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碩ROG G20遊戲主機開箱與規格介紹 |
從外箱上的照片可以知道華碩這款ROG G20的主機在前面板兩側以及底部都有加入LED背光設計,並可讓玩家透過軟體來設定背光燈色以及顯示模式。

外盒上蓋有標示這款主機具備NVIDIA GeForce GTX顯示卡、8百萬色的背光燈色調整、SonicMaster音效設計以及提供100GB的雲端儲存空間等特色。

這次借測的ROG G20電競主機是搭載Intel Core i7-6700處理器,並直接內建NVIDIA GeForce GTX 1080顯示卡與16GB的DDR4快取記憶體,而儲存規格方面也採用雙硬碟設計,搭配了512GB的固態硬碟以及1TB的3.5吋磁錄式硬碟。

打開外箱上蓋會先看到隨附的鍵盤,底下空間便是這款ROG G20主機,而右側紙箱內還有提供一些配件與供電變壓器。

隨附的鍵盤是全尺寸設計,質感普普通通。

鍵盤右上角設了一個相當明顯的音量調整裝置。

隨附鍵盤是薄膜式按鍵設計,按鍵力道比較偏硬一點的設計。

包裝內還有隨附一個光學滑鼠,不過質感一樣也是普普通通。

除了鍵盤滑鼠之外,包裝還有提供了安裝說明書、保固卡、McAfee防毒軟體三年版序號、供電變壓器、電源線以及6Pin電源線。

隨附的供電變壓器其實是由兩個獨立的變壓器組合而成,所以實際使用時必須要連接兩個電源插座。


其中一個供電變壓器是台達電製造的ADP-230EB,輸出供電規格為19.5V/11.8,最大供電瓦數規格為230W。

另外一個供電變壓器也台達電製造,型號為ADP-180MB,輸出供電規格為19.5V/9.23A,最大供電瓦數規格為180W。

這次借測的新款ROG G20電競主機的外型設計基本上跟之前的版本差不多,前面板以及機身上方同樣都是採用了馬雅圖紋設計,而且機身右側板上還有壓印ROG的招牌邪惡之眼圖樣。此外,機身的前面板以及底部也都有有加入LED背光設計,並可以透過軟體來調整燈色以及顯示模式。

機身前面板上有設置了薄型的DVD燒錄器、兩個USB3.0傳輸埠以及3.5mm的耳機麥克風前置音源。


電源開關也是設計在前面板上,實際運作時也會有背光顯示。

機身左右兩邊側板都是採用霧面磨砂的表面處理,並有分別壓印了Asus字樣以及ROG邪惡之眼圖樣。


電腦的I/O大多集中在機身後方,主要有提供了兩組USB3.1、兩組USB3.0、兩組USB2.0、一組Gigabit RJ-45有線網路埠以及3.5mm的音源端子。而在主機板上還有一組HDMI影音端子,不過因為機身內有安裝獨立顯示卡,所以一般狀況應該用不到這個HDMI端子。


在這款ROG G20主機內直接內建了一張NVIDIA GeForce GTX1080顯示卡,並有提供三組DP1.4、一組HDMI 2.0b以及一組DVI。

機身背面有設置了兩個電源接頭,如果沒裝顯示卡的話,基本上只要接上一組電源就可以啟動。而這次借測的ROG G20主機內因為有加裝了一張GTX1080顯示卡,所以實際運作時,必須要同時連結兩組電源才能夠正常使用。

