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當時一看到實機,心又開始癢了起來,因為外型夠討喜,規格又誘人實在很容易把持不住,而且發表會當天還沒公布建議售價說,害小編日盼夜盼都等不到原廠消息,只好先把E-PL2借回來玩玩並解解饞,眼看年假就要開始放了,手邊沒一台像樣的機子可以帶出門怎麼可以勒,而且放假前突然發現連網友都開箱了,小編便火速跟原廠調來他們手中唯一的XZ-1,不然這10天連假可就白休囉。

XZ-1的命名可是其來有自的唷!前者的『X』指的是未知數,『Z』則代表機身所使用的ZUIKO鏡頭,並且加入了自家以引為傲的F/1.8大光圈,讓入手或是正在觀望的消費者都為此瘋狂,但你以為這樣的DC規格,O家直到這兩年才有能力辦到嗎?這樣你就大錯特錯囉!小編特地確認了一下原廠資訊,其實早在11年前也就是西元2000年時,OLYMPUS就曾推出過C-3040,在當時以1/1.8吋CCD、310萬有效畫素、35-105mm變焦鏡頭以及最重要的F/1.8光圈傲視機壇。
同期還有另外兩款同級的大光圈機種陸續誕生,相信這些陳年往事應該又勾起不少老玩家的回憶了吧!當年OLYMPUS的C系列的確造就了許多傳奇,在小編對攝影還懵懵懂懂之時,就看過不少以C-5050拍攝出來的作品,真是毒到深處無怨尤啊!O家面對這個沈重的擔子我想已經後繼有機啦,趕緊來看看本篇ZX-1評測文章吧。
【OLYMPUS XZ-1 外觀與規格介紹】

由於小編這回借測的XZ-1並非完整的市售盒裝版本,所以無法一併介紹隨機附上的配件有哪些,好在版上搶先開箱的O家眾版友們都樂於分享,大概的內容都可略知一二,小編在此感謝各位啊。XZ-1在配色方面原廠提供了兩種選擇,分別是全黑與白色帶有黑色塗裝的款式,機身更採用金屬材質打造,以小編這回借到的白色款為例,表面烤漆相當漂亮,有點接近陶瓷質感,即使留下指紋也不容易察覺;黑色外觀採用噴砂質感,其實也相當有型。全機身的長寬高為111 x 65 x 42 mm,加上記憶卡與電池後的重量大約來到275公克,兼具輕便與專業級DC的優勢;比較可惜的是正面握把的位置可能是為了美觀取向,並未提供輔助的機構,但手感還在容許範圍內,並不會出現手滑的情形;機背附有一塊止滑蒙皮,待會將一併介紹。

自從OLYMPUS PEN系列推出之後,大家似乎都淡忘了O家早期專業級DC的威名,好在XZ-1的出現總算喚起大家的記憶,且一發表立即就技驚四座,搭載自家評價最高的ZUIKO鏡頭,其擁有高品質的解像力以及光學表現,首度下放在DC產品之內,由此便可知道原廠對XZ-1的重視了。使用一具1/1.63吋的CCD感光元件及TruePic V影像處理引擎,與前陣子剛跟各位介紹過的E-PL2處理器相同,XZ-1的有效畫素為1000萬,同時還可以記錄RAW檔,提昇進階攝影玩家的後製需求。
XZ-1除了主打ZUIKO鏡頭之外,最大光圈F/1.8更是優於同級機種的強勢規格之一,搭載四倍光學變焦讓等效焦長可來到28mm~112mm,鏡頭結構為8群11枚,兼具基本廣角與小望遠,更讓人流口水的地方就是當焦段為最望遠端112mm時,最大光圈還可以維持在F/2.5,營造出來的散景效果直逼M4/3相機,可以靈活的運用景深,藉此來突顯主題,就算拿來拍攝人像也不成問題,下面會有實拍範例及景深表現給各位參考。

目前專業型DC市場中,有多款機種皆是以大光圈為特色,鏡頭前端的設計也較為突出,所以需要另外加上鏡頭蓋做保護,以往在鏡頭蓋都加上了卡榫,也就是說拍攝前必須手動取下前蓋,一點都不符合DC應有的機動性啊!而且忘記取下時又怕傷害到鏡頭組,心理都會有疙瘩。但O家在設計XZ-1時,似乎早為消費者想到了這點,因為無卡榫的設計,開機時並不需要手動取下前蓋,鏡頭便可將它自動頂開,立即就可進行拍攝,單手操作也不會手忙腳亂,光這點就能感受到原廠的貼心程度囉。

