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2011年大家還在揣測Canon將會推出什麼樣的機種來應戰"微單眼",沒想到2012年初原廠就釋出了一項驚人消息,無預警發表大片幅的全新類單眼PowerShot G1X;較G12大的機身內,塞入比M4/3片幅還大的感光元件、及變焦鏡頭組,這無疑是數位相機領域的一項創舉。過去三年來微單眼成長的幅度越來越大,前半年各廠更推出了旗艦級的機種跟DSLR抗衡,從歐美市場來看微單眼確實影響了他們DSLR的銷量,但在台灣卻是DSLR/微單眼同時成長,證明了攝影愛好者對於高畫質、高價位的機種並不排斥,且雙機流(DSLR、Mirrorless)的玩家似乎也大有人在,只要產品符合需求願意消費的人口還是不少。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在Canon東京總部的訪談中,可以感覺得出來高層對G1X這項產品有著絕對的信心,他們強調目前的微單眼其實就是高畫質相機輕巧化過後的結果,但手段並非只有無反光鏡的鏡頭可換式相機可以達成;只要片幅夠大且設計得宜、加上鏡頭的有效加持,一樣不輸給時下的微單眼,體積同樣可以控制在合理範圍內,這就是Canon所展現出來的造機實力。但Canon高層目前對微單眼(鏡頭可交換)開發與否,已從過去的否定的態度首度鬆口,看來Canon微單眼指日可待。在進入外觀介紹前,先提供五張實拍圖讓各位參考(機身直出JPG,我的顏色:關)。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以下有幾個重點Q&A方便讓大家快速瞭解G1X的特色,也比較能清楚自己到底適合G1X嗎?

Q1:G1X跟時下的微單眼相比,感光元件的差異到底在哪?
A:市面上的微單眼以APS-C及4/3吋感光元件為大宗,而G1X擁有的1.5吋CMOS感光元件正好介於APS-C及4/3片幅之間,所以G1X的成像絕對夠紮實,加上C家在雜訊抑制方面相當有一套,相信在微光環境也會有不錯的表現。

Q2:G1X可以換鏡頭嗎?能換會不會比較好啊?
A:G1X為鏡頭不可換設計,使用的鏡頭是原廠針對1.5吋CMOS所設計開發出來的,焦段為28-112mm最大光圈在F/2.8。相較於微單眼,G1X確實少了鏡頭可交換這優勢,但焦段的選擇總得依拍攝者的使用習慣來決定,畢竟每個人的拍攝題材都不盡相同,但以G1X的焦段來說,28-112mm應該已足夠應付生活所需了,可惜廣角端未達24mm,且最短拍攝距離20公分;無法像微單眼可依拍攝需求,更換不同的工具鏡,但兩者的花費可就無法相提並論了。

Q3:我該選G1X還是入門級的EOS單眼,來做為我的第一台手動相機呢?
A:目前EOS 1100D Kit公司貨價格才兩萬元不到,而G1X的定價卻在NT$23,990,確實會讓一些新手出現器材選擇上的疑惑。提醒各位要記住G1X的出現,就是為了讓畫質與體積達到妥協,如果體積不是你的首要考量,或許EOS 1100D可換鏡頭機身加APS-C片幅的優勢,能讓初學者體驗到有別於DC的樂趣,畢竟有些玩過一些特殊鏡頭後,所見到的又是另一番視野了。

Q4:跟G12相比G1X會不會很大一台啊?攜帶上會不方便嗎?
A:以肉眼來判斷的話,G1X約比G12要大了1/4,但這兩台反正都不是褲子口袋塞得下的隨身機,攜帶時還是得放入相機包或是一般的隨身包裡面,體積跟一般的微單眼差不多吧!

