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Solidigm P41 Plus SSD。

在 Intel 宣布退出儲存媒體市場後,原本負責這塊產品的部門被 SK hynix 吃下,改以 Soildigm 子品牌重新出發,而在面向企業級的 SSD 產品後,Solidigm 也在消費端產品部分,推出採用 PCIe Gen 4 的 P41 Plus SSD 產品,不過跟市面上大多數採用 Phison 群聯解決方案的產品不同,P41 Plus 採用比較少見的 SMI 慧榮科技的控制器,性能上會跟目前市場主流的群聯解決方案有所差異嗎?陳拔這次收到了 Solidigm 所寄來的測試樣品,以下是陳拔的開箱測試報告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與外觀


首先來看 Solidigm P41 Plus SSD 的開箱與外觀部份。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Solidigm P41 Plus SSD 外盒正面,採用相當簡潔的設計。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這次陳拔測試的是 1TB 容量的款式,存取速度最高來到 4100 MB/ s(應該是循序讀取成積)。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Solidigm P41 Plus SSD 外盒裝的背面,這次陳拔收到的是市售品,另外在背後具有 5 年保固的標示。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盒裝內部的內容物,包括 Solidigm P41 Plus SSD 本體以及安裝指南。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Solidigm P41 Plus SSD 本體,採用單面配置,正面具備產品標籤貼紙,但不具備散熱功能。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Solidigm P41 Plus SSD 的背面配置,為產品資訊標籤以及相關安規認證標誌。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將正面貼紙撕開來看 Solidigm P41 Plus SSD 的佈局,為 Dramless 設計,左方為控制晶片,右方為快閃記憶體顆粒。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控制晶片採用慧榮 SM2269XTF,具備 PCIe Gen 4x4 規格,以及 x4 NAND 通道設計,並且具備 Host Memory Buffer(HMB)功能,搭配 Solidigm P41 Plus SSD 的 SLC 快取設計,即便採用 Dramless 設計,仍具備一定程度的提高存取效率能力。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快閃記憶體顆粒部分則是使用打著 Intel 標誌的 144 層 QLC 快閃記憶體產品,具備單顆 1TB 的容量配置。

Solidigm P41 Plus SSD 上機測試

接著就將 Solidigm P41 Plus SSD 安裝到測試平台上進行測試,陳拔這次仍使用 ROG Maximus Z690 主機板搭配 Intel Core i9-12900K 處理器,將 Solidigm P41 Plus SSD 安裝在連接主機板晶片組的 PCIe Gen 4x4 M2_3 插槽上,以下是測試平台的資料:

處理器:Intel Core i9-12900K
記憶體:G.Skill 芝奇 Trident Z5 RGB DDR5-5600 CL28 16GBx2
處理器散熱器:CORSAIR iCUE H170i ELITE LCD 420 AIO
主機板:ROG Maximus Z690 Hero
系統 SSD:Samsung 980 Pro PCIe Gen 4 SSD 1TB
作業系統:Windows 11 Pro 21H2
電源供應器:CORSAIR HX1500i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測試平台的組成狀況(測試時有將 M.2 SSD 插槽上的散熱片裝上提供散熱)。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Solidigm P41 Plus SSD 在 Crystal Diskinfo 中顯示的資訊,支援包括 TRIM、VolatileWriteCache 等機能。

Solidigm P41 Plus SSD Crystal DiskMark 測試結果: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在 Crystal DiskMark 的測試部分,Solidigm P41 Plus SSD 循序讀取的成績為 4183.24 MB/s、循序寫入的成績為 2916.20 MB/s, 在 4K 小區塊隨機寫入深度 1 的部分,讀取速度為 60.68 MB/s、寫入速度為 276 MB/s

Solidigm P41 Plus SSDATTO Disk BenchMark 測試結果:

