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PE000 wrote:威強電是工業電腦大廠,所以才說S應該是找一家好的硬體商代工
有興趣可以去查查QNAP...(恕刪)
Godzilla5607 wrote:
看個人取捨問題 因...(恕刪)
所以啦~ 不同的需求造就了不同的看法
僅僅如此 像我就很喜歡S家的Video Station功能
功能完整之外 播放上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除了一開始DS916+對於部分H.265影片沒辦法播放外 (現在已經修正)
其他的功能使用上就沒有什麼問題
至於我是覺得 可以揭露這些東西
透過一些實測或是架構上的講解讓使用者能夠多一點選擇的依據
不過有一句話說得好 「士別三日,應當刮目相看」
或許之後真的有什麼改變也說不定
AMD Ryzen上市之前也沒人預料會讓Intel嚇一跳
當然一些行銷手法中 難免會有掩蓋一些事實的部分 這不意外
但市場會決定一切
所以 就以產品而言 還是得從整體方面下去看
再從中選擇符合自己需求的部分
要說看完這篇評測有讓我驚訝一下嗎? 有
不過我還是選擇繼續用下去
倒是日後若有資料保存為主要的需求的話
我應該是會自組CEPH了吧

Michael.L wrote:不要一直屎不屎的啦,我也曾經有過DS3615xs跟TS-439+兩台NAS,因為早已知道NAS產品定位,所以採購當時也就沒注意到傳輸問題,直到購入10Gbe設備之後才開始注意傳輸問題
問題是S牌從來說過...(恕刪)
Michael.L大大一直挑起S牌傳輸問題,我也說過這是S牌的操作手法及道德問題,這也不會是僅S牌才有的操作方式,但是實際面來說這樣的缺陷尚不足以影響到日常操作,以我公司機房HPE MSA 2042 SAN Storage為例,幾百個人同時存取最大值也不超過250mb流量,但是機器規格是10Gbe傳輸
樓主的測試是真的讓人知道產品的規格標示有瑕疵,但是要購買也是消費者去抉擇,廠商敢自樓主之前發表過另一台NAS傳輸問題之後,還推出這樣的產品出來,表示這樣的產品符合廠商設計的要求。(廠商標示了讀取225/寫入221,並沒有標示機器內部傳輸效能,所以也不算是廠商欺騙,因為這樣的速度符合2埠網路做LACP之後理論可達到的效能)
Q牌的TS-453B也是標示讀寫225mb,所以S牌也沒有標示錯誤嘛,只是廠商單純摳一點給剛好的規格而已,但也反映在價格上了,這也沒甚麼好說的了,就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高興就好
Michael.L wrote:
算吧!有些人以為自己只用NAS的網路功能
就以為全世界的NAS使用者都只用網路功能的
S牌遲遲不加HDMI功能
就是怕雙千兆跑滿後同時播高碼率4K片會一卡一卡吧
我就看看S牌還能吃軟件紅利吃多少年
當傳統NAS應用被另外兩家追上之後
而且更通過硬件上的優勢帶來像HDMI輸出功能等另類應用
S牌的誤導性遺漏銷售手法還有什麼作用?
之前看華芸上市第一炮的發表會,是我第一次看到有NAS設計HDMI接頭,當時是滿驚艷這樣的設計,但是後來的環境狀況實在覺得走網路才是對的。因為要在電視櫃中擺一個NAS占空間,太壓縮有限的電視櫃空間了,現在的其況只需要透過安卓電視盒,用KODI就可以去播NAS上面的影片,並且還可以下載其他的APP看更多影音,也不需要多浪費一個HDMI接頭,多出來的接頭拿來接PS4,打打VR多紓壓!更甚者,現在具有連網功能的電視,也可以透過DLNA不需要做太多設定,也可以影片、照片、音樂播爽爽。
waynedd wrote:
之前看華芸上市第一...(恕刪)
當初買451+的時候也覺得有HDMI應該不錯
也有用過HDMI模式中的Kodi來放影片
但後來也發現這樣真的不太方便 畢竟那時候買也剛好經歷H.265開始發展的階段
如果買的機型本身沒有支援H.265硬解的話 等於是我還要把整台NAS換掉
(不可能用軟解 NAS的CPU本身無法handle)
偏偏換的成本還比用小主機 或是播放盒子還來得高
所以最後還是讓NAS回歸到透過區網讀檔播放
唯一會用到NAS硬解的只有遠端用Video Station看
這點目前也還能夠勝任 (以S家而言)
而且其實4K影片也要看 如果是使用H.265的話
那它的碼率其實不高 可能跟1080p的H.264碼率相比差不多 或是略高一點
除非影片要到60FPS 但電影通常都只到23.976FPS 其實是還好
還是那句話 要看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