鏡頭伸出後的樣貌,採雙截兩段的設計,XZ-1的開機反應相當靈敏,約莫0.8秒左右便可進入拍攝畫面;而關機時間較長一些,大概要耗費1.5~2秒之間。另外還可看到機身左上方那復古樣式的閃燈,採彈跳式的控制方式,待會介紹機背時會一併提及,而閃燈必須彈起後才可執行各種觸發方式唷。

上圖為四倍光學變焦的動態示範圖,可以看到28mm廣角端到112mm望遠端其鏡身長度的差異,而完成這四倍光學變焦的時間只需要短短的一秒鐘而已,表現令小編頗為滿意。

鏡頭外其實還有這一圈『控制轉環』,藉此來控制光圈數值與拍攝模式…等等,看到上圖那『控制轉環』,便可發現金屬環的表面還有止滑紋路的設計,可以大幅提昇操作時的手感,轉環的阻尼感屬適中,不會太鬆或是過緊,但同步檢視機背對應的參數時,有些跟不上的感覺,機身反應終究無法與EVIL或是DSLR相提並論,我想這也是DC被硬體有所設限的遺憾吧,下面可以看到XZ-1的實際操作範例。
一開始很明顯可以看到鏡頭蓋直接被推開,再來閃燈透過手動控制而彈起,接著就是『控制轉環』的實際表現與操作方式囉。

從機頂看過去,其實可以發現到XZ-1雖然定位為專業型DC,但能保有圓滑的線條設計,沒有那種死板板的感覺,很容易讓女性消費者心動,輕鬆的就能通吃兩性客群,尤其是白色這款外型。

仔細端詳右半部的控制項目,在電源開啟當下按鍵中央會發出藍色的燈號,而開關左邊則設有單聲道的收音麥克風,快門鈕上方以金屬髮絲紋來表現,快門按壓的面積也夠大,既省力又易操作。最後看到那顆拍攝轉盤,除了提供P/A/S/M這幾項手動曝光功能以外,還支援低光度模式、SCN場景模式、以及O家自豪的藝術濾鏡,而且還有一組自訂模式可作為常用設定,例如設為黑白影像適用的拍攝參數;拍攝轉盤的外圈也加入了止滑顆紋增加操作感。

之前曾提及的閃燈彈起開關就在機背的左上方,另外取下原廠附贈的熱靴蓋後,還可以看到額外的電子插槽,可對應原廠PEN系列的相關配件,例如VF-2電子觀景窗、SEMA-1立體聲麥克風使HD影片更有加分效果,另外FL-14閃光燈還有上篇E-PL2文章介紹過的MAL-1微距臂燈,也同樣可以使用唷,讓XZ-1的擴充性大大增加。

OLYMPUS少見的在自家產品中加入了OLED螢幕,使XZ-1擁有三吋61萬畫素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可提供更寬廣的視野以及更豐富的色彩,黑色的表現也比傳統的LCD更純粹,接著可以看看下圖OLED實際的翻拍畫面。

看到上圖各角度的表現,就算是極端的觀看視角,XZ-1的這片OLED螢幕也能輕鬆勝任,而且色彩的還原能力與階調也呈現的相當好,不過以上的GIF動態圖檔最多只能提供256色,與肉眼實際觀察多少還是有段差距就是了。

既然定位為專業型DC機背那片飛梭轉盤當然也少不了囉!藉此可以快速調整多項參數、瀏覽或挑選照片時也更為方便,而這具轉盤也兼具五向功能鍵,小編個人最常用的就屬左鍵的單點自動對焦,與上鍵的曝光補償作為拍攝時的調整。其它按鈕光看圖示也相當容易上手,機背的右上方另外還有單顆的錄影鍵,可於多種拍攝模式底下立即執行錄影作業;眼尖的朋友應該還有注意到上方那片止滑蒙皮,可供大拇指做有效的支撐,讓整體的握感更為紮實。

