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真的 Canon 繼 2019 年發表 Canon G5 X Mark II與 G7 X Mark III 之後,已經很久沒有帶來能拍又能錄的進階產品,當然這幾年推出的 PowerShot V10、PowerShot PICK、PowerShot ZOOM 定位比較偏入門與支線任務的機型雖屬於家族成員,但還是偏少眾且用途比較特殊。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 Canon PowerShot V1 從發表到日本正式開賣,都造成極大的話題及關注,日本官網更直接寫明了下單後的出貨時間會在六個月之後甚至更長,我想這都說明了 V1 的超高人氣!而 Canon Taiwan 也選在今日在台同時發表 PowerShot V1 與 EOS R50 V,且將在今日開始在台販售。
◎ 延伸閱讀:【採訪】Canon Powershot V1 與 EOS R50V|迎接 Vlog 世代,雙機同步開賣!

這裡還是先幫各位回顧一下 PowerShot V1 的主要特色,包括 1.4 吋的感光元件、等效 16-50mm f/2.8~4.5 的變焦鏡頭、內建 5 級 IS 鏡頭防手震、雙像素 CMOS AF II 對焦系統與 30fps 連拍追焦規格;錄影規格則支援 4K 30p(5.7K 超取樣)、4K 60p(1.4x Crop)、FHD 120p,同時機頂配備三顆麥克風。
▲首波工商時間

特別感謝:攝影協力 / 後製剪輯:Monica
/// Canon PowerShot V1 外觀及特色介紹
- 機身正面
- 自拍型態
- 搭配HG-100TBR
近年才接觸相機的朋友或許不太瞭解 PowerShot 在十年前的黃金歲月,當年 Canon 以 APS-C、1.5 吋、1吋 CMOS 基底,分別打造出 G1 X、G3 X、G5 X、G7 X 與 G9 X 這幾款隨身機,其中「G3 X」的外型與本篇的主角「PowerShot V1」還真有幾分相似,只不過「G3 X」的特色是主打 1 吋 CMOS 的 25x(24-600mm)光變旅遊機,而且僅出一代就成為絕響著實有點可惜。
回到正題~儘管造型相仿但 PowerShot V1 的體積與重量其實比 G3 X 更輕更小,來到 118.3(長)x 68.0(高)x 52.5(寬)mm,含電池與記憶卡的重量則是 426 公克。厚實且符合人體工學的「握把」,不論是標準握姿或反向自拍握持時,操作上都很順手且舒適,這點值得大力讚賞!如搭配原廠 HG-100TBR 藍牙握把操作更便利。
- 變焦鏡頭
- 鏡頭環
V1 搭載 1.4 吋 CMOS 感光元件,跟同級對手 ZV-1 II 的 1 吋 CMOS 相比的話,的確有先天上的優勢,畢竟 1.4 吋這片幅是大於 4/3 系統、小於 APS-C,同時也是 Canon 首次應用在消費機上的尺寸,至少吉姆過去十幾年來從沒見過;其有效畫素為 2230 萬,可以發現原廠對於畫素也很保守,並不會刻意去衝高畫素量。
搭載雙像素 CMOS 自動對焦,可移動的對焦點高達 3431 點,支援人物、動物...等目標辨識及追蹤,外加 30fps 超狂的追焦連拍,這也是當今隨身機之中少有;V1 並未因為 Vlog 的定位而犧牲或弱化拍照規格,這點相當難能可貴。
- 16mm
- 50mm
搭載等效 16mm~50mm 的超廣角變焦鏡頭,光是 16mm 起跳的廣角端就找不到對手了,而這不免也讓大家想起當年 Nikon 胎死腹中的 DL1850 一吋機,比較可惜的是 V1 光圈並非恆定而是 f/2.8~4.5,好在有 5 級 IS 防手震的輔助,在光源不足時能爭取更低的 ISO 及安全快門,另外還內建 ND 減光鏡可降三級快門速度。

