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
Zotac 索泰在台灣市場主要是以 NVIDIA 顯示卡產品系列比較為人所熟知,但其實 Zotac 還有另一塊主要的產品線:小型電腦/NUC 主機,這兩年在台灣也有導入市場販售。在去年開箱過搭載了 RTX 3070 顯示卡的 ZOTAC MAGNUS ONE 後(請見:ZOTAC MAGNUS ONE 迷你電競主機開箱 在小機體內求取效能平衡點),今年上半年則是在台灣市場引進了另一款主力產品:ZBOX 系列,在 2.65 公升的迷你體積內搭載了 Intel i7-11800H 處理器以及 NVIDIA RTX 3070 筆電板顯示卡,透過小巧的設計讓空間有限的使用者,仍能獲得中高階性能,並且具有一定擴充空間的主機選擇。
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開箱與外觀
按照慣例還是先來看一下 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的開箱與外觀,
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外箱正面,主要以黃色蜂巢視覺對應主機的造型設計。

盒裝正面左下角的產品名稱標示與特色,包括支援 4K 解析度、搭載 RTX 顯示卡、Thunderbolt 4 連接埠以及雙有線網路連接埠設計。而這次陳拔測試的是具有完整系統的 Windows 11 版本,Zotac 也有推出未安裝記憶體以及作業系統的 BareBone 版本提供選擇。

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的外盒背面,主要是右下角具有的規格標示貼紙。

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的主要規格標示。

開箱後內部的配置,上方最大的組件為外接供電的變壓器。

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除了主機外的盒內配件,包括外接變壓器、電源線以及兩支 WiFi 天線。

外接變壓器的規格為 330W,跟旗艦電競筆電的配置差不多。

下一層則是 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本體以及說明文件。

說明文件包括快速使用指南、保固說明、Windows 復原 USB Drive 等。

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本體,採用接近正方形的設計,尺寸為 210mm x 203mm x 62.2mm,並且在上方、兩側、後方都具有散熱排風設計。

光講尺寸數據好像沒甚麼感覺,陳拔直接在旁邊放了一罐 350 毫升的易開罐飲料作為比較。

將 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放直的來比,在深度部分也占用不多空間。

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正面,並沒有太過花俏的燈效設計,僅有電源按鍵以及狀態指示燈號會發亮,提醒使用者目前主機的運作狀況。在正面按鍵/連接埠的配置部分,由左至右分別為電源按鍵、USB 3.2 Gen 1 Type-A 連接埠、Thunderbolt 4 連接埠、SD 記憶卡插槽、3.5 mm 麥克風孔、3.5 mm 耳機孔。另外在下方還可以看到底部的散熱進風格柵設計。

狀態指示燈號的亮起狀態,除了常見的電源與硬碟狀態指示燈外,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也加入了 WiFi 狀態指示燈的設計,相當特別。

主機上方的配置,幾乎全部上蓋都採用六角形的散熱格柵設計,提供最大量的散熱進風空間。

右側的機身設計。

左側機身設計。

在這一側的後方還具有 Kensington 防盜鎖孔的設計。

底部機身配置,可以看到在四個側邊都具有散熱進風的格柵設計,另外在主要的四個角落支撐點也都有橡膠防震墊配置,不過可惜的是這次 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並沒有在底部設置了 VESA 腳架的鎖孔,若是想要以壁掛的方式安裝,就需要透過其他配件來達成。

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後方的配置,由左至右分別為電源供應器連接孔、1Gbps 有線網路、2.5 Gbps 有線網路、WiFi 天線連接孔、兩組 DisplayPort 1.4a 連接埠、兩組 HDMI 2.1 連接埠,四組 USB 3.2 Gen 1 Type-A 連接埠,再加上前面板的部分,連接埠配置可說給的相當完整。
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內部配置
接著來看 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的內部配置,在 Zotac 官方的介紹中,ZBOX 系列的可升級設計是相當重要的部分,所以陳拔也針對這點來拆機看看。
拆機的過程相當簡單,就僅需要鬆開後方兩顆手轉螺絲。

再將機殼底板稍微往機身前方推就可以了(需要花一點力氣)。

機殼底板部分為塑料材質。

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底部的內部配置,Zotac 將使用者主要可能會升級的組件,包括記憶體、M.2 SSD 插槽、2.5 吋 SATA 硬碟機都設置在這個位置,方便使用者自行進行升級,在小主機裡是相當不錯的設計。

