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攝影是老狗的最大興趣所在,閒暇時總愛背著相機到處賞玩風景,然後用相機紀錄影像。
因此,相機早就成了老狗的生活必須品。
但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常常望著帶著全幅機與多鏡頭的年輕人興嘆-—
現在,能拿的動、背的久的相機和鏡頭已經越來越少了。
雖然老狗使用的是M4/3系統相機,
但旅遊鏡光圈不大,解析度又有限,
出門時帶畫質好的一機三鏡也成為身體的負擔,換鏡頭也不方便。
這時總會想像:
有沒有那種類單眼相機,一鏡到底遠近通吃,光圈夠大,畫質又還不錯的?
這很適合老狗愛亂亂拍的習性呀~~~
俗說說的好:常常逛Mobile 01,一定有好事。
老狗發現了相機版少見的相機試用活動,而且還是SONY的高倍率變焦相機—RX10IV。
這時才知道原來SONY在去年9月就發表了這款號稱「世界初」的產品。
接下來的動作就是快快報名,然後感謝主辦單位給老狗2週的試用時間。
因為老狗原本就有部公務機RX100III在使用中,因此對同系列的RX10IV,在使用上很快就上手了。
經過了2個星期左右的試用,老狗真心覺得與RX10IV是相見恨晚呀!!
所有的心得,就簡單濃縮在下面這張圖中了~~請看:

以老狗玩相機玩了三十多年的觀點,這部RX10IV真的可以稱的上是「世界初」的產品。
因為它開創了以往許多相機達不到的境界:
- 0.03秒的對焦速度+24fps連拍+4.5級防手震+低雜訊的高感光度,讓手持拍攝飛鳥成了簡單的事,沉甸甸的全幅機望遠鏡頭和腳架可以收起了。
- 同樣的組合,也讓拍攝像衝浪這種運動畫面變的很簡單,只要對好焦,按下快門,RX10IV會自動追焦拍攝,不知以往有那部相機做的到?
- 還有,利用觸控螢幕追焦,RX10IV大概也是目前市面上僅有的機種。
- 然後,良好的防手震+低雜訊的高感光度,讓手持夜拍成為可行,效果還可接受,這也是絕無僅有的。
- 至於其他的一般風景和人像等,在RX10IV機身這樣的配置下,拍攝照片成功率相當高。剩下決定照片好壞的因素,只有拍攝者的構圖與構思呀!
- 支援行動電源充電,也只有少數相機辦的到。
至於為什麼老狗敢這樣說呢?就請往下看試用分享文的內容吧!!
|
|
這篇分享文章的主題是飛羽,所以老狗很直覺的想到要拍野鳥。
為了更有把握可以拍到野鳥的動態,老狗就找了身為賞鳥專家的好友,帶著老狗和老婆來到了宜蘭的幾個賞鳥地點--礁溪時潮村、壯圍新南村、五結五十二甲溼地。
一早,好友看到老狗時,出現了以下的對話:
好友:人家拍野鳥都是用大砲,那你帶了什麼?
老狗:我沒有大砲,但有SONY RX10IV,它的望遠效果(變焦範圍)不會輸給大砲。
好友:
(一臉狐疑樣…)可是野鳥的警覺性都很高,你一走近,牠們就飛走了,所以……老狗:這我知道,如果真的距離太遠,鳥拍的太小,應該還可以格放(裁切)。
好友:哦~~~~對了,別人都拍鳥都帶腳架,你怎麼沒有帶?
老狗:我想試試這部相機(RX10IV)的防手震功能,是不是手持就可以成功拍到野鳥。我不是專業的賞鳥人,出門帶腳架總是覺得麻煩。而且,等到架好腳架,鳥大概都飛到不知那兒去了~~~

好友:也是啦~~~

結果是拍了一個早上之後,成品挺好的呀。
老狗把拍攝的照片結果,對應RX10IV的幾項特色,做了以下分析:
- 高ISO成像細緻度頗高。雖然鏡頭最大光圈只到f4.0,但還是可以放心的把ISO值設定在800至1600,能夠有效提升快門速度。在使用600mm望遠端拍照時,雖然拍攝的這天是陰天,光線不如晴天的強,但仍然可以把快門速度拉到1/1250秒,成功把鳥兒凝結在空中…

- 也因為ISO800至1600的成像細緻度高,因此還可以在拍到的鳥兒影像太小時進行照片裁切。老狗在下面的結果中放了幾張100%裁切照,都還可以辨識出是那一種鳥兒。
- 0.03秒快速對焦真的很好用。在單張拍攝時,只要對焦對到鳥兒時立刻按下快門,幾乎都是成功的照片,而這個動作幾乎是一氣呵成,不拖泥帶水的。如果切換成連拍時,只要第1張照片合焦對準飛行中的鳥兒了,後面的照片幾乎不會失焦。這不曉得是那兒來的外星科技?
- 24fps的高速連拍
,可以成功的拍到想要的,鳥兒飛行的畫面。老狗原本的想法是使用連拍,多拍幾張總會有合焦或滿意的吧!但實拍的結果卻是張張合焦,讓老狗在挑照片時花了好多時間,因為連拍數達100~200張的狀況下,RX10IV不但不會卡彈(漏拍),而且還張張合焦,好難挑出喜歡的呀~~
老狗就不多說廢話了,來看實拍成果吧!!
這些照片的等效焦距大都是600mm,只有少數幾張照片的等效焦距在400mm左右。
|
|
老狗的好友先帶我們來到礁溪的時潮村,這裡是溼地為主的環境,居住著許多水鳥。
照片中的是蒼鷺,是從大約20張連拍照片中找出的其中一張。就如同前面所說的,連拍時只要第一張在標的物上合焦,後面的連拍照片也都會合焦。而且,縱使背景色調混亂,也一樣會合焦在移動中的物品上。不曉得SONY那來的外星科技??

