保固期,顆粒成本當然能省就省,不然還叫企業嗎?

SLC基本上都是BGA封裝,但這會對顆粒品質要求較高,
如果是出廠就是高品質,不可能封裝成低要求度的封裝方式,
那麼如果要求高的不行,換成你會怎麼做?當然是改用次一階做選擇.
無論是何種晶圓製造的產品,都是這樣的邏輯,最高的不能就往下降,
直到它能夠穩定運作為止. 記憶體,CPU,顯示晶片,全部都是一樣的邏輯.

既然透過技術就可以做到相同的結果,你認為在本質上它們還有不一樣?
如果真的都死腦筋認為是什麼就是什麼,那現在滿街用技術是怎麼來的?
資料所存的位置難道有不同嗎?既然也能存,不就應該懂了嗎?

能說就這些了,其他因為技術保密關係,細節是不願意分享
總之技術達成跟本來的SLC顆粒,實際上已分辨不出差異,
產品是真是假,那只是討論過程,我也並沒有宣稱甚麼過,
重點該放在技術能帶來哪些優缺與未來發展,不在真假上面.

changpizz wrote:
29F16B08JCNEI


辛苦了

我查了一下:

29F16B08JCNE1



CN1 確實是SLC無誤, 同步,且壽命達10萬次.


richard_huangtw wrote:
辛苦了我查了一下:29F16B08JCN...(恕刪)


唉~你讓我有種說了也是白說的感覺....
你確定你查的規格,跟這用的Flash真的一致?
我要是現在拆一批SSD上面的25nm顆粒,你也能認為真的有3000PE?
PE只是能參考,它並不是證據,原廠都能謊報PE值了,這數據你認為有意義?

取單一block就能反覆做寫入實驗了,Flash的PE並非無法知道結果的,
但是一顆結果,10顆結果,百顆結果又如何?
知者恆知,不知者恆不知,都告訴你世上有鬼,你不信我也沒輒.

消費者同樣能夠進行實驗,雖然不能快速地得到結果,但只要花時間同樣能證明.
單一顆小容量上到USB上面,再反覆寫入指定的容量,同樣你也能得到你要的證據.
壽命不是對照就能做認定結果的,這也算是這產業特別之處....
拿一顆進行125度靜態放置烤過後,你再看看它還有沒有10萬次...

你錯的不是在於結果,而是觀點一開始就完全偏了...

如果你這麼堅持,那我告訴你吧! 這款產品其實PE是100000000 滿意了吧?
changpizz wrote:
唉~你讓我有種說了也...(恕刪)


所以只能說 黑心產品無所不在

您大概是知道很多秘辛的工程師. 在下也是工程師, 無意筆戰,但求一分證據說一分話.

你有證據不方便說,不能說, 那一開始或許根本就不該說.

您既然講到鬼神, 哪天有人跟你說你背後跟了幾個小鬼, 你信還不信?

其實不管你信不信, 因為真相, “只有他知道"! 乖乖花錢請作法消災吧
richard_huangtw wrote:
所以只能說 黑心產...(恕刪)


不是黑心無處不在,而是黑心都會堅決護航自己的產品,
例如整天要人家拿證據,一旦產品要是出問題卻又縮頭縮尾.
要是領人薪水,必須如此那也就罷,不過只因為愛扯的,那真的只能說無聊透頂.
哈拉動機是什麼我也懶得多猜,那是個人自由,也只有本身才心裡有數.
官員不是都愛跳針式言語嗎?但是觀眾眼睛真沒瞎....

至於那些少數喜歡貪便宜,搞的最後才知道被騙的人,真的只能說勸也是沒用的.
只能等到真的痛過了,才知道人家是救他還是害他了...

證據?廠商販售產品時,有沒有附上證據?
既然是願者上鉤,那我也只能說愛信不信個人自由.
什麼可以是證據? 商人要賺錢,
不可能當自己開善堂,這才是證據.
能賣得比原廠報價或一般行情還要低時,
這同樣也才是信了不吃虧的證據.


changpizz wrote:
堅決護航自己的產品...(恕刪)


噗~ 我也有同事在看這篇, 他應該會笑死
richard_huangtw wrote:
噗~ ...(恕刪)


只是有感而發罷了,正好你認知的部分,讓我想起這些笑話.
如果你是其他產業工程師,那會要證據沒有不合理,
但是證據都是要錢的,當何時送交認證不用錢時才可能出現了.
實驗不用錢,相信有問題要做都做得到,也沒必要看證據.
只是不斷伸手要,如果就能是工程師,那01人人都可以是了

至於該不該說,到底是真是假,也是個人自由,
反正時間最後會讓一切明白,該不該說又何妨?
但最起碼說的都是我用過的,確實能進行實驗的,
如果這都不該說,那意思不就成了不准交流了?是吧?
你太執著於結果了,但一般消費者要的不是證據,而是不要買到籤王罷了.

這有篇多年前舊文章,現在如果大家回頭去看,肯定會有些獲得的
滄者極限-完全看懂SSD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