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硬碟不可靠,要把資料都燒成光碟分散風險,請問我的觀念正確嗎?

eafv wrote:
都放十幾二十年了
每一片現在都很正常可以讀取...(恕刪)


這個就是其中弔詭的地方,
不知道您如何判斷這些片子可以「正常」讀取?
如果這些光碟每片都有5%的部位讀不到就好了,
這樣的光碟您拿出來,單純只是看看目錄,或是可以拷貝檔案,
並不能確信檔案都是「正常」的。

以音樂CD來講,十年前的光碟也都能聽,但一些細節可能開始變質,
圖片的話,檔案都讀得出來,但如果仔細確認每張圖內容,
應該會發現一些破圖的現象 (jpg),
檔案的話,大概CRC會有問題,如果是執行檔,
也許仍然能裝,也許就完全無法用了...
光碟無法像硬碟做表層掃描(資料寫入再讀出來看看有沒有一樣),
所以用光碟備份,光判斷那些資料是否正常,本身就是件麻煩事,
這方面跟書本很像,
表面看起來都好的,但是裡頭某一處被蛀了一個小洞,
這個洞不知哪年哪月才會被發現...
使用者還以為資料都好好的沒被破壞。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揚州鶴背騎來慣 wrote:
其實說真的,那都考慮...(恕刪)


很難說,現在很多家長都會搞攝影,把孩子從小到大的記錄片留下來

那這些幾GB的資料累積個幾年會膨脹到哪種程度

你認為沒價值的東西在別人眼中的價值卻不一定

我妹妹光是毛小孩(狗狗)的影片就弄出10GB的容量,

對她來說小朋友頂多10年多的壽命,

她這能夠活上40年以上的年輕人怎麼去記得這過往30年前的小孩

重點不是你的價值觀,是使用者的價值觀,

如果認為重要,花錢花時間都願意,

但方法、工具、觀念要對 不是?



==========================

資料備份工具:硬碟、光碟、隨身碟、紙本、網路

備份分級:重要、必要、需要、隨時用到

保存形態:多樣、異地、隨時更新

==========================

況且我只寫光碟跟網路硬碟的問題

要不要大費周章 是 使用者 的問題。
爬文到這邊

考慮一下成本

藍光燒錄機一台2390左右,加上我至少有2T的資料需要備份,這樣空片成本跟燒錄時間可能會...

RAID我個人目前是不懂,猜測是兩台硬碟並聯並做同步存取的動作...這我就自己去問GOOGLE大神了

目前擬訂解決方案是:

1.雙硬碟同檔案備份,一台壞掉就換掉一台繼續...

2.然後照片挑重要的每年洗一批出來

3.格外重要檔案另外燒成光碟

有點綜合的解決方案...似乎是可行的,先這樣做一段時間看看...

樓上有人說一句話很好

"沒有壞掉整顆硬碟過的,無法理解那對硬碟的不信任感"

沒有壞掉整顆硬碟過的,無法理解那對硬碟的不信任感"
...............................................
我有壞過一次,所以硬碟備份至少要求二份.(雖然目前只有一份備份,在等待硬碟再便宜些才會考慮入手第二備份)
使用硬碟備份,就是快速,方便.raid或nas都是屬於硬碟備份的範圍.

jbcrobert wrote:
沒有壞掉整顆硬碟過的...(恕刪)


我有半夜燒掉 power supply 及主機版,所以當然 HD 也燒了,還燒了一台燒錄器!!

所以我個人也是不信任硬碟,因為它一個在通電狀態,一燒就差不多全燒了!!沒救了!!

不過幸好我有備份 DVD ,所以沒事!!XDDDD

paulus.leo wrote:
我有半夜燒掉 pow...(恕刪)


所有的"備份",若"只有"一份,而且還沒有定期檢查資料完整性,

那麼,完美的備份保存就有明顯的缺陷。


用硬碟備份,照樣要有兩台,一台硬碟故障司空見慣,沒啥了不起,

要是短期間內,甚至你第一台硬碟損壞後,你Copy二號硬碟資料到第三顆做備份,

還出問題,那這種機率就真的比頭彩還低了!


除非,當第一顆硬碟壞掉時,你根本不知道,或沒太理會,一直過了很久,

你才把二號硬碟拿出來,結果一用就燒壞電路板,那當然是你自己的問題!

這種狀況同樣可能發生在光碟片身上,當然,光碟片優點就在,壞掉一兩片,

不至於所有各碟片資料全軍覆沒,但是,缺點也在此,如果,你沒有完整檢查過資料,

燒完後就屯在那裡,那麼,五年壞掉一小部份,十年又壞掉更多,依此下去,能達到備份目的嗎?

當你一片片檢查大量光碟片,就是非常費時的功夫,可是你不這樣做,難保十幾年後,

你的兩份光碟都損壞了一部份資料! 而且可能一起損壞同樣部份!

相較之下,硬碟的檢查,遠比光碟片容易太多了! 沒有壞軌的硬碟,裡面資料完整性基本上沒有問題的!


就像前陣子版上網友說他的外接行動硬碟裡,都是他跟他老婆大學時代的回憶,

壞了怎辦? 既然資料重要,就不該只有一份存檔,那不叫備份!

重要資料,看是兩份光碟,或一份光碟一份硬碟,或是一份硬碟一份雲端,或是怎樣,

都不該"只有"一份存檔,那是那位網友自己的錯,不是硬碟商對不住他!


潛出水面 wrote:
爬文到這邊考慮一下成...(恕刪)


現在硬碟如此便宜,直接買兩顆是最好的辦法,

當然,如果資料真的很重要,理論上最好不要兩顆硬碟擺在一起!

