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測: Steam Deck 硬改 Acer GM7 2TB M.2 2280 SSD 會如何呢?

端午連假閒閒來點瘋狂.....
Steam Deck 硬體規格使用是 M2 2230 SSD; 網路上已有不少硬上 M2 2280 SSD 成功的案例...
GM7單面又冷靜的體質, 如果關在Steam Deck狹礙空間裡的表現又會如何呢?....

沒有螺絲孔位可以固定2280 SSD, 用金屬膠帶土炮固定一下, 背面用導熱墊墊一下
實測: Steam Deck 硬改 Acer GM7 2TB M.2 2280 SSD 會如何呢?
實測: Steam Deck 硬改 Acer GM7 2TB M.2 2280 SSD 會如何呢?
本來想說什麼的...能不能認真些?!

簡單的型號也能精簡成G7 ?!

溫度數據至少評測原有的SSD與GM7的差異
zxcvbnm2434
先壓壞主版PCB變形 再來手燙傷 最後一波帶走
等爆炸吧
搞不清楚狀況的人真多
PCIE 4.0 X4 個個是英雄 熱情如火爐 隨便使用一下 85度+
看是你的主控先掛 還是GPU核心先熱掛
就算給你蓋上後 握下去還是很燙手
目前TF 1TB 也就2699
要飆速度 不如上群聯 PCIE4.0 X4 1TB 2400有找 沒必要給人收割WD SN740 1TB 3500
本身2TB M.2 2230就是市場不多見的規格 就算塞的下去 溫度也是一級棒
不吃和牛也可以嫌肉太油, 灌不到籃也可以評論NBA....評論乃是天賦自由, 但紙上談兵與實測結果卻往往是兩回事. 如果有蒸汽甲板因為更換SSD而搞到壓壞主版PCB變形, 甚至爆炸的"真實案例", 請舉證說來聽聽.....
還有人要我拿溫度數據, "至少評測原有的SSD與GM7的差異"?? Steam Deck 可是原生 linux 系統, 除非改成windows 系統, 請問該用什麼程式來評測原有的SSD與GM7的溫度差異? 而且原廠給的SSD只有 64G, 128G, 512G 三個版本, 請問該怎麼個比法...?

我真的想學啊.....
peter5240
沒人要你跑benchmark,實測就是跑遊戲。改裝前後的載入速度、該SSD相對外殼溫度。當然你也可以不測試,只是可惜了這篇文章。數位電錶的K 型溫度計可使用膠帶黏貼觀測。

弄個溫度計貼在SSD上面
https://www.ptt.cc/bbs/Steam/M.1659676682.A.54F.html
原廠工程師有示警過不要這樣搞,會燒掉的不是SS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PB3VBK8VJk&t=246s
導熱墊位置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G4y1Z74N/
對岸有充電IC故障的情形,但沒說做了什麼
不過表示這顆IC真的有機會過熱燒掉
溫度計可能要貼在這顆IC上而不是SSD上

https://www.reddit.com/r/SteamDeck/comments/u3s7wi/not_sure_what_happened_and_what_caused_this_but_a/
討論傾向散熱不良或者改換更耗電的高效能SSD
有機會在低電量充電+高負載運作時燒掉充電IC
掛了大概是會變這樣
我開文已經聲明這是瘋狂之舉.
有人玩3C 產品會覺得有趣的地方, 是在於會想有"越獄"般瘋狂之舉, 像早期口耳相傳的給手機JB, 早期口耳相傳的給電腦零件超頻, 有哪一個會是原廠工程師建議呢?
不想規規矩矩的玩, 那就後果自負: 過得了灣就拓海, 過不了灣就填海, 有錢就任性這沒什麼, 換來的就是一個爽字.
好幾年前3顆星的Note手機電池自爆案例讓廠商賠到掉褲子也學乖了, 現在大廠的3C產品要給你玩到殘可以, 要給你玩到"爆炸" 可就不簡單.

~~ 2TB 的蒸汽甲板目前穩穩燒機下載中, 體感溫度散熱風扇與電耗皆無明顯異狀, 有空也許來玩個雙系統好像也不錯..... ~~

給瘋狂版的爭氣甲板再升級, 把 Acer GM7 2TB 切割成兩個空間, 新的空間灌 Win 11 專業版, 解鎖一堆好用程式....
初步評測: 經過一天的操作, 瘋狂版的爭氣甲板目前還在穩定運行中....
雖然Valve出品的這台爭氣甲板, 其耐操的體質早已深受國內外專業玩家肯定, 不過在此我還是要給GM7 2TB 出色的溫控表現按個讚!

, 有圖有真相


有DIY精神就給
可以提出個人觀點給勸告,冷言嘲諷沒必要,至少也要拿出證據,不然也只是嘴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