由於時潮村溼地水位過高,鳥兒出現的少,於是好友再帶我們到壯圍新南村,同樣也是溼地。
照片中的是花嘴鴨,同樣也是連拍照片中的其中1張。
因為天候不佳,快門速度設定的不夠高,因此翅膀有點模糊。
如果是晴天,以RX10IV的能耐,應該可以拍的更好。

這張照片和上一張是同一組連拍照片,同一隻花嘴飛到不同位置的另一張照片。
應該可以發現還是準焦的,只是快門速度設定的不夠快,導致翅膀末端有點模糊。

同樣在新南村,對焦位置在飛行中的成群花嘴鴨上。RX10IV的0.03秒對焦不是說說而已。

同樣在新南村。這次是單一張拍到飛行中的大白鷺,不是連拍的結果。
可以發現RX10IV在對焦方面,真的有它的一套。

如果覺得鳥兒拍的太小,RX10IV的高畫質還可以用來格放(裁切),調整好畫面的構圖。
下面這張照片就是原照片裁切的成果,大白鷺看起來像是立體的。

再轉換地點到五十二甲溼地,正巧遇上滑翔中的大白鷺。
下面這張照片是從196張連拍照片中挑出來的其中一張。
因為大白鷺滑翔中,因此雖然快門速度不高,但主體還是清楚的。

這是196張連拍照片中的另1張。
在連拍過程中,不論大白鷺飛到那裡,RX10IV都可以把大白鷺拍攝的很清楚,除非掌鏡人控制鏡頭時,追不上鳥兒飛行的位置。

另一張蒼鷺飛行中的照片,是從152張連拍照片中挑出來的其中一張。
不論照片背景色彩多複雜,連拍時只要第1張準焦, 之後的照片幾乎不受背景影響,不會脫焦。

看了蒼鷺、大白鷺、花嘴鴨的飛行照片,終於等到小白鷺上場。
這張是從連拍照片中挑出現的,站的位置離小白鷺非常遠。

除了鳥類之外,天上飛的還有風箏。
但這是在下午時,在外澳海灘拍的,純粹只是來亂的,不要介意.....

老狗認為以RX10IV僅有1吋的感光元件尺寸,要去要求它的100%原圖效果同等或近似全幅機或APS-C系統,實在太沈重。
畢竟先天上尺寸大小就小了一大截,還得擠進高達1700萬(使用4:3畫面時)的畫素。
但以RX10IV拍攝成像的100%原圖表現而言,可以說已經很不錯了。
可見得SONY在感光元件的技術,以及鏡頭的光學技術,都下了相當大的功夫,才能有這樣不錯的成像。
|
|
前面的照片,有許多是利用RX10IV的高速連拍功能拍攝的成果。
那麼就來看看這些連拍照片的本質,究竟是不是真的那麼好?
老狗找了4組連拍成功的照片,把它做成GIF檔。
但因為做成GIF檔時,畫面縮小了,為了讓看倌可以看到照片的100%原圖,所以老狗並且隨機找了其中的連續30張,做成圖片群組來分享。
每張照片都只有在右下方加上EXIF資料,沒有經過其他的修圖。
大白鷺飛行照片,這組連拍照片總共是196張。

