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度不滿SONY公司處理相機相同問題的標準

ssunboy wrote:
...(恕刪)

難道只有我覺得他是在調侃樓主嗎???
...

有些人在批判苦主,實在看不下去!!
目前世界上沒有100%良率(yield),不管是什麼產品.

有人說"相機的使用本來就有溫度限制了"!!!你題出證據來阿 ?
T系列在那生產的你知道嗎?
T系列的用料(Image sensor, LCD driver, process engine...)你知道嗎?
你確定生產過程有確實做QC嗎?
你的車是不是日本車? 那Nxxxx, Mxxxxx, Txxxx,Sxxxx有跟你說車子不要開去墾丁嗎?因為會過熱!!!
你知不知道IC顆IC的產生要經過那些測試? 除wafer test, final test ,其過程中會加入高溫測試,或是低
溫測試?

你回答不出來就不要亂放屁!!!

我就遇過某知名大廠(當時世界排名前十)的半導體測試廠, 軟體工程師EQ, IQ可能是零蛋吧?竟然在新產品投產前的報告捏造.因為數據實在太漂亮了,才讓BL(Business Line)發覺不對,加上release 到生產線的狀況奇差.事情才被抖出來.而他的產品是用在手機上的!!所以,打死我都不會買這廠牌的IC及任何電子產品. 幾年前這家大廠把半導體事業賣給私募集團,或許這樣才不會影響它那刮鬍刀的名聲.但這只是冰山一角.

再說一個case,在過去我對S牌的電視很有好感! 但十年前公司買進了42台的新設備,設備的電腦(Unix)用的都是S牌的20~21吋的CRT monitor E520系列, 用不到三年,每一台都出現銀幕反白,畫面不是垂直影像放大不然就是縮小, 完全無法調整. 但我之前的其他老設備都是用H牌跟三隻鳥牌的,到目前都15年了(當時一顆21吋的CRT是10萬塊以上),都還在用色澤亮度都還不錯. 再來五年前,我買了一台台灣K牌的29吋全平面CRT電視,外觀蠻漂亮的,而且S牌也出了一台跟K牌一模一樣外觀的29吋全平面電視. 我家那台K牌的,出現跟我在公司遇到的一模一樣的狀況.
因為price只有16K,而且也也過保固,不想修. 我另外一台三X牌看了15年都不會這樣.

所以說,你不是當事者不要亂下定論...苦主提出他的遭遇,你應該感謝他.









說不如做有用!!
我的相機是T100
去日本跟韓國都是下雪的天氣
照樣活好好的
胖虎4513 wrote:
撇開閃燈下的雪花片片...


只要是潛望式鏡頭都有這種問題
因為多了一片反光鏡
打了閃燈容易拍到空氣中的灰塵

非戰之罪

胖虎4513 wrote:
沒辦法~T系列的外型設計總是讓某部分小女生喜愛阿...


潛望式有其優點在.並非僅外型吸引人罷了

那是因為SONY有投入在外觀設計
如果像其他家的潛望式機種外觀設計很多台根本就是零分

現在手機跟PDA還有很多電子產品都會開始注重外觀設計
單眼也是
這是趨勢.沒什麼好批判的

就像暢銷的蘋果系列產品.外觀設計絕對是不能沒有

而T系只有外型老早就是過去式了
現在T系的性能還贏過很多DC
google "標題 + yuxian" 或 "yuxian.yy" 有非常完整評測
lucents wrote:
我就遇過某知名大廠(當時世界排名前十)的半導體測試廠, 軟體工程師EQ, IQ可能是零蛋吧?竟然在新產品投產前的報告捏造.因為數據實在太漂亮了,才讓BL(Business Line)發覺不對,加上release 到生產線的狀況奇差.事情才被抖出來.而他的產品是用在手機上的!!所以,打死我都不會買這廠牌的IC及任何電子產品. 幾年前這家大廠把半導體事業賣給私募集團,或許這樣才不會影響它那刮鬍刀的名聲.


