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對這部相機很有興趣,網路上的評價除了對焦、價格偏高外,一般來說都還不錯。
很好奇的是,為什麼他的鏡頭可以做到 24-200mm 恆定光圈 F2.8? 但是其他的 APS-C 高變焦鏡頭卻做不到
是因為 RX10 感光元件比較小的關係嗎?

就是感光元件只有1"所以才能有這種鏡頭

如果是更小的1/2.3"小DC等級感光元件,鏡頭規格有更高的(更高倍數定光圈)

但可惜1/2.3"太小...小到畫質完全爛掉
感光元件越大相對鏡頭也越大 , 看看全幅機加上長砲 , 不會想讓人常常帶出門的 ~

RX10算是在畫質.體積之間取得一個平衡 ~
按下快門前能做到的事,不要等按下快門後才做.
RX10這顆鏡頭的確是奇葩

靠的是只有M4/3一半大的感光元件跟800g的重量換來的

不過比起用一樣感光元件的Nikon 1,RX10來得有誠意得多

如果不考慮一吋感光元件畫質的確還是差APS-C、M4/3一截

以及對SONY的發色很有愛的話,的確是很威的旅遊相機


目前APS-C最接近的鏡頭應該是Nikon 16-80 F2.8-4 以及 4/3的Olympus 12-60 F2.8-4這兩顆

不過這兩顆都生不逢時

Nikon這顆太晚出,出的時候面臨的是平價全片幅相機普及,高貴的售價讓使用者很難買單

Olympus生命週期長一點,但進入M4/3時代後,追求輕量化而跟不上時代了


--
另一個例子

左GX8 等效24-70mm F2.8 右LX100 等效24-75mm F1.7-2.8 兩者一樣用M4/3感光元件



LX100鏡頭不論在焦段光圈都勝於GX8,但體積卻小得多

只是要說有時後鏡頭不能只看規格,越微型化的鏡頭在畫質上犧牲越多

M4/3鏡頭在光學表現上很多還達不到4/3的水準


相機鏡頭的發展一直都是 相機+鏡頭的 體積/重量/畫質/價位 之間的拉鋸

很難有都能兼顧的方案

目前來說,還是以M4/3在各方面都最平衡

往上往下都會換來更大的犧牲,一吋感光元件有慢慢在追上來

不過只能說,看過M4/3、APS-C以上的畫質就回不去了

ouvox wrote:
RX10這顆鏡頭的...(恕刪)



您解釋的真好,我也是買過很多相機之後才發現,至少apsc的機子我才想買,apsc以下的片福真的畫質有差
如果做一顆16-135mm f5.6的APS鏡,

或是24-200mm f8的全幅鏡,也可以做到這麼小。

加上它又是RX-10機身專用鏡頭,

800g並不是什麼很神奇的事。


cylinzg wrote:
最近對這部相機很有...(恕刪)


全幅

CANON 不是有一個 28-300

跟大砲一樣 雖然不是恆定光圈

要做也可以

只是 體積會變成飛彈吧

夏餅 wrote:
如果做一顆16-135mm f5.6的APS鏡或是24-200mm f8的全幅鏡...(恕刪)


攝影愛好者 wrote:
CANON 不是有一個 28-300...


不太懂兩位的觀點

樓主問的不就是24mm端起跳的旅遊鏡,又達到恆定2.8光圈

那F5.6、F8的意義是?

廠商推出這兩顆的話不會有人買單吧
cylinzg wrote:
為什麼他的鏡頭可以做到 24-200mm 恆定光圈 F2.8? 但是其他的 APS-C 高變焦鏡頭卻做不到...(恕刪)

樓主問的是為什麼,而且樓主自己已經回答了,
cylinzg wrote:
是因為 RX10 感光元件比較小的關係嗎?

回文只是補充說明而已。


10年前就參與過有關於EF10-1000mm f1.4L IS(或類似規格)會有多大支的討論了。

如果要正式回答,不是做不到,全幅24-200mm f2.8而已怎麼可能做不到,是一定太大太貴沒市場,

光是APS f4定光圈廣角端等效至少28mm望遠端等效至少200mm的旅遊鏡連個影子都沒了,

遑論f2.8版本。

夏餅 wrote:
樓主問的是為什麼,...(恕刪)


買鏡頭送一台福特 F-150.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