下面的圖片群組是隨機的連續30張,看倌們可以打開100%原圖,來看看原圖狀況下如何。
- DSC01807

- DSC01808

- DSC01809

- DSC01810

- DSC01811

- DSC01812

- DSC01813

- DSC01814

- DSC01815

- DSC01816

- DSC01817

- DSC01818

- DSC01819

- DSC01820

- DSC01821

- DSC01822

- DSC01823

- DSC01824

- DSC01825

- DSC01826

- DSC01827

- DSC01828

- DSC01829

- DSC01830

- DSC01831

- DSC01832

- DSC01833

- DSC01834

- DSC01835

- DSC01836

蒼鷺飛行照片,這組曝光值設定略嫌不足,這組總共153張照片。

下面的圖片群組同樣是隨機的連續30張照片。
- DSC02061

- DSC02062

- DSC02063

- DSC02064

- DSC02065

- DSC02066

- DSC02067

- DSC02068

- DSC02069

- DSC02070

- DSC02071

- DSC02072

- DSC02073

- DSC02074

- DSC02075

- DSC02076

- DSC02077

- DSC02078

- DSC02079

- DSC02080

- DSC02081

- DSC02082

- DSC02083

- DSC02084

- DSC02085

- DSC02086

- DSC02087

- DSC02088

- DSC02089

- DSC02090

花嘴鴨飛行照片,這組總共173張照片。花嘴鴨都是成群活動,所以照片中出現超過一隻的飛行動物。

下面的圖片群組同樣是隨機的連續30張照片。
- DSC01248

- DSC01249

- DSC01250

- DSC01251

- DSC01252

- DSC01253

- DSC01254

- DSC01255

- DSC01256

- DSC01257

- DSC01258

- DSC01259

- DSC01260

- DSC01261

- DSC01262

- DSC01263

- DSC01264

- DSC01265

- DSC01266

- DSC01267

- DSC01268

- DSC01269

- DSC01270

- DSC01271

- DSC01272

- DSC01273

- DSC01274

- DSC01275

- DSC01276

- DSC01277

小白鷺飛行照片。這組照片張數較少,只有14張,因為小白鷺後來飛到樹後面去了……


下面的圖片群組,就只有這連拍的14張照片。
- DSC02182

- DSC02183

- DSC02184

- DSC02185

- DSC02186

- DSC02187

- DSC02188

- DSC02189

- DSC02190

- DSC02191

- DSC02192

- DSC02193

- DSC02194

- DSC02195

- DSC02196

一週後,老狗因為要參加某個活動,去了一趟基隆。在港口旁用RX10IV拍到黑鳶,也一起分享在本文中。
要特別說明的是拍攝時天空下著雨,RX10IV的防滴設計在這時就相當好用,因為不用擔心淋到雨。
黑鳶盤旋在基隆港天空中。共126張照片。

下面的圖片群組同樣是連續30張照片。
- DSC04117

- DSC04118

- DSC04119

- DSC04120

- DSC04121

- DSC04122

- DSC04123

- DSC04124

- DSC04125

- DSC04126

- DSC04127

- DSC04128

- DSC04129

- DSC04130

- DSC04131

- DSC04132

- DSC04133

- DSC04134

- DSC04135

- DSC04136

- DSC04137

- DSC04138

- DSC04139

- DSC04140

- DSC04141

- DSC04142

- DSC04143

- DSC04144

- DSC04145

- DSC04146

黑鳶飛近水面抓取物品。共41張照片,拜RX10IV的24fps高速連拍,拍到黑鳶下水抓浮游物的畫面。

下面的圖片群組同樣是連續30張照片。其中編號DSC03871~2等2張照片,就是黑鳶把腳伸入水中抓取的那一幕。
- DSC03861

- DSC03862

- DSC03863

- DSC03864

- DSC03865

- DSC03866

- DSC03867

- DSC03868

- DSC03869

- DSC03870

- DSC03871

- DSC03872

- DSC03873

- DSC03874

- DSC03875

- DSC03876

- DSC03877

- DSC03878

- DSC03879

- DSC03880

- DSC03881

- DSC03882

- DSC03883

- DSC03884

- DSC03885

- DSC03886

- DSC03887

- DSC03888

- DSC03889

- DSC03890

RX10IV的24fps高速連拍是個非常好用的工具。
搭配0.03秒高速對焦,只要焦點對準要拍攝的的物品,即使物品會移動,但0.03秒的速度,可以在每次拍攝時再重新對焦,因此移動中的物品拍攝可說是萬無一失,幾乎張張都準焦。
這是老狗大讚神奇的功能,也是SONY電子系統實力的展現。
|
|
天上飛的鳥很不好拍,那在地面上或是水面上的應該好拍多了吧,因為不會亂亂飛呀~~~
可是,地面上的鳥都離我們很遠呀。
野鳥對人類警覺性非常高,我們和牠們的距離常是好幾百公尺,
這時要拍的清楚,就得靠RX10IV的600mm望遠端了。
以老狗使用相機的經驗,望遠端的解析度是判斷鏡頭好壞的基準,
某些廉價的變焦鏡,望遠端焦距很長,但成像模糊,拍出的照片不能看呀~~
或是光圈太小,實務上運用就會受限於天候和環境。
那RX10IV會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呢?請看下面的實拍照片就知道了。
站在馬路上的蒼鷺。
蒼鷺素有「假鳥」的別稱,常常站在定點,一動也不動數個鐘頭,算是最好拍的對象。

大白鷺,也常會站在定點不動,偶而會走個幾步,或是動一動。
但不會像蒼鷺一樣,定格數個小時。


緩步移動、覓食中的小白鷺。由於移動速度不快,比起飛行時好拍多了。

花嘴鴨。正巧遇上其中一隻在「大鵬展翅」,就順手拍下來。


老狗這次來拍野鳥,也順便把自己原本使用的Olympus OM-D E-M5一起帶出來拍攝。為了和RX10IV比較,搭配14-150mm f4-5.6鏡頭拍攝。由於這樣的組合,等效焦距只有300mm,要拍野鳥實在不足,所以利用M4/3系統中特有的中央裁切功能功能,讓等效300mm變成600mm,拍了以下2組對比照片。
這組照片的對象是田梗上的3隻不同種的鳥-小白鷺、蒼鷺、大白鷺
這張照片的對象是站在樹枝上的棕背伯勞。
不知道各位看倌在看過比較照片後的心得如何?
老狗個人認為S家和O家的發色是各有所長,但在照片解析度方面,RX10IV明顯勝出。
O家的旅遊鏡14-150 4.0-5.6在望遠端的光學解析度明顯比不上S家RX10IV配備的鏡頭,畢竟是不同世代的產品。
而O家搭配只能利用內建的2倍無損變焦,感光元件實際受光面積就小於RX10IV。
當然,O家機身已經是6~7年前的設計,不如RX10IV是去年上市的新設計。
以上3個因素綜合之後,O家機器拍攝的照片不如RX10IV清晰,也是必然的。
|
|
話說回來,雖然RX10IV已經有等效600mm的望遠能力,但鳥兒們真的離我們好遠,怎麼辦?
沒關係,還有最後一招--照片裁切,因為RX10IV拍攝的照片畫素最高可達20M,經過適當裁切後,還有相當的畫質可用。
看倌不信的話,請往下看。
以下這幾組照片,是老狗把原圖和裁切照片做成圖片群組,給各位比較用。
電線上的蒼鷺
- 原圖