機身右側設有HDMI的輸出埠以及A/V OUT、USB的傳輸孔,而外面則以同樣烤漆的艙蓋作為保護。

接著來看到機底的設計,金屬腳架孔位於中央位置,當XZ-1裝上腳架時『控制轉環』仍與快拆版保有釐米的空間,不會影響到拆裝的動作。第二張的特寫照則可以看到XZ-1的產地來自中國,不過小編手中的這台工程機,組裝的紮實度並沒啥問題就是囉。

XZ-1支援的儲存媒體共包括SD、SDHC與SDXC這三項,原廠鋰電池的型號稱為LI-50B,完全充飽電後則可拍攝約320張左右的影像(CIPA標準),以專業型DC而言續航力還不錯,應付一天的行程應該是綽綽有餘。
【OLYMPUS XZ-1選單與功能介紹】
▶拍攝模式


上圖左右兩個選單介面雖然都可以調整拍攝模式,不過左上屬於快速鍵提供的簡易選單,如需做進階調整還是得由MENU進入操作。


XZ-1拍攝模式中的內容與上回介紹過的E-PL2大同小異,共有正片、自然、柔和、人像與黑白這幾項色彩風格可以選擇,且針對每個風格皆可進入再做微調的動作,例如自訂對比度、清晰度、彩度或是容易影響高感光度表現的灰階功能,小編這回特地留意了XZ-1的原廠設定值即為標準,不會因為ISO拉高而造成雜訊過多。黑白風格中可調整的參數較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改變不同的色調來拍攝,小編個人較鍾愛XZ-1的Vivid正片風格,拍出來的色彩濃度適中,又不會失真,不論是記錄人像或風景都OK。

上圖為各項拍攝模式的GIF動態示範圖,應該不難看出的確是Vivid正片風格最為討喜,對紅、綠這些主色的感應也最為靈敏。
▶各級感光度的表現


在小編既往的印象中,高感光度的表現似乎並不是O家DC的強項,不過在小編反覆側試過後,發現到XZ-1在高ISO的表現真的是不容小覷啊!除了AUTO ISO之外,感光度採1/3級數供使用者作調整,最低由ISO100起跳,最高可達ISO6400,而且均可以全尺寸進行拍攝唷,無任何的設限。小編平常在拍攝時多數是採用AUTO ISO這項設定,因為XZ-1會優先使用低ISO搭配合適的快門作為拍攝參數,並不會突然拉高感光度來破壞畫質,以DC來說算是相當聰明;但比較可惜的就是原廠並未設計AUTO ISO的上限或是可自訂的範圍、同時也沒有NR雜訊抑制的選項,算是小小的美中不足啦。

上圖可以看到各級ISO的實拍以及100%裁切放大的表現,XZ-1的ISO測試環境同樣位在無人造光源的室內,當ISO100、光圈F/4.6時,曝光時間為1/2秒,藉此可以讓各位瞭解當下的環境亮度;另外拍攝時全程上腳架、關閉CCD防手震、MF手動對焦、灰階設定為標準、並採倒數拍攝以確保無任何晃動來影響畫質。接著直接來看看原圖裁切的表現,ISO400以前的畫質都相當純淨,約ISO800時出現輕微雜訊,但還算是可工作數值,再往上來到ISO1600時算是個人可接受的堪用值,因為ISO3200以上的雜訊以明顯破壞了細節與彩度。總結來說XZ-1這片1.63吋的CCD與TruePicV影像處理引擎的綜合表現的確有其價值,讓小編眼睛為之一亮。雖然XZ-1另外還內建了低光源模式,但仔細比對之後我發現該模式底下的表現,並沒有傳統P/A/S/M底下控制ISO要來的好,感覺不出來有做雜訊抹除之類的優化。
▶閃燈功能與出力


垂直彈起的復古式閃燈,不僅有型其功能也不少,自動閃燈除外還可自行控制閃燈的出力,如果要拍攝背光人像距離又稍遠其實可以選擇FULL全出力,如果是在室內如餐桌的對面要為另一半拍攝的話,可以選擇最小出力1/64作補光的動作,讓眼神光來加分,但建議閃燈還是不要太過靠近臉部唷,否則效果會過於死硬。右上的閃燈補償鈕則可在自動閃燈時作簡單的出力控制,至於XZ-1內閃加人像的實拍,下面文中也會有實拍與各位分享。
▶構圖比例與畫質選擇


