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透] DS918+ SATA硬體用料


speedmax168 wrote:
認同樓主的測試與用...(恕刪)


是呀 同一個時間 也擔心 eSATA 接上去 會發生怎樣的笑能...

如果 花少錢 買氣受 不如多花點錢 買穩定效能

但是 S 做法 就是 讓你感受到 超超值 卻不說 實質上可能遇到的瓶頸

包括已知的 NVMe 我相信 一定會有很多人 像我一樣 以為 它們裝上 M.2 NVMe 會跟桌機一樣 飛快...我只想明確 告知消費者 你別做夢了 數字會說話 如此而已...

基本上 有多少消費者 會看得懂? 我非常懷疑...

我僅提供真實數據 剩下還是要消費者自己去判斷 花了錢 真的超值嗎???

謝謝唷
問題是按照S牌官網說明
918+是一台4x SATA加2x M.2的機種
在網友測出918+有兩組SATA跛腳和M.2只有PCI-E2.0 x2前
你是如何評估這些機種?
在網友測出...後
你又如何評估這些機種?
為什麼總要人做白老鼠才能好好了解S牌產品的優缺
S牌的宣傳手法是正常的營商手法嗎?
speedmax168 wrote:
這是比較爭議的部分,但是樓上提到的三台NAS真的要選擇時,說真的DS918剛好介於兩者之間,這才是廠商操作重點
Godzilla5607 wrote:



是呀 同一個時...(恕刪)
前面幾樓也有人提到,只有兩個網路埠是用不到這樣的效能,換成用10Gbe去測試傳輸及負載,才會被使用者重視此問題

e-SATA已經可以肯定都是從Marvell接出來的
不過我從來無視那個專屬DX517的e-SATA介面算是沒差吧
不過要注意的人還是要好好注意呀
只是我不注意不代表這不用注意
Godzilla5607 wrote:
是呀 同一個時間 也擔心 eSATA 接上去 會發生怎樣的笑能...

如果 花少錢 買氣受 不如多花點錢 買穩定效能

但是 S 做法 就是 讓你感受到 超超值 卻不說 實質上可能遇到的瓶頸

包括已知的 NVMe 我相信 一定會有很多人 像我一樣 以為 它們裝上 M.2 NVMe 會跟桌機一樣 飛快...我只想明確 告知消費者 你別做夢了 數字會說話 如此而已...

基本上 有多少消費者 會看得懂? 我非常懷疑...

我僅提供真實數據 剩下還是要消費者自己去判斷 花了錢 真的超值嗎???

謝謝唷
為何又while先前的問題
引用先前回應
Video Station 的轉片限制就是基於S牌差的IO而設的
而我習慣BT下載會暫存到不存主要資料的硬碟上
避免BT刷存主要資料硬碟的MTRF時間
到下載好再自動存回主要資料硬碟
如果IO不夠
下載大型資料時到了99.9%後就要等好久才到100%
請問這算不算對個人用戶有幫助?

speedmax168 wrote:
前面幾樓也有人提到,只有兩個網路埠是用不到這樣的效能,換成用10Gbe去測試傳輸及負載,才會被使用者重視此問題
Michael.L wrote:
問題是按照S牌官網說...(恕刪)
這位大大不要一直抓我語病啦,簡單畫張表格出來比較一下就可以了,包括雞肋的傳輸,最終的結果就出來了

問題是S牌從來說過有跛腳的問題
這要叫人如何比較
我一直針對的是S牌的選擇性遺漏銷售手法
S牌做屎不打緊但請好好說明屎的成份
我看完成份後還是選擇買屎那我就吃屎吃得心甘命抵
但是S牌什麼都不說
要人買回家才發現是屎
請問這坨屎你吃不吃
speedmax168 wrote:
這位大大不要一直抓我語病啦,簡單畫張表格出來比較一下就可以了,包括雞肋的傳輸,最終的結果就出來了
Godzilla5607 wrote:
是呀 同一個時間 ...(恕刪)

就我目前用S還有Q的經驗是
Q硬體強 S軟體整合性高

對我而言 硬體差一點沒關係
但如果買來要順用還要先Debug那我真的用不下去

speedmax168 wrote:
前面幾樓也有人提到,只有...(恕刪)

傳輸速度就某方面來說是很重要的
都用網路傳檔不會有感覺 但RAID5/6做rebuild就會有感覺了
不過通常遇到的狀況會比較少就是了 (除非運氣不好 買到的硬碟都很雷)

像我目前用DS916+裝4顆4TB硬碟做RAID5
一個多月前其中一顆偵測到壞軌做更換
到整個rebuild完成 約花了13小時半
但我覺得時間長短其實還好 畢竟硬碟壞掉的情況不常發生(也最好不要發生)


總之每個人注重的點都不一樣 我比較注重功能是否能夠work
特別是影音類應用這一塊
當然上面一些大大比較注重效能還有穩定性方面
兩邊各有好壞就是了

speedmax168 wrote:
這我就沒去研究了,...(恕刪)


有興趣可以去查查QNAP母公司威強電是在做甚麼產品的
另外S家Hardware : Software RD 比例是 1:9,兩家表現會有如此差距也不意外就是了

至於ASUSTOR ... 華碩品質
Thecus .. 這家還在嘛?!
System Engineer

AKSN74 wrote:
就我目前用S還有Q...(恕刪)


看個人取捨問題 因為我經驗 S 介面確實不錯 但照片全丟進去 等到天荒地老的縮圖時間 這完全跟 1GbE 或 10GbE 無關 .

這時 我才發現 效能時間對我來說的重要性 已經不是介面可以取代的了.

當然啦 每個人需求不一樣 也沒有要大家買哪一家的才是正確的.

只是 我希望 商品陳列 的方式 能老實 不虛偽 的 讓消費者看得越透徹 廠商自然才會有競爭 最後才會是消費者的福氣

而不是一昧的看 單一選項 去評估商品 .

然而我揭露的 就是 漂亮的文宣 以及 一堆寫手 包裝下 的真實數據 如此而已.

如果看完 還能接受 當然這就是自己的選擇囉 我也有朋友一樣是繼續用S的產品 不影響朋友關係呀

但朋友 看到真實數據 才恍然大悟 平時緩慢的感覺.

我也希望大家都能看清楚 再來做選擇囉

謝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