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的新筆電只能裝7mm硬碟,或再加裝mSATA SSD,新筆電本身有附一顆7200轉500GB的硬碟,又硬碟介面是SATA 3,但mSATA介面是SATA 2。
(方式1) 7mm 256GB
如果要替換掉原本的硬碟,就意味著系統碟和資料碟都在SSD上,所以容量要大一點,買256GB。
(方式2) mSATA 128GB
但如果加裝mSATA的話,資料可以放在HDD上,所以SSD容量可以小一點,買128GB的就行了。
考量:
方式1應該比較省電,而且因為沒有HDD,在使用上比較不怕震動。
方式2有較大的儲存空間。(之前的筆電用240GB省省用也是夠了,但儲存容量沒人嫌多)
方式1(SATA3)可以壓榨出SSD的效能,但其實方式2(SATA2)也不會慢多少,不跑分大概也感覺不出兩者的效能差異吧!
方式1(7mm 256GB)要花的錢比方式2(mSATA 128GB)大概要多1800元,但可用的SSD容量也多了128GB。
請問大家會怎麼抉擇呢?謝謝!
註:小弟知道這裡是勸敗天堂,但如果回答都買的答案就先不考慮囉!
                                        
                看來目前 方式1:方式2 的票數是 3:1
目前不考慮7mm 128GB的方案,畢竟之前用習慣240GB的SSD了,平時存取資料還是不要多一個"外掛"會比較方便,錢固然要省,但方便性也很重要哩。
我之前的筆電就用過120GB的了,但在只能裝一顆硬碟的情況下,要同時兼系統碟和資料碟,120GB是不太夠用,所以後來又換成240GB的SSD。現在我的舊筆電已經換回120GB SSD給家人當上網機用,那顆240GB SSD目前已經是被我拿來當"外接式硬碟"用,算是很奢侈的外接碟了!
可惜我那顆HyperX 5K 240GB不是7mm的,不然可以省一筆SSD的錢了。
這次換的新筆電有Intel原生的USB 3.0,果然讓我的外接硬碟們發揮了應有的效能,3.5吋外接硬碟可以到160MB/s,2.5吋5400轉外接硬碟也可以到110MB/s,讓我備份資料或整理檔案的速度快了些。最重要的相容性問題以目前短暫的使用時間看來也似乎有改善!
光碟機我很久都沒在用啦,我的筆電是以輕薄為第一考量(不超過1.5公斤),這重量通常也就是沒有光碟機的機種(Toshiba R930除外)。
我的新筆電可是我家第一台有SATA3的電腦,我之前的筆電,還有桌幾都只有SATA2,我家更久沒買過新桌機了。如果未來的筆電沒有突破性的新功能,我想這次買的新筆電應該會用個3年以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