Q5:G1X適合拿來拍攝人像嗎?
A:就G1X的片幅來看,如使用F/5.8、112mm來拍攝,還是能得到相當的淺景深,拍攝人像的話有助於突顯主題;建議可以拍攝RAW檔,方便後製時套用Picture Style,或調色讓膚色更粉嫩。

★PowerShot G1X 外觀介紹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彩虹公司貨的商品內容包括有G1X本體、鏡頭蓋(附掛繩)、原廠相機背帶、USB傳輸線、電源線、充電盒,另外入門指南及軟體光碟當然也是免不了的,因為G1X的RAW檔得靠最新版的DPP才有辦法進行編修或轉檔。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初次看到G1X第一直覺肯定是聯想到G12(OS:如果G1X願意來個復古外型,肯定會迷死不少C家粉絲),不過這也難怪,因為從機身的輪廓、造型、配色、到按鍵配置都很相似。G1X以不鏽鋼支架作為機身主結構,並採用金屬外殼來表現,質感相當的優異且紮實;體積:116.7 X 80.5 X 64.7(mm)、重量:492公克(淨重),握起來還挺沉的,相信男性攝影玩家會愛上它的。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G1X的鏡頭蓋採外掛式的設計,雖然有點麻煩,但好在卡口是做在鏡頭外口徑上,而不是傳統的鏡身上,就算電源開啟未拔鏡頭蓋也不會發生卡住的情形。不過未來原廠如能透過轉接環推出賓士蓋之類的配件,相信G1X作為隨身機的便利性會更高。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機身正面設有指令轉盤,並有輔助自動對焦的補光燈(白色LED光),至於光學觀景窗也沒少,只不過倍率與視野率與DSLR無法比擬,約在等效焦距60mm之前鏡頭還是會出現在視野內,且這具OVF內不會顯示任何的資訊,備而不用的機會比較大。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前指令轉盤也貼心的增加了刻紋在上面,增加轉動時的手感。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機身前後的指令轉盤,可依自己的習慣,指派哪顆用來調整快門、哪顆是用作光圈調整。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握把處擁有大面積的橡膠蒙皮,紋路十分的明顯、止滑的效果很不錯,另外在握把的下方也可以見到G1X的銘牌,究竟G1X在未來有沒有機會成為一代銘機,就得看玩家們的反應有沒有如預期般熱烈了。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近年來大片幅感光元件(以APS-C為例)的消費型相機,更白話一點也就是不可換鏡的APS-C機種,在市面上已有不少選擇,最早搭載APS-C又具備可變焦竟的就是SONY R1,當時這種規格可說是打遍無敵手;但定價過高加上體積太大,與DSLR相比並未擁有太多的優勢,不過R1絕對可以說是大片幅消費機的開端始祖。後來還有SIGMA的DP1/DPS2、LEICA X1、FUJIFILM的X100也都加入APS-C片幅,但有致一同都使用定焦鏡頭;雖然畫質有一定的水準,可是便利性可就大大的降低了。

也因為如此G1X的出現才格外的受到矚目,由Canon獨立開發的1.5吋(18.7x14mm)CMOS感光元件,雖然略小於APS-C(22.3x14.9mm)片幅,不過該有的深淺景深與低光源表現,可是完全不遜於其它APS-C的消費機、微單眼或是DSLR。DIGIC 5新型的影像處理器也存在於G1X,可提昇影像運算速度,以及更佳的雜訊抑制。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針對1.5吋CMOS感光元件,Canon也重新打造了一顆四倍光學變焦的鏡頭組,等效焦距範圍28-112mm(採用10群11枚結構設計、內含2枚雙面的非球面UA鏡片,1枚雙面的非球面鏡片)並擁有IS光學防手震;不過小編覺得28mm的廣角端實在有點可惜,如果能做到24mm的話,焦段將會存在更多的優勢。最大光圈F/2.8(W)-5.8(T),而畫質先覺得攝影玩家也不用擔心,因為G1X的最小光圈可達F/16,不僅適合用來表現一些細膩的景色,加上內建的ND濾鏡,在光源充足的環境下還是能使用較慢的快門。