ATTO BenchMark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ATTO BenchMark IOs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在 ATTO Disk BenchMark 的測試中,Solidigm P41 Plus SSD 的最高讀取速度峰值出現在 1MB(含 1MB)以上的區塊,速度為 3.77 GB/s。寫入部分則是出現在 128KB 以上區塊,速度為 2.72 GB/s。在 IO 讀寫頻率部分,在大於 4KB 的區塊後就會出現線性下降的狀態,讀取部分為 135.07 KIO/s,寫入部份則是 168.07 KIO/s

Solidigm P41 Plus SSD AS SSD BenchMark 測試結果:

AS SSD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AS SSD IOPS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AS SSD COPY 效能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AS SSD 壓縮效能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在 AS SSD Benchmark 的部分,Solidigm P41 Plus SSD 所得到的總分為 3820,在 1GB 的測試檔案設定下,循序讀寫的成績為:讀取 3507.83 MB/s、寫入 2411.8 MB/s。隨機存取 IO 部分的成績,則是在 4K 64-Third 的部分為讀取 213141 iops、寫入 375318 iops

另外在拷貝與壓縮效能部分,在 AS SSD BenchMark 拷貝測試項目中,Solidigm P41 Plus SSD 所得到的成績為:ISO 拷貝項目 1867.37 MB/s、程式拷貝項目 531.64 MB/s、遊戲拷貝項目 1481.86 MB/s。資料壓縮測試部分則是維持相對穩定的表現。

Solidigm P41 Plus SSD TxBench 測試結果: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在 TxBench 測試部份,Solidigm P41 Plus SSD 取得的成績為循序讀取 4204.404 mB/s、寫入 3137.183 mB/s,4K 隨機讀寫 QD1 的讀取成績為 70.085 mB/s、寫入為 272.282 mB/s

以單純測試軟體的成績來看,Solidigm P41 Plus SSD 在循序讀寫效能上的確落後於採用 Phison 群聯解決方案的產品,即便是較早期的 PS5016 系列,在循序讀寫效能上也相對優異,但是在隨機存取以及拷貝效能等偏向日常應用的效能部分,Solidigm P41 Plus SSD 的表現並沒有落後太多。

Solidigm P41 Plus SSD AIDA64 線性寫入測試結果: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接著以 AIDA 64 線性寫入測試來看 Solidigm P41 Plus SSD 在快取寫入的性能表現,在乾淨初始化的狀態下,可以看到 Solidigm P41 Plus SSD 在寫入至 13% 容量後,寫入效能又會下降至 200 MB/s 左右,到了 65% 後更是下降至 150 MB/s 以下,雖說這是 SLC 快取設計的緣故,但下降的幅度也太多了點,這樣看來 Solidigm P41 Plus SSD 若是要作為安裝大量資料的儲存碟角色,老實說不太吃香。

