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一些關於Power的各路輸出疑問 ~

有幾個不了解的地方 , 整理出以下幾點 :
1.
曜越Litepower 500W的各路輸出 :


雙路12V部分各自輸出最大電流是14A、16A , 明顯較低、甚至不如其它350W或400W的產品 ,
可是總和電流卻有 360W / 12V = 30A 的水準 , 請問這是數字灌水嗎 ?

因為上圖這張官方表格也註明了500W是瞬間峰值 ,
連續輸出功率只有450W ... (又一個玩文字遊戲的)

2.
Power的連續輸出功率 (400W、500W ...) 是出貨時就已貼標的 ,
原廠設計時也是照預定讓輸出功率達標 ,
但以一般使用者的角度來看 , 這個瓦數值要怎麼推算出來呢 ?
和Power上的各路輸出表格相關嗎 ?

3.
怎麼判斷Power各路電壓輸出的電流值是在正常水準呢 ?

像現在強調12V輸出的型號似乎較多、常見都是18A ~ 25A , 所以上圖那顆曜越的就覺得偏低了 ,
可是像狼大之前介紹過的影準II 550W卻異常地高 !?


如果說這樣才算足瓦 , 其它18A ~ 25A的是算 ?

4.
有人說過於強調12V輸出的Power不適合裝有太多HDD的使用者 ,
12V主要是供應CPU與顯卡 ,
HDD除了剛啟動用到12V之外 , 其它時間是看5V與3.3V。(如有錯請指正)

印象中似乎常見5V的電流值小於3.3V、最低有看過12A的 ,
3.3V的電流值最低大概都有20A ,
少數有5V的電流值大於3.3V或兩者相當的。

若裝有多顆硬碟的話5V與3.3V的輸出電流最好能在多少呢 ?

又如果CPU與顯卡都是高功耗的話 , 要怎麼看各路輸出電流來挑Power呢 ?

5.
12V有所謂的假雙路、真單路的設計嗎 ?

以上 , 希望對此有研究的大大能給我一些指點 ,
謝謝 !!
文章關鍵字
1. 不算玩文字遊戲廠商已明確標明
當3V 5V 12V1 12V2都有輸出的時候 最大功率是437W 如包含12V- 5Vsb 剛好就是450W

當12V1 12V2 平均負載的時候可到360W (單路電流過高可能觸動OCP)

也就是說你的配備只要不超出他的限制還是可以正常使用
(但我認為廠商應該要明確標明如何分路還有OCP觸動範圍 避免觸動限制導致保護起動重開)

原價屋有說明分路的部分 給你參考
http://www.coolpc.com.tw/phpBB2/viewtopic.php?f=21&t=55325

2.POWER外面的標示 是廠商根據設計貼出來的 至於可信度就要看廠商的誠實度 (大廠是不敢亂標的)

3.電流大小是根據負載決定的 主要是看各路的電壓在電流變化時是否仍能保持穩定輸出
(電壓穩定比較重要 電子元件很怕過電壓 瞬間就掛掉了 過電流還可以撐一下)

足瓦我認為只要3V 5V 12V合計輸出到達標示總瓦數就OK了 但還是要注意各路如何分配

4."12V輸出的Power不適合裝有太多HDD的使用者"
這要看廠商如何設計 且跟架構有關 三個主要架構 單磁放大 雙磁放大 DC TO DC
雙磁放大因為成本過高所以很少了 主要是單磁放大 跟 DC TO DC比較多
單磁放大因成本低且在低瓦數時效能佳 所以500W以下幾乎都是單磁放大電路
而DC TO DC 具有良好的穩壓又以12V為主所以通常出現在高瓦數當中
單磁放大電路因結構的關係當12V重載5V會升高 而DC TO DC在12V低載的時候表現較差

若有興趣下面這個給你參考
http://www.expreview.com/22094-6.html

5.分路通常是真的...真的有分流器or電阻or電感作分路
但後段是否有用 電源管理IC或是OPA進行監控 就不一定了

12分路的那段文章 狼大就有在後面說明了 這樣問你可能沒看完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01&t=1408727&p=8
1.
雖然說單路電流過高可能觸動OCP , 但它單路最大輸出電流這麼低 ,
在應付12V較吃重的狀況是否會供應不足 ?