●以下是四級光圈的實拍表現,藉此可看出景深的變化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附加壓縮檔: 原始檔案下載
以上是28mm廣角端並開啟近拍模式的表現,分別以F/2.8、F/5.6、F/10、F/16拍攝,從縮圖即可看出景深的差異,雖然最近對焦距離僅有20公分,但該有的散景並不含糊,歡迎下載原始大圖參考。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以上是廣角/望遠端時,鏡身長度的差異。值得一提的還有G1X的變焦速度並不快,若想要搶拍遠處的景色可得多花點耐心了。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鏡頭內徑實際測量大概是44mm,前端即有螺牙,按照常理判斷G1X應該可直接外掛濾鏡,但這樣的尺寸似乎是特殊規格;不過原廠也特別推出58mm專用的濾鏡套筒及遮光罩供G1X專用,但添購這些設備可又是另一筆費用了。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開機後鏡頭伸出的樣貌,由於G1X的鏡頭口徑與尺寸都比G12要大上不少,剛入手的朋友可得留意別撞傷它了。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鏡頭環的材質也是金屬製,拆下後方便裝上套筒之類的配件。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G1X的機頂也貌似G12的造型,最大不同就是內閃改為彈出式、感光度調整轉盤也取消了。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內閃改以手動彈出式的設計,彈出後即可選擇閃燈出力或是慢速同步閃燈;另外機頂的熱靴點也支援自家SpeedLite系列的外接式閃光燈,例如閃皇580EX II、入門級的270EX II,都可以接在G1X機頂;就算想要無線觸發多隻閃燈也沒問題,因為ST-E2也同樣適用。如果你本身就是Canon EOS的用戶,且擁有類似的周邊設備,那G1X肯定能作為你最佳的隨身機種。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內閃彈出後的高度,很可惜它並非使用多關節式的彈出結構。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G1X沿用G12的雙層轉盤,只是下層參數從感光度改為曝光補償;調整時很直覺,只是加減EV的位置跟G12相反,需要時間去適應。快門鈕的面積增加了不少,但是快門延遲與G12或是S100相比並沒有進步多少,如用過這兩台機子再與G1X比較的話,便可體會小編所說的。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揚聲器的出孔設在機身左側,播放影片時記住別遮到這囉。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握把右側這裡則是G1X唯一的外接埠,底下橡膠蓋如掀起的話,可外接持續電源供G1X長時間使用。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可外接的端子選擇並不多,包括HDMI、快門線、AV OUT/USB,以G1X的定位來看的話,我個人覺得應該多個麥克風插孔會比較有誠意。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G1X機背螢幕罕見的採用三吋92萬點的LCD,近年擁有EOS的用戶總算會有敗家的衝動了!因為線上的EOS機身幾乎都是搭載92萬點以上的液晶螢幕;曾聽過不少欲購買G12的用戶最後打退堂鼓的最大原因,就在於那片46萬點的LCD。現在G1X的螢幕規格中於是跟上時代腳步了,而且還支援多角度翻轉。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可翻轉的角度跟G12相同,可自拍、俯視、仰視,關機收納時也可以將螢幕反蓋,減低螢幕受傷的機率。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G1X依然保留這具光學式觀景窗,並設有屈光調節鈕,不過它的視野率及放大倍率都過低,所以平時用到的機會應該挺少的。OVF左邊的S為捷徑按鍵,可將其設定為常用功能,例如:我的顏色、ND濾鏡...。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選單內有"設定快捷鍵"這選項,像我就是指派"我的顏色"作為捷徑。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G1X的錄影規格提升到FULL HD,同時也加入了錄影獨立鈕,幾乎在任何拍攝模式下均可以快速啟動錄影功能。機背的飛梭轉盤依然存在,感光度高低可從這裡進行調整。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從內到外均由日本Canon研發、設計、製造,G1X的產地MADE IN JAPAN更是無庸置疑。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儲存媒體使用SD格式,並支援SDHC及SDXC;電力方面則使用單顆NB-10L鋰電池,在CIPA測試標準之下約可拍攝250張靜態影像。


★1430萬畫素‧RAW及JPG的比較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圖左)M模式下的作業畫面,光圈/快門分別可由兩顆指令轉盤調整,並可顯示直方圖、構圖格線及電子水平儀,可惜這水平儀僅能偵測左右傾斜。(圖右)G1X最高可記錄1430萬畫素的靜態影像,以1.5吋大小的感光元件來說,這樣的畫素可以說是恰恰好;且畫素密度(Pixel Density)也在合理範圍內,該有的細節或是雜訊控制上應該會有不錯的表現。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1.5吋(18.7x14mm)CMOS感光元件的影像原生比例為4:3,為了迎合135相機玩家的需求另外也有3:2的選擇、在方型構圖上則具備1:1及4:5可以挑選,當然寬幅首選的16:9也沒少。(圖右)G1X可儲存JPG或是RAW,且可以並行儲存,記錄時相機本身的Buffer緩衝也算快,完全沒有延遲的問題,有關這部份Canon一直處理得不錯。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附加壓縮檔: RAW+JPG原始檔
上圖是RAW→JPG與機身直出JPG的畫質比較,轉檔工具使用Canon的原廠軟體DDP,先從中央100%裁切的部份來檢視,外牆磁磚的線條明顯由RAW勝出,且中央暗部所存在的細節也較多;再往下看到邊緣100%裁切的區域,這時兩者畫質都有下降的情形,差異並不大。如想檢視其它區域,歡迎下載原圖參考。