- 部分裁切

難得見到,站在遠方電桿上的魚鷹
- 原圖

- 部分裁切

遠方水中的紅冠水雞亞成鳥
- 原圖

- 部分裁切

個頭小小,站在遠方樹稍上的棕背伯勞
由於伯勞鳥體積小,和鷺科鳥類同樣的距離,但拍出的影像就小很多了,這時要靠RX10IV的高畫素和裁切來幫忙了
- 原圖

- 部分裁切

站在怪手上的棕背伯勞。
- 原圖

- 部分裁切

這張照片中就有4種鳥,而這片水池離老狗拍攝地大約有500公尺,沒靠RX10IV的高畫質和高畫素的話,很難認出牠們是誰呀。
因為對焦的位置在赤頸鴨上,所以其他的鳥就沒法子拍的那麼清楚了。
- 原圖

- 赤頸鴨

- 花嘴鴨

- 鷹斑鷸

- 蒼鷺

基本上,老狗認為像上面這張裁切出來的圖片算是勉強可用。
當老狗拿這些圖片去請教好友鳥名時,他都能很快的回答。
所以,只能用來辨識物種用,但不能算是好的飛羽作品啦~~~

|
|
衝浪是種講究平衡技巧和速度的活動。
老狗平衡不好,不是這塊料,但挺愛看別人衝浪的。
看著高手在浪頭駕浪凌風,心中總生幾許羨慕呀~~~
而以往使用的Olympus OM-D E-M5,要拍攝衝浪畫面時,只能配畫質普普的14-150mm f4-5.6鏡頭,
這回就一起把RX10IV和E-M5+14-150mm鏡頭帶出場,來個PK吧~~~
這天下午,老狗來到了國內衝浪聖地--宜蘭外澳。
原本預計天氣陰陰的,有東北季風南下,應該浪會大一些,衝浪成功的機會也大一些;
但沒想到今天的浪非常破碎,在海邊等了半個小時,只看到2次成功站上浪頭,就正巧分配給2部相機了。
在等待玩家成功站上浪頭之前,先用2部相機,各使用相同等效焦距(600mm,E-M5開啟中央裁切功能,使150mm變身為600mm等效焦距),拍攝1張對比用的照片。
應該會感覺到E-M5的畫質不如RX10IV的精細吧~~~
老狗心想,這是時代的眼淚呀~~想當年E-M5剛上市時也是叱吒一時呀!
6年過去了,長江後浪推前浪~~
如今的RX10IV,不論鏡頭的光學素質,還是感光元件的效能,都已優於當年許多了。
在岸邊等呀等,終於等到一位高手找到浪頭,站起來了~~
RX10IV的24fps高速連拍和0.03秒高速對焦就發揮功能了。
老狗把高速連拍下的103張照片做成GIF檔,可以見到在24fps下衝浪者的動作是那麼的流暢。

和拍攝飛羽的場景一樣,老狗找了連續30張照片,做成圖片群組給看倌們欣析。基本上是每張都合焦。雖然時間已經近黃昏,光線變的較弱,但R10IV的對焦效果還是很好,沒有迷焦的現象。
- DSC02604

- DSC02605

- DSC02606

- DSC02607

- DSC02608

- DSC02609

- DSC02610

- DSC02611

- DSC02612

- DSC02613

- DSC02614

- DSC02615

- DSC02616

- DSC02617

- DSC02618

- DSC02619

- DSC02620

- DSC02621

- DSC02622

- DSC02623

- DSC02624

- DSC02625

- DSC02626

- DSC02627

- DSC02628

- DSC02629

- DSC02630

- DSC02631

- DSC02632

- DSC02633

老狗在上面這次成功的拍攝到衝浪之後,繼續等待下一次的機會,然後改用E-M5來拍攝。同樣也啟動E-M5的連拍功能,不過E-M5畢竟是老機器了,連拍速度最高只有9fps,還外帶不能對焦。
這次等到的機會卻是失敗的衝浪,玩家在浪頭只站了一下下。只有9fps的連拍使得GIF檔畫面斷斷續續的。