Solidigm P41 Plus SSD PCMark 儲存項目效能測試

陳拔也用 PCMark 10 裡面的儲存效能測試工具,來測試 Solidigm P41 Plus SSD 在模擬日常工作時的儲存應用效能,分為測試綜合表現的 Full System Drive Benchmark、資料儲存為主的 Data Drive Benchmark 以及測試耐久性能的 Drive Performance Consistency Test 三項測試,以下是測試結果: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首先來看測試綜合表現的 Full System Drive Benchmark 部分,將 Solidigm P41 Plus SSD 模擬成電腦中唯一的 SSD 進行效能測試,測試內容包括 Windows 10 的開機時間、Adobe 各應用程式的開啟時間,四款遊戲的開啟時間以及檔案的拷貝效能測試,共進行 3 輪共 69 次測試,共寫入 204 GB 大小的檔案。Solidigm P41 Plus SSD 在這部分獲得的成績為 2495 分,平均單次 IO 存取時間為 67 微秒、存取時所能取得的頻寬為 397.78 MB/s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在個別細項成績部分,Solidigm P41 Plus SSD 在 Windows 10 開機的部分取所取得的頻寬大約在 438 MB/s 左右,在寫入 4 個 ISO 檔案(合計 20 GB)的讀取/複製/寫入效能測試的平均成績為 2.8 GB/s 左右。至於在遊戲的開啟速度上,在 《戰地風雲 5》、《鬥陣特工》、《決勝時刻:黑色行動 4》三款遊戲開啟至主選單的頻寬分別是 463.3 MB/s347 MB/s 以及 559 MB/s,在 Office 相關應用部分則是 129.5 MB/s,Adobe 相關應用則是 291.36 MB/s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在作為資料碟使用的 DATA Drive Benchmark 測試部分,Solidigm P41 Plus SSD 在這裡獲得的分數為 3425、取得頻寬為 514.67 MB/s,平均存取時間為 46 微秒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在測試細項部分,以 339 個 JPEG 圖檔,總計 2.37GB 的素材進行寫入、內部複製以及讀取的效能測試,Solidigm P41 Plus SSD 在磁碟內部複製的效能平均約為 693.6 MB/s ,在對外存取的部分,寫入約 435 MB/s 左右,讀取約 450.6 MB/s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最後則是磁碟耐久度的 Drive Performance Consistency 測試項目,利用 Adobe 系列創作軟體、大型 ISO 檔案寫入/複製以及 339 張 JPEG 檔案寫入/複製等項目進行測試,在不同測試階段中,會先對測試 SSD 進行不同形式的大量寫入動作,來測試 SSD 在進行不同大量寫入工作後的存取效能。Solidigm P41 Plus SSD 在這部分所得到的分數為 444,取得頻寬為 114.1 MB/s,平均單次存取時間為 605 微秒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至於在細項表現部分,可以看到 Solidigm P41 Plus SSD 的效能表現並不是太過穩定,在持續運作的表現仍有進步的空間。

在跟目前市場主流的 PS5018 控制器 SSD 產品相比,Solidigm P41 Plus SSD 在應用程式執行的效能約減少 20% 左右,單儲存效能應用則是比較接近,但也有 10% 左右的效能落差。而在耐久度測試部分,Solidigm P41 Plus SSD 因為 Dramless 設計緣故,在這部分的表現也與 PS5018 系產品有一段差距。

Solidigm P41 Plus SSD 軟體應用

而這次 Solidigm P41 Plus SSD 的另外一項特色就是搭配的 Solidigm Storage 應用軟體,除了具備監控目前 SSD 狀態的機能外,也提供了一個可快速清除 SLC 快取來提升效能的設計。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目前這款軟體還是掛在 Intel 官方的支援頁面下,從 Solidigm 官網點選後會跳轉到 Intel 官網的下載頁面。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Solidigm Storage 的 SSD 狀態摘要頁面,可以看到目前 SSD 的型號、序號、韌體、預計剩餘壽命、溫度以及分割區狀態。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提供韌體更新功能。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提供診斷掃描功能。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完整清除 SSD 功能的安全清除功能。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清除 SLC 快取的效能提升工具。

陳拔也實際測試了一下效能提升工具的表現。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先執行效能提升工具來清除 Solidigm P41 Plus SSD 的 SLC 快取。

接著執行 Crystal DiskMark、PCMark 10 裡的儲存效能測試項目,來看看是否會有所改變。

Crystal DiskMark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PCMark 10 Full System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PCMark 10 Data Drive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結果跟陳拔一開始測試時的成績相比並沒有顯著的變化,換一個說法可是為這個工具可將 SSD 效能恢復至接近出廠的原始狀態。