記憶體模組的位置在靠近機身前端右側的部分,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設置了兩組 SO-DIMM 插槽,支援 DDR4-3200/2933 規格,最大可支援到 64 GB 容量,在陳拔測試的 Windows 版本上先搭載了一組美光 Crucial 的 DDR4-3200 16GB 記憶體模組,採用單通道運作設定,以下是 CPU-Z 中顯示的記憶體資訊:
- 記憶體資訊
- SPD 設定

M.2 SSD 插槽部分也提供了兩組安裝空間,分別機身中央位置以及靠近機身後方部分,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出廠時先預裝了一組 512 GB 的 PCIe Gen 3 SSD。

在第一組 M.2 插槽旁還有導風扇的設計增加散熱效果。

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出廠預裝的 SSD 模組,採用無 DRAM 緩衝的設計,控制器為群聯 PS5013-E13,搭配 3D TLC 顆粒,官方最高的讀寫速度為 2500/2100 MB/s。

在 Crystal Diskinfo 中顯示的資訊。

陳拔實際利用 Crystal DiskMark 測試了一下速度,基本上跟群聯的官方標定值差不多。
不過 Zotac ZBOX EN173070C 的兩組 M.2 插槽,其實其中一組可支援較高速的 PCIe Gen 4 SSD,另一組則是 PCIe Gen 3 設定,出廠預裝的 512 GB 容量也有點小,建議使用者可以自行更換成較高速/大容量的 PCIe Gen 4 產品,對效能會有不小的提升。

另外在 M.2 SSD 插槽的旁邊,Zotac ZBOX EN173070C 還提供了一組 2.5 吋 SATA 硬碟機的安裝位置,出廠時先預裝了一顆 Seagate 的 Barracuda ST1000LM048 2.5 吋硬碟機,具備 1TB 容量、5400 轉、128 MB 緩衝記憶體等規格,並且採用硬碟架的設計方便使用者升級更換。

Crystal Diskinfo 中顯示的資訊。

用 Crystal DiskMark 測試一下效能,畢竟是 5400 轉的規格、緩衝記憶體也不大,有這樣的成績並不意外,若是要追求效能的使用者,還是改換成 SATA SSD 吧。

只要移除一顆螺絲就能卸下 2.5 吋硬碟架,圖為硬碟卸下後的狀態,硬碟上還有貼紙提醒出保送修時記得將硬碟裝回去......




2.5 吋硬碟的下方則是 M.2 WiFi 網卡的安裝位置,並且預留了天線連接到後方機身面板的 天線插座,不過因為審驗法規的因素,Zotac 在台灣販售的機種並沒有裝上 WIFi 網卡,需要使用者自行安裝。

另外在機身上端陳拔還發現了相當有趣的設計,在主機板上預留了兩組 Nano SIM 卡的插槽安裝位置,是否之後會有支援 5G/4G 行動網路的版本?

在靠近機身前方的主機板上,還有小型主機少見的 Clear CMOS 以及主機板電源按鍵設計,讓進階的使用者可以對這台小主機有更多的操作空間。
接下來就將整個主機從機殼上拆下來看 Zotac ZBOX EN173070C 主機板的另一面配置,不過這部分就會破壞保固了。

面向主機上方的另一面配置,Zotac ZBOX EN173070C 採用主機板、顯示卡 MXM 子版以及前面板連接埠子卡的模組分離設計,右側主要為 RTX 3070 的顯示卡模組、左側上方為前面板連接埠(包括 SD 記憶卡插槽、兩組 3.5 mm 音源孔、 USB 3.2 Gen 1 Type-A 連接埠以及一組 Thunderbolt 4 連接埠)、左下方則是 i7-11800H 處理器的部分。

右側的顯示卡 MXM 子卡,採用導風扇搭配熱導管的設計,採用上方進風,側面出風的配置,熱導管的部分則由下方 GPU 處延伸至側邊的散熱鰭片處,搭配出風增加散熱效率。

顯示卡側面的散熱鰭片,長度超過機身的二分之一。另外下方可以看到 MXM 顯示卡與主機板的連接插槽。

另外在後方可以看出 Zotac ZBOX EN173070C 的四個螢幕訊號輸出均由顯示卡子卡提供,一次提供四個螢幕顯示輸出也是 Zotac ZBOX EN173070C 與其他小型主機不同的地方。

