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重視「產品力」,更要強化「平台力」:D-Link 友訊科技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鍾振遠、IoT 策略事業群處長劉明翰解析智慧家居發展趨勢!

不僅重視「產品力」,更要強化「平台力」:D-Link 友訊科技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鍾振遠、IoT 策略事業群處長劉明翰解析智慧家居發展趨勢!

說到網通類產品,像是網路卡、路由器、無線基地台…等,相信有許多人是 D-Link 友訊科技的忠實客戶,而這間創立超過 30 年的全球企業,近幾年也著力於 IoT 智慧連網設備發展,並在視訊監控領域獲得優異成績,透過整合雲端服務,打造更完善的使用者體驗。

隨著智慧家居設備發展日趨完善,有許多消費者都希望能打造符合自家需求的物聯網系統,但同時也會擔憂相關的安裝設定是否會太複雜,再加上監控攝影機設備牽涉個人隱私,使用的軟硬體是否符合資安規範,也是大家所關心的重點。

不僅重視「產品力」,更要強化「平台力」:D-Link 友訊科技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鍾振遠、IoT 策略事業群處長劉明翰解析智慧家居發展趨勢!
▲此次的受訪者,圖右為 D-Link 友訊科技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鍾振遠,圖左為 IoT 策略事業群處長劉明翰。

D-Link 看到了消費者對於 IoT 物聯網設備使用的需求,因此積極提供更便於使用的應用工具,讓相關功能的操作化繁為簡,並能保護用戶隱私。手機裡的「mydlink App」就是 D-Link 提供給消費者的答案,在今年更進一步升級為 mydlink 2.0 版本,進一步優化操作介面,強化影像傳輸與雲端儲存過程的加密技術,並通過 TRUSTe 隱私認證。

為了讓大家了解 D-Link 在智慧家居相關產品的發展歷程與未來趨勢,T 客邦非常榮幸地邀請到 D-Link 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鍾振遠,以及 IoT 策略事業群處長劉明翰接受採訪,進一步為大家解析產品研發背後的秘辛。

D-Link 最早關注 IP Camera 領域,以「加值服務」提升產品競爭力!

被問到 D-Link 從本業的網通相關產品涉足至智慧物聯網領域的契機為何,友訊科技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鍾振遠提到,其實 IoT 物聯網已經發展多年,但過去因為技術限制,產品功能與使用者體驗較難讓一般消費者接受,因此初期發展並沒有這麼熱烈。也正因如此,D-Link 作為最早關注 IoT 物聯網相關產品的品牌,更意識到產品本身的「可用性」才是發展上的關鍵,尤其 IP Camera 可以說是 IoT 設備中最為核心的產品,以人的五官來說,就是眼睛與耳朵的地位。如何將更多 AI 智慧技術加入監控功能,一直是 D-Link 所關注的重點。

不僅重視「產品力」,更要強化「平台力」:D-Link 友訊科技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鍾振遠、IoT 策略事業群處長劉明翰解析智慧家居發展趨勢!
▲友訊科技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鍾振遠提到,D-Link 在多年前就展開 IP Camera 產品佈局,並藉由網通產品多年的研發經驗為 IP Camera 提供專屬平台,對消費者而言,D-Link 所提供的加值服務也成為購買的主要原因。

也因為 IP Camera 市場近年來愈來愈競爭,有不少產品以低價搶市,但對於 D-Link 來說,並不願涉入這樣「不對稱的競爭」。如何提升產品競爭力才是 D-Link 所關心的,而一個功能完善、能提供更多加值服務的「平台」,就是 D-Link 長期以來持續努力的重點,除了平台本身的功能體驗能滿足用戶需求,平台本身的穩定性、安全性也是消費者能否認同的重要因素,而 mydlink App正是集結許多人心力的成果。

IoT 策略事業群處長劉明翰也補充,mydlink App除了自身的功能性以外,也持續不斷提升與各智慧物聯網平台的應用融合,包括 Google、Amazon 語音助理,以及 Connected Home over IP 與 Zigbee…等平台的整合,提供消費者最大的便利性。

軟硬並重策略,讓 IP Camera 產品功能差異化

在受訪中,友訊科技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鍾振遠也提到,D-Link 的 IP Camera 相關產品在台灣的銷售成績十分出色,而來自於消費者的回饋也都相當正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 D-Link 在產品研發時「軟硬並重」的策略。產品除了要有優異的硬體規格,也要同時在軟體功能上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逐步升級產品的規格與功能。在硬體面接下來會進行網路攝影機畫素的提升,在去年全面導入 Full HD 規格至旗下產品之後,明年中也將進一步升級至 WQHD(2560 x 1440 px)解析度,能進一步配合手機、平板螢幕的規格,為用戶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此外,針對網路攝影機的夜間拍攝能力,未來也將朝向升級「夜拍全彩」的目標前進。