像這款一樣是450W、12V的總和功率360W , 但單路最大電流卻能來到19A :


而且曜越Litepower 500W是拿瞬間峰值來做瓦數標示 (雖然官網有說明) ,
才會覺得它高標、灌水 ...

另外原價屋文中紅色標示那區段看不太懂耶 ~ @@

有些品牌會特別將+12V多路以不同的型式註記在線材中,
例如帝海影隼400W(2990元),分為兩路,每路各為16及18A,
在線材上還會特別註明使用的是+12V哪一路,
例如ATX4 + 4Pin就拆為+12V1(如上圖右CPU2)及+12V2 加 V1
當顯示卡的電源要求高時,還可以使用轉接線將CPU1轉為+12V1,
這樣就可以讓+12V2充足供應顯卡,避免供電不足的情形。

2.
其實我這點原本要問的不是廠商瓦數標示是否誠實 ,
而是因為我把Power上各路電壓的總和功率相加 , 卻大大超出Power所標示的瓦數值 ,
所以不解Power的瓦數是怎麼算出來的。

沒想到意外在原價屋說明分路的連結中看到答案 :
http://www.coolpc.com.tw/phpBB2/viewtopic.php?f=21&t=55325


一般Power標示總和功率只到上圖的155W、300W、7.2W、10W ,
沒有更下一層383W、17W的標示 , 難怪我怎麼加都不對 XD

3.
這點的疑問就像原價屋那篇文中提到的一樣都是400W , 12V的供應電流與總和功率卻差這麼多 ,
貪便宜的人很容易就因小失大、買了供應不足的款式了 ,
想確認這是一般常說的不足瓦、灌水嗎 ?
(因為通常越往中高階的各路電壓的最大電流值都有一定水準以上、不會太低)

4.
http://www.expreview.com/22094-6.html

你的意思是說該篇連結中像振華GX650W (DC-DC)這樣偏重12V輸出的款式 ,
在B點 (辅路最大负载、12V最小负载,例如接驳相当多的3.5寸硬盘同时启动) 的表現 ,
卻比全漢AU500 (12V和5V使用聯合穩壓) 來得好 ... 嗎 ?
PS. 對岸用語 : 辅路 ... 是什麼意思 ?

5.
嗯 ... 該篇文章我的確沒完整看過、要花時間拜讀一下 !!

另外本文中有些疑問全來自於這篇文中的#7回應 :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01&t=3323504&last=43471461#43464414
1.必須先澄清一點 12V不管分幾路來源全是同一路!
而各分路的限定電流看廠商怎麼設計

OCP設置低一點可提早作動減少災害擴大
但也不能太低如瞬間電流太高就會碰到OCP重啟

所以廠商會希望均衡每路負載 可壓低每路的OCP啟動點 又不會誤觸OCP導致重開
不過現在很多都把OCP拉高了 或者根本沒有OCP

帝海影隼400W就是有彈性的分路
上面已經標明那些線走那路了 也說明每路的電流限制
可根據自己的使用情況均衡每路負載

2.了解就好^^

3.我比較在意實際使用各路(3V 5V 12V)的電壓情形 標示的電流當參考就好

4.B點就是當3.3Vor5V 高輸出 12V低輸出的情況
舉例:待機的時候 將6個傳統式機械3.5"硬碟同時做大量的資料搬移複製
(傳統式3.5"機械硬碟 資料傳輸時是吃5V的)

5.加油^^
Kenny_Din wrote:
1.必須先澄清一點 12V不管分幾路來源全是同一路!
而各分路的限定電流看廠商怎麼設計


部分高瓦數的產品會有2個以上功率級。

http://www.hardwareheaven.com/reviews/845/pg3/sapphire-pure-1250w-power-supply-the-unit.html

http://www.hardwareheaven.com/reviews/703/pg2/topower-powerbird-1100w-psu-the-unit.html

這種設計成本會比較貴一點點,多個變壓模組的錢。
如psu的pcb面積相同,零件間隙也會比較小一點點,(間隙愈小愈不利於散熱)
所以外殼長度有可能較其它同瓦數產品多個 1公分,
但可壓低每一個功率級負責的瓦數,
安全性理論上比較好。

小惡魔市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