XZ-1因CCD尺寸的緣故,影像的原生比例為傳統的4:3,不過還是可以透過內建選單作不同的設定,例如DSLR的3:2、適用風景的寬幅16:9、或是有趣的6:6方形構圖。XZ-1也提供了完整的畫質讓消費者選擇,有四種等級的JPG之外,還有RAW檔或是RAW+JPG可作為記錄,可利用原廠附贈的軟體執行RAW的編輯,RAW的高寬容度也是多數進階攝影玩家的最愛。

以上提供一張6:6的構圖示範,順道一提以這比例拍攝同樣可以記錄RAW檔唷,不過RAW檔尺寸為原生的4:3就是了。
▶測光與對焦方式


我個人在使用DC時,多數的測光方式還是選擇權衡測光,例如XZ-1的ESP先進多功能測光模式,雖然它還具備中央重點測光與點測光的功能,但多數的場景其實以XZ-1的ESP就足以勝任了;點測光我會特別用於微距特寫的作業環境,較符合我的拍攝習慣。XZ-1的對焦方式其實還算豐富,基本的AF之外還有微距近拍、超微距近拍可以選擇,先跟各位介紹一下微距功能,基本上AF的最近對焦距離僅為60公分,如需要近距離對焦就需要開啟基本的『微距近拍』,此時廣角端的最近對焦距離為10公分,望遠端為30公分;若此時仍感到放大倍率不足,還可以選擇『超微距近拍』,此時等效焦長會固定在28mm,但是最近對焦範圍變為1公分~60公分之間,且主體後方的散景也格外明顯。左上方那11點AF方框同時可自訂與自動選取,讓構圖時格外輕鬆,微距近拍時也需要它的幫忙。


左上的綠框代表是TR追蹤對焦的方框,當你鎖定目標後,會變出現這綠色方框且會持續跟著目標作移動。右上圖則為MF開啟後的作業介面,會放大中央的畫面讓使用者更清楚手動對焦時否有精確,但這裡還是有些不足的地方,那就是放大的倍率稍嫌不足,而且MF途中並未提供簡易的對焦尺,這樣一來使用者很難定奪當前的對焦位置該前移或後移,總得反覆確認個幾次才敢按下快門。

小編奉上一張XZ-1的『超微距近拍』的實拍範例(F/1.8、1/100、ISO100),就算是開放光圈拍攝,其葉脈的細節還是清晰可見,完全未打折扣。
▶F/1.8與各級光圈的表現


XZ-1的最大光圈為F/1.8,望遠端更可維持F/2.5,這在其面都曾提及過了,而它的快門速度最高為1/2000,最慢則可手動調為60秒,讓使用者有極大拍攝彈性,而且還有B快門可做選擇唷,最長的曝光時間約8分鐘,算是很有誠意囉。

上圖小編以GIF檔來表現『超微距近拍』加上各級光圈的表現,等效焦長固定在28mm,可以看到右後方散景在不同光圈值之下的差異。

再來同樣以GIF檔來表現『微距近拍』加上112mm焦長的表現,如背景深度足夠,營造出來的散景其實比F/1.8廣角端時更有味道唷。

又請到Cherry來協助拍攝,真是不好意思!這張影像的拍攝參數為F/2.5、1/500、ISO100、112mm、內閃強制開啟,可以看到內閃補正面光的效果還不賴,因為拍攝距離夠長,閃燈不會過於死硬;重點是那自然的散景效果當下就嚇到我了,怎麼跟我拿EVIL或是DSLR差不了多少,而且畫質與細節也有一定的水準,真的讓小編刮目相看,不過拍攝人像要有這樣的表現,還是得拿捏相機、主角與背景之間的距離才有機會成功唷,簡單的說就是半身人像加上足夠的後距。【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內建ND減光濾鏡


對很多人來說1/2000的快門速度的確不太夠用,就算是專業型的DC碰到豔陽高照時難免也會招架不住,所以XZ-1很貼心的提供了實用的ND濾鏡,可以有效的增加曝光時間,例如光線充足又想用F/1.8拍攝營造散景的話,開ND就可以適時的給予協助囉,右上圖便可以看到ND開啟前後的快門速度差異。白天要拿來做慢快門的曝光,也需要以類XZ-1這內建的ND減光濾鏡,就如同一般的可交換式鏡頭相機,可以外掛濾鏡一般,只不過XZ-1直接內建於機身中。
▶藝術濾鏡模式(濃化色調效果 / 柔焦效果)