這款主機的散熱設計主要是從底部的開孔進風,再透過內建的風扇將機身內廢熱從上方排出。


接著拆開主機外殼來看看內部的設計吧!實際拆機時,要先卸下機身上方的外蓋就可以看到固定螺絲,而在底部還有另外一顆固定螺絲也要鬆開。

機身外蓋有連結了一條LED燈的電源線,所以拆外蓋的時候要稍微注意一下,避免把線弄斷。

在主機裡面主要是靠這兩顆鼓風扇將空氣吹向上方鰭片來加速散熱效果。

卸下風扇後,可以看到底下的處理器有搭載一個銅質基底來吸收廢熱,再透過兩根8mm的熱導管將廢熱傳導到上方的鋁擠鰭片上,最後再透過兩顆鼓風扇來加速散熱。

在機身主機板上有設置了兩個SO-DIMM DDR4記憶體插槽,不過這次借測的機器只有安裝一條SAMSUNG推出的16GB DDR4-2133記憶體。

這款G20主機安裝的顯示卡是創建版GTX1080,而且為了搭配機身空間設計,還有加裝一個轉接電路板來改變顯示卡安裝方向。

機身內的主機板是特規的H170-P/G20 CB/DP,並搭載了Intel H170晶片組。

儲存規格方面,機身左上角有內建了一個SK hynix海力士推出的2.5吋固態硬碟,容量規格為512GB。

除了固態硬碟之外,在顯示卡下方還有內建一顆TOSHIBA推出的3.5吋硬碟,容量規格為1TB。

在主機板上除了有設置一組連接GTX1080顯示卡的8Pin電源接頭之外,旁邊還有預留一組6Pin電源接頭,讓玩家日後可以升級更高階的顯示卡。

ROG AEGIS監控設定軟體 |
軟體方面,華碩在這款G20主機內直接預裝了一款Aegis 效能監控程式,可讓玩家用來查看核心硬體、網路以及風扇等零組件的運作狀況,而且在軟體內也整合了LED燈調整功能,可用來自訂LED背光燈色與顯示模式。而這次提供的新版Aegis除了介面配色改成ROG紅黑色調之外,各個功能視窗也能夠自由調整位置,並可依照喜好調整透明度顯示,看起來更加有科技感。

在Threshold setting與System Usage視窗裡面會分別顯示處理器的溫度、電壓以及處理器、記憶體以及與網路的使用率等資訊。

若是要調整機身的LED背光燈色的話,可以透過軟體內的Lighting功能調整,並可個別調整左、右面板以及底部等三個區域的燈色與顯示效果。

ASUS Command控制軟體 |
在G20系統內除了有預載Aegis 效能監控程式之外,還有另外提供一個ASUS Command控制軟體,可用來操作電源、韌體更新、系統安全、備份還原等功能設定。

在電源項目裡面有提供了Ai Charger II功能,開啟之後就可以加快USB的充電速度,方便玩家連結其它裝置充電。

另外一個電源管理頁面中有預設了一般、高效能以及最大節能三個電源模式讓玩家可以快速操作切換。

在軟體內的安全功能頁面內有提供了一個PC Cleanup功能,可以快速清理系統內的一些暫存檔案。

這個軟體內也提供了備份還原功能,方便玩家快速備份系統。

在這個功能頁面內也提供了備份碟建立功能,讓玩家在日後可以更快速修復系統。

針對音效方面,軟體內有提供了一個Audio Wizard 功能,上面已經有預設幾個場景模式給玩家快速切換使用。

透過設定選單還可以進一步調整高低音以及等化器之類的設定。

效能測試 |
接著就來看一下這款G20遊戲桌機的各項硬體以及實際遊戲方面的效能表現吧!在看到效能表現之前,一樣先提供一些硬體資訊給大家做個參考。首先在CPUz軟體資訊內可以看到這款主機搭載的處理器是Intel Core i7-6700四核心處理器並有搭配一條16GB的DDR4-2133記憶體。內建Intel Core i7-6700處理器預設時脈為3.4GHz,並有支援Turbo boost以及Hyper-Threading技術,最多可同時執行8個執行緒。

繪圖晶片部分則是搭載了創建版NVIDIA GeForce GTX1080顯示卡,其中的GP104繪圖晶片具備了2560個CUDA運算核心,預設運作時脈為1607MHz,並有搭配8GB的GDDR5X快取記憶體。

儲存規格方面,在這款G20電競主機裡面有搭載了一顆SK hynix海力士推出的Canvas SC300 512GB固態硬碟以及一顆TOSHIBA推出的DT01ACA100 3.5吋7200轉HDD硬碟,容量規格為1TB。


其中的SK hynix海力士Canvas SC300 512GB固態硬碟是作為主機的系統碟,扣除系統以及預裝的軟體之後,可用容量大約還有436GB。至於另一顆TOSHIBA的3.5吋硬碟則是作為資料儲存碟,格式化之後的可用空間大約有931GB。

處理器效能測試 |
在CPU-Z軟體的測試中,內建的Intel Core i7-6700處理器單核心效能測試結果為1818分,多核心效能測試結果為7930分。

在CINEBENCH R15軟體測試中,處理器單核心效能測試結果為167cb、多核心效能測試結果806cb、OpenGL顯示效能結果為119.23fps。

在Nuclearus Multi Core軟體效能測試中,處理器效能測試結果總分為33223分。

透過X264 FHD Benchmark軟體測試影像轉檔效能時,內建的處理器轉檔效能測試結果為26.9FPS。

記憶體效能測試 |
實際使用AIDA 64軟體來測試記憶體效能時,內建記憶體讀取效能測試結果為16609MB/s、寫入效能為15806MB/s、複製效能為16737MB/s、延遲結果為64.7ns。