因為連拍速度慢,所以拍到的照片也不多。老狗把它組合成圖片群組,給看倌們參考比較。
在這場PK中,RX10IV是大勝呀!
在連拍速度與對焦速度上,以及對焦精準度方面,都遠勝過E-M5+14-150mm F4.0-5.6
不過,價位也是大勝啦~~
|
|
這天老狗在新竹出差過夜,因此就拿著RX10IV在市區四處走走拍拍。
老狗想藉由這個機會,試試以下這幾項旅行者在未帶腳架拍照時最想知道的事:
- 光線不夠的狀況下,防手震的效果。
- 高ISO的可用程度。
- 夜拍的白平衡準確度
- 光線不足狀況下的準焦程度。
- 必要的時候,隨機閃燈的可用程度。
至於老狗為什麼不帶腳架?
因為是出差,帶腳架太麻煩,也不方便背腳架走好幾公里的路來拍照。
所以在這段中所有的照片都是手執拍攝,沒有什麼放在椅子上,石頭上的拍攝情況。
還有,當天新竹強風特報,在街上走路會感受到被風推的強度。
手持相機拍攝時會感到被風吹到身體會搖的狀況。
結果呢?請看以下分析:
- 防手震的效果相當不錯,在廣角端可用快門達1/8秒,在1/8秒以下的慢快門是否能拍出清楚的照片,就要靠運氣了。至於望遠端真的只能靠運氣,老狗的照片中有在600mm端使用1/6秒拍攝成功的,但那是拍了好幾張才有一張清楚的照片。
- 老狗個人認為的可用ISO值到3200,堪用ISO到6400。老狗拍的照片中有好幾種ISO值,這樣的ISO值對比畫質是否能接受是見人見智的問題,就請看倌自行評斷。
- 夜拍的白平衡準確度相當好,沒有拍出任何一張色偏的照片。
- 光線不足狀況下的準焦程度也相當不錯,只要找到一小塊亮的地方,就可以順利對焦。
- 隨機閃燈的效果,在搭配高ISO使用下是還不錯的,
|
|
這張新竹信用組合的夜景照片,為了拍出路燈的星芒,所以速度拉長到1/8秒,成像的效果還算是清晰可接受。

下面的楊氏節孝坊,因為現場光線太弱,所以快門速度降到1/10,但牌坊上的字還能看的清楚。

這時老狗想挑戰望遠端,可是光線真的很弱,只好快門調到1/6秒,等效焦距256mm硬上了~~~
青斗石上的雕刻還能看的清楚,應該有人會說老狗運氣不錯。

下面這張是新竹關帝廟正面照,現場光線還好。
只要把RX10IV的ISO值調高到3200,用24mm端可以勝任愉快。

但如果想清楚的拍下屋頂的剪黏,在缺乏光線又有段距離的狀況下,
不僅得調高ISO,還得在長焦狀況下用慢快門拍攝,這時相機的防手震就是關鍵了。
下面這張關帝廟屋脊上的龍,等效焦距238mm,快門速度只有1/6秒。
還能拍出算是清晰的照片,這樣應該可以說RX10IV防手震效果很不錯吧!!

最後再來2張新竹火車站和站前廣場的照片,快門速度分別是1/5秒和1/8秒。
拍出的照片中的線條都是清晰的。
雖然是24mm端拍的,但在手持拍攝及新竹當天的強風下,能有這樣的成果,
老狗個人認為RX10IV這樣的防手震能力,可以算是外星科技了吧!!


|
|
在這段,老狗先放幾張ISO6400的照片吧,因為老狗認為ISO6400是堪用的感光度值。
為了拍出星芒,所以拍這張迎曦門的照片時縮光圈到f11,快門速度降到1/10秒,但光線還是不夠,只得把ISO上調至6400,照片成像應該還可接受吧!!

這是影像博物館的正面,ISO值同樣高達6400。
如果打開100%原圖來看,建築物上的磁磚線條還是很明顯的。
至於樹葉就不要計較了,因為當天風很大。
接下來,來看看ISO3200的效果。老狗認為ISO3200是可用ISO值。
這張照片是竹塹城護城河,看倌可以打開原圖來看,照片中橋的線條還是很清楚的。

這張是辛志平校長故居的側門,在ISO3200的狀況下,牆面的磚塊線條也很清晰。

這2張城隍廟的照片也是ISO3200的狀況下拍的。
下面這張是三川門。看倌可以打開原圖,看看廟門上方吊筒的雕刻圖案是否仍然還可以辨識。
老狗個人是認為在這種光線下,只要線條可以辨識,這時的感光度就可以稱為是可用ISO值了。

下面是城隍廟內的匾額,看倌可以打開原圖來看看匾額上那顆「光緒御筆之寶」的圖案。
老狗會認為ISO3200是可用ISO,不是沒有道理的。

照片中的新竹火車站,屋頂的光線一樣不足夠。這時使用ISO3200,依然能把屋瓦的線條拍出來。
各位看倌,您說RX10IV的可用ISO是不是可達3200呢?

以1吋大小的感光元件而言,可用ISO能達到3200。
必要時,還有堪用的ISO6400可以拉高快門速度,保證成像的效果。
這可以說RX10IV很厲害了吧~~~
|
|
因為在24mm廣角端,只要距離3米以上就視為無限遠,很容易就對到焦。
所以在廣角端測試低光源下的對焦效果並不客觀。
老狗找了幾個低光源下的場景,在等效600mm下對焦拍照,來試試RX10IV的能耐。
這張照片是迎曦門上的吊筒,由於有相當的高度,所以用600mm端拍攝。
結果當然是準焦的,不但準焦,還只有一點點的手震現象。

