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設想了幾個可能影響網路傳輸的因素,並對其做了相關的測試,結果如下…
測試基準:


一:關閉防毒軟體



很明顯的,防毒軟體對網路的傳輸有影響。關閉防毒軟體能增長網路傳輸的速度,尤其對眾多的小檔案而言,減少防毒軟體的監控,傳輸的速度加快許多。
二:開啟 Jumbo Frame
我的Switch確定是有支援Jumbo Frame的,RT-N16也有,網路卡就更不用說了。但為了減少變數,我將網路的架構更改如下圖。

開啟Jumbo Frame 9K


同場加映Jumbo Frame 4K



理論上來說,開啟Jumbo Frame能增進網路傳輸的效能,前提是所有的設備都必需支援Jumbo Frame,這樣子巨封包才不用再切割。
事實上卻是,開啟Jumbo Frame後,網路傳輸效能不升反降。看起來似乎是封包經過了再切割,導致效能比未開啟時還低,但我很確定我的設備都有支援Jumbo Frame,我還查了原廠相關文件,確定是有支援的;我也曾試過用RT-N16取代3Com的位置,結果差不多。為什麼會這樣,我也不清楚…
比較奇特的是Jumbo Frame設定為4K時,Zoe -> Sop大檔案的傳輸,效能是增長的,比測試基準多了6.93%。我重測了一次,結果差不多,只有這個測試數值是增長的,原因不明…
我比較好奇,有沒有人開啟Jumbo Frame後,傳輸效能是增加的?是如何設定?
三、更換為WinXP系統
據聞Win7網芳的傳輸效能較佳,不知是不是這樣,來實驗看看~
| 測試環境 | Zoey | Sophie |
| CPU | Q9400 2.66G | E5400 2.7G |
| RAM | 8G | 8G |
| OS | WinXP SP3 32bit | Win7 x64 |
| NIC | Intel 82567LM-3 | Intel 82566DM-2 |
| HD Read/Write | 123 / 122 | 127 / 126 |
| RamDisk R/W | 3186 / 1814 | 1997 / 3259 |
一號機更換作業系統為WinXP SP3 32bit,因為ImDisk只能支援系統抓到的記憶體,32位元超過4G以後的記憶體無法使用,因此更換Ramdisk軟體為Gavotte RAMDisk 1.04,其餘條件相同。



可以看得出XP在網芳的效能,的確遠遠不及Win7,或者說Win7在CIFS這一塊下的功夫不少。事實上,在測過其他作業系統後,Win7在這一塊可以說是最強的。
四、在硬碟不同位置的檔案對傳輸的影響
簡單來說,就是要測試檔案在硬碟內外圈對傳輸的影響。以上的測試都是把硬碟格式化後,將測試用的檔案Copy到硬碟。基本上,檔案會存放在硬碟的最外圈,也就是讀寫效能最好的區域。但現實中,我們的檔案都是散落在硬碟的各個角落裏,很自然的,跑出來的數據就不會那麼漂亮。影響一定是會有的,不用測也可以想得到。不過到底會差多少,這就是這段測試想探討的。
測試方法為,當一號機測試硬碟容量剩餘1/2、1/3及1/10時,放入測試檔案,量測檔案在硬碟不同位罝時,對傳輸效能的影響。
測試碟250G,實際容量232G,在格式化完後,複製115G的檔案至測試碟,以Diskeeper查看檔案結構,若有空隙,則以小檔案填補。等到無任何空隙後,再將測試用檔案拷入,為的就是讓測試用檔案排在檔案的最末端。等到1/2測試完畢,刪除測試用檔案,再將硬碟容量佔用至剩餘1/3,然後重複上述動作…
附上測試基準數據,方便對照。





首先看到,原本3rd的快取對大檔案影響較少,但在最後一欄容量只剩1/10時,因硬碟讀取效能降到70MB/s左右,這時快取的功用就比較明顯了。
另外,按照小檔案傳輸的表格來看,基本上數值沒什麼變動,即使位置在內圈,硬碟也足應付小檔案的存取。上圖紅框的部份,可能有些誤差,但也可能代表一號機的測試碟讀取還能維持14MB/s,寫入則降到12MB/s。不太確定,參考就好。
總的來說,硬碟內外圈對小檔案的傳輸沒什麼影響;對大檔案而言,容量剩1/3時都還有不錯的表現,一直到硬碟最內圈數值下滑的幅度才較大。
To be continue…
網路傳輸測試 測試一:測試基準
網路傳輸測試 測試三:Soft Raid @ Windows
網路傳輸測試 番外篇:殘酷的現實…
網路傳輸測試 測試四:ZFS @ Solaris Express 11
網路傳輸測試 測試五:ZFS 二回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