▲廣角端的最近對焦距離為 5 公分,這邊特寫給各位看個範例|16mm ISO100 f/2.8 1/1250s

V1 最高可錄製 4K 60p(1.4x Crop)、4K 30p(5.7K 超取)與 FHD 120p 影片,並支援 Canon Log-3 10-bit 格式;不過在 4K 60p 條件下等效焦距會變成 23mm~71mm,而且無法啟用電子防手震。機身正面配備錄影指示燈,方便被攝者掌握機器當前的狀態。
- 機頂
- 上兔毛
- 進排氣散熱孔
機頂結構的重點都擺在右肩,包括變焦撥桿、電源開關、快門鍵、錄影鍵、曝光模式轉盤、拍照/錄影切換撥桿...等等,另外 V1 的「多功能熱靴」雖然支援數位麥克風、智慧型手機連接轉接器 AD-P1、EL-5 及 EL-10 閃燈;不過需加購「多功能熱靴轉接器 AD-E1」,才能使用單點觸發或舊款的 Speedlite 閃燈、觸發器,這點還是稍嫌麻煩但也是革新的必經之路。
多數時間 V1 的「多功能熱靴」都是被我裝上隨機附上的「兔毛」,藉此來達到物理降噪的效果;雖然機頂配備三顆麥克風,但無法指定前或後收音,似乎僅能以全方位收音來作業。
此外 V1 為了滿足長時間錄影作業,罕見的在隨身機上內建主動散熱系統,搭載風扇來執行進排氣的任務,讓廢熱可強制從機內排出,而這些進排氣孔就分佈在機身的左肩及左側區域。
- 機背
- 翻轉螢幕
- 操作區域
機背搭載 3 吋 104 萬點的側翻觸控螢幕,但因為沒有電子觀景窗的緣故,多數人對螢幕亮度的要求就會比較高,這也是 V1 美中不足的部分,在戶外強光下透過 LCD 取景會比較辛苦;再來機背按鍵與轉盤集中在右半部,止滑蒙皮同時覆蓋到整個工作區域,讓 V1 更有利於單手操作。
- 右側傳輸埠
- Micro HDMI
接著來看到機身右側的傳輸埠,提供 3.5mm 的麥克風與耳機監聽孔,再來支援 PD 外沖與 HDMI 輸出,只不過 HDMI 的規格是 D-Type,這類線材的插頭比較需要被溫柔呵護。
- 機底
- 電池LP-E17
V1 支援的儲存媒體為 SDXC UHS-II 並向下相容,搭配的鋰電池型號是存在已久的 LP-E17,在 CIPA 的測試條件下,正常拍照使用的續航力可來到 340 張,吉姆實際用 4K 30p 長時間錄影則撐到 1 小時 8 分鐘還有一格電,有這樣的續航力還算不錯;但如果是斷斷續續的開關機,加上頻繁的拍照及錄影,我會建議多帶顆備用電池比較妥當。
/// 錄影焦段比較(4K30P_16mm vs. 4K60P_23mm)
V1 因為廣角端來到 16mm(錄影其實約 17mm),其實多數時間掌機自拍的那支手,也無須舉的直挺挺,手肘微彎還是可以容納豐富的人帶景畫面,不過 4K 30p 與 4K 60p 的最廣角端有所不同,一個是 16mm 另一個是 23mm,用戶可依照拍攝題材去設定你的錄影畫質。
/// 收音測試
V1 機頂直接標配三顆麥克風在裡面,目的就是提供更好的收音指向性,而且附有兔毛可達到物理降噪的效果,但可惜的就是 V1 的機頂麥克風無法指定收音方向...例如「前、後或是全方位」,僅提供全方位收音而已。
影片中的測試包括機身收音、搭配原廠指向性麥克風(DM-E1D)、外接 3.5mm 以 DJI Mic Mini 進行收音;比較後我發現其實內建麥克風的收音效果就很不錯了,透過物理與機內的降噪相當有感,至於搭配 DM-E1D 的人聲明顯立體許多,搭配 DJI Mic Mini 的收音效果最優,但也是另一筆開銷就是了。
/// 光學 / 電子防手震測試
時下的 Vlog 隨身機多數都未提供光學防手震,例如自家的 Powershot V10 與 Sony ZV-1 II,因此錄影時僅能倚賴電子防手震,這也迫使原本就不夠廣的焦段被犧牲,但 V1 不僅擁有 16mm 超廣角更同時有光學及電子防手震的輔助。
在光學防手震的加持下廣角端依然能維持在 16mm,開啟第一階電子防手震的影響並不明顯,粗估還有等效 18mm,不過電子防手震開到增強時就只剩 23mm,所以我會建議開啟第一階電子防手震就好,但如果低光源作業單純用光學防手震即可,不足的部分事後再透過剪輯軟體去校正穩定,這是比較理想的作法。
/// 美肌開啟前後測試
場景模式中內建的「美肌短片」功能,「強度 2」的效果就超明顯,影片中有美肌開關前後的比較,建議各位斟酌使用,推薦給比較不善後製的同學。
/// 產品示範近拍短片比較
V1 在「產品示範近拍短片」模式下能針對近物優先對焦,不會受到人臉的干擾,比較可惜的是無法以手動曝光來指定光圈值,相機會強制縮光圈來配合標準幀率作業,因此在強光下比較難營造出大光圈、淺景深的需求。