Solidigm P41 Plus SSD 測試總結

Solidigm P41 Plus SSD 開箱實測 以換新面孔重新亮相的平實儲存體驗
Solidigm P41 Plus SSD。

就測試結果來看,若是以 PCIe Gen 4x4 SSD 的角度,Solidigm P41 Plus SSD 在循序讀寫的效能表現上的確沒有突出的表現,即便跟兩年前 PCIe Gen 4 剛導入市場的 PS5016 控制器產品相比,也略為遜色,可以說只比 PCIe Gen 3 的產品好上一點而已。至於在實際應用的效能表現上,Solidigm P41 Plus SSD 在這部分有追回差異,比起使用 PS5018 控制器的其他競品,Solidigm P41 Plus SSD 在實際應用的效能不會落後太多,這點還算是可以接受,其實就是看消費者對於價格的接受度了,以目前 Solidigm P41 Plus SSD 2TB 售價落在 6000 元以內,1 TB 落在 3000 元內的定價,只能說 Solidigm P41 Plus SSD 要打好這個橋頭堡,真的不太容易。
陳拔的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ChenPaGadget
先前想說看起來不貴~打算買一條來玩
現在看來~我還是讓外接盒閒置好了..........
這種效能,2TB賣3600元差不多
這種速度賣這種價位?看來跌價的速度應該也很快。
如果價格不貴是會列入口袋名單
DRAMLESS....
謝謝再聯絡了。

同樣的1T價位,
寧願買三星970 EVO(同樣是3千價位),
效能還比這條強(970EVO,AS SSD是4700多分)。

這條目前合理價位應該是1T賣1800~2000。
peter5240
+1 DRAM-less 斷頭式曲線[bye]
測試速度看到 4200左右,那跟其他家7000的能比嗎?
慧榮之前在 gen 3 時代是霸主,到 gen 4 時代完全不行,好像看到手機界 nokia 的身影。
感覺很普通 主打低價市場
這讀寫 可能還有更好的選擇
luelue666 wrote:
慧榮之前在 gen 3 時代是霸主,到 gen 4 時代完全不行,好像看到手機界 nokia 的身影。

怎麼整棟樓看下來,大家好像都漏看一件事....(樓主主文只敢提一次,藏的有點深...)

P41 Plus 是用QLC Nand組成的,不是慧榮主控不行,是被QLC Nand拖累得很不行,不信的話可以去找Lexar NM760的開箱評測文,這個SSD也同樣用上SM2269XT這顆主控晶片。

DRAM-Less倒還好,其他廠DRAM-Less SSD也能做到跑分嚇嚇叫,例如WD SN500系列,但是用上QLC Nand就一定慘,不單跑分校能低落,原廠給的TBW也跟市面上賣的主流TLC SSD差上好一大截

更何況還敢賣那種價位,以前同樣是QLC SSD的660P/670P 還有Intel這個世界半導體大廠招牌來加持,現在變成KLEVV姊妹品牌還再去選擇這種QLC大爛貨的誘因剩甚麼??


Soildigm 是SK海力士財團在美國註冊成立的子公司
KLEVV 是SK海力士財團旗下子公司ESSENCORE所創立的品牌

SK海力士本家自己就有推出NVMe SSD及SATA SSD產品,都是用自家研發的主控晶片,在國外各大3C網站開箱跑分測試大殺四方(包括老對手三星),可惜沒引進到台灣市場。
jeff790725
systemctl 速度是還好(2TB也才價差50美金)只是文書機 是想找穩定性高較耐用的還是有別款的可以推薦?
systemctl
現在SSD市場兩極化,旗艦產品跑分高用料高級耐用高售價高,平價產品就相反,所以想要強調耐用,挑選大廠牌旗艦級產品就是
systemctl wrote:
P41 Plus 是用QLC Nand組成的,不是慧榮主控不行,是被QLC Nand拖累得很不行,不信的話可以去找Lexar NM760的開箱評測文,這個SSD也同樣用上SM2269XT這顆主控晶片。

你意思是它這顆主控配上TLC能上7000分嗎?實做的成品測試有嗎?應該沒那麼強,他在GEN 4 SSD 根本沒多少產品用他的主控!
systemctl
SM2269XT 只是主打低階市場的主控晶片,看看它是DRAM-Less就知道,當然沒法跟高階旗艦級效能相比,我只是想表達的是,這顆主控實際沒那麼慘,是QLC 顆粒讀寫效能拖垮它應有的表現
systemctl
至於慧榮主控在PCIe Gen4 SSD世代能見度變得很少,那是另外一個很長的故事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