★白平衡色彩支援手動微調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圖左)選擇白平衡時搭配前指令轉盤,可喚出"色溫快速調整"功能,藉此馬上改變影像的冷暖調,其實PowerShot S100也支援這功能,只是過去我沒有特別提到。(圖右)如需進行更精細的色彩微調,按下MENU就會出現四向色域的微調選項囉。上面兩個功能對進階使用者應該會很實用,像我用G1X在陽光+綠蔭環境下一直呈現偏紅的情形,藉用這兩項快速調整,我就可以省去後製的時間了。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圖左)不僅是自動白平衡支援色彩微調,只要是自選白平衡都可以進行調整唷,並有兩組評價白平衡可以自訂。(圖右)動態範圍修正的幅度最高為400%,主要是利用數位修正的能力將亮暗部的細節提昇,但是效果還是比不上"濾鏡特效"裡的HDR。


★影像色調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在Canon的影像產品中,幾乎不曾見過以下犯上的規格或是越級打怪的機種,就連附加功能亦是如此;就拿PowerShot系列來說好了,目前G1X、G12、S100都支援RAW檔儲存,而RAW檔的好處就是可直接套用原廠DPP的相片風格(Picture Style),不過PowerShot卻只內建"我的顏色",不像相片風格除了可選擇顏色外,還可調整飽和度、對比度、銳利度。我覺得這是G1X相較於入門EOS機種,較為吃虧的地方,雖然用RAW拍攝可後製的範圍已相當大,但未來如有機會下放"相片風格"功能,將會更加實用。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以上是"我的顏色"的色彩比較,可以發現到"鮮豔效果"比"正片效果"看來更討喜。


★最近對焦距離20公分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圖左)在機背即有獨立的測光鈕,可快速改變測光模式,同時也可以搭配曝光鎖定鍵使用。(圖右)開啟近拍模式後最近的對焦距離並不會改變,同樣是20公分;因為它改變的只是對焦範圍,藉此縮短對焦的時間,千萬別誤會啦...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上圖的拍攝參數f/2.8、1/250s、ISO100、等效焦距28mm,這時對焦距離差不多就是20公分了,雖然沒辦法像微距那樣近拍,但可以看出G1X在那1.5吋CMOS的加持之下,這樣的對焦距離還是有明顯的景深。另外可以在這樣的角度下取景,也要歸功那片翻轉螢幕,取景更加靈活。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啟用手動對焦後,利用機背的飛梭轉盤即可快速改變對焦距離。採用對比式對焦的G1X,在對焦點範圍上還是有所限制,不支援全畫面。至於對焦點的大小有兩級可以控制,可依自己的拍攝題材來改變。


★驚人的高感光度表現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感光度範圍從ISO100-12800,且有三級雜訊抑制效果可以選擇。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我拿G1X來拍照時都將感光度設定成AUTO ISO,最高範圍設成ISO1600,等下各位看到它的高ISO表現之後,應該會覺得ISO1600也太保守了吧!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附加壓縮檔: JPG原圖 RAW→JPG原圖
▲測試環境:微光室內、全手動模式、防手震關閉、上腳架、倒數計時拍攝。
因為G1X在光圈先決模式下,慢快門最長僅為一秒,所以在測試各級感光度時我必須改用M模式來拍攝。以上是RAW+JPG的拍攝結果,RAW檔由DPP消除NR後轉為JPG檔,因此從上面的比較可以看出NR(標準)前後的差異,其中RAW的雜訊較高也是正常的。就本次的測試結果來看,ISO6400(RAW)雖然顆粒較大,但我覺得還算是堪用,而這樣的表現真的很恐怖;若你對影像純淨度有所要求,卻又需要在微光環境下作業,相信ISO800也能讓你滿意,但其實ISO1600已經很不錯了。對小編測試有存疑的朋友,建議直接下載原圖(RAW+JPG),照片不會騙人的。