/// C-Log 3 調色前後跟標準色調的比較
此外 V1 支援 C-Log3 色彩設定檔,在面對高反差環境或後期調色也更加友善,如果喜歡直出的同學也可以善用 V1 內建的 14 種色彩濾鏡,其中 ST&O 與 PT&O 的色調頗接近 IG 濾鏡的氛圍,我個人還挺推薦的!
/// 錄影呼吸效應測試
吉姆這邊直接用等效 50mm f/4.5 來測試 V1 的呼吸效應,呼吸效應的拉伸雖然是有但不明顯,我這邊就按表操課給各位參考看看。
/// 4K 30p 長時間錄影測試
V1 對於長時間錄影的用戶也相當友善,它內建冷卻風扇能有效提升散熱效能,可設定風扇的運作時機以及機身過熱的限制;吉姆實際在 28℃ 的戶外錄製了 4K 30p(5.7K 超取樣)影片長達 1 小時 8 分鐘,直到記憶卡滿載都未出現過熱強制關機的情況,耐表現真的很不錯!
- 測試環境
- 室外溫度
- 自動關機溫度
- 風扇設定
- 錄影過程
- 錄影長度
/// 拍照對焦速度
▲人物追焦 | ▲靜物拍攝 |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ND 減光鏡測試
V1 內建 ND 減光鏡,可降三級快門速度,來維持錄影時應有的幀率;同時也能為拍照模式爭取較慢的快門速度來營造流動感。- ND 開|ISO100 f/11.0 1/4s
- ND 關|ISO100 f/11.0 1/25s
/// 變形測試
變形測試的步驟我是拍攝 RAW 再將 RAW 匯入 LR 然後將校正檔關閉後再輸出一次,接著跟機身直出的 JPG 來做比較,但我發現似乎只有暗角的差異,廣角變形看不出變化。- 校正 / on
- 校正 / off
/// 畫質測試
從公開資訊中僅得知 Canon PowerShot V1 的光學結構為 8 群 9 枚,並沒有特殊鏡片的相關資訊,而吉姆照往例還是針對廣角/望遠的各級光圈進行了一輪畫質測試。廣角端的影像中央 f/2.8~f/11 表現幾乎一樣,至於影像邊緣最佳畫質則出現在 f/5.6。至於望遠端的整體工作光圈則落在 f/4.5~f/8 之間,光圈 f/11 會有比較明顯的衰退跡象,我想這對隨身機來說已經相當夠用了。- 16中/2.8
- 4
- 5.6
- 8
- 11
- 16邊/2.8
- 4
- 5.6
- 8
- 11
- 50中/4.5
- 5.6
- 8
- 11
- 50邊/4.5
- 5.6
- 8
- 11
/// 色散測試
吉姆也無從得知 V1 的的低色散鏡片數量,不過從以下的表現來看整體色散的控制都還不賴,不論從 16mm 的中央或邊緣影像皆是如此。- 中/2.8
- 4
- 5.6
- 8
- 11
- 邊/2.8
- 4
- 5.6
- 8
- 11
/// 抗耀光測試
Canon 並未公開 PowerShot V1 鏡頭所採用的鍍膜技術,不過吉姆還是按表操課...直接來看看 16mm 在光圈 f/2.8~11 之間的抗耀光表現吧!- 16mm/2.8
- 4
- 5.6
- 8
- 11
/// 星芒測試
V1 用上 9 枚光圈葉片,從下面的範例可以看到從 f/4 開始即可看到逐漸顯性發展的星芒,f/8 開始的星芒樣式變得更明顯,也是 9 枚光圈葉片結構的緣故,因此能得到 18 道的放射狀星芒,測試過程皆是以手持完成作業,可以見得 IS 鏡頭防手震所帶來的便利性。- 2.8
- 4
- 5.6
- 8
- 11
/// 感光度測試(ISO 400~51200)
V1 的感光元件尺寸幾乎與 M4/3 系統平起平坐,甚至還大上那麼一點點,因此也反應在了低光源的表現上,V1 的工作感光度勉強可以來到 ISO 1600,至於堪用值則落在 ISO 3200~6400 之間。- 400
- 800
- 1600
- 3200
- 6400
- 12800
- 25600
- 51200
/// 動態範圍測試(±3 EV)
V1 在「-3EV~+1EV」之間能透過 RAW 進行適度的修正,但過曝 2 格的天空拉回就有明顯的斷階感;吉姆這裡使用的軟體為 Lightroom CC,暗部拉回後的雜訊控制也還不錯,沒有過多的色彩雜訊出現!- 拉回|-3
- -2
- -1
- 0
- +1
- +2
- +3
- 標準|-3
- -2
- -1
- 0
- +1
- +2
- +3
/// Canon PowerShot V1 使用心得與結語

