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Steam Deck 問世前便以 PC 遊戲掌機打響知名度的對岸品牌 AYANEO,去年 11 月於「AYANEO REMAKE」概念新品發表會上揭曉一系列復古造型的遊戲掌機與迷你 PC,不僅拓展了產品線、更象徵著品牌發展邁入全新階段。而這回 JB 要跟各位分享的則是 Retro Mini PC AM02,這台 0.9L 的迷你 PC 顯然致敬任天堂在 80 年代於歐美推出的 NES 主機,無論是方正小巧的外型、機身前端的掀蓋設計都能感受到經典復刻,同時頂部也設置了 4 吋觸控螢幕,提供時間顯示或硬體效能監控的現代化用途


(圖片來源:AYANEO)
在進入介紹前,這邊也簡單盤點一下在去年底「AYANEO REMAKE」發表會亮相的新品,除了致敬麥金塔的 Retro Mini PC AM01、取經任天堂 NES 主機的 Retro Mini PC AM02 外,還有滑蓋掌機 Slide、翻蓋掌機 Flip (其又分為鍵盤版 Flip KB 和雙螢幕版 Flip DS) 等,雖然各個散發出濃厚的 Retro 感...但其實它們本質上都是款 Windows 裝置啦

▌外觀介紹 ▌
- 外盒正面
- AYANEO REMAKE
- 盒內上層
- 盒內下層
Retro Mini PC AM02 的外盒包裝走品牌一貫的簡約風格,正面可看到這台迷你 PC 的圖案、以及右上角的「AYANEO REMAKE」標誌,外盒打開後一疊說明書隨之映入眼簾,包括 Retro Mini PC AM02 的使用說明、AYASpace 2.0 操作指南,以及副螢幕的簡易說明共 3 份,取出夾層便能看到本文主角與兩個收納配件的紙盒。

上圖便是 Retro Mini PC AM02 與其配件一覽,上排左起備用螺絲、拆機小工具和 HDMI 線,下排左邊則是 USB-C 對 USB-C 電源線、兩個 USB-A 對 USB-C 的轉接器,以及 100W GaN 氮化鎵充電器。
- 充電器與 USB-C 線
- 雙孔配置
- 充電器資訊
這個 100W GaN 氮化鎵充電器的插頭可摺疊收納,側邊提供 USB-C、USB-A 連接埠各一組,正面則點綴著復古點陣風圖案,不過這回 Retro Mini PC AM02 就不像 AYANEO KUN 有附旅行插頭組了

- 主機頂部
- 前蓋開啟鍵
- 水晶電源鍵
- 主機正面
Retro Mini PC AM02 設計靈感源自任天堂歐美版 NES 主機(俗稱「灰機」,台灣可能比較熟悉日版的「紅白機」),包括機身的方正造型、灰銀色調元素,與此同時,也於頂部增設一 個 4 吋矩形觸控螢幕以顯示系統效能狀態、時間與音量等資訊,AYANEO 將之稱為「副螢幕」,跟外接的大螢幕作出區隔,Retro Mini PC AM02 頂部前端有兩個實體按鍵,左側有著 OPEN 文字蝕刻的紅色按鍵主要用以開啟前蓋,右側透明帶有水晶質感的則是電源鍵,處於開機狀態時,其下方將亮起白色燈號。機身正面的前蓋則刻有 AYANEO 和 Real gamers know gamers 的字樣,至於它的尺寸則是 146 x 134 x 53mm,放在迷你 PC 的範疇中也是非常迷你的!

按下 OPEN 鍵後前蓋就會自動彈起並露出內部的接口,左起全功能 USB 4 Type-C (支援 4K 144Hz 輸出)、兩個 USB 3.2 Gen2 Type-A 以及 3.5mm 複合式音訊接口。

這台迷你 PC 的背面連接埠左起兩個 USB 2.0 Type-A、DisplayPort 1.4、HDMI 2.0、RJ45 1000Mbps 網路接口、RJ45 2.5Gbps 網路接口、Kensington Lock 安全鎖,以及 USB Type-C 充電埠,而在這些 I/O 的下緣則是散熱孔的位置。根據 AYANEO 說明,Retro Mini PC AM02 支援「三屏同顯」,也就是一次最多能連接三台顯示器,而 2.5Gps + 1000Mbps「雙網口」設計則能連接 NAS 和路由器。
- 主機底部
- 拆機示意
- 內部組件
- 散熱鰭片
Retro Mini PC AM02 底部正中央可看到一大片散熱孔,其上下各設有兩個橡膠腳墊,轉鬆 4 顆螺絲、並搭配隨附的橇片工具就能將底蓋與本機分離,順帶一提,散熱孔上緣的是壁掛孔,可以將它掛在顯示器後方以節省桌面空間。由於代理商再三叮嚀 JB 要保持機器的完整性,因此就只能簡單拆到這裡給大家看