藝術濾鏡在介紹E-PL2時就曾提及過了,其表現與XZ-1差異不大,只不過少了一些細部調整的功能,每一個藝術濾鏡都僅有字面上的效果,沒有其它附加條件,接著可以直接看看表現上的差異。另外這些濾鏡模式底下,同步也支援了錄影的功能,不過部分效果會出現LAG的情形。

▲▼藍天配上廟宇這色彩華麗的龍翔鳳舞,開啟濃化色調效果後,馬上就讓畫面跳了起來,超高的飽和度雖然不那麼耐看,不過爽度真的很高,應該有不少人拍攝風景時都想要這種暴力色調吧,比較一下上下兩張照片的差異實在不小。


▲▼柔焦效果除了可以拍攝人像以外,拿來拍攝這種廢墟其實也滿有味道的說,看到下圖營造出來的效果就有點像夢境裡的城堡…好吧!我承認是我想太多了…

▶藝術濾鏡模式(懷舊相片粗粒子效果 / 針孔相機效果)



▲▼直接看到那老舊的公廁,在套用懷舊相片粗粒子效果之後,似乎更顯得滄桑啊!斑駁的磚牆也更加顯著,又帶有一種老照片的味道。


▲▼在不少DC中也可以看到類似針孔相機效果的濾鏡,套用之後四周會出現明顯的暗角,色調也變得更古怪,帶有點詭譎的氣氛。

▶藝術濾鏡模式(透視效果 / 戲劇性的色調)



▲▼透視效果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模型或是移軸效果,套用後會增加影像的對比度與飽和度,而且畫面中央以外的景物會呈現模糊扭曲狀態,看到下圖就知道濾鏡使用前後的差異了,不過無法改變清晰的位置是比較可惜了些。


▲▼O家使用者好像都習慣稱戲劇性的色調叫做『無恥濾鏡』!但他無恥的原因在哪呢?我想就是因為以此模式進行拍攝的話,便能化腐朽為神奇,看到上下圖的落差之後你也不得不認同吧!明明就只是一台停在路邊的油罐車加上普通的街道而已,但戲劇性的色調卻能讓整幅影像改頭換面;目前O家僅有機皇E-5、M4/3的E-PL2還有目前這台XZ-1擁有這『無恥濾鏡』而已,我想這也將成為XZ-1熱銷的主因之一。

▶720P影片的功能與表現


其實XZ-1的錄影功能相當陽春,雖然規格為1280 x 720 30fps,不過M-JPEG / AVI的編碼格式卻很容易耗費記憶卡的容量,如果只是單純的想做網路分享,其實可以選擇基本的VGA尺寸來拍攝,傳輸與分享都比較方便。獨立錄影按鍵的便利性在小編多日的體驗之下的確能明顯的感受到,不過XZ-1的HD畫質的確有待加強,尤其是碰到稍暗的環境,雜訊很容易就會跑出來,進而影響到HD影片該有的細節。雖然選單內沒有對焦選項,但XZ-1還是有自動連續對焦的功能,速度與反應都算快,而且並沒有機械對焦的雜音,往下可以直接來看看多部HD影片的表現。
▲大光圈的特性,讓XZ-1即使面對逆光的場景,也能忠實還原現場的氣氛,葉片的輪廓與葉脈的細節也能完整的呈現,另外還可以注意到XZ-1在連續AF之下的做動,還有AF的準確度都算不錯。
▲在拍攝梅花這段影片時,小編刻意採近距離的對焦方式來加強散景效果,而且錄影期間進行光學變焦也未產生機械聲響。
▲錄製這片湖光山色的時候,可能是背光的緣故,導致機身所偵測到的環境光源不足,進而產生明顯的雜訊而破壞了該有的影片細節。
▲夕陽西下的色溫永遠都讓人著迷,我自己已經好久沒看到日落了,硬在這拍了許多才肯離開,唉!城市人的悲哀啊...

