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台灣最大的網路交換中心竟然沒有異地備援的基本概念?

自由人 wrote:


Power_dolls網友說的十分...
說的很好,謝謝,我想是我太高估某些賺錢企業的良心了,看來我的手機業者不合格...

samxpjp wrote:
已是資料交換中心,備援電力或HA基本上這樣的資料規模不是成本考量說得過去的。


既然是這麼重要, 那應該要用 Tier 4 的要求來建機房, 也就是 UPS room 應該要有2個.
當一個 UPS room crash, 理論上對 server 的供電不應中斷.
如果設計上, 整個大樓只有一個台電的外線迴路, 那只能說該死.

對了, 為什麼沒有人去問問張善政的意見? 對 IDC/ISP 這些業者, 是否應該要訂定更高的規範?
這畢竟是國家競爭力重要的一環, 也是人民(特別是像我們這種宅民 ^_^|||)權利與福祉的一部份.

netgaze wrote:
討論的很熱烈 , 但重點就是 數位通 和 是方 的工作 sop 有問題 ....
導致了長時間的 斷線 .... 就是 人的問題 .... ;;; 找一堆 碩博士 屁用都沒用 .....


沒有設備是永遠不故障損壞的,
就算是再強大的基礎設備,也是有可能發生意外

所以才會有備援這回事

你說是方跟數位通有問題嗎? 相信多少是有的,

但是其他ISP業者跟承租IDC空間的ICP廠商有沒有問題呢?
為何會讓一個那麼重要的設備只放在是方這個籃子裡,不多放幾分在其他的地方,或是多接幾條線去其他IX呢?

我覺得這些ISP與ICP也需要再重新檢視一遍有關於重要服務運作與備援的方式了
netgaze wrote:
導致了長時間的 斷線 .... 就是 人的問題 .... ;;; 找一堆 碩博士 屁用都沒用 .....


這是很有趣的 human resource 的問題喔!
一個好的 data center, 不是只有 IT 要找高素質人力, 連動力機電也應該要喔!

但是, 就我在 IT 這個領域幹了20多年, 很少看到老闆願意在動力機電這裡投資高素質人力的.

可以去問問看, 除了 Acer eDC & 高速電腦中心之外, 有哪個 IT 單位雇用了高學歷且有實務經驗的專職廠務動力機電工程人員(更不用講 "團隊" 了)?

power_dolls wrote:
沒有設備是永遠不故障...(恕刪)


不要跟一些外行人說一些內行話,反正他們只知道不能上網
所以說破嘴都沒用
這是我的心得
chiang:01上嘴砲太多了
wsctw wrote:

craigkuei wrote:
我的想法是中華把持太多網路資源 不只最後一哩應該分拆
連國際海纜也應該分拆 否則就會發生像昨日一樣 中華失火 全台遭殃

我不在乎中華有沒有備援 我在乎的是我有沒有第二家的備用服務商
從狀況來看 我們(全台灣)目前就是沒得選
所以連外網路慢 大概八九不離十 就是種花的問題

尤其這樣重要的機房 居然放在一般辦公大樓
那這樣是否其他樓層 其他公司的人 都有可能影響機房運作
更何況還便宜行事出租機房給別人 試問要是出租的客戶有進行側錄全台聯外封包怎麼辦?
種花能保證沒有問題嗎? 簡直是亂七八糟




個人認為你的想法很莫名其妙
難道NCC沒發給台固,速博這兩家固網執照嗎??
況且最後一哩當初根本不是中華不分拆
而是沒其他業者要買(不想花後續維護的錢?)

其他家業者自己不建設,寧願巴著中華不放
現在好了,出了問題才在那邊靠北中華不做備援? ...(恕刪)



個人認為你的想法很莫名其妙
難道NCC沒發給台固,速博這兩家固網執照嗎?? +1

台固,速博這二家, 何時花錢建立自己的 Last mile 了,
中華... x 著也中槍

changbsd wrote:
不要跟一些外行人說一...(恕刪)


同意大大說法 , 外行人講的都不用負責的 , 反正只出張嘴講講 ~
changbsd wrote:


不要跟一些外行人說一些內行話,反正...恕刪
有些人說破嘴也不願意相信是真的,但是也有些人須要內行人說才懂不是嗎?教學相長不是嗎?或許有天在某些事情上您也須要內行人提點也說不定是吧?!

sjl6153 wrote:
我省錢的心態?個人覺...(恕刪)



舉個比喻,

轉運站->是方,
乘客->用戶
車-)網路


轉運站有到各目的地的車 , 轉運站有一天燒了 ,

試問大大:
要怪轉運站怎麼沒有備援站 ?
還是那些車怎不會到別的站 ?

要是車可以到別的站 ,乘客會不會走去那一站 ?

還有乘客怎不會去買到相同地方的別家車票 ?



如果大大對於網路架構 , 路由協議還有路由交換機制都很知道(可以去考個CCNP或CCIE ,google可以查) ,再進而了解電路成本跟設備規格, 今天就不會發這文了 ~

說要異地備援? 那大大有申請兩家以上的網路嗎 ?







異地備援...


這名詞哪來的?

到底有多少人真實做過異地備援的工作?

異地備援又如何讓資料完整同步?

工程有多浩大...?


沒多少人知道吧,做過異地備援的人又有多少人有信心在主機發生異常時

"即刻"切換到異地主機去,即使給你一兩天時間,又有多少工程師保證可以100%確保服務不會有問題

異地備份主要是用於保存資料,不是用來保證服務

IP切換,DNS切換 最少也要數個小時,切了再切回來?

有幾百個服務要切啊...講得很簡單 做起來很困難

如果今天燒起來的是機房,

還沒滅火的當下應該緊急應變小組就開始想辦法啟用異地機房


既然評估是一周內可以恢復...那就沒必要啟用異地機房

只是多做一次工 又多增加資料遺失的風險


貓老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