這是新竹市役所,現在是新竹市美術館。
由於隔著馬路拍攝,在26mm端拍出準焦照片是很平常的事。

但如果要特寫正門柱頭上方的花葉紋飾和柱頭下方的七連環垂帶,在夜間就是很大的挑戰了。
而且,為了不讓它變形,老狗是站在街道對面拍攝的,少說也離了十多公尺。
能夠在光線不足下準焦,又能克服長焦低速快門手震的問題,RX10IV做到了,這真的不簡單呀~~

|
|
這張照片是在辛志平校長故居內拍的,現場因為沒有光源,環境相當昏暗。
在沒打閃燈前,幾乎伸手不見五指。
而老狗站立點到故居的距離,應該在5公尺以上。
很令老狗意外的是,內建閃燈的功力竟然這麼強,而且還能準焦。

|
|
以下的照片,是老狗認為拍的比較好的新竹市區古蹟夜景照片,就一併給看倌們欣賞囉~~~
新竹州廳正面,現在的新竹市政府,興建於1926年,很漂亮的日治時期官署。

原新竹警察署,現新竹市警察局,建於1935年。

原新竹合同廳舍,現在的新竹消防博物館,建於1936年。

消防博物館內展示的舊消防車。

|
|
RX10IV不只是對焦快,鏡頭的廣角和望遠端解析度好、感光元件處理影像細緻,軟體方面處理影像的發色也很不錯,所以也很適合用來拍風景。
老狗這2週帶著它到處趴趴走,看到美好的風景自然也想把它拍下來,所以就拉哩拉喳的拍了一些風景照。
另外,老狗也拍了一些自己喜歡的建築物照片。
夜間的建築物照片分享在「場景二、、夜景」,白天的建築物照片就分享在這裡了!
RX10IV優良的防手震效果,對於在拍攝遠處風景時非常有幫助,有效避免了回家打開電腦看照片時,看到辛苦拍攝的照片手震的一塌糊塗時,想把螢幕給砸了的後遺症!!!

|
|
在拍攝衝浪時,老狗是帶著E-M5+14-150mm F4.0-5.6一起拍攝的,自然就順便拍了龜山島的照片來比較了。
下面這組是龜山島的「龜頭」,可以發現在同樣使用等效600mm望遠端拍攝時,RX10IV照片的細節較E-M5+14-150mm F4.0-5.6的照片來的豐富。島上岩石紋理,以及碼頭建築都可以看的一清二楚
下面這組照片是沙灘上的遊客背景,同樣可以發現RX10IV的照片細節多於E-M5+14-150mm F4.0-5.6的照片。
老狗個人的不負責猜測是Olympus14-150mm F4.0-5.6這支鏡頭的光學解像力不如RX10IV的鏡頭,畢竟鏡頭的光學素質如果沒有相當的水準,ZEISS不會讓SONY把自己廠牌標在上頭。
另外,6年的時光,應該也讓感光元件的製造產生差距,而影像運算軟體也進步許多。
綜合以上推論,就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啦~~~

接下來的照片都是RX10IV拍的。
蘭陽平原的風景真的美到令人感動,雖然我們去宜蘭的那天,天空在某些時候還飄著細雨。
新南村抽水站

從新南村看雪山山脈,山邊的雲是這麼的有層次。

還是在新南村,美美的雪山山脈!

滿天飛翔的花嘴鴨。老狗第一次知道有鴨子這麼會飛的~~~

映照天色的新南村溼地。

五十二甲溼地及一旁的利澤簡橋。

外澳遊憩區。

從外澳遊憩區近看龜山島。


龜山島頭

龜山島尾

蜜月灣,很可惜的變成了石頭灣,沙灘不見了。

|
|
由於老狗向來對於有歷史的建築物相當有興趣,因此這回來到宜蘭,當然把握機會,再次造訪這個曾經是臺灣唯一的新聞紙製造工廠的工業遺跡。
中興文化創意園區前身是成立於1935年的「臺灣興業株式會社」,國府接收後轉為國營企業「臺灣中興紙業股份有限公司」。製紙技術從回收甘蔗渣等製紙,到國府接收後轉變為全臺唯一新聞紙、鈔票紙、獎券紙製造廠。2001年因時代變遷,新聞紙需求大減而歇業。在荒廢14年後,2014年由宜蘭縣政府改造為文化創意園區,老狗曾經來過這裡看設計展。
中興文創園區的廠商相當有特色,有種頽廢的工業風。

這種大棟距的空間,是表現RX10IV 24mm廣角端鏡頭實力的最佳場所。
這顆鏡頭變焦範圍這麼大,但卻不會有邊緣畫質鬆散的問題,設計的功力與用料應均屬上乘。

園區中的水池,映射天光。

高聳但廢棄的建築。建築物的側邊長出植物來,給人一種歷經滄桑的廢墟感。
內部的空間應該不會有再利用的打算吧?