▲以上皆為戲劇性色調的影片表現,品質依然為HD,特殊的濾鏡讓影片增添不少獨特性。
▲以針孔相機效果錄製時,影片會出現LAG的情形,影格速率並無法達到30fps的等級,流暢度有些不足。
▶iAUTO+即時導覽模式&拍攝小提示


XZ-1的售價其實還算是合理範圍內,所以購入的消費者,也可能存在著剛入門想學習攝影的新手,更何況XZ-1還是屬於DC產品,所以可靠的自動拍攝模式當然也是必備的囉;上圖可以看到XZ-1的在這部份的介面與E-PL2其實是相同的,可調整色彩飽和度、色調、明暗度、以及最重要的景深程度,以淺顯易懂的圖示與文字讓使用者快速上手。

小編簡單的放了一張背景模糊與銳利的GIF檔,來表現XZ-1即時導覽的便利性。


進入拍攝小提示之後,便可以看到XZ-1針對了生活中常見的場景都提供了簡單的拍攝教學,例如是好動的孩童、可愛的寵物、迷人的花卉、可口的美食、或是最實用的構圖提示都可這在裡學習到,也看的出O家確實為新手設想周到。
▶18種場景模式


XZ-1的場景模式都算是實用,共計有18種,大致上有完美人像、夕陽、煙火、多重曝光、水中廣角、寵物、全景模式…等等,下面可以看到小編針對多重曝光與全景模式所拍攝的示範圖。

其多重曝光基本上就只能組合兩張影像,拍完第一張接著再按下第二次快門,接著再將兩張圖進行合併會能呈現上圖的效果。

XZ-1的全景模式其實挺雞肋的,沒辦法單鍵360度一次捕捉全景,僅能以傳統的接圖方式完成,所以像小編這種技術不好的人,一不小心就會拍出上圖那樣破圖的全景照=.=。
▶廣角與望遠端的變形程度

仔細觀察上圖,其實可以感受到XZ-1在28mm廣角端變形的抑制表現確實不俗,尤其與112mm互相比較之下更能感受到O家的光學實力。

之前寫E-PL2的時候被一些玩家砲我沒有寫到佛光的問題,但不是我刻意不拍,我借側那幾天都是太陽都藏在雲縫裡你要我去哪裡測啦!後來聽說XZ-1好像也有類似的情形出現,在小編的測試之下,發現只要是正面與太陽對幹,就會出現類似佛光的情形,這張照片拍攝時光圈為F/8供各位參考。建議就是避免這種情形應該就能改善佛光的發生啦,目前應該沒有其他解決辦法吧,但這小小的遺憾並不會影響我對XZ-1的看法。
▶後製編輯功能


在播放模式底下按MENU也可以進入編輯選單,如您的紀錄方式跟小編一樣為RAW+JPG的話,進入編輯功能後便可以見到RAW編輯的選項,執行後便可得到一張JPEG檔案,並無額外的RAW檔編修能力。但JPEG編輯可就不同囉,以下慢慢為各位介紹到。


首先看到這陰影調整的功能,右圖為修正後的前後範例,可以很明顯的看到紅花後面稍暗的綠葉,其暗部亮度的提升。


可直接於XZ-1中調整影像的比例,有三種格式可以選擇,分別為3:2、16:9與6:6。


很簡易的色調後製效果,輕輕鬆鬆就能將彩色照片轉為黑白色系。


剛看過黑白單色轉換,這就是另外的棕褐色套用囉,適合營造復古的情境或是意味。


透過色彩補正可以將原本平淡的色調後製成濃調的影像,進入該選項後有正負各五級的效果可以自訂。
▶完美人像


場景模式中便有完美人像的功能,如果你忘記開啟套用也沒關係,因為XZ-1兼具同類的後製編修功能,只要XZ-1判定當前欲編輯的影像內容包含人像,便可以進行處理,執行後約需幾秒鐘的處理速度。