2TB資料實在不少,你檢查起來,是很費事的。 相較之下,

用光碟片儲存,確實比硬碟檢查麻煩多了,硬碟檢查很簡單,抽查幾份資料,

擺著硬碟掃描整圈,哪怕十幾小時(以2TB HDD來說),但跑完沒問題,

你的資料基本上都是OK的!

除非,有些人的需求是,必須要常使用或交換資料,那就燒一份起來進行這工作,也成!


至少別相隔太近,台灣水火災,地震等災害常發生,

一把火或淹了水,把你兩顆硬碟一起端了,也不是沒可能!

但是同樣道理,光碟片也是一樣的! 你燒兩批藍光,擺一起,一次陣亡也非不可能!


所以理論上,除非你可以儲存兩地,真正進行"異地備份",

否則,以資料安全性來說,一份光碟+雲端,或一份硬碟+雲端。

會是相對保險的作法。


很簡單: 一件故障或一件意外,發生是常有之事,電子零件或資訊產品更是如此,

兩件同時間,或短時間內發生,那就少之又少。 只要想想這道理,

大概就知道該怎真正備份自己重要資料了!
KoGaSenRx wrote:
很難說,現在很多家長...(恕刪)


不否認你說的
但仔細想想
真正用到的時候是什麼時候?

你說你妹光小狗就10g
但是10g多大啊?他就算以後老了退休了沒事做,真正會去看?
又看多少次?
我光以前畢業旅行拍過的花絮約5小時,從整理過後到現在快10年了
連看都沒看過一次~又說很多人結婚時的照片影像,
我想也都是結過婚後,一年都不見得會看一次吧?

或者說,這些東西頂多就是在要 show off 的時候,才會拿出來
(例:結婚婚宴或老人家壽宴小孩子彌月等等場合之外...
說真的,除了這些場合,我還真的想不到有什麼時候會拿出來看?)

資料這東西,極端點說,沒用時其實就是垃圾
或許很多人認為,那些很重要,都是回憶
但是,放在腦中回憶就好,頂多有個一些照片影像(1gb以內),夠多了!
這種是跟自己與親戚(而且親戚還得也是主角)分享的東西,
如果跟非相關人士分享,其實他們也只是『捧場』罷了!(其實會有點煩)

所以我還蠻喜歡杜書伍說過他不帶相機去旅行的說法,
雖然那是因為他有錢,要去隨時可以去玩(?),
但是用力去把美景及時光印入自己的腦中,不也是一種生活態度?

重要的留一點就夠了,!無用的留一堆也是佔位置...不是嘛?
如果不在乎成本,只在乎保存性

低速便宜的 SSD 或 隨身碟 、SDHC卡....等等,Flash ROM 快閃記憶體型的儲存媒介,也可以考慮啊。

比如:
有些 SATA2 低速的 SSD,120G 約 2千元初頭。

現在 SDHC 卡,也出到 64GB 了,不過價位比較坑爹,不如用低速 SSD。


光碟 = 化學染料(容易變質)

廠牌品質參差不齊,口碑好的很貴,便宜的人情片放一兩年自動銷燬....

自動銷燬:它染料什麼的會自動變色分解,挺環保的....

硬碟 = 有機械馬達零件,怕震動,怕機械壞掉。好像外接也特別容易壞。

快閃記憶體 = 有寫入次數壽命。但純電子晶片,保存期限較長。

純備份的話,想必不會一天到晚寫入,可能寫入一次後,以後就只有讀取,所以寫入次數壽命就不是問題。


儲存單位最便宜的是磁帶機,磁帶一卷容量很大,且單位GB價格比光碟還划算。不過磁帶的缺點是磁碟機本身超昂貴....


不論何種儲存媒介,如真的想長期保存,樓主可能需要一台防潮箱。

真正的保存備份,不是時常拿出來看,而是硬碟裡面有一份,然後光碟、外接硬碟什麼的,也備份一份。

備份好後,就保存在防潮箱裡面。不到必要,絕不拿出來使用,避免日曬、受潮、與空氣接觸氧化...這樣就可以放很久。

不過覺得:餅乾鐵盒、透明食物密封盒...之類的,也能拿來當防潮箱,較便宜。裡面放個乾燥劑,然後密封起來,就是防潮箱。

光碟切勿用個布丁桶裝一大堆,因為碟片互相摩擦會刮傷。要用保存袋,一片一片分開裝,拿出來用的時候也不要隨便亂放,才不會刮傷。

光碟讀取錯誤,有時不是染料層出問題,而是塑膠層刮傷讀不到,這種情況蠻常見的。


一點點心得啦...

揚州鶴背騎來慣 wrote:
其實說真的,那都考慮太多了
除非你在做生意或有很重要的資料需要保存,
資料頂多備個一份就了不起了,而且資料又要放多久?
多久會失效?
仔細想想,一般人通常會備份的多半是拍攝記錄
頂多加上日記文檔,這些東西會有多大?...(恕刪)

不要小看日積月累的資料量。
一個很小,但是出門一趟拍個幾g回來。
幾年下來也是很可觀。尤其是家裡有小朋友的。
這些東西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地位,不能用
自己的想法去評斷別人回憶在心理的價值。
你可能覺得無所謂,但很多人視為無價之寶。

回樓主,要用光碟的話,可能兩三年就要拿出來
重新燒一次。硬碟也不能都放著不動。偶爾要拿
出來通電讓他轉動。機械結構的東西最怕就是
一直都不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