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enlun wrote:
感謝 alfonso...(恕刪)
沒錯~你說對了
的確可以這麼做
您電腦的等級是夠的。
但OpenSolaris系統下的VirtualBox我裝上後啟動不了,
網路上我找到答案,但我照做還是無法啟動,
希望SUN看到我在推廣,來這裡指導一下如何修正後啟動,
。更新
原來我錯了~
一開始我找不到Virtual安裝後的捷徑,只好去目錄裡面找到檔案,
然後執行,卻一直失敗。
剛剛發現,原來捷徑在--應用程式--系統工具--Sun xVM VirtualBOX

確定可以執行
不過要重開機之後,才會出現捷徑,怎麼會這樣....
不過我是安裝64bit的版本才可以。32Bit的可能要回頭測試。
再來是虛擬環境下面,64bit的WinServer 2008不給安裝...
更新完畢
我是預計六顆1TB跑鏡像成為3TB Pool之後,
添購SATA卡,
再把舊的六顆Seagate 320G拿來弄成Raid-Z2的Pool,
用來裝虛擬作業系統,
我想一定是飛快,而且還受到ZFS檔案系統的保護。
不過還沒實做,我不能掛保證,哈!
另外我喜歡用Win2003....跑BT可以承受的忍耐度遠遠大於XP
以上是我的經驗。
我現在就是用PIII-800,768MB在跑.....用遠端桌面登入管理,
主機上是沒有螢幕沒有鍵盤滑鼠。
計畫上是要移植到VirtualBox之下。
真相永遠只有一個!

開啟終端機視窗

鍵入format (記得要按ENTER)

是不是出來一堆磁碟機代號呢?(之前安裝就建立了四顆2GB的虛擬硬碟)
外加上系統碟
一共五個代號

Ctrl-C離開

鍵入zpool create mobile01 mirror c5t0d0 c5t1d0 mirror c5t2d0 c5t3d0
過段時間就OK了。


開啟檔案瀏覽器來看,是不是真的出現mobile01 這個pool

左下角出現3.9GB---
是不是就是2+2=4(3.9...容量會有表示差異)
或是打指令來看
root@opensolaris:~# zpool status -v
pool: mobile01
state: ONLINE
scrub: none requested
config:
NAME STATE READ WRITE CKSUM
mobile01 ONLINE 0 0 0
mirror ONLINE 0 0 0
c5t0d0 ONLINE 0 0 0
c5t1d0 ONLINE 0 0 0
mirror ONLINE 0 0 0
c5t2d0 ONLINE 0 0 0
c5t3d0 ONLINE 0 0 0
errors: No known data errors
pool: rpool
state: ONLINE
scrub: none requested
config:
夠簡單吧...

真相永遠只有一個!
官方網址抓下來的64bit or 32bit均可
主要看安裝之後,那個可以正常使用。
抓下來的壓縮檔有兩個PKG
切記
先安裝kernal再安裝virtualbox
解縮後還有個readme.txt 複製貼上執行就可
裡面有教學安裝步驟。
目前快樂安裝Win2003中
後面補圖跟安裝方式
待續
夜深了~先睡
更新 2008.12.13 11:52
VirtualBox設定網路卡為掛載主端介面。
然後在win2003中設定固定IP位置
例如192.168.1.88 (跟真實的環境同區段)
然後設定好遠端連線必要之設定
就可以連線了~~~


但問題是這樣會變成虛擬的WIN會用Intel 網芳在用的這張
我是想用onboard Realtek那張來分開..
目前還不知道怎麼做..
待續
真相永遠只有一個!
alfonsoh wrote:
HW RAID vs. ZFS software RAID - part II
X4500 + Solaris ZFS + iSCSI = Perfect Video Editing Storage
用 PC 來作軟體 NAS 好處多多. 比較快的 CPU, 更多的功能, 而且也便宜 (可以拿舊電腦來用).
ZFS 是最近曝光率頗高的檔案系統, 也有人移植到 Linux 上, 可惜因為版權不相容,
所以 Linux 上只能降低速度跑在 User-Mode FUSE 裡面, 不曉得版上有沒有高手嘗試過了 ?
Solaris/OpenSolaris 在大型商用電腦上用很多, 拿來家裡的 PC 上作 NAS 有點大材小用,
希望不會耗掉太多系統資源. 樓主說消耗 30% 的 CPU 感覺上有點高.
如果能解決耗電問題就更好了, 樓主用 450W Power 電費不便宜吧.
boobee wrote:
用 PC 來作軟體 ...(恕刪)
我是覺得一點都不大材小用唷,
而且很好用。

因為我的房間裡面光電腦就有四台。
除了HTPC無法整併之外,我會將原有之PIII系統整合至OpenSolaris。
我都用NB趴趴走外掛3.5G網路,
透過遠端桌面連線,連回家中繼續處理未完的工作。
一來不用出門重開NB時,還要再開啟所有的工作階段,
二來NB裡面幾乎沒資料。
CPU資源高,我想是因為ZFS系統作了鏡像的原因。
如果不掛載MIRROR,說不定會少一點。
就靠其他網友的測試囉,呵呵。
另外我有HD的需求,如果能把網芳速度拉到100MB/s以上,當然是最好了。
不過恐怕就不是用MIRROR而是要用raid-Z or Raid Z2,
或是HD區用更快速的硬碟。
我家中的硬碟湊起來大概資料超過5TB...目前分散在各個裸硬碟中,
只有五顆在Stardom ST6600。
要用的時候實在很麻煩,要拔來拔去,
因此有效的整併資料到大硬碟刻不容緩。
而且將來一定會持續不斷擴充硬碟,我想ZFS是我目前最後也最好的選擇。
450W如果負載沒到,那只是最大的輸出值,
但至少整個整併下來,好像好處大於電費的支出,搞不好還有少呢。

以上是希望讓大家理解,人家是有需求啦。
真相永遠只有一個!
至於您說的SUNWWebmin,應該就是LINUX平台很好用的WEBMIN管理介面吧,從LINUX時代就在用的這套管理介理,SUN終於也放到他們的平台上啦。
至於您説重開機後WEBMIN服務就沒啟動,這點就要寫一隻script起動時帶將它帶起來。可以參考/etc/rc3.d之下Sxxxx.sh各個啟動檔。/etc/rc3.d裡的檔案是solaris在OS起動run level 3時(也是最後一個level),會啟動的服務,您只要把sunwwebmin的啟動指令,寫成script放到/etc/rc3.d中,並將script chmod成可執行檔,以後開機就會自動帶起來啦。
寫到這我相信您一定看不懂
,如果您有興趣我們再來討論吧~
alfonsoh wrote:
高手來了嗎?因為我有...(恕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