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買NAS就是為了家庭回憶以及個人重要資料的安全存放處,畢竟一般電腦的儲存空間依存在硬碟健康度上,採用NAS還是會比較令人安心的方式。
但是,採用NAS方案卻忽略了機器本身的妥善率的問題,若機器在保固內故障換新,頂多花時間回復即可,若過了保固,一旦機器故障,就需要付出不少的代價來拯救資料,這一點是使用者沒有考量到的地方,所以想利用本文分享心得。
雖然過保固付費理所當然,若機器的妥善率比一般電腦還糟,就會產生上述的風險,尤其除了主機還購置磁碟擴充裝置,想要拯救資料的難度又會高出許多,除非還要花錢購置原型號或相容主機,而且因此妥善率問題造成對NAS信心不足,若決定不再使用NAS,想用另外方式救出資料通常也是所費不眥,對於一般家庭來說反而會造成更多的困擾,倒不如購買相對安全的雲端空間,整體的成本說不定會更低。
綜整以上,個人覺得NAS還是比較適合公司行號等,一般家庭若想採購,還是以4 bay以下的NAS會比較恰當,不建議購置磁碟擴充設備,因為資料救援起來會非常麻煩,本人就遇到上述的事情。
為求問題不失焦,故不公布本人所使用NAS廠牌,保固內已送修過主機及擴充設備,最怕就是重開機,怕一但發生就開不了機,資料救援及系統恢復問題便迎面而來,反而多了不少的困擾,所以想買NAS的朋友還是要多多評估研究品牌各項方便功能外,最好還是了解一下主機可靠度,一旦像我遇上的話,對NAS的信賴便會大打折扣...
倒不如說,如果哪天硬體出問題,資料就會有遺失的風險,但是雲端空間至少硬體是別人在維護,資料保全也不是問題了,但若要自己的資料隨時可供存取又相對省電,還是NAS會比較是首選。
nikon_user wrote:
現在電腦使用CPU內顯,壽命都不差,既然使用電腦的經驗不錯,何不直接拿淘汰下來的電腦放資料,拿買NAS的錢去買硬碟,透過網芳共享資料夾的方式,另外備份不一定就要Raid,3.5"內接式硬碟只要有注意溫度,通常可以使用很久,自己使用經驗,硬碟壽命超過十年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