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huang0317_3 wrote:你的標題是 "我對網...(恕刪) 我只有2個問題問你:1.你有沒有很認真的看人家的文章?2.你到底看不看得懂人家在寫什麼?我不想這樣懷疑你:就是人家網路上俗稱的工讀生。但你提的問題,我真的不回答你,不好意思,回答你,我之前寫得不就白寫。希望,你懂得給予尊重,謝謝。我是不是多次跟你說過,我不想討論第四台和民營業者,不然,題目就太大了。我也跟你說,我想到更好的標題我再改,你也說不用。結果你現在又來扯第四台。經濟利潤;利潤-機會成本,當經濟利潤為0,表示市場處理完全競爭。非營利:就是不考慮股東權益報酬,也就是所謂股利這些都是很基本經濟學名詞,希望你不要再錯解人家的意思。願意花那麼多時間回覆你,是真心希望你認真思考,再提出看法,不要為問而問。
這也就是我想表達的,樓主的意見是可以討論的,但要最主要考量,臺灣已不會再出現孫運璿,李國鼎之流的人物了,像生技,某位政客,也是為自身利益及選舉的方面去考量。至於張善政先生,能有多少權力去推動,也要看上面給他多少的權力。這就是臺灣現有政治的悲哀。像之前的dram,現在的面板,太陽能,都是。這樣的政府是不值得期待的!
Sato989 wrote:願意花那麼多時間回覆你...(恕刪) 抱歉,你花那麼多時間回覆了哪些?你不是說 "今天我已舉很多例了"你的實例在哪裡?請問有哪個國家是直接補貼在線路佈建?跟獎勵投資有何差異?更重要的是錢從哪裡來?由誰主導花的這些錢?這樣跟國營有何差別?國營的效率會高嗎?請問如果沒賺錢,誰會買你所說的基金(信託?)?還是說政府買單,全民負擔?如果賣的貴,不就又圖利中華電?如果賣的便宜,不就圖利固網財團?
alexhuang0317_3 wrote:抱歉,你花那麼多時間...(恕刪) 前面的問題,請你看前文,就不再累述。直接回答你最後一問題:你懂不懂REIT's,懂不懂固定收益基金?ISP業者承租線路的錢扣除折舊和變動成本就是這筆基金的固定收益。這種bond fund和你講的賺不賺股票型基金完全不一樣。 所以,我說你不懂又愛屁,你還不承認。會沒人租嗎?不會,你用膝蓋想,線路會因為所有權轉移就沒人租,百貨公司老闆換,櫃位就會撒?會賠錢,可能,但賠錢是取決在售價和折舊年限,售價低,受益的是所有人,不是財團,因為ISP多,市場已經是完全競爭市場,沒有經濟利潤了,沒有會人進入,也沒有人會退出,而消費者的價格,就只剩下成本加上會計利潤,價格由市場來決定。這個前面有沒有講過,有,結果你還問,非得透露你的程度。最重要,人家的回覆,你看不懂,不代表人家沒回答,如果,你不喜歡這標題,或是你的認知和專業不足以了解到這內容,我請求你,就退出這樣的討論,謝謝。
[其實國家是不是可以把中華電信的線路,切割成一個獨立基金(不是公司),由基金向中華電信收構所有的固網線路後,退出中華電信經營,並全面開放民間企業承租線路]成立一個基金,錢從那麼來?跟大眾募集?還是國家出錢?看了好久都不懂,錢從那裡來?基金規模要多大?
Sato989 wrote:線路會因為所有權轉移就沒人租,百貨公司老闆換,櫃位就會撒?...(恕刪) 你舉的案例很好百貨公司老闆換,櫃位會不會撒?看租金,會不會變? 租金變貴,當然撤看服務會不會變? 服務變差,當然撤看有沒有前景? 沒有前景,當然撤所以如果你有想過我的問題,你就會發現這些問題錢從哪裡來?由誰主導花的這些錢?這樣跟國營有何差別?國營的效率會高嗎?重點在誰經營? 會比原來的效率好嗎?有足夠的資金再投資嗎?還是買了之後,就沒錢了,變成一攤死水
ASD123456d wrote:[其實國家是不是可以...(恕刪) 錢由國家出,來源由釋出中華電信股票後的錢,不夠,再由國家預算注入,基金規模多大,細則為何,把這概念丟給國外的風險顧問公司或投資銀行,國內,我不知道兆豐銀行,有沒有能力處理這麼大的案子,付個300萬美金,三個月,相關細則、辦法、設備作價,就全部出來了。只在於這樣的概念,大家接不接受,政府有沒有這樣的決心而已。但很難,要一個一個向大家解釋,到大家都懂,我看也不知何時,更何況,只要有人再丟什麼圖利財團、我又沒有要用網路之類的,這案子我看也不告而終。
Sato989 wrote:錢由國家出,來源由釋出中華電信股票後的錢,...(恕刪) 你還是沒回答由誰主導花的這些錢?這樣跟國營有何差別?國營的效率會高嗎?重點在誰經營? 會比原來的效率好嗎?有足夠的資金再投資嗎?還是買了之後,就沒錢了,變成一攤死水你舉的百貨公司案例很好可以多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