不僅重視「產品力」,更要強化「平台力」:D-Link 友訊科技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鍾振遠、IoT 策略事業群處長劉明翰解析智慧家居發展趨勢!
▲友訊科技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鍾振遠認為,目前 IP Camera 競爭十分激烈,如何在產品功能上做到差異化,是維持競爭力與否的關鍵。

除了硬體,在軟體整合面也是 D-Link 在 IP Camera 持續發展的重點。在 2018 年全面導入 AI 人工智慧分析功能,深獲用戶好評,與傳統的動態偵測、像素點動態比對技術相比,AI 可分辨畫面中的人形,提高網路攝影機主動警示功能的正確性;此外,在消費者關心的資安方面,D-Link 也是首家導入 WPA3 安全協定的品牌。除了資料傳輸至雲端的兩層 128 bit 加密,台灣地區的資料也保存至日本 AWS 亞馬遜雲端儲存伺服器,全方位守護用戶的個人隱私。mydlink 2.0 可配合情境自動排程網路攝影機的開關時間,而大家所在意的「隱私模式」更可直接連動設定,甚至 PT 旋轉式鏡頭系列產品還加入「實體遮蔽」功能,讓消費者能更安心使用。

不僅重視「產品力」,更要強化「平台力」:D-Link 友訊科技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鍾振遠、IoT 策略事業群處長劉明翰解析智慧家居發展趨勢!
▲今年 9 月,D-Link 推出 mydlink 2.0 App 應用大改版,是團隊花費一年時間細心打磨出來的成果。

除了 mydlink Cloud 的雲儲存服務,D-Link 也考量到使用者自架私有雲端的儲存需求,目前也與國內 NAS 大廠 Synology 與 QNAP 合作提供相關的應用套件,將網路攝影機拍攝內容無縫保存至 NAS 之中。

使用者資安意識抬頭,滿足系統安全規範才能獲取消費者信任

最近幾年資安事件頻傳,新聞媒體也有詳盡的報導,這也讓許多消費者十分關心網通與 IoT 物聯網產品的資安規範,尤其 IP Camera 產品牽涉到硬體、App、內嵌系統與雲端…等不同層面。因此 D-Link 投注大量資源建立產品資安標準,除了前面提到在路由器連網採用最新的 WPA3 安全協定以外,影像即時串流傳輸也符合 TLS 1.2 加密的規範,另外產品本身的軟硬體也都有送第三方機構進行資安認證與源代碼掃描,包括資策會或安華聯網協助進行黑箱與白箱測試。

不僅重視「產品力」,更要強化「平台力」:D-Link 友訊科技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鍾振遠、IoT 策略事業群處長劉明翰解析智慧家居發展趨勢!
▲IP Camera 是奠基於網路傳輸技術的產品,除了硬體本身需要有完善的資安考量,與其搭配的內嵌系統、資料傳輸和應用程式…等層面,D-Link 都下足功夫讓產品做到滴水不漏。

另外像是手機端的應用程式,D-Link 同樣也委託資安公司進行程式的源代碼掃描,進行整體的弱點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的隱私資料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外流,而如此完善的資安防護機制,主要也是為了保障消費者的權益,進而獲取對品牌與產品的信任。

重視回饋,以客戶體驗與需求優先,不斷精進產品功能

D-Link 的產品使用者眾多,也讓產品研發團隊能獲取更多用戶回饋。IoT 策略事業群處長劉明翰也提到,其實有不少產品新功能的點子都是源自於用戶的需求,像是過去的 IP Camera 採用持續錄影的方式,常常錄完後很難找到重要事件的時間點,而現在 mydlink App 也允許使用者搭配各類感測器與觸發機制自動紀錄當下事件,像是「門被打開」,或是偵測到「玻璃破碎聲」時自動啟動錄影功能;此外,為了避免遺漏重要事件,D-Link 的 IP Camera 也提供了「預錄製」功能,在事件發生的前五秒動態也會被一併記錄下來,若是現場持續有狀況,也會自動延長錄製時間,無需擔心會漏掉重要片段。

不僅重視「產品力」,更要強化「平台力」:D-Link 友訊科技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鍾振遠、IoT 策略事業群處長劉明翰解析智慧家居發展趨勢!
▲IoT 策略事業群處長劉明翰提到,D-Link 的 IP Camera 有不少功能上的更新都源自於用戶實際使用之後的心得回饋,研發團隊也都十分重視這些來自於消費者的聲音。

此外,mydlink App 的「移動偵測觸發」警示功能除了提供文字推播,也會同步發送事件發生時的畫面截圖,讓用戶更快掌握監控現場。這些功能上的小細節是用戶回饋後陸續更新加入,而明年 mydlink App也將會加入「人臉偵測」功能,讓自動截圖進一步放大臉部,可供使用者清楚辨識畫面人物。