話說這台迷你 PC 提供準系統與套裝方案,前者需要自行 DIY 安裝記憶體與 SSD,後者則是直接配好的狀態,那由於 AYANEO 將 SO-DIMM 記憶體插槽和 M.2 2280 SSD 插槽配置在另一側,因此若有擴充需求,就得將整個電路板取出來安裝、同時還得小心不要扯到電線了,這部分說明書裡都有詳細的說明,至於儲存容量最高支援 8TB 雙面顆粒的 SSD,這個擴充性真的有猛到!至於無線通訊規格方面則是藍牙 5.2 和 Wi-Fi 6E (Intel AX210),另提供 M.2 2230 Wi-Fi 7 網卡接口可自行更換。
- 迷你 PC 重量
- 充電器重量
將 Retro Mini PC AM02 放上電子秤量測得出 555g 的重量,較 PlayStation、Xbox 遊戲主機還要輕得多(至於 Switch 應歸類為掌上型,就不拿來比較了),充電器重量則是 215g,皆屬非常輕量的設計。
▌AYASpace 介面 ▌
- 使用情境
- I/O 使用狀況
- 簡易效能監控
Retro Mini PC AM02 需外接螢幕使用,以下測試感謝電腦板編輯陳拔友情出借 ASUS ZenScreen MB16QHG 可攜式螢幕,這樣的組合再搭配無線控制器就很適合帶出門與朋友遊玩,但由於 Retro Mini PC AM02 還是個 Windows 裝置,還是得連接鍵盤滑鼠來使用(開機後透過 PIN 碼登入+一般操作),所幸這台迷你 PC 在 I/O 方面給得挺大方,就是桌面會要預留一些空間啦...
除了預載 Windows 11 家用版 64 位元之外,Retro Mini PC AM02 開機會先運行 AYASpace 中控應用程式,其功能和自家遊戲掌機基本相同,首頁能看到遊戲啟動磚、最近遊玩等資訊,按右上角的紅色電源圖示就能關閉 AYASpace 或最小化,左上角的漢堡選單則可進入設定介面,離開 AYASpace 後,畫面上將會出現可移動的簡易效能監控,包括 CPU、GPU 和 RAM 的使用率,點擊它左側的 AYA 圖案就能將之展開。
- 資訊介面
- TDP 設定
- 時鐘介面
- 控制介面
- 副螢幕設定
再來看到 Retro Mini PC AM02 的觸控副螢幕,主畫面左起 FPS 平均幀率、RAM 用量、TDP、風扇轉速、SSD 使用量,以及 CPU 和 GPU 的使用量、瓦數、頻率與溫度等,最上排則有上下載速率,點擊「TDP」可快速切換性能模式(提供有 TDP 18W 的 3A 遊戲,以及經典遊戲、復古遊戲、下載辦公)。副螢幕向左滑即是時鐘介面,再滑一次則是關閉副螢幕和音量調整,至於這塊 4 吋觸控螢幕的設定則可在 AYASpace 設定裡的「副屏」找到。

