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HS50後,富士似乎放棄了類單這個領域,除了出了一台S1,但S1的感光元件HS50還小!!
不知HS50後面還會有後繼機種嗎??等好久了,找不到有新消息...
從F10~S6600~HS20,一路走來,儘管HS20的熱當機始終沒有解決(已經是最新韌體),
跳焦,對不到焦.....但還是期待富士能夠有新機型,並改善過往之缺陷..
但感覺富士把重心都放在X系列上.....再等不到新類單,大概就要轉向跨入中階單眼了...
那 Fujifilm 推出了什麼呢?一台感光元件僅比 Stylus 1 大上 40%、只有 RX10 與 FZ1000 的一半、但重量卻高達 920g 的巨無霸,空有等效 624mm 的望遠端,光圈卻比廣角端小了整整兩格,畫質沒比 S100FS 好上哪兒去,錄影依然很抱歉的 X-S1
順便一提,X-T1 裝上 XF 18-135/3.5-5.6 的重量跟 X-S1 幾乎一樣,體積還略小一點;畫質嘛,我想,不用多作解釋。要望遠?畫質好的照片裁切所得到的還是遠比畫素高但畫質差的照片來得好。
難怪 Raw File Converter EX 2.0 允諾會在未來支援底片模擬模式的機型裡包括了X系列所有老機,甚至還有 X100 與 X10 這兩台比 X-S1 還早上市的機身,但卻獨獨漏了 X-S1
貓,鐵道,cosplay https://www.flickr.com/photos/dormcat
這台錄影好不好對多數人而言不是主要因素.
似乎是因為 基本微單,中階單眼 都比 高階類單 還便宜.
以致 高階類單 市場變小.
So,我覺另一個方案:如果是另外推出 2/3" 的微單眼,然後可以直接用 x-mount,那也很不錯.
只是這樣技術上好像不可行.
不然,這樣原本的長鏡頭 50~230mm,的等效焦距 200~920mm .
可以跟 Nikon 1 這個組合有拼: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8&t=4040600
(迷你長砲登場 Nikon 1 NIKKOR VR 70-300mm)
sdfgsdfg wrote:
FUJIFILM X30 這款不OK嗎?? 我覺得還算好用吧?
X30 的處境也比 X-S1 好一點點而已:被 Sony RX100 III 與 Panasonic LX100 左右夾殺

左邊的 RX100 III 體積與重量都小了不少,感光元件卻是整整兩倍大,還有等效 24mm 的廣角端
右邊的 LX100 體積與重量與 X30 相仿,感光元件卻有將近四倍大,不但也有等效 24mm 的廣角端,還多了4K錄影
其他詳細規格比較
X30 的優勢只剩下價格(由左至右的價格比約為 8:6:9)以及可以用裁切輕易彌補的望遠端
貓,鐵道,cosplay https://www.flickr.com/photos/dormcat
dormcat wrote:
X30 的優勢只剩下價格(由左至右的價格比約為 8:6:9)以及可以用裁切輕易彌補的望遠端
左右夾殺!? RX100 送我都不想用…
X30 優勢可多了
雖然都是規格表看不出來的東西,規格控看了也不會興奮
手動變焦…用習慣單眼,再去用電動變焦只會覺得很想死而已
發色…應該不用講了吧,給你 RX100 出三代還是那個鬼顏色
操縱靈敏度…LX100 沒有長期摸過不知道,不過 X30 的拍攝反應節奏絕對是大勝 RX100M3
EVF…RX100 的 EVF 只能當構圖參考,LX100 就不錯
拿 LX100 來比,P 家還有蠻大贏面,比 X30 貴一萬超合理
RX100 就算了,除了體積片幅一點都不吸引人
再說現在要買這個片幅&機身大小的隨身機,G7X 都還好一點
至少出門玩拍女朋友比較不會被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