小編刻意做了100%的裁切圖,取手部的肌膚來來突顯完美人像的效果有多強大,看下方完成後的美肌效果相當自然,只不過得到的該張影像畫素會受限為500萬而並非最高畫質。
【OLYMPUS XZ-1使用心得及優缺點評比】
其實自從去年Photokina所發表的那些重點機子都消化完之後,小編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沒有碰到一台真正會讓我心動的機種,直到XZ-1在台正式發表之後,加上年假那幾天拼命的把玩與拍照,讓我對XZ-1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先來談談它的外觀,黑、白款的機身各自有其味道與質感,尺寸與重量與一般的消費型DC也無太大的落差,鏡頭蓋採便利的拆卸設計,完全為使用者拍攝時做考量。前端的控制轉環與機背的飛梭轉盤搭配使用之下,可以快速的調整光圈或是機身的各種拍攝模式與設定,讓XZ-1更不負O家旗艦級DC的美名,而且各項配件的擴充性也不錯,25mm的機身厚度加上機頂的熱靴座也是不少玩家看好的主因,因為裝上閃燈瞬間就能提昇人像的拍攝戰力,這是一般消費型DC相提並論的地方。
在要提到實拍的表現,當初真的沒想到XZ-1高感光度雜訊的抑制能力那麼強,而且低ISO的純淨度也相當不錯,AUTO ISO的判斷更是準確,很少會出現誤判情形。廣角端F/1.8與望遠端F/2.5的大光圈也不是做做樣子而已,所營造出來的圓形散景不但明顯,而且影像的銳利度也相當不錯,並未因為開放光圈而使解像力下降太多。超微距近拍有開啟後,有一公分的對焦實力,放大倍率十分不錯,很適合用來拍攝一些小物或是花卉特寫;ATR藝術濾鏡中的濃化色調效果與戲劇性的色調,算是小編最喜歡的兩項濾鏡效果,很直接的能讓照片加分,或許有不少老玩家會排斥這種重度的後製特效,不過我卻認為這就是影像數位化之後的價值了,就整體表現來看,我認為XZ-1的確有超越同級機種的實力,未來如果能加強錄影的品質或是改為H.264/MP4,相信更能受到專業玩家的青睞,最後就看看文末小編為XZ-1所整理的優缺點吧。
優點:
◎ 除了廣角端能以F/1.8大光圈拍攝外,112mm的望遠端也能維持F/2.5的光圈值,呈現的散景效果也更明顯。
◎ 機身的整體反應還算迅速,豐富的對焦功能也是XZ-1的強項。
◎ 高感光度的表現讓人刮目相看,雖然不具NR功能,但ISO1600還可列為堪用畫質。
◎ OLED螢幕的色彩還原能力與寬廣的可視角度,在拍攝或是檢視照片都相當可靠。
◎ 熱靴座與配件埠讓XZ-1有更完整的擴充性。
◎ RAW檔的儲存格式還有ART藝術濾鏡讓XZ-1的成像更有特色,後製彈性也更佳。
缺點:
◎ 720P影片品質有待加強,尤其是光線不足進行拍攝時,雜訊較為明顯。
◎ 希望未來可以加入NR雜訊抑或是ISO MAX的選項。
◎ 少了一些獨立按鈕供快速調整,例如感光度、白平衡與AEL/AFL,似乎想與PEN系列做區隔。
◎ 正面與太陽對幹時容易出現佛光情形。
★★★ 2011 OLYMPUS年曆贈送活動 ★★★

小編手邊有一份2011年OLYMPUS的年曆,想要送給支持XZ-1的網友們
只要您願意分享一張以XZ-1大光圈所拍攝的照片,再加上簡單文字敘述即可
小編便會選出最佳人選!贈送這精美的掛曆唷。
PS.活動結束日期2011/2/18 PM18:00,當日公布獲選名單,並寄送私訊聯繫。
恭喜以下10位網友可以獲得OLYMPUS 2011的年曆一份,其實原本只有一個名額而已
但小編看大家似乎都很想要,所以特地跟元佑多要了一些回來,讓PO圖的各位人人有份
麻煩以下網友收到小編的私訊後,主動回覆相關的資料以利儘速寄出唷!
--------------------------------------------------------------------------------------------
taisc
VICCHEN2006
butterdada
MasaruRi
urban
gogochien
sendama
menon
mishimatw
jftsai0929
---------------------------------------------------------------------------------------------
(寄送時間為2/23當日,如那時還未收到您回覆的資料,可就無緣囉!~

★★★ OLYMPUS XZ-1實拍範例 ★★★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戲劇性的色調)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戲劇性的色調)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戲劇性的色調)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戲劇性的色調)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濃化色調效果)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濃化色調效果)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濃化色調效果)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懷舊相片粗粒子效果)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戲劇性的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