不僅重視「產品力」,更要強化「平台力」:D-Link 友訊科技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鍾振遠、IoT 策略事業群處長劉明翰解析智慧家居發展趨勢!
▲透過持續深化 AI 技術,讓 D-Link 的 IP Camera 擁有更精準的影像辨識能力,也大幅降低系統的誤判問題。

當然,今年 D-Link 的「重頭戲」莫過於網路攝影機應用 App - mydlink 2.0 更新,這項任務讓研發團隊足足花了一年時間蒐集並整理使用者的心得回饋,再逐項對 App 進行調整,其中包括精簡選單層次,讓使用者更快找到想要的功能,另外全新加入的 Smart Bluetooth 機制也讓使用者透過手機藍牙快速配對新設備,並提示設定步驟。此外,mydlink 2.0 也提供自訂情境模式的彈性,可以根據使用者在家或睡覺與否,自動切換網路攝影機的錄影開關,讓使用者省下手動操作的麻煩。

產品線多元,更能滿足不同用戶需求

目前 D-Link 旗下的mydlink IP Camera 產品類型相當豐富,可提供消費者室內與戶外的監控需求。以標準固定式的室內監控網路攝影機來說,除了體積更小、外型設計更為精簡以外,也更容易融入居家空間,讓使用者不會有被監視的不適感;另外,若是需要大範圍監控,也可以選擇 360 度旋轉視角的 PT 系列網路攝影機。

不僅重視「產品力」,更要強化「平台力」:D-Link 友訊科技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鍾振遠、IoT 策略事業群處長劉明翰解析智慧家居發展趨勢!
▲D-Link 目前推出的 IP Camera 產品類型多元,除了體積小巧的 DCS-8300LHV2(圖中),也有可 360 度旋轉切換視角的 DCS-8526LH(圖左),以及戶外型的 DCS-8302LH(圖右)。

D-Link 的戶外機種選擇也相當多元,有整合LED照明與警報功能的機種,另外考量到網路連結需求,戶外機種也有支援 2x2 Wi-Fi,或是內建 LAN 連接埠可連結實體網路線輕鬆整合網路部署,在安裝上也能搭配束線帶安裝,省去鑽孔的麻煩。

不僅重視「產品力」,更要強化「平台力」:D-Link 友訊科技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鍾振遠、IoT 策略事業群處長劉明翰解析智慧家居發展趨勢!
▲同樣為戶外型機種,此台 DCS-8630LH 兼具自動照明與 IP65 防水防塵能力,也提供更為便利的束帶安裝方式。

消費者要的是「功能」,而非「硬體規格」

在訪問中,友訊科技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鍾振遠也提到 D-Link 在研發 IP Camera 與 IoT 物聯網產品時,核心理念在於重視消費者的「需求」,畢竟消費者購買商品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生活上的問題,而非商品本身的「硬體規格」有多麼吸引人。也正因如此,D-Link 除了為相關商品打造高度整合的應用平台,更持續且努力不懈地維運與升級平台功能。

不僅重視「產品力」,更要強化「平台力」:D-Link 友訊科技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鍾振遠、IoT 策略事業群處長劉明翰解析智慧家居發展趨勢!
▲D-Link 對於 IP Camera 與 IoT 物聯網產品的研發,更著重於用戶實際應用時的細節,除了追求產品硬體的設計完美,高度整合的 mydlink 2.0 更成為使用者體驗升級的關鍵。

擁有豐富研發經驗的 IoT 策略事業群處長劉明翰認為,「魔鬼藏在細節中」,唯有將產品的每一方吋都做到盡善盡美,才能獲得消費者的肯定,建立對品牌的信賴感,而這不僅是 D-Link 持續努力的方向,更是企業對於消費者的承諾。


※ 文章轉載自T客邦
https://www.techbang.com/posts/83202
今天買了一台DCS-8300LHV2 可插記憶卡的機種
竟然APP沒有全時錄影選項!! 沒有!!
只能用那個不太靈光的偵測事件
目標連續在面上動了1分鐘竟然還能錄成3-4段事件
靈敏度都調100%了也沒改善
非常容易錯失關鍵時刻
APP真的....不夠用心 蠻失望的
沒有時間條可以隨拉隨看 只有那七零八落的偵測

希望快點開放全時錄影 不然買大容量記憶卡買心酸的
也不用計較偵測事件斷成亂七八糟 越看越找心越累

期盼貴公司能聽進去
買了DCS-8302LH
居然ONVIF支援只有半套
只有錄音功能,喇叭功能無法使用
didikiki88 wrote:
說到網通類產品,像是...(恕刪)

這個牌子沒救了,產品設計不追求完美,介面設計不追求人性化,連行銷都這麼八股,一點實際內容都沒有....

