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樣,最近研究室要弄一台主機跑資料,會24小時一直跑、寫入資料,打算買4顆SSD做RAID10。

以這兩顆來比較,價錢差不多就不考慮,也不考慮容量不夠用的問題,

860 EVO 500G(TLC) - 4100元 - 300 TBW
860 PRO 256G(MLC) - 3800元 - 300 TBW

兩顆的TBW都是300,大家會選擇哪一顆呢?

lotusa wrote:
是這樣,最近研究室...(恕刪)


容量夠選MLC
跑資料,會24小時一直跑、寫入資料
MLC是首選
lotusa wrote:
是這樣,最近研究室要...(恕刪)


理論上若相同製成,TLC的晶圓面積會更大。500/3 > 256/2,這樣看起來,要買TLC才對
也許MLC會比較好。
聽說使用者第一代SLC用10年,現在還在建在!
SSD壽命是越新製程,壽命越短。
我自己目前也是用intel MLC的固態硬碟,家裡有5顆。三台桌機、兩台筆電都是用intel MLC SSD(筆電為自己改裝系統碟),目前都100%健康度!!!

lotusa wrote:
是這樣,最近研究室要弄一台主機跑資料,會24小時一直跑、寫入資料,打算買4顆SSD做RAID10。

以這兩顆來比較,價錢差不多就不考慮,也不考慮容量不夠用的問題,

860 EVO 500G(TLC) - 4100元 - 300 TBW
860 PRO 256G(MLC) - 3800元 - 300 TBW
...(恕刪)



覺的不必 RAID 10(總共4顆,可用2顆容量,容錯1顆),因為 SSD 本身讀寫速度就夠了,連續讀寫至少 500MB/400MB 左右。至於 4K 隨機讀寫,RAID 並無法加速 4K隨機讀寫。

除非是要求讀寫速度超過 500MB,或者要求容量 500G~1TB。不然 RAID-1 兩顆(容錯1顆)做保險就夠了,或者更保險可以 RAID-1 三顆(容錯2顆)。RAID-1 並沒有限制幾顆,容錯愈多顆愈保險,不過愈多顆也愈浪費,無論幾顆都只能用到一顆的容量。


****************************

860 EVO 500G(TLC) - 4100元 - 300 TBW
860 PRO 256G(MLC) - 3800元 - 300 TBW

那這個怎麼選呢?

要看你未來打算存入多少資料

若是做 RAID-10,那兩種選擇就是分別有 1TB、500GB 容量
你會列出這兩種選擇,說明要存入的資料小於 500GB

我們都知道 SSD 的壽命,和剩餘的空白空間有關係,SSD不宜塞太滿。若塞太滿,寫入壽命都是剩餘的空白空間在那邊循環,就會壞的更快。


假設你要存入的資料,大於 400GB,

那就選 500GB*2顆。因為這樣每顆存入 200GB,還有 300GB 的空白可以循環

若選 256GB*2顆。每顆存200GB,只剩 56GB 在那邊循環,縱然它是 MLC 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剩餘空白 56GB(MLC) : 300GB(TLC)
這個差距太大了,不是 MLC:TLC 可以彌補的


又假設你要存入的資料,小於 200GB

256GB*2顆,每顆存入 100GB,還有 156GB 可以循環。

500GB*2顆,每顆存入 100GB,還有 400GB 可以循環。

剩餘空白 156GB(MLC):400GB(TLC)

一般認為 MLC 比 TLC 耐用兩倍以上,所以是差不多,選哪種都行,就選便宜的。此外也要考慮到 SSD 控制晶片是不是真的那麼聰明,都會平均去寫入每個位址。


選擇關鍵就是:剩餘的空白空間大小(打算存入多少資料)

*********************************

當然 RAID-1 是有容錯的,如果 SSD 操壞了,保固內可以拿去換新或換良品。新的插回去重建RAID 恢復健康度。

以這個角度來看,其實管它 MLC、TLC,剩餘空間多少....啥的,反正我有 RIAD 保護。

但重建RIAD健康度是需要時間的,要幾個小時(看資料多寡而定),此時不適合再繼續操(已經沒有保險,再多操壞一顆就 GG了),要讓它專心重建。

還有走保固程序,去換良品回來,一來一往也要幾天的時間,難道研究都停擺了。

預防勝於治療。
有保險是沒錯,但最好別用到。需要用到治療時,要花時間的,工作就停擺了。
所以 SSD 如何配置,MLC/TLC/剩餘容量,還是需要先行思考選擇的。

這就為何說容錯1顆,仍然太少。
最好是容錯2顆,或者一顆空白的待命隨時上線。省的走保固程序,一來一往好幾天研究都停擺。

雖然中途若發現損壞,也可以再去買顆新的補上,舊的送保固管它要幾天,但這樣就額外多出當初沒預想到的經費。
看寫入資料的頻率還有每次寫入量 ,不見得持續寫入資料 TLC 就一定扛不住

如果是有持續高壓力讀寫需求的話建議考慮找企業級的產品
三星的保固是看時間和TBW哪一個先到就過保
除非你三年寫不到300TB不然兩顆都是一樣的
Iinuxwuo wrote:
三星的保固是看時間和TBW哪一個先到就過保
除非你三年寫不到300TB不然兩顆都是一樣的...(恕刪)


不是只有三星是這樣,連intel、美光這一線大廠保固條件也是這樣

至從SSD市場進入TLC時代以後,很多廠商改變保固條款規格,變成看年限也看TBW

只有2~3線廠沒公告TBW值得才只看保固年限
重要資料了話 建議定期備份到雲端為上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