高聳的煙囪是中興紙廠的象徵。如今煙囪的頂部也破損了,更增添幾許滄桑感。

園區內的大型廠房。多年沒人管理的椰子樹,竟然長的比廠房高上許多。

長出植物的廠房,斑駁的外牆與破損的窗,是植物們的出口。

廠房冷硬的線條與斑駁的外牆,訴說著中興紙廠曾經的風光。

斑駁的外牆與破損的窗,代表造紙工業的逝去;但牆上的綠意,卻又代表文創產業的新生。

崩壞的廠房和植物融為一體,成就一段數十年的情緣。


一支煙囪高高掛,配合週邊廣大的草坪與露出鋼筋的高牆,成就廢墟特有的美感。

因為RX10IV的感光元件小,想拍攝這種有淺景深的畫面,還非得望遠鏡頭開最大光圈才辦的到。
至於這個空地為什麼叫「南榕廣場」,這應該要問問命名者了。

要想拍到從建築上長出來的新生命,要靠RX10IV的望遠端。這張照片的等效焦距是351mm。

當然,想探訪這給予舊廠房的新生命,一樣得靠RX10IV的望遠端。這張照片的等效焦距是341mm。

利用剪紙與紙雕的概念,以鋼板之切割呈現中興紙廠過往風光。


幾天之後,老狗帶著RX10IV,回到故鄉臺南,看看最近被改造為美術館的原臺南警察署。
興建於1913年的原臺南警察署,是裝飾風藝術(ArtDeco)式樣建築,頂部山牆中央為勳章飾,其下尚有一條由小橢圓交疊而成之飾帶,及由7個六角形「龜甲」紋飾組成之橫額。建築物本體是左右對稱。
這張照片是RX10IV的24mm廣角端所拍攝,能夠拍的進去且沒有變形,邊區畫質也沒有衰退,可見這支鏡頭的素質相當好。

山牆頂部中央的勳章飾,使用RX10IV拍攝,特效焦距330mm

山牆下方,由小橢圓交疊而成之飾帶,及由7個六角形「龜甲」紋飾組成之橫額。

RX10IV的大範圍變焦鏡頭,對於愛拍建築物與風景的老狗而言,可近拍、可遠拍,再加上超強的防手震效果,真的是相當方便的工具呀!!
|
|
老狗認為以RX10IV的性能要拍攝美食和室內景,其實是有殺雞用牛刀的感覺。
RX10IV的特點,例如24fps,0.03秒對焦,600mm超望遠變焦鏡頭等,統統派不上用場。
話雖如此,但要用牛刀殺雞倒也不太容易。
在日常生活中常會遇到需要在室內拍小物或景物,
這時如果使用RX10IV拍照,要如何拍的好,拍的漂亮,
就得花點心思探索,善用低雜訊的高感光度值和超強防手震。
先撇開構圖的問題,以老狗對RX系列相機的了解,
最好使用24mm廣角端拍室內景或食物,因為最近對焦距離最短,容易合焦;
最好不要使用"AUTO"模式,因為拍出的食物或室內景很容易偏暗;
而"SCN"模式中又沒有「美食」選項,
因此建議使用"P"模式,然後把曝光補償轉調整為"+1/3"或"+2/3",
這樣拍出的照片會稍偏亮,屬於比較討喜的風格。
使用具備高解析度鏡頭的RX10IV拍照,效果絕對比手機拍的來的好,
就算傳到FB, IG, 看的人還是會看的出照片比較漂亮。
|
|
先來談談食物的拍攝好了。
老狗在新竹城隍廟、法蓮寺前找到這家柳家肉燥飯,
就點了肉燥飯和貢丸湯來試試口味,
也順便試試用RX10IV拍食物的效果。

一碗平凡的肉燥飯,如果拍的好的話,是會令人食指大動的。

再來碗貢丸湯,讓人看了會肚子餓才是重點。

以下的照片,是去宜蘭拍飛羽那天,在駿懷舊餐廳點的午餐。由於同時帶著E-M5+14-150mm F4.0-5.6鏡頭,因此把這天的午餐當model,同樣用M(全手動)模式拍攝,比較二者在拍小物時的差別。
宜蘭名點卜肉和炸蔬菜。
炒青蔥,來宜蘭當然要吃蔥囉。
這道菜叫「黑嚕嚕」,是駿懷舊餐廳招牌菜之一。基本上就是皮蛋燴肉燥,因為顏色深,所以叫這個名字。
從這幾張照片的比較,應該就可以看出來2台相機發色的不同調性。但在拍攝食物方面,2部相機的成像效果,可說是不分上下。
|
|
來到這家收藏許多懷舊文物的駿懷舊餐廳吃飯,當然會想把他們的收藏品給"拍"回家。
這些收藏品,有很多是老狗這一代童年的回憶呀!!
就用RX10IV來完成這項工作吧!!
在餐廳內拍攝室內景物時,因為一方面光線可能不夠亮,二方面為了避免妨礙其他顧客,也不方便開閃燈。
以老狗的習慣是就保持在24mm廣角端,不去變動焦距,採用M模式用Live View拍照。
如果不會使用M模式拍照的話,因RX10IV的高ISO可用度甚高,
不妨使用S模式,鎖定焦距為24mm,安全快門至1/30秒以上,ISO值設為全自動,
這樣應該就能拍出成像不錯的照片,不會拍出一堆手震的照片來。
有舞台的布袋戲是五六年紀的回憶。

這種音響,老狗還真的沒見過。

舊式郵筒和風琴。這風琴是小時候上音樂課的回憶。因為學校沒有音樂教室,所以上音樂課時,必須由同學四人一組去抬風琴,下課再抬回去放。

舊式電視機,轉盤上方有光的3原色,表示是彩色電視機。

這裡有電視機和音響。這2部電視應該都是黑白的。

餐廳內的包廂,牆上玻璃櫃中有好多茶壺。

從前的香煙、香粉廣告。用相機拍這種平面文宣品,最怕遇上光亮表面。如果遇上了,得想辦法避開。

仿舊的雜貨店,裡面應該有很多東西是非賣品。

從前的轉盤式電話,看過這種電話的,少說都有30歲了。

出菜的地方裝潢成冰店。在這裡光線反差大,RX10IV也無法克服。

從前在街上都會出現佈告欄,特別是在公車站附近,是政府用來宣導政令的方式之一。

駿懷舊餐廳的門口有這三位,老狗這代童年時的偶像。

老狗小時候的幻想,就是能開著它四處去玩,還能「指揮艇組合」


拍上面這種小物的照片,一定要用廣角端,一方面容易合焦,二方面可以降低快門速度的要求。
來到中興文化創意園區的服務中心,這裡展出宜蘭椅競賽的得獎作品。
服務中心的天花板也很有創意,是大型紙卷做的。

