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太沒膽也太摳了,其實原廠散熱器(Wraith) 可以設計到10cm fan

eanck wrote:
賣了幾十年,難道就代表這幾十年都是對的嗎?
amd目前負債35億美元,淨利益尚不及支付每年的開銷,
致使研發成本被迫大砍,甚至賣掉總部以求節約。
最近20年中,amd 可稱為賺錢的年份僅2004~2006,
其後因 研發失利、產品無競爭力 而逐漸凋零至此,造成雪球效應的原因是甚麼?
就是過去幾任ceo的思維模式都與你的觀念相近,造成今天的局面。
amd多數高層抱持 得過且過、掩耳盜鈴 與 騎驢找馬 的心態,
現任ceo lisa su 願不願意砍掉這些老賊將成為日後有無轉機的關鍵。

  「amd多數高層抱持 得過且過、掩耳盜鈴 與 騎驢找馬 的心態」,哦~你是在該公司待過嗎?不然你怎麼知道該公司高層的心態?
  不論對不對,只要股東/董事/債權人…的支持,就算是策略錯誤折損股東權益/債權…等,那也都是他們的問題,至少這些老闆們認為在當時作這決定是對的
  CEO是領薪階層,他想幹嘛,也要看董事會給與的權限到那,才能決定那些事,至於過去幾任CEO的風格~抱歉,我不熟,也不認識。

  至於觀念相近嗎?我不清楚。至少業界混久了很務實,至少我不會在公司會議中提出在銷售淨利不變下『「加個 USD$2」可以在「基本上就是為了要省錢」的消費族群換個提升銷量的機會』這種沒有明顯數據支持的策略。
  砍掉老賊這件事,AMD內部如何我是不知,但是某些人就是有背景,不要還沒幹掉別人,反而自己先被作掉…

eanck wrote:
amd為何要放棄CMT架構 轉回 SMT ?

  這個你可以寫信問,但我沒興趣…

eanck wrote:
COOLER 被抱怨是行之有年,為何今年改款升級?
這些正是代表開始面對過去的錯誤。

eanck wrote:
STOCK COOLER不似CPU研發那樣曠日廢時,是短時間內即可改善的項目。

  有嗎?至少沒有看到因使用 AMD COOLER 在正常環境上使用產生問題而上新聞的~
  至於改款,可推敲的原因太多了,說不一定「有批牛肉很便宜呢~」,至少我沒看到 AMD 有正面公開證明過上次配COOLER是錯誤的,何來的『面對過去的錯誤』的論調?
chrisic wrote:
 哦~你是在該公司待過嗎?不然你怎麼知道該公司高層的心態?點點點
  不論對不對,只要股東/董事/債權人…的支持,就算是策略錯誤折損股東權益/債權…等,那也都是他們的問題,至少這些老闆們認為在當時作這決定是對的。
  CEO是領薪階層,他想幹嘛,也要看董事會給與的權限到那,才能決定那些事,至於過去幾任CEO的風格~抱歉,我不熟,也不認識。口哨
..........(恕刪)


我確實是股東,
而且我連目前不允許公開的內部測試資料都能到手了,
你覺得我有可能會了解的比你少?


chrisic wrote:
有嗎?不知至少沒有看到因使用 AMD COOLER 在正常環境上使用產生問題而上新聞的~
  至於改款,可推敲的原因太多了,說不一定「有批牛肉很便宜呢~」,至少我沒看到 AMD 有正面公開證明過上次配COOLER是錯誤的不知,何來的『面對過去的錯誤』的論調?不知


你懂『錯誤』這2字是甚麼意思嗎? 如果用不精準就不要亂用。

前代 STOCK COOLER並非配對錯誤,而是在功耗超過100W的產品上經常發現"散熱力不足、噪音過大"等現象。

我從你這幾篇回覆看下來,發現你真的不了解這一間公司。


http://www.amd.com/zh-tw/products/processors/desktop/fx

AMD目前只將WRAITH 配給給FX 8370、FX 8350、 FX 6370,且無下放給其他產品的跡象,
如果你真的夠了解,那麼不用我多述原因。
說實在的原廠散熱器
只是附加產品
堪用就夠了(成本能壓到最低)
重要的是產品本身
今天就算AMD附個扇熱塔給你
東西比不上對手
一般人也不會去選
因為那只是附加物
只是白白增加成本
nicomimi wrote:
說實在的原廠散熱器
只是附加產品
堪用就夠了(成本能壓到最低)
重要的是產品本身
今天就算AMD附個扇熱塔給你
東西比不上對手
一般人也不會去選
因為那只是附加物
只是白白增加成本