(圖片來源:AYANEO)
是說根據官方網站,這台迷你 PC 似乎還能設置螢幕保護動畫,但 JB 是沒看到相關設定啦,這邊就先以官圖來做示意。
- 性能(極限模式)
- 性能(均衡模式)
- 性能(省電模式)
- 風扇配置(線性算法)
- 風扇配置(階梯算法)
- 風扇轉速配置
- 啟動優化
- 存儲空間
再來看到 AYASpace 的設定,其與自家掌機比起來就是多了「副屏」、然後少了「顯存分配」,性能部分有別於副螢幕上的 4 種模式,則是提供極限、均衡、省電 3 種預設模式,TDP 分別對應 28W、15W、8W,風扇轉速亦迥異,當然玩家也可以在右側自訂 FPS 上限、電源策略與 TDP (5W~45W),風扇轉速則提供靜音、均衡、狂飆、個性、全速等 5 種,以及線性、階梯兩種算法,以下的跑分均使用「45W 極限模式、狂飆風扇轉速,不限 FPS」來進行測試。而在「啟動優化」選項裡,則可針對開機啟動、游標模式、桌面浮窗、開機 AYASpace 最小化等功能進行啟閉,而在儲存空間這邊,則可看到標榜 1TB 容量的這台迷你 PC,實際可用空間為 941.75GB。
AYANEO RETRO MINI PC AM02 重點規格:
作業系統:Windows 11 家用版 / AYASpace
副螢幕:4 吋觸控螢幕
CPU:AMD Ryzen 7 7840HS
GPU:AMD Radeon 780M Graphics
記憶體:32GB DDR5 5600MHz (雙 SO-DIMM 插槽)
儲存空間:1TB M.2 2280 PCIe 4.0 SSD (最高支援 8TB 雙面 SSD)
I/O 埠:
1x USB 4 Type-C 全功能
2x USB 3.2 Gen2 Type-A
2x USB 2.0 Type-A
1x HDMI 2.0
1x DisplayPort 1.4
1x 3.5mm 音訊接口
1x RJ45 2.5G 網路接口
1x RJ45 千兆接口
1x USB Type-C 供電埠 (額定功率 20V 5A)
1x Kensington Lock 安全鎖
通訊:Wi-Fi 6E / 藍牙 5.2
尺寸:146 x 134 x 53 mm
重量:538g

處理器效能測試:
- 處理器資訊
- 主板資訊
- 記憶體資訊
- SPD 資訊
- 顯示卡資訊
- CPU-Z 效能
- CINEBENCH R20 效能
Retro Mini PC AM02 這台迷你 PC 採用的處理器為 4 奈米製程、Zen 4 架構的「AMD Ryzen 7 7840HS」,常見於 2023 年輕薄筆電,跟自家遊戲掌機 AYANEO KUN 的 7840U 相比,擁有較高的功耗、效能核心基礎時脈 (3.8GHz vs 3.3GHz) 以及顯示卡效能,因此遊戲在特定解析度與圖形設置下運行起來也是沒問題的,當然辦公就更不用說了。實際從 CPU-Z 軟體可以看到 AMD Ryzen 7 7840HS 採 8 核心 16 執行緒架構,搭配 16MB 的 L3 快取記憶體,其 Max TDP 為 45W,顯示晶片則是各位熟悉的 Radeon 780M,實際透過 CPU-Z 測試處理器效能,該機的單執行緒效能為 525.3 分,多執行緒效能為 5,519.7 分,而在 CINEBENCH R20 的多核心效能測試則是跑出 5,536 分的成績。

作為一台迷你 PC,拿 Retro Mini PC AM02 來辦公也是十分正常的!其在 PCMark 10 的綜合效能測試中得出了 6,807 分,在 Essentials 基本電腦工作取得 10,484 分,Productivity 生產力為 8,953 分,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數位內容創作則是 9,113 分,整體效能表現高出我的預期,除了影音剪輯效能稍低之外都是最新輕薄筆電的水準。
記憶體與快取記憶體效能測試:

Retro Mini PC AM02 內建 32GB 雙通道 DDR5 5600MHz 記憶體,其在 AIDA64 的記憶體與快取記憶體測試中,主要記憶體的效能測試結果為 60973 / 87185 / 68805 MB/s (讀取/寫入/拷貝),延遲時序為 94.2ns,L3 快取記憶體的效能表現為 753.27 / 726.06 / 733.05 GB/s (讀取/寫入/拷貝),延遲時序為 16.3ns。
硬碟讀寫效能測試:

儲存硬碟方面,Retro Mini PC AM02 搭載 1TB M.2 NVMe PCIe 4.0 x 4 SSD 固態硬碟,使用廠牌不明,這顆硬碟在 CrystalDiskMark 的循序讀寫效能測試中獲得了 5226.91 / 4842.88 MB/s 的表現,在 TxBench 的循序 Max QD32 效能測試中則是獲得 5211.292 / 4966.971 MB/s 的硬碟讀寫速度,而 AS SSD Benchmark 的硬碟讀寫速度為 4100.72 / 1642.91 MB/s,效能分數則是 8,244 分,表現相當不錯。
圖形效能測試:
- Night Raid
- Fire Strike
- Fire Strike Extreme
- Fire Strike Ultra
- Time Spy
- Time Spy Extreme
- Port Royal
Retro Mini PC AM01 搭載 Radeon 780M 內顯晶片,支援 DirectX12 和光線追蹤功能,實際以 3DMark 進行圖形效能測試,這款迷你 PC 在看內顯裝置 DirectX12 效能的 Night Raid 項目中獲得 29,373 分,較 AYANEO KUN 略高 9.86%,而在看 DirectX 11 效能的 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 和 Fire Strike Ultra 分別跑出 7,787、4,133 和 2,289 分,而使用 DirectX 12 API 設計的 Time Spy 和 Time Spy Extreme 測試項目依序跑出 3,307 分、1,558 分,至於看光線追蹤效能的 Port Royal 則是取得了 1,688 分,後面遊戲測試中我自己是都沒啟用光線追蹤啦...
- AMD FSR 效能測試(品質)
- AMD FSR 效能測試(超高性能)
採 AMD Radeon 780M 內顯晶片的 Retro Mini PC AM02,可透過 AMD FidelityFX 超級解析度(簡稱 FSR) 的開放式升頻和進階畫格生成來提升遊戲性能,這邊也先透過 3DMark AMD FSR feature test 驗證其效果,選擇 1920 x 1080 解析度並以「品質」進行測試,這台迷你 PC 在 FSR 2 關閉的情況下跑出 16.88fps,開啟則是 30.41fps,提升幅度達 80.2%;再來換到「超高性能」測試,FSR 啟用前後分別為 17.07fps、59.44fps,效能提升幅度達 248.1%,建議各位如果遊戲有支援此功能的話,務必要開啟以獲得更佳的體驗

實機遊戲效能測試:
- 遊戲情境
- AMD 顯示卡應用
進入到各位最關心的實機遊戲效能測試環節,要知道 Retro Mini PC AM02 是個沒有獨立顯示卡的迷你 PC,測試環境 JB 均使用較低的 FHD (1920 x 1080) 解析度、關閉吃效能的光線追蹤功能,同時也在《AMD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顯示卡應用程式選擇「HYPR-RX」模式,這個模式會啟用 Radeon 超級解析度、Radeon Anti-Lag 和 Radeon Boost 等功能,AMD FSR (FidelityFX 超級解析度)部分則是要看遊戲支援與否。至於測試方法則以遊戲內建的 Benchmark 基準效能測試為主,不具備該功能的遊戲我則會實際遊玩、並以 FrameView 幀率監控軟體得出的 3 分鐘平均幀率來跟各位說明。

從上表可以看到,Retro Mini PC AM02 在「低」圖形品質下跑 AAA 遊戲基本都有 50fps 以上的平均幀率表現,換到「高」圖形品質最低則是效能大魔王《電馭叛客 2077》的 33.24fps,而 eSport 競技路線的《虹彩六號:圍攻行動》在低、高圖形品質下分別測得 141fps 與 101fps,拿來打同類型的 FPS 遊戲也不成問題!另外在格鬥遊戲《快打旋風V》上,我則是以高品質、超高品質來做測試,其結果都是接近 60fps 的穩定表現。
在支援的遊戲中啟用 AMD FSR 功能,今年 Ubisoft 才推出的《怒海戰記》就從 63fps 提升至 78fps,增幅達 61.5%,《漫威蜘蛛人 Remastered》的提升幅度也有 21%,而《電馭叛客 2077》的 AMD FSR 2.1 選項切到「動態解析度縮放」還可設定目標每秒幀數,上表的 51.2fps 是以 60fps 目標幀數下去跑的結果(以 120fps 也是跑差不多這個數字),看來只有內顯晶片多少還是限制了這台迷你 PC 的效能發揮

- 遊玩時風扇噪音
- 遊玩時表面溫度
實際遊玩與測試上述幾款 PC 遊戲時,在狂飆風扇模式下透過分貝計測得 Retro Mini PC AM02 的噪音值為 58.3dB,體感上不算明顯,接著以 FLIR 熱感應相機量測表面溫度,由於這台迷你 PC 的尺寸與組件堆疊十分緊湊,溫度最高的地方出現在副螢幕左方,達 56.2 度,頂部散熱孔處則是 43.9 度,這整塊都算是 45W 風扇的所在位置(不知道高溫久了會不會影響副螢幕運作?)至於機身尾端經量測為較低的 39.1 度。