在經過一系列的測試及體驗後,V1 對吉姆來說絕對稱得上是 Canon 歷年以來最強的隨身機,光是 16mm f/2.8 起跳的超廣角就足以碾壓同級產品,在 1.4 吋 CMOS 大片幅的加持下不論淺景深或低光源表現更實用,唯一要留意的就是移動中的防手震穩定性;雖然已經是同級產品中的佼佼者,不過跟自帶三軸機械穩定雲台的 OP3 相比還是有一大段差距,畢竟是不同物種要越級打怪確實有難度。
除此之外 V1 的追焦、連拍性能也很狂,面對移動中的人物、動物,只要快門速度足以凝結畫面,搭配最高 30fps 的連拍速度,完全不輸自家的無反系統;美中不足的就是少了 EVF,但這也是產品定位所致,實為非戰之罪。

錄影規格看似平實卻很全面,常規型態下雖然只有 4K 30p 不過卻是 5.7K 的超取樣,因此細節方面完全不用擔心,同時支援 Canon Log3 4:2:2 10-bit 錄製,後期處理也更有彈性,另外還有 4K 60p 的錄影格式,雖然有 1.4x Crop 及電子防手震的閹割,但總是高幀率的選項,有總比無的好!
內建 14 種色彩濾鏡,但名稱實在不好記,其中有幾個比較討喜的濾鏡,拍起來就像負片色彩及正片色彩,例如:故事藍綠、淡藍綠和橘色、美味暖調,英文簡稱 ST、PA、TA...試問誰記得住啦!若真的要好好宣傳這些色彩濾鏡,原廠真的需要為這些濾鏡賦予新名稱,越文青越簡單越好,先讓人記得住才有機會揮發揚光大;但有點可惜的就是這 14 種色彩濾鏡僅支援錄影、不支援拍照使用。

由於 Canon 今日下午才會公布 PowerShot V1 在台的正式價格,因此截稿前吉姆也無從得知消息(就算知道也不能說 XD),當初 2/20 全球發表時的人民幣報價 5,999 元折合新台幣約 NT$26,900 元,如果台灣也能比照辦理至少壓在 27K 以內,如此一來對比 Sony ZV-1 II 的 25K 是相對有競爭力的,不過我想其它國家的缺貨潮已直接反應了 V1 的熱度,相信在台上市後也瞬間被秒殺,又或是出現溢價的情況也說不定,我們就靜觀其變吧~另外 EOS R50 V 也會同步開賣!
▲第二波工商時間