可能你的要求比較低吧,或是沒有通盤檢視過CPU/APU 與 STOCK COOLER配對的問題。
在WRAITH出現之前,
AMD 近幾年採用3種 STOCK COOLER,風扇全是 7cm,差別只在導熱鰭片有所不同,
依導熱效率快慢分別配給不同tdp的產品。


tdp低的產品沒多大問題,然而這些STOCK COOLER中卻沒有一款能夠有效對應 100w以上的熱源,
經過長年抱怨之後,才有目前的WRAITH出現,可惜WRAITH依然不算夠力。

你說的沒有錯,cpu本體才是價值所在,
但我強調的重點是目前核心價值比不過別人,那麼就應該在其他方面增加價值,
給一款較優質的STOCK COOLER,壓低運行溫度與噪音量,
對於有中等效能需求的人才會樂意買有這些散熱器的amd的cpu/apu。

=============
同時期的intel不但在製程上領先而讓功耗明顯低於amd,且一直是以 8cm fan做散熱器,
換言之,intel 在散熱與噪音方面都做得比amd好。

intel 不在可超頻的 ****k產品上附散熱器是對的,因為確實不足以解掉超頻後的熱能。
eanck wrote:
你懂『錯誤』這2字是甚麼意思嗎? 如果用不精準就不要亂用。

「這些正是代表開始面對過去的錯誤」,這錯誤不是你說的嗎?
nicomimi wrote:
說實在的原廠散熱器
只是附加產品
堪用就夠了(成本能壓到最低)

eanck wrote:
可能你的要求比較低吧,或是沒有通盤檢視過CPU/APU 與 STOCK COOLER配對的問題。
…(恕刪)…
但我強調的重點是目前核心價值比不過別人,那麼就應該在其他方面增加價值,
給一款較優質的STOCK COOLER,壓低運行溫度與噪音量,
對於有中等效能需求的人才會樂意買有這些散熱器的amd的cpu/apu

  一般消費者,了不起買個在同一時期買一兩個 APU/CPU,也不一定會遇到問題,只有『特別有心的人』才會去通盤檢視這個問題?至於遇到問題的消費者,通常會找銷售上游(經銷商/代理商/製造商),相信他們有不同手段解決…
  你所謂的「會去買amd的人基本上就是為了要省錢」的消費者,而這種消費者真的會壓低運行溫度噪音量附加價值而多付出多付那 USD$2嗎?
  說不一定 AMD 有做過市調,才打著這種打著堪用策略來節省成本支出/壓低售價;身為股東且又能弄到「不允許公開的內部測試資料」的你,應該不是件難事,不是嗎?

eanck wrote:
我確實是股東,
而且我連目前不允許公開的內部測試資料都能到手了,
你覺得我有可能會了解的比你少?

eanck wrote:
AMD目前只將WRAITH 配給給FX 8370、FX 8350、 FX 6370,且無下放給其他產品的跡象,
如果你真的夠了解,那麼不用我多述原因。


  身為股東又弄到不允許公開的內部測試資料的你,AMD 銷售策略為何不把目前只將WRAITH 配給給FX 8370、FX 8350、 FX 6370,下放給其他產品,或是同你要求的加個 USD$2 換個風扇…

  如果你真的夠了解,那麼不用我多述原因。


chrisic wrote:
「這些正是代表開始面...(恕刪)

兩者的觀點都對,
只是一個是製造商的觀點,這個是台灣一般廠商的觀點,
毛利的多寡取決於COST DOWN的程度。

一個是終端經銷商的觀點,消費者體驗才是攻佔市場的關鍵,

AMD的問題,不在於效能的低落,
多少錢辦多少事,是一般消費者可以認同的,
不是所有的電腦都要超頻、都要轉檔,
市場上有絕大多數的電腦只要中低效能就能順利運作,
辦公文書機、一般的家庭娛樂機,不管是INTEL的I3或AMD的FX6000系列,
甚至是APU的A8或A10,都是處於效能過剩的狀況,

在這一階的市場,AMD的行銷方向是錯誤的,
如果AMD把頭在FX8000系列的行銷資源,用在APU及FX6000系列,
相信市占率會有顯著的提升...

至於散熱器需不需要改善??
我相信就連死忠的A粉們,都覺得非改不可,

只要去做民調,題目是:您對AMD的印象是甚麼??
我想前三名一定是
便宜、風扇吵、熱

效能不足,應該還排不進去....

