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訊】Canon PowerShot G1 X Mark III 在台開賣,建議售價 NT$ 33,990元

【新訊】Canon PowerShot G1 X Mark III 在台開賣,建議售價 NT$ 33,990元
Canon G1X Mark III 距離前代發表已長達三年多的時間,而這代帶來最大的改變莫過於APS-C CMOS感光元件的加入,同時搭載全新設計的 24-72mm f/2.8-5.6 變焦鏡頭,另外首度下放「雙像素CMOS自動對焦」(DAF)技術在自家消費型數位相機身上,可望讓 G1X Mark III  的對焦速度族可比擬新世代的EOS M系列。

正面
【新訊】Canon PowerShot G1 X Mark III 在台開賣,建議售價 NT$ 33,990元
機頂
【新訊】Canon PowerShot G1 X Mark III 在台開賣,建議售價 NT$ 33,990元
機背
【新訊】Canon PowerShot G1 X Mark III 在台開賣,建議售價 NT$ 33,990元
內閃開啟
【新訊】Canon PowerShot G1 X Mark III 在台開賣,建議售價 NT$ 33,990元
轉式觸控螢幕
【新訊】Canon PowerShot G1 X Mark III 在台開賣,建議售價 NT$ 33,990元
機身內建236萬點的高解析度觀景窗,還有支援多角度翻轉的三吋104萬點觸控螢幕,同時以EVF取景時也可以透過機背螢幕來改變對焦框的位置;機身重量僅375公克,具備防塵、防滴結構,更重要的是 G1X Mark III 終於加入了USB充電功能,用戶們可透過行動電源隨時為它補充電力!近期我們也會帶來完整的評測報告,至於 G1 X Mark III 目前已少量鋪貨,也期待網友們上來跟大家分享唷!


▌G1 X Mark III 主要規格:


  • APS-C CMOS 感光元件
  • 有效畫素2420萬
  • 鏡頭規格 24-72mm f/2.8-5.6
  • 影像處理引擎 DIGIC 7
  • 感光度範圍ISO 100 ~ 25600
  • 內建236萬點EVF
  • 3吋104萬點觸控螢幕
  • 可錄製1920 x1080 60fps 高畫質影片
  • 內建藍芽、Wi-Fi、NFC
  • 體積 115.0 x 77.9 x 51.4(mm)
  • 重量 399 公克


★上市首購禮,好禮雙重送★ 即日起至12月31日止,購買PowerShot G1 X Mark III贈送NB-13L原廠電池乙顆+Sandisk 32G高速記憶卡一張。
對於未來的無反腦內有個幻想
Canon的系統&如G1XIII這麼Compact的機身&這麼逼格的側翻螢幕&
4k RAW&機身光學5軸&EF接環(不然就EF-M 15-55 F2.8).....
= Impossible

吉姆林 wrote:
Canon G1X...(恕刪)


真可惜
若是F2.5~F4的話
應該會很有市場
以CANON的能力
應該是體積大沒多少的前提下
做的出來呀...

吉姆林 wrote:
Canon G1X...(恕刪)

G1X一代與二代我都買了! 但是三代我不打算買! 因為三代感覺上外觀越來越醜! 而且超貴!!
對焦速度理論上應該會比二代好很多,但是二代的大光圈又不見了.....

如果要砸大錢買三代的話,還不如考慮買EOS M5.....
國外有人說它的鏡頭不是很優,尤其光芒怪怪的,似乎是受限鏡片的大小。

RAIL wrote:
國外有人說它的鏡頭...(恕刪)


我就知道,canon 的消費機我也買不少台,他的消費機跟換鏡頭的最大差異就是那個鏡頭,消費機canon的鏡頭都不會多好的,所以還是老話一句,看是要方便還是要畫質,不然這台的片福體積那些換鏡頭的都大概死光了,可惜就是鏡頭給妳不好的讓你會猶豫,不可能一台到底,所以這台就是要很有愛,但是對於一般的消費者我覺得吸引力還是不錯,像對我來說就是片福體積對焦速度,畫質還可以,價格算是蠻貴的,考慮考慮
市面已有的一吋機,光圈可是差了整整兩級..

賣兩萬四,跟一吋機還有得拼.
三萬四?
感覺機身越做越醜真可惜,話說光圈這麼小的話焦段應該要做到28-105才值三萬啊@@
...GR or X70之類的"APS-C" DC光圈也是F2.8起跳啊,鏡頭還是定焦又沒防手震,

而且還沒等效24端可以用哩,所以多出來的焦段我都當他是送的!

當然,其他APS-C DC(除了X100系列)價格沒那麼高,像GR早就試過也閃出了,

至於X70等效28 F2.8的定焦也難引發興趣(我選X100F),而且沒防手震也不耐候
限制了它們的用途;DC當然是買來輕便隨身用的,不指望Pocketable(即使是RX100
系列我好像也沒什麼口袋可以放得進去),所以只要求丟包或掛頸無感就好,現在我
側背包裏面一直放著的就是這台;它就像我拍照的瑞士刀一樣(滿足各項基本需求),
出門或收完大器材之後不必多想,帶這台就夠了!

"有人"說它邊角畫質"不好"...用過再說吧,相片風格直接用"精緻細節"去拍拍看,
跟大台APS-C單眼拍出來的會有差?可能我木眼,看不太出來有什麼差別;它焦段不
夠長是事實,不過用它拍的24MP相片不怕沒有裁切的空間(細節);

以前不太用手機拍照...其實最有意見的不是所謂的"畫質",而是對焦又慢又爛,
不過現代新機基本上已經解決這個問題,而且它們的耐候能力竟然比絕大多數的
DC都好,結果就是即使帶了相機,像北部冬季這種天氣還是選擇用手機來拍,那帶
相機幹嘛!?更何況在畫質這方面也是大有改善,雖然跟APS-C(&以上)的相機相比
還差得遠,但大多數一般狀況已是應付有餘,而且它們的最大優勢是"非帶著它不可"!
手機越做越厲害,我並不否認選用一般用途攝影器材的決策受它影響,所以即使1"機
也興趣不大,其它可換鏡的體積不適合隨身(耐候的還更大),所以用一上市的盤仔價
入手了;它只是比較合於我"個人"的需求,願意帶又不難帶的才是有用的器材;

光圈比較大的一代二代我反而沒入手,因為試用過它們的對焦&操作反應速度之後
就沒興趣了,跟1"機比畫質優勢不夠明顯(RX100系列)體積還大輸;站方正式評測
應該快出來了,屆時大家再多參考看看吧.

只能說老闆想的跟消費者想的不一樣

消費者想要在氣氛優美的餐廳拍照

老闆說:我們的相機要給大家出去踏青時拍照啊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