ip cam已經發展了這麼多年,還有人抱怨一些基本功能有問題....
momodoli wrote:
今天買了一台DCS-8300LHV2 可插記憶卡的機種 竟然APP沒有全時錄影選項!! 沒有!!
只能用那個不太靈光的偵測事件 目標連續在面上動了1分鐘竟然還能錄成3-4段事件
靈敏度都調100%了也沒改善 非常容易錯失關鍵時刻 APP真的....不夠用心 蠻失望的
沒有時間條可以隨拉隨看 只有那七零八落的偵測

希望快點開放全時錄影 不然買大容量記憶卡買心酸的 也不用計較偵測事件斷成亂七八糟 越看越找心越累 期盼貴公司能聽進去

momodoli 大大 您好:

很抱歉造成您使用上的困擾。您的建議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和進步的動力。我會反映給相關單位參考。再次感謝您的支持。
此外,若您方便請私訊我或致電D-Link技術支援,讓我們進一步確認您的應用。謝謝。

/KiKi
patrick339 wrote:
買了DCS-8302LH
居然ONVIF支援只有半套
只有錄音功能,喇叭功能無法使用

patrick339 大大 您好:

請問您是搭配使用哪一廠牌型號的NAS使用呢? 首先,須與您說明當您將網路攝影機透過onvif方式新增至第三方NAS使用時,此時即全由第三方NAS接管。

除了功能設定須於第三方NAS上設置外,雙向語音功能須視第三方NAS是否支援而定。
建議您可致電NAS原廠進一步確認。謝謝。

/KiKi
bbctank wrote:
這個牌子沒救了,產品(恕刪)

這樣說有點太偏頗了
D-Link最近推出很多種網路攝影機,戶外照明、360度旋轉的
連大家擔心的資安也有多層防護,比起其他家,D-Link用起來安心多了
我就買了一台他們家的ip cam放在大門,至少我自己是覺得很夠用了
更新後的mydlink 2.0也多了不少功能
didikiki88 wrote:
momodoli 大(恕刪)


知道貴公司雲端服務需要節省空間 畢竟雲容量都是成本
畫面的確是清晰 APP操作流暢度上也尚可
但就是偵測畫面連續性不佳(已靈敏100%) 錄一次僅12~15秒 動作超大也頂多30~40秒
畫面上目標連續作動3~5分鐘 也會錄成十來段 我還得一段一段看 這人性化嗎?
還不算段落之間漏失的時間 錯失畫面 完全無連續性可言
以及 本地記憶卡無全時錄影功能(沒有使用到貴公司雲端空間的使用者無法選擇)
在儲存上的確不夠全面 如果能在下次APP更新改進
照顧到本地儲存&記憶卡的使用者 (這在別家是基本...功能 唉)
必定給予高評價

因為本著支持台灣產品以及信任貴公司資訊安全 才選擇DLINK
花費了相對稍高的價格下 別讓消費者失望了 感謝
oftenw7 wrote:
這樣說有點太偏頗了D(恕刪)

什麼叫偏頗??
您只用自己的經驗來評斷他人的經驗,難道就不偏頗??
光這一樓就有兩個user買了這篇「形象文」裡推廣的產品來抱怨了,其他沒有看到或認賠的user一定更多,d-link曾經是國際品牌前十名之一,自從創辦人去世後,不管是產品線規劃,或是產品功能設計、軟體支援等都比其他家不足。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買tp-link的usb網卡會附光碟片,但是買d-link的usb網卡沒有光碟片,或許d-link的pm想法是環保順便節省成本,但是請問一個問題,會買新的網卡,不就代表「機器本身不能上網」,然後客人要怎麼上網去下載「驅動程式」回來安裝??

如果是apple的用戶,手機下載後,電腦又要裝itunes才能連線....

如果要節省光碟片,至少要想辦法把所有的網卡的軔體寫成作業系統可以自動辨識,自動安裝,可是我買asus的幾乎是即插即用(他們家也沒附光碟),可是這個牌子的就要看運氣,如果遇到客人的舊作業系統或是新電腦裝舊網卡就.....
已經有8年沒用D-LINK產品了
當時因為使用D-LINK的無線AP
因為還在保固期內,網路會常常斷線問題
送修後居然說測試正常,僅更新韌體就被退回
但退修後拿回使用,斷線問題依舊沒解決...
後來改用華碩無線AP用6年多來都沒壞,也沒出現斷線問題
還有更早期買的16port的SWITCH,五年就掛掉了
雖然我知道很多公司的決策,若客戶產品不會壞
就不會有換新的意願
但這樣相對也會造成客戶對這品牌失去信任

知道貴公司經營不易,也想積極轉行擴展市場
只能說...要做,就好好加油吧
看有沒有機會拚過海康威視或大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