硬碟效能測試 |
透過Anvil's Storage Utilities軟體測試內建的海力士2.5吋固態硬碟時,循序讀取與寫入效能結果分別為483.59MB/s與428.27MB/s,4K讀寫項目效能測試結果為25.29MB/s與93.74MB/s。整體測試結果總分為4166.7分。

透過Anvil's Storage Utilities軟體測試內建的TOSHIBA 1TB 3.5硬碟時,循序讀取與寫入效能結果分別為187.5MB/s與135.13MB/s,4K讀寫項目效能測試結果為0.58MB/s與1.47MB/s。整體測試結果總分為369.53分。

當CrystalDiskMark軟體設定為隨機模式來測試內建的海力士2.5吋固態硬碟時,硬碟的循序讀寫效能測試結果分別為496MB/s和450.6MB/s;4K項目的讀寫測試結果分別為28.1MB/s以及103.7MB/s。
測試內建的TOSHIBA 1TB 3.5硬碟時,硬碟的循序讀寫效能測試結果分別為197.1MB/s和190.6MB/s;4K項目的讀寫測試結果分別為0.633MB/s以及1.328MB/s。


3D遊戲效能測試 |
ROG G20電競主機在3D Mark軟體的Time Spy、Fire Strike Ultra、Fire Strike Extreme以及Fire Strike場景項目的測試結果分別為6086分、4888分、9015分以及15693分。




在Unigine Heaven 4.0軟體中開啟4XAA反鋸齒選項以及最高等級的顯示特效時,解析度在1920x1080的測試結果為123.5FPS,總分為3110分。開啟3840x2160解析度的測試結果為30.6FPS,總分為770分。


在Unigine Valley 4.0軟體中開啟4XAA反鋸齒選項以及最高等級的顯示特效時,解析度在1920x1080的測試結果為115.4FPS,總分為4826分。開啟3840x2160解析度的測試結果為37.8FPS,總分為1581分。


實際玩DOOM毀滅戰士遊戲,並將顯示選項都開到超高時,解析度1920x1080的每秒平均遊戲畫面為148.15FPS、開到3840x2160解析度的每秒平均遊戲畫面為57.61FPS。

實際玩鬥陣特攻遊戲,並將顯示選項都開到最高時,解析度1920x1080的每秒平均遊戲畫面為112.28FPS、開到3840x2160解析度的每秒平均遊戲畫面為88.57FPS。

在GTA 5遊戲測試中開啟FXAA、MSAA 4X、TXAA等反鋸齒選項以及非常高等級的特效選項時,解析度1920x1080的五個場景的每秒平均畫面張數大約都在86~110之間。當解析度設定提昇至3840x2160後,五個場景的每秒平均畫面張數大約都在36~40之間。


在古墓奇兵遊戲測試中,當遊戲影像設定為解析度1920x1080,並開啟最高等級的顯示選項時,每秒平均畫面張數的測試結果為167.9FPS,將解析度開到3840x2160的每秒平均畫面張數的測試結果為57.9FPS。


運作溫度測試 |
在室溫26度以及裸機運作的環境下,當這款ROG G20遊戲主機處於待機狀態時,處理器核心運作溫度大約會在42~44℃左右,而繪圖晶片的運作溫度則會在38℃上下。

接著同時開啟Furmark與AIDA64軟體燒機15分鐘之後,處理器的運作溫度大約會在69~73℃之間,而繪圖晶片的運作溫度則會控制在82℃以內。

在燒機狀態時,主機上方的出風口實測溫度大約是58℃、側邊機殼表面溫度大約是57.3℃、顯示卡出風口溫度大約是76℃。



測試總結
從各項測試來看,這次ROG新款G20電競主機在GTX1080顯示卡的加持下,各個遊戲都有著相當不錯的表現,而且在那麼小的體機內還能夠讓處理器與顯示卡的溫度控制在70~80℃左右,散熱效果也還算不錯。不過,有一點比較可惜的地方就是這次借測的機器雖然記憶體容量有16GB,但因為只有單條記憶體,無法發揮主機板雙通道的效能,而且記憶體位置隱密要自己加裝更換也不太容易,若是之後出貨可以改成雙條記憶體或許會比較方便一點。
就整體來看的話,華碩ROG G20最主要的特色就是可以在12.5公升的體積內同時塞入Intel Core i7處理器以及GTX1080顯示卡,並且還有SSD+HDD雙硬碟設計,規格與體積的設計的確都蠻出色,對於要求效能與輕巧體積的玩家來說,這款G20的確是蠻不錯的選擇,但就價格方面來看,之前搭載GTX980顯示卡的版本就要價台幣6萬元左右,這次升級GTX1080顯示卡之後,官方建議售價為台幣69900元,相較同等級的桌機來是有一點高,看來真想入手的玩家可能還需要一點對ROG的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