便宜是優點,要保持,
但是吵跟熱是缺點,本來就應該去面對,
E大說的沒錯,如果改散熱器,可以把這兩個負面的印象去除,
AMD的售價應該可以提升2塊美金以上,
現在台灣最便宜的AMD CPU是A4-5300(AM1的不算),
賣價是1090,就算漲60元,
賣1150元,一般USER會有感覺嗎??
更別說賣6690的FX8370E漲到6750(漲幅不到1%)....

說這麼多也沒有用,我相信連做散熱器的廠商,
都不知道為什9CM風扇的塔扇會甚麼會賣的這麼好??

--不超頻的INTEL用不著,高階的I7滿載又壓不住,
買的人應該都是裝AMD CPU的USER,
AMD真的是犧牲自己,照亮別人.....



chrisic wrote:
「這些正是代表開始面對過去的錯誤」,這錯誤不是你說的嗎?...(恕刪)

 你所謂的「會去買amd的人基本上就是為了要省錢」的消費者,而這種消費者真的會壓低運行溫度與噪音量附加價值而多付出多付那 USD$2嗎?
  說不一定 AMD 有做過市調,才打著這種打著堪用策略來節省成本支出/壓低售價;身為股東且又能弄到「不允許公開的內部測試資料」的你,應該不是件難事,不是嗎?



我能講「錯誤」是因為我清楚始末,知道何人下的決策,而你甚麼都不知道,跟著附和不代表你行。

AMD 做過怎樣的市調,我不知道,那不是我關心的重點,也無須關心,
amd是有充滿熱誠與動力的員工,但也不缺自私自利、短視近利的高層,再有價值的報表送到這些高層手中都是白費。

我很想問問你的專業是甚麼? 你懂散熱與聲學的相關知識嗎?
如果你不懂,那你如何判別嚴重性到甚麼級別?

一間公司會經營到倒閉,失去消費者的支持是主要的關鍵,amd現在要做的是如何獲得支持,
節省成本固然重要,但也要做到讓消費者有選擇散熱器的彈性,甚至是對原廠散熱器的滿意。
bbctank wrote:
兩者的觀點都對,只...(恕刪)

AMD的售價應該可以提升2塊美金以上,
現在台灣最便宜的AMD CPU是A4-5300(AM1的不算),
賣價是1090,就算漲60元,
賣1150元,一般USER會有感覺嗎??
更別說賣6690的FX8370E漲到6750(漲幅不到1%)....嘆氣



這邊要教你一點, 2 usd是製造成本的增額,
由於9.2 >10cm 體積會變大,運輸成本與包裝成本都會增加,
就算這部分要求通路商不要反映,最終到消費者手上起碼要會多 5 usd。
(實際上可能會多 10~15usd。)

售價多 5 usd,
但是可以從 wraith變 Reeven BRONTES RC-1001,我相信很多人願意付,
尤其是買功耗介於100w~120w的人。

eanck wrote:
這邊要教你一點, 2...(恕刪)

感謝您的提醒,
可是就算從6690變成6850,漲幅也不超過3%,對消費者也幾乎是無感...
bbctank wrote:
...(恕刪)

說這麼多也沒有用,我相信連做散熱器的廠商,
都不知道為什9CM風扇的塔扇會甚麼會賣的這麼好??

--不超頻的INTEL用不著,高階的I7滿載又壓不住,
買的人應該都是裝AMD CPU的USER,
AMD真的是犧牲自己,照亮別人....


你寫到一個不得不承認的現象,
要解100~120w, 9cm fan的散熱器起碼要像下列產品:

http://www.pccooler.cn/products/pc/cpu/174-s93e-%E7%BA%A2%E6%B5%B7%E8%87%B3%E5%B0%8A%E7%89%88.html
(9cm fan 配 9cm fin )

http://www.pccooler.cn/products/pc/cpu/572-%E9%BB%84%E6%B5%B7%E5%86%B7%E9%9D%99.html
( 10cm fan 配 9cm fin,強化靜音。 )
以上都是塔型設計。
超頻3這系列產品,heatpipe凸出最上端fin的部分太少,使得最上面2~3片 pin沒有確實接觸到heatpipe。


而下吹式則至少要 10cm fan 配 10cm fin,
Reeven BRONTES RC-1001 (4 heatpipe) 其實不太夠頂,
需要用到 Thermalright axp-100(6 heatpipe) 這樣的等級。


Wraith的heatpipe刻意內藏於鰭片陣列之內, 導致heatpipe彎折處的部分鰭片(fin)並無與之接觸,
這算是自封功力。

以我的標準來說,9.2cm fan 的 Wraith 號稱有 125w 絕對是在唬爛,
超頻3的 紅海、黃海說有120w,我信。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