處理器的散熱設計,一樣採用熱導管搭配導風扇的配置,散熱熱風則是由機體後方排出。

處理器散熱鰭片的部分,下方則為有線網路卡,也同樣是以子卡的方式安裝。

左側上方的前面板連接埠子卡,主要包括 SD 記憶卡插槽、USB 連接埠以及 3.5 mm 音源孔,另外音效控制晶片也安裝在這個子卡上,作為與主機板的隔離設計,正面可看到 ESS9260Q DAC 轉換晶片。
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效能實測
接下來就以出廠設定對 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進行效能測試,首先來看一下測試機的規格設定:處理器:Intel i7-11800H 8 核心16 執行緒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3070 筆電版
記憶體:DDR4-3200 16GB
系統 SSD:PCIe Gen 3 SSD 512 GB
SATA 硬碟:Seagate Barracuda ST1000LM048 2.5 吋硬碟機、1TB 容量、5400 轉、128 MB 緩衝記憶體
有線網路:1GbE x1、2.5 GbE x1
可以看到 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在處理器與顯示卡的設定上採用的是筆記型電腦的設定,採用 11 代 TigerLake 45H 架構的 Core i7-11800H 處理器,具有 4.6 GHz 的最大加速時脈設定。另外在顯示卡的部分則是也採用筆記型電腦版的 NVIDIA GeForce RTX 3070 GPU,搭配 8 GB 顯示記憶體、最大遊戲時脈 1750 MHz 的設定,最大動態功耗則設定為 125 W。
- 處理器資訊
- 主機板資訊
- GPU 資訊
首先在 CPU 的性能部分,利用 CPU-Z、CineBench、3DMark CPU Profile 進行效能測試,測試的結果如下:

在 CPU-Z 效能測試的部分,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單核心的分數為 573.3,多核心分數為 5190.7,比起採用同樣 i7-11800H 處理器的筆記型電腦(MSI PULSE GL66),單核心效能多出 22%、多核心效能多出 27%。
而在 CineBench R15/R20/R23 的測試結果如下:
- CineBench R15
- CineBench R20
- CineBench R23
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在 CineBench R15 的單核心成績為 211 cb、多核心為 1704 cb;CineBench R20 的單核心成績為 532 pts、多核心為 3746 pts;CineBench R23 的單核心成績為 1399 pts、多核心為 9915 pts,在這部分的表現就略遜色於 MSI PULSE GL66。

在 3DMark CPU Profile 部分,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單執行緒的成績為 880、最多執行緒的成績為 6144,跟 MSU PULSE GL66 相比,這部分的成績差異就不是太大。
接著來看顯示效能的部分,首先用 3DMark 來測試 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在遊戲顯示部分的效能:
- 3DMark TimeSpy
- 3DMark TimeSpy Extreme
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在運用 DirectX 12 API 的 Time Spy 測試項目中,1440p 的 Time Spy 測試項目獲得 9472 分,4K 解析度的 Time Spy Extreme 則是獲得 4559 分,這部分的效能跑分結果,即便是跟搭載 RTX 3070 80W 設定的筆記型電腦相比,也是有點低分 。

顯示卡光線追蹤效能的部分,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則是在 3DMark Port Royal 測試項目中獲得 5875 的分數。
至於在實際遊戲的執行效能上,陳拔利用《刺客教條:維京紀元》(Assassin's Creed Valhalla)、《極地戰嚎 6》(FARCRY 6)、《看門狗:自由軍團》(WatchDogs:Legion)、《邊緣禁地 3》(Borderland 3)、《F1:2021》、《大地長征5》(DIRT5)、《地平線:期待黎明》(HORIZON ZERO DAWN)、《古墓奇兵:暗影》(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德軍總部:血氣方剛》(Wolfenstein: Youngblood)、《電馭叛客 2077》(Cyberpunk 2077)等十款遊戲進行測試,測試設定均採用 4K 解析度、開啟最高畫質/效果,若有支援光線追蹤則開啟至最高,並且關閉 DLSS 進行測試,以下是測試結果:

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在 4K 解析度、最高畫質、開啟光線追蹤下的遊戲效能表現。以 i7-11800H 搭配 RTX 3070 筆電版 GPU,有這樣的結果其實在預期之內,若是要用 Zotac ZBOX EN173070C 執行 3A 遊戲大作,建議還是搭配 1440p 解析度為比較好的設定,若是要在 4K 解析度下得出流暢的遊戲畫面顯示結果,開啟 DLSS 或是適當地降低遊戲畫質設定是免不了的。
至於在內容創作以及工作運用效能部分,陳拔則是利用 PCMark、UL Procyon、CrossMark 以及 WebXPRT 對 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進行測試,測試的結果如下:
- PCMark10
- PCMark 10 Extend
- PCMark 10 App
在針對工作應用效能測試的 PCMark 10 測試部分,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則是得到了以下的分數:

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在 PCMark 系列中的效能測試結果,雖然說跟陳拔年初測試的 12 代 i9 電競主機相比仍有一段差距,但以辦公用途來說,Zotac ZBOX EN173070C 的效能幾乎可說是太大材小用了點,

另外在 UL Procyon Office 效能測試的部分,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獲得的分數為 5999,Word 分項獲得 7686、Excel 分項獲得 5267、PowwrPoint 分項獲得 6444,Outlook 分項則是獲得 4109 分的成績,這部分跟 12 代處理器 i7-12800H 機種相比,大概落差在 18% 左右。
至於在內容創作部分,則是利用 UL Procyon 的測試套件,針對 Adobe Premiere Pro 影片剪輯、Photoshop/Lightroom Classic 等功能進行效能測試,以下是測試結果:
- UL Procyon 影片編輯效能
- UL Procyon 照片編輯效能
就影片與相片編輯的效能來說,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在 UL Procyon 影片編輯測試分數為 5160,相片編輯測試分數為 8004,這部分跟 12 代處理器機種相比,有著 8%(相片) 至 18%(影片) 的落差。若是要用 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來剪輯影片,效能的部分會是需要升級的重點。另外儲存空間的配置也是一大問題,以目前 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 512 GB SSD 搭配 1 TB HDD 的設定,在應對影片剪輯工作其實相當吃力,一定要進行升級才行。
而小型主機一向令人感到頭疼的供電與散熱設計部分,Zotac 在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採用了外部供電設計,讓容易發熱的電源轉換線路外移,減少機體內的發熱源,加上機殼上的大量散熱格柵開口與多處散熱風扇/鰭片設計,基本上 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在散熱問題上並不會讓人太過擔心。陳拔也在處理器與顯示卡壓力測試過程中, 利用 FLIR 紅外線儀,拍攝了機體的外部溫度,所顯示的數據如下:
AIDA 64 CPU/FPU 雙烤壓力測試:
- 正面
- 顯卡側面
- 處理器側面
- 後方
- 底部
- 外部電源供應器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顯示卡壓力測試:
- 上方
- 正面
- 顯示卡側面
- 另一側面
- 後方連接埠
- 底部
可以看到除了顯示卡部分外,Zotac ZBOX EN173070C 在大部分的表面溫度都能維持在 48℃ 的水準,基本上在工作負載的時候,對周邊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另外在功耗部分,採用了筆記型電腦版本的處理器與顯示晶片後,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整體在功耗設定上其實並不高,陳拔也在測試過程進行時,也一併測量了 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的全機功耗最高值,以下是記錄到的結果:

就記錄到的功耗數字來看,即便加入 RTX 3070 獨立顯卡運作,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的功耗部分大多數維持在 220W 以內,就配屬的 330W 電源供應規格來說足敷使用,另外從功耗數字來看,可以看出這次 Zotac ZBOX EN173070C 所搭載的 RTX 3070 並非全功耗的 140 W 設定,Zotac 可能因為溫度與功耗的限制,而限制了整體的效能輸出。
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開箱心得

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
就規格配置來看,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可說是將一台搭載 i7-11800H 處理器與 NVIDIA RTX 3070 顯示卡的筆電,做成迷你 PC 的版本,並且提供了筆記型電腦少有的擴充性,像是可以安裝兩條 M.2 SSD 搭配一個 2.5 吋 SATA 硬碟的組合,以及可以自行升級的兩組記憶體插槽等等,算是提供給不需要移動使用,但又沒有空間可以擺放大型主機的使用者,一個中高階效能的主機選擇。
不過也因為 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的小型空間配置因素,為了遷就散熱設計所以在效能設定上面有所限制,這也讓 Zotac ZBOX EN173070C 迷你主機在實際效能的測試結果,跟一般人印象中的『i7 處理器搭配 RTX 3070 顯示卡』的組合有點差距,這點恐怕是選擇這台 Zotac ZBOX EN173070C 前所必須要認知到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