前面幾句話對上後面的刮鬍刀
同時涉獵半導體又生產刮鬍刀的只有那間荷蘭公司

有這份捏造報告的新聞嗎?
我很有興趣
我個人認為Sony相機真的有問題喔! 我們11月去東歐捷克共26個人, 團友有拿sony的有3人, 確實全都出現問題, 或許就是這麼剛好吧!
T系列,除了T1
好像可以估狗到之後各型號都出現畫面抖動的狀況。
朋友的T700也有這問題
自己的W170倒是沒有這問題。
T的CCD shift有沒有瑕疵不知道
但是想買T系列可能要再好好想一下。

跟溫度有關這種話可能只是鬼扯
溫帶國家沒有賣T系列相機嗎?
夏天才能用冬天不能用?

這就跟樓上卡西歐版~出現橫紋和過曝一樣
又不是我的錯,為什麼我要花3500去修理?
我只知道我以後再也不可能考慮卡西歐的相機。
索尼的T系列~應該也會當作沒看到。
我承認我是一個太有正義感的人,我今天只是再找一個真理而已,不是為了維修費,也不是不接受過保的問題,今天上午的確打了二次電話去客服反映,只是要討回一個公道,如果T系列確確實實有此毛病的話,就應當免費回收相機維修,所有車廠不是這樣處理事情嗎?
前二台(日本團)的回來,送修時台中公益店的維修工程師自己也說跟溫度無關,今天打電話去客服時,又說與溫度有關(想也知道是官方的說法),別人拿其他的機子,或是SONY W系列的都沒事,為什麼偏偏就是T系列的3台有此問題,如果是硬體或是料件本身就出問題的話,雖然過保固了,也根本沒有權利叫消費者出任何一毛錢。
事情對就是對,錯就是錯,跟過保有甚麼關係,如果不是原廠的東西有問題話,誰可以跟我說為什麼一次壞3台???

abspower wrote:
總算有TOTOTO大大來幫忙證明,有些人沒有親身遇到,就只會說一些甚麼來亂的之類的話,我就不相信如果她身邊的人遇到跟我們相同的問題,他還願意花錢消災。
從頭到尾,我只是要表達一件事情,一起出去玩的人滿多的,都帶不同品牌的機子,難道SONY的相機真的那麼脆弱,其他廠牌的機子都沒事,既然W系列的沒事,拿T系列的3台卻發生同樣的問題,這未免也太巧合了吧!
今天如果會發生此問題的話,我合理的懷疑是原廠硬體的關係,所以雖剛過保一個月也不應該向消費者收取任何維修費用才對。



這位仁兄
巧合不是用嘴巴說
在任何事件的觀點上
沒有什麼事情是可以靠巧合成立的

我只想提醒你
原廠只看數據以及證據

所謂的巧合論不過是猜測而已


更何況又是在保外
原廠不理你的機會又更高了
lucents wrote:
...

有些人在批判苦主,實在看不下去!!
目前世界上沒有100%良率(yield),不管是什麼產品.

有人說"相機的使用本來就有溫度限制了"!!!你題出證據來阿 ?
T系列在那生產的你知道嗎?
T系列的用料(Image sensor, LCD driver, process engine...)你知道嗎?
你確定生產過程有確實做QC嗎?
你的車是不是日本車? 那Nxxxx, Mxxxxx, Txxxx,Sxxxx有跟你說車子不要開去墾丁嗎?因為會過熱!!!
你知不知道IC顆IC的產生要經過那些測試? 除wafer test, final test ,其過程中會加入高溫測試,或是低
溫測試?(恕刪)




我們是不懂!!!
但是如果你當真了解這些
你應該知道點子產品最怕就是潮濕

看清楚!!!是潮濕



我也說過
室內是外不同溫度會造成水氣凝結
你希望在你的DSC上面覆蓋上一層凝結的露水?
喔~那恭喜你
你可以換一台新的dsc了
因為很有可能就在開啟瞬間
水氣造成短路
讓你的電子產品秀抖



不要跟我扯些五四三的製程
這些有學過物理化學的大概都曉得


還有跟我扯車子過熱
笑話
在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
還有撒哈拉沙漠都有人在開車了

這樣嘴砲是沒有用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