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沒地方去,
拿一些重車的數據來做個比較,
還有一些車的數據因格式擠不下去,
所以沒一並列上~

車架尺寸
(size s)----demo 8 -----ktm ------glory--------sc(v10)------ yeti303 ----intense951----voltage fr

頭管角度---- 64 度 ------64 度 ---- 65.5 度 ------67 度 --------64 度 --------- 64 度 -------64 度

立管長度-----17 吋 ------16 吋 -----17.5 吋------17 吋---------16.8 吋 ------15.25 吋 ----15.8 吋

前後輪距--- 46.25 吋----44.9 吋---45.1 吋 -----43.4吋--------44.7 吋 -------44.5 吋 -----44.9 吋

後下叉------16.6 吋 -----17.3 吋---17.5 吋------17.4 吋 ------17.3 吋--------17.25 吋 ---16.7 吋

上管長度----23 吋--------22 吋-----21.9 吋------21.9 吋-------22.5 吋--------22 吋-------22.5 吋

bb高度-----13.5吋-------???吋-----???吋--------14.8 吋-------13.9 吋--------13.75 吋---14.5 吋



輪距 = 越短 , 越利於操控 , 如 空中轉體 , 刁鑽的林立路線 ... 之類 ... 但高速時 , 因太敏感就比較容易失誤 !

頭角 = 越頃斜 (度數越小) = 越利於下坡 , 但路感較模糊 ! 越陡 = 則利於爬坡 , 相對路感也較敏銳!

車身離地( bb高度 越低) = 降低重心 , 有安全感 , 高速比較穩 ! 但也因低重心 ... 就容易擦撞到地面的凸物 !
因此就建議換上短腿的曲柄

後下叉 長 = 貼地性越好 ! 短 = 則有助於車身拉抬 (很多時候需要此動作) , 相對也容易放大失誤點 !

上管長度 / 立管長度 = 因體型 / 喜好不同 因人而異


以上純屬車架設計理論 : 個人技術如果.....無敵 .... 基本上給他啥車都一樣

論點會因 騎乘路線 , 使用的避震系統 的 不同 , 及 胎壓 或人為誤差 ... 而會有很大的出入

歡迎 大家一起討論 或嘴砲



車架的數據與影響
intense 951

車架的數據與影響
demo 8

車架的數據與影響
glory 0

車架的數據與影響
ktm tribute

車架的數據與影響
voltage fr

車架的數據與影響
santa cruz v 10
在許可的情形下,做一些值得回憶的事吧!
---transition/tr450----trek session88----sc driver 8----nicolai ufo----commencal supreme dh

頭管角度---- 63 度 --------65 度 ---------------66.5 度 ------66 度 ----------------64 度

立管長度-----16.5 吋------15.2 吋 -------------17 吋--------14.9 吋---------------16.5 吋

前後輪距--- 45.5 吋-------45 吋----------------42.8 吋------43.8 吋---------------45.5 吋

後下叉------17.5 吋 -------17.3 吋-------------17.5 吋------16.7 吋 ---------------17.3 吋

上管長度----22.8 吋-------22.5 吋-------------21.4 吋-------21.6 吋---------------22.9 吋

bb高度-----13.75吋-------14.29 吋-----------14.6 吋--------??? 吋----------------??? 吋

以上車架 size : s



transition tr 450


trek 88 session


nicolai ufo


santa cruz driver 8


commencal supreme dh
在許可的情形下,做一些值得回憶的事吧!
依這些數據看來
各大車廠的數據都不會差很多
這些數據有可能就是下坡車的最佳值了
我的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x3roger1
是的~!!!
但...發這篇文 , 並不是想表達說 ~ "下坡" ~ 無敵 !!!
喜歡 xc , 爬坡 , 喜歡玩轉體 , 或 4x 的 朋友...
就盡量不要挑有這些數據的車了 !

大家下次買車前 ,
可以看一下官方給的數據 ,
看是不是符合自己的需求再添購 !

改天再一起來討論 ~
挑戰不同的地型時 ,
避震器該如何來設定 ...
在許可的情形下,做一些值得回憶的事吧!
要不把一些4X、FR、AM車種的數據也列進來
也許這樣比較會更清楚

我先去查查我家「立花」號的數據
voyager7 wrote:
要不把一些4X、FR...(恕刪)


報告長官~
其實中間車種的數據...
會因廠商在自家的產品定位列上,
做不同的角度/配備設計 (與他廠比較的話)

如~
在 A 車廠 定位該車為 am 車的數據 ...
與 B 廠 比起來的話 , 可能是 fr 或 ss ....
其中也牽扯到 車主的騎乘方式 與 車主心中對該車的認定 !

這樣說吧 ~
車主因騎乘的習慣 , 或個人喜好 ...
把 AM 車改成 FR 設定 ,
或 改輕量化走普通林道取向 ... 也無不可 !

只是一般人的認知是 ...
三盤車 : XC / TRAIL 車
雙盤車 : AM / FR
單盤車 : 一定歸類成 下坡車 或 4X 車

其中 4X 車又分單避或雙避 ...
有人認為雙避又單盤 ... 參加 4X 比賽 ,
有後避很多餘 ....
應該列入 SS 車種 !

總而言之 ...
你的心中首選如果是 "極端設定" 的車種
如 : 單/雙避 XC 車 或 DH 車 以外
其他的 ... 只要你喜歡 , 沒什麼不可以 !

但...不管你怎麼改,
如果是 "重車設定" 的話...
還是不要裝水壺架, 或防刺細胎...
這樣會比較順眼啦!
在許可的情形下,做一些值得回憶的事吧!
偷偷爆個小料
其實數據都是騙人的....
特別是雙避震車
在製圖的時候基準點抓的不一樣
頭管70度的車可以比頭管60度的車裝起來還斜.....
真的要看還是看到組裝實車
兩台排排站之後來比較會準一點
ts080 wrote:
其實數據都是騙人的...(恕刪)


這倒是真的!
小亨利曾經用水平儀量我 nomad 的頭管角度 ...
結果數據也跟官方的不同,
可能因前叉上肩高低造成的 ,
或有如 阿亮 說的其他因素吧!
所以~

一切以實車為準,
數據僅供參考 ~

在許可的情形下,做一些值得回憶的事吧!
frequency0206 wrote:
這倒是真的!小亨利曾...(恕刪)


那就像泡麵包裝上的小小標題一樣.......

突然想請問一下 捷安特的頭管長度是多少 我現在考慮買台GLORY來殺肉 把零件拆下來以後買YETI 303R的車架來裝 現在是怕前叉固定頭碗的那支管子不夠長XD 有人能指點一下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