特別感謝:攝影協力 / 後製剪輯:Monica
值得讚賞的部份:
◎ 機身握感真的很不賴,不論是標準握持或自拍型態拍攝都能穩穩的握住
◎ 等效 16-50mm 涵蓋了超廣角與中焦距,作為 Vlog 實用性超高
◎ 搭載 1.4 吋 CMOS 感光元件,更有利於虛化背景與提高 ISO 的工作表現
◎ Dual Pixel CMOS AF II 對焦系統的追焦速度攀比 RF 系統,同時支援 30fps 連拍
◎ 內建 ND 減光鏡可降低三級快門速度
◎ 支援 Canon Log3 4:2:2 10-bit 錄製
◎ 機頂麥克風搭配兔毛後,戶外的人聲收音效果就很不錯
◎ 內建主動式散熱風扇,可應付長時間錄影作業
◎ 「產品示範近拍短片」功能可針對「近物」優先對焦
可以改進的部份:
◎ 支援直式影片,但拍攝時選單不會跟著翻轉,對操作不太友善
◎ 未支援防塵防滴,進排氣散熱孔可得多留意
◎ 未提供 EVF 面對戶外強光時,機背螢幕的亮度不太夠用
◎ 並非恆定光圈設計,因此 50mm 時最大光圈僅剩 f/4.5,這時實用性就低了點
◎ 多功能熱靴座需搭配「熱靴轉接器 AD-E1」,才支援單點觸發或舊款閃燈
|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500 f/2.8 1/200s

Canon PowerShot V1 21mm ISO100 f/4.5 1/100s

Canon PowerShot V1 23mm ISO100 f/11.0 1/13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0 f/2.8 1/6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 f/2.8 1/32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 f/2.8 1/1600s

Canon PowerShot V1 26mm ISO100 f/11.0 6/1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0 f/2.8 1/60s

Canon PowerShot V1 15mm ISO100 f/4.0 1/32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 f/2.8 1/2500s

Canon PowerShot V1 20mm ISO100 f/4.5 1/64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500 f/2.8 1/20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 f/2.8 1/100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 f/2.8 1/160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0 f/2.8 1/8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 f/2.8 1/160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 f/2.8 1/160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 f/4.5 1/32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320 f/2.8 1/200s

Canon PowerShot V1 26mm ISO100 f/4.5 1/125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320 f/2.8 1/6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 f/4.5 1/64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0 f/2.8 1/60s

Canon PowerShot V1 26mm ISO100 f/4.5 1/25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 f/2.8 1/320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250 f/2.8 1/200s

Canon PowerShot V1 26mm ISO100 f/4.5 1/500s

Canon PowerShot V1 26mm ISO640 f/4.5 1/100s

Canon PowerShot V1 26mm ISO100 f/4.5 1/32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250 f/2.8 1/8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 f/2.8 1/16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 f/2.8 1/100s

Canon PowerShot V1 23mm ISO100 f/4.5 1/64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800 f/2.8 1/20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 f/2.8 1/400s

Canon PowerShot V1 25mm ISO100 f/4.5 1/1600s

Canon PowerShot V1 20mm ISO100 f/4.5 1/32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0 f/2.8 1/8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 f/2.8 1/125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 f/2.8 1/1600s

Canon PowerShot V1 14mm ISO100 f/4.5 1/80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320 f/2.8 1/6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 f/2.8 1/32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 f/4.5 1/25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0 f/2.8 1/60s

Canon PowerShot V1 20mm ISO100 f/4.5 1/50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 f/4.5 1/64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320 f/2.8 1/8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 f/2.8 1/125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 f/2.8 1/200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250 f/2.8 1/8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 f/2.8 1/1600s

Canon PowerShot V1 26mm ISO100 f/4.5 1/400s

Canon PowerShot V1 26mm ISO100 f/4.5 1/50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320 f/2.8 1/60s

Canon PowerShot V1 26mm ISO100 f/4.5 1/1000s

Canon PowerShot V1 26mm ISO400 f/4.5 1/10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0 f/2.8 1/6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 f/5.6 1/50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 f/2.8 1/400s

Canon PowerShot V1 18mm ISO100 f/4.5 1/8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0 f/2.8 1/8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 f/4.5 1/80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 f/2.8 1/1600s

Canon PowerShot V1 26mm ISO100 f/5.0 1/50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250 f/2.8 1/8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 f/2.8 1/80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 f/11.0 1/4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 f/2.8 1/200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800 f/2.8 1/60s

Canon PowerShot V1 26mm ISO100 f/4.5 1/500s

Canon PowerShot V1 26mm ISO6400 f/4.5 1/6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0 f/2.8 1/8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 f/11.0 1/100s

Canon PowerShot V1 11mm ISO100 f/4.5 1/8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800 f/2.8 1/60s

Canon PowerShot V1 26mm ISO100 f/4.5 1/500s

Canon PowerShot V1 24mm ISO100 f/4.5 1/640s

Canon PowerShot V1 9mm ISO1000 f/2.8 1/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