雖然 Retro Mini PC AM02 在名字(?)與造型上大走復古風,但本質上還是個現代的 Windows 裝置,AYASpace 裡也沒有內建符合任天堂 NES 時代的相關模擬器應用(畢竟存在著授權問題...),那畢竟它是款 PC,這邊也透過 Snes9X 模擬器驗證看看老遊戲能否運行,上圖所示意、最初於 SNES 主機上推出的《超時空之鑰》(Chrono Trigger) 就能夠正常遊玩,FPS 表現也都有穩定的 60fps,不過在此模擬器遊玩時得接上「有線」控制器、並設定好按鍵對應方能操作,不然一開始用藍牙連接的 Xbox 模擬器則是無法遊玩的

散熱效能測試:
- 待機時硬體溫度
- 待機時機身溫度
這邊 JB 就用測試筆電與遊戲掌機的方式來為 Retro Mini PC AM02 來驗證散熱效能,同樣使用 CINEBENCH R20 和燒機軟體 FurMark 搭配進行測試,在迷你 PC 待機時透過 HWMonitor 監控軟體可發現,CPU 溫度最高為 57 度,而 GPU 溫度則是 52 度,此時透過 Flir 熱感應相機觀測機身溫度,可看到待機的狀態下它的平均溫度為 26.4 度,當下最熱的地方出現在副螢幕左側與尾端散熱孔,達 48.2 度,迷你 PC 的頂部尾端、前端分別為 38.8 度、24 度。
- 測試時硬體溫度
- 測試時機身溫度
- 測試時風扇噪音
在 FurMark 與 CINEBENCH R20 兩軟體同時運轉 30 分鐘之下,CPU 溫度最高來到溫度牆的 89.3 度,GPU 溫度則來到 90 度,CINEBENCH R20 經過五輪 CPU 測試後效能分數為 4,063 分,降幅僅有 26.61%,較輕薄筆電普遍來得低一些;另根據 Flir 的熱圖顯示,這台迷你 PC 的機身平均溫度微幅提升至 51.2 度,其餘位置沒有太明顯的變化,手貼在表面上也不會感到燒燙燙,僅有一點溫熱而已。而在燒機測試進行時透過分貝計測得 Retro Mini PC AM02 的噪音值為 57dB,還在我還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心得總結 ▌

JB 實際體驗下來是覺得 Retro Mini PC AM02 優點遠大於缺點,在外觀上,它擁有致敬任天堂 NES 的經典造型,保留彈蓋的機制也很有玩心,增設的 4 吋觸控螢幕更有著不錯的實用性,這台迷你 PC 在 0.9L 的體積提供了輕薄筆電與遊戲掌機之上的性能(相較之下不需要顧慮到裝置的尺寸),以 Night Raid 內顯效能測試結果來說,就高出自家旗艦掌機 AYANEO KUN 近 10%,其他像是 Steam Deck OLED 或即將迎來迭代更新的 ROG ALLY,這台迷你 PC 也都能勝出,掌機玩得了的它基本都能運行,同時又不用屈就於低解析度,再不然,AMD FSR 開下去就能夠獲得有感提升,至於它的散熱效能、風扇噪音表現,也都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Retro Mini PC AM02 提供了高度擴充性,不過這部分可能還是要有點 DIY 基礎才行,畢竟零組件的擴充拆換都得將整個主板翻過來,技術不到請勿貿然嘗試


在 AYANEO REMAKE「經典創新」大旗下粉墨登場的 Retro Mini PC AM02,融合了復古與現代、經典與創新,透過迷你 PC 此一形式提供不俗的遊戲性能、完整的 I/O 與高度擴充性,同時亦能輕鬆應對日常的辦公需求(但要拿來進行創作就有點勉強了),它不只將迷你 PC 推向遊戲市場,更全面搶進懷舊商機,在遊戲掌機市場之外為 AYANEO 開闢了另一條嶄新的道路,總歸來說,Retro Mini PC AM02 的產品特色是有的,能否受到台灣玩家們的青睞,就有待後續定價揭曉才能得知了吧?
MD:汪選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