★實用的ND濾鏡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內建的ND濾鏡加上G1X那最小F/16的光圈值,在白天時能有效的減低快門速度,其ND濾鏡約可減光約三級快門速度。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上圖的拍攝參數f/16、4s、ISO100、等效焦距28mm、ND開啟。藉由ND開啟與f/16的小光圈增加快門速度,讓溪水看起來就猶如絲絹般柔滑。


★豐富的濾鏡特效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G1X的濾鏡特效並無特別待遇,就跟小編之前介紹過的S100一模一樣,且不支援錄影中使用,其中HDR、懷舊模式、模型效果、玩具相機效果、單色及色彩強化,小編另外提供拍攝範例讓大家參考。還有在濾鏡模式中,是無法指定對焦點位置的。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附加壓縮檔: 原圖下載
▲使用HDR拍攝時,建議要上腳架除非你的手夠穩,不然很容易出現殘影的,因為它單次快門會同時記錄兩張曝光值不同的照片,再合成為單張影像。從上圖應該就能看出HDR前後差異,右圖不僅是亮部或暗部的細節明顯都較完整,另外也歡迎下載原圖檢視。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懷舊效果有五級強弱可以調整,其實它控制的就是飽和度,藉此讓畫面看起來猶如褪色般。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模型效果可指定清晰區域的大小、位置、水平或是垂直,而比較特別的就是它還支援錄影(VGA)。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玩具相機有三色(冷色、標準、暖色)可以選擇,可以呈現不同的氛圍,但同樣的是影像四周都會出現暗角。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如果G1X的"單色"有對比度可以調整那該會有多好,畢竟"高對比度黑白照"這兩年來真的很紅!像上圖就稍嫌平淡了些...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Canon多年前的DC早就具備了抽色功能,可指定畫面中的任一色彩作保留,其它顏色可設為低飽和或是黑白單色。


★FULL HD錄影但未支援手動曝光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G1X可錄製1920x1080 24fps(電影格式)的高畫質影片,並支援立體聲收音,向下還有720p 30fps/VGA 30fps的錄影格式可選擇;不過錄影途中並不支援手動曝光,去調整機頂的EV轉盤也是無效的,僅能在錄影前以SET鍵叫出曝光補償的功能,用機背飛梭轉盤來預先調整EV值。以下有多部日夜景的影片實拍讓各位參考,其中錄影時式支援自動對以及光學變焦的;自動對焦的靈敏度不會太高,言下之意就是不用擔心對焦距離乎遠乎近。

▲從暗部到明亮部,G1X的曝光值改變還挺聰明的。


▲這段影片可以看得出來G1X的影片品質相當不錯,且現場收音效果也很出色。


▲從這部影片我發現了G1X的一個小缺點,那就是從望遠端→廣角端時,由於G1X非恆定光圈鏡頭,所以回到廣角端時光圈會變大,如此一來進光量也會跟著變大,使畫面出現有點過曝情形,並不會自動作修正。


▲夜間加上手持的夜間實拍,在大片幅感光元件的加持下,暗部雜訊的情形並不明顯。


▲f/5.8、112mm的加持下櫻花背後的散景就有這樣的水準。


▲廣角端→望遠端,因光圈變小進光量瞬間變小的情況下,亮度也未作自動補償。


▲最後這部是"模型效果"的VGA影片,約錄製1分30秒左右,設定以10倍速度加速播放。


★加入版權資訊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為了彰顯G1X的定位與G12或是其它PowerShot有所不同,特別加入版權資訊的內容,使用者可自行輸入作者的名稱或是相關的資訊。如此一來在檢視EXIF內容時,版權或是作者一目了然。


★影像檢視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縮圖瀏覽時單頁最多可同步顯示100張照片,透過DISPLAY切換可知道對焦點的位置。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需要參考專業的曝光資訊也難不倒G1X,利用DISPLAY切換一樣可顯示色階圖、直方圖、曝光值或是檔案格式。

