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2004~2007年附近,那時候硬碟主流大概是80G~320G
影片rip過的約1.4G,那時候也沒甚麼藍光,DVD ISO檔案就算是最高畫質了
比較吃硬碟的反而是一些無損音樂檔案,一張專輯動不動就300~500MB
那時候燒的可勤奮了,天天都會燒個一兩片

後來2008年之後硬碟開始便宜了,500G~1T開始慢慢變成主流
RIP過的藍光影片也開始出現了,720P的大約4G,有DTS的6~7G,1080P+DTS的,就10G左右起跳
那時候已經開始慢慢的減少燒錄,幾乎都是直接拿硬碟來存

2009年開始,2T的越來越便宜,然後加上網路的速度也開始提升了,雖然還是有最後一里在作梗
可是已經比以前好很多,加上一堆免空流行,一些免空甚至下載10G的檔案不用半天(115你懂的)
從2009年開始我燒錄過的片子已經屈指可數,大部份都是人情片(裝機軟體或者系統軟體、音樂)
自己燒的儲存片幾乎=0

就這樣陸續更換硬碟變成
六顆2T+一顆1.5T+一顆外接1.5T(備份無損音樂專用)一顆80G退役下載專用碟(拿來操的壞了不心疼)
燒錄機反而一直沒更動過,從2004年的A08用到現在,現在還裝著A08跟新買的藍光燒錄機
A08還裝著反而是感情因素比較大(電腦零件都換兩個世代了唯獨他還忠實的繼續工作著)

最近買了藍光光碟機,開始恢復以前燒錄的常態,因為有大約800G的ISO檔案(遊戲、程式)
還有一些嚐鮮的REMUX要燒,然後突然想到,哇靠....不知不覺
我已經快一年半沒燒過儲存片了(燒完把硬碟內資料砍掉挪出空間的稱呼)

CARLORFFlin wrote:
還記得2004~20...(恕刪)


我從2006年就懶得再動燒錄機了

所以手上還是一大堆那時候的片子

原因是那時候就開始使用硬碟在存放東西

到了2009年中的時候資料時再帶多 就去組了RAID5 4.5T

現在繼續塞飽它中xDD

現在打算每年換一顆硬碟 ... 減少硬碟損壞的機會

現在除非要去重灌電腦不然就是要燒資料給別人

不然我是懶得動光碟片的-.-



我也是很久沒燒錄了,自從Ubuntu的映像檔可支援由隨身碟安裝後,我居然有近三年都沒燒過一張光碟。


加上也買了1TB*2+2TB*1的三顆硬碟,資料儲存空間的彈性變得很大,過久的即刪,新的剛好放得下,從此自由了……

不過我覺得,2TB會是一個門檻,再上去需要支援許多新規格,一些如XP的作業系統也不太容易使用超過2TB的硬碟,短時間硬碟主流應該回停在2TB吧?

藍光片子除非降到大約DVD的價格區間,不然,與硬碟的C/P值相比,毫無價值。

三個月前燒錄機壞了,只買一台BD-ROM不再燒錄了.
現在連硬碟都換成2.5吋的(資料不很多).
最近想把主機板換成ITX,一切從簡.縮水.
能將映像檔放入隨身碟拿來當光碟機後
不曾再用過了
CARLORFFlin wrote:還記得2004~20...(恕刪)


幫朋友燒點活動要用的音樂倒是有

自己的話...

已經懶了~ 買1、2顆硬碟來用比較快~
今天不砲人,就會增加伺服器的資料量,DBA會難受,蔣大看了也會不爽的XDD
自從硬碟空間上1TB開始之後
隨身碟上16GB之後
我就很少燒片子了
燒錄機都已經不在我主機上面很久囉!
更不用說燒片啦~

幾乎都是用外接硬碟或是隨身碟來搞定.

很多人搞不好只有灌系統那次而已
就一直放著沒用
硬碟很便宜,滿了再買
不過燒錄還是有它有趣的地方
別說燒錄

連讀光碟都很少了


題外話

前陣子翻箱倒櫃看到這片,好懷念XD


意外的可以安裝XD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