★ Canon PowerShot G1X‧使用心得
版上已入手G1X的網友還不少,各位所使用的時間比我還長,要跟大家分享最後的心得,還真有點怕怕的,如有不周之處,各位也可以上來補充一下。首先還是要從G1X的外觀開始談起,雖然它外型與G12相似之處達九成,但紮實度、質感及握感可是大幅超越G12,金屬機身更是沒話說;維持G12雙指令轉盤的設計,不過調控時的反應與DSLR還是無法比擬,大約停留在G12的水準。雖然光學觀景窗的的情況偏備而不用為主,不過螢幕解析度的提昇,總算是PowerShot的一項重點躍進,至少也對得起G1X的售價。總結一下硬體的使用感覺,G1X除了那片三吋92萬點LCD以外,快門的反應、對焦的速度、操作時的回饋感,差不多就是G12的延續,並沒有明顯的落差,接著下段要提到的就是影像的表現了。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原廠一再強調G1X所使用的1.5吋CMOS是自家獨立開發、製造的,對G1X的影像表現有絕對的信心,實際拍攝測試過後,我十分同意他們的說法;因為100%檢視照片時,即可發現它的影像紮實度就猶如APS-C等級的DSLR,細節保留相當完整。高感光度的表現實在是出乎意料的優異,完全不輸我的工作機EOS 7D,ISO1600的JPG絕對可以交件。最後近拍距離不足還是我對G1X最大的遺憾,也是美中不足的部份;看著眼前的美食卻沒辦法近距離特寫、好好記錄一番,真會讓人恨得牙癢癢,除非靠後製裁切來滿足放大率;但要購入G1X就得要有這種覺悟,畢竟沒有一台隨身機是十全十美的,能滿足自己需求我想才是最重要的。

優點:
◎1.5吋CMOS+DIGIC 5影像引擎,使得成像紮實、細節又夠豐富。
◎高感光度在ISO6400為堪用值、ISO1600為工作值。
◎最小光圈可縮到f/16,影像表現更加細膩。
◎最大光圈雖然只有f/2.8,但在1.5" CMOS加持下,散景卻相當明顯。
◎內建ND濾鏡,可降低三級快門,有助於光線充足環境下使用慢快門。
◎新增版權資訊,可在照片EXIF內顯示攝影師名稱。
◎改進的液晶螢幕,搭載三吋92.1萬點LCD。

缺點:
◎受限於片幅與大口徑鏡頭在結構上的設計,最近對焦距離為20公分。
◎光學觀景窗在廣角端時會被鏡頭遮蔽部分視野,且視野率過低。
◎錄影時變焦,光圈大小隨著改變,但機身卻不會依進光量的不同自動補償亮度。
◎綠色環境下,自動白平衡"偶爾會出現偏紅情形。

★ Canon PowerShot G1X‧拍攝樣本(機身直出JPG,我的顏色:關)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濾鏡特效:懷舊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濾鏡特效:單色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旗艦之作Canon PowerShot G1X 畫質媲美微單眼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 https://www.instagram.com/jml888.photography/
先前看了吉姆林的 (採訪 Canon Powershot G1X 新春發表會)的文章,
就一直在等吉姆林 G1X 實測的文章發表,
今天終於等到了真是太感謝吉姆林了,
看了實測的文章後會有一點心動想買一台來用,
如果價格可以再親民一點就更好了。
總算等到01的評測了


吉姆林 wrote:
2011年大家還在揣...(恕刪)
adai's blog http://adai69.blogspot.com/
這款是不錯的相機, 但定位再哪一個群組的消費者咧?

隨身機而言, 又太大台
就價格而言, 又和入門款DSLR沒太大差異

還是說這是台試水溫的機器?
就規格來說不就是一台不能換鏡頭的微單眼嗎?
G1X的顏色表現真不錯,規格也很有誠意,就是價位貴了些。
想請問吉姆林兄,您溪流的拍攝地點方便透露嗎?
謝謝
好貴
等降到2萬以下

這台的定位
適合希望拍攝效果比一般DC好
但又不想麻煩換鏡頭的使用者吧
潛水中
不要再自創名詞了好嗎!!
什麼微單眼.... 真是夠了...
要說價格貴嘛 我是覺的還好

畢竟入門單眼雖然是2萬有找,但是kit鏡的表現通常都不好吧

若以單機身加鏡頭來算,輕鬆超過23K了吧

不過我自己還是寧願買入門單眼就是了...

ahche79 wrote:
這款是不錯的相機, 但定位再哪一個群組的消費者咧?

隨身機而言, 又太大台
就價格而言, 又和入門款DSLR沒太大差異

還是說這是台試水溫的機器?

重畫質、卻又不想換鏡頭的消費者!
ⒾⒼ https://www.instagram.com/jml888.photography/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