一些椅子的作品。

以下就都是得獎作品,以RX10IV來拍攝,真是勝任愉快呀~~~



|
|
以老狗的觀察,現在流行的人像攝影模式,以淺景深照片為主流,很多人都偏好這味。
拍出的照片景深要淺,如果不用長焦鏡頭的話,大光圈和大片幅是2個必備因素,
但很可惜的是RX10IV的片幅相對小,最大光圈只到2.4,想拍出符合主流的人像照,只能靠長焦鏡頭硬"擠"出來了。
這是器材先天上的限制,也是使用者必須在便利性和成果間做的抉擇。
雖然如此,老狗還是想辦法用RX10IV的各種特性,擠出了一些人像照,給各位看倌參考。
但是呀,RX10IV用來拍毛小孩倒是挺好用的,因為有600mm長焦鏡頭搭配0.03秒快速對焦。
所以只要站的遠遠的看著毛小孩玩樂,然後光圈開最大,ISO值開高一點,然後關鍵時刻按下快門,就可以拍到很自然的毛小孩照片。
老狗在這裡也分享了幾張別人的毛小孩照,有興趣可以看看囉!!
|
|
由於必須利用RX10IV的長焦距,所以用RX10IV拍人像照以室外場景較合適。
以下的照片大多在中興文創園區拍的。
這2張照片的焦距只有135mm,光圈設定最大值4.0。
背景有點糊又不會太糊,老狗個人是覺得還可以啦。
背景真的太糊,都搞不清是那裡拍的了~~~~
以下這2張照片,就是利用長焦鏡頭配最大光圈拍出的照片,看起來已經有很多人喜歡的淺景深照片的樣子了~~~
這張等效焦距485mm,視覺上的穿透感已經出來了。

這張等效焦距164mm,背景有點糊又不會太糊。

但如果沒有到長焦距範圍,即使光圈開大,但拍攝的成果並不會出現淺景深的效果。
下面這張照片的等效焦距44mm,光圈3.2。

RX10IV就和其他的RX系列相機一樣,內建多種相片效果,老狗心血來潮,也給它玩上一玩。
下面這個圖片群組是RX10IV內建的幾種不同相片效果,用起來挺有趣的,提供給看倌參考。
至於室內人像拍攝,如果只靠RX10IV單機就要拍出淺景深照片,的確是有困難的。
因為在室內要搞長焦段攝影實在太難了,空間限制呀~~~
這張是在駿懷舊餐廳內拍的,做為室內人像照的參考!
|
|
RX10IV雖然拍人像吃力,但拍毛小孩卻很輕鬆。
因為有方便的「長焦距+防手震+高ISO+對焦快」的組合,只要人站遠遠,等候時機出現,按下快門就搞定了。
不信的話,請看下面這幾張照片,老狗就是站遠遠看別人家的毛小孩表演。



老狗個人認為這幾張照片還算可以交待啦~~
不知看倌們看法如何??
|
|
SONY的器材在錄影方面的表現,向來都是很不錯的。
老狗也想了解RX10IV在錄影方面的表現,所以分別在白天和晚上錄了一些影像片段,分享給看倌們來評斷。
但由於錄影方面受到器材的限制,有些較高等級的影像沒辦法錄製,就請看倌們多多海涵了~~
|
|
在宜蘭拍攝野鳥時,老狗也順便錄了2段影像,拍攝模式都是XAVC S HD 60p50M。
個人認為效果算是很不錯的。
大白鷺飛行
花嘴鴨在水上游泳
|
|
為了試試夜間錄的效果,老狗找到在赤崁樓外表演的節目,試試夜間表演的錄影效果。
這個節目稱為古蹟音樂沙龍,是臺南市政府分別在孔廟、安平古堡和赤崁樓辦的活動。
其中赤崁樓的表演活動在夜間。
以下就請各位看倌欣賞不同畫質設定下拍攝的表演片段。
XAVC S 4K 24p60M 畫質錄製
XAVC S 4K 30p60M 畫質錄製
XAVC S HD 60p50M 畫質錄製
XAVC S HD 60p25M 畫質錄製
XAVC S HD 30p50M 畫質錄製,這位吉他大哥歌唱的真的很棒,記得按下影片欣賞呀~~
XAVC S HD 30p16M 畫質錄製
XAVC S HD 24p50M 畫質錄製
AVCHD 60iFX 畫質錄製
AVCHD 60iFH 畫質錄製
在老狗看來,各種不同畫質的錄影效果都還可以接受啦!!
但是老狗的電腦實在不給力,看4K影像會影音脫節....

在XAVC S HD畫質錄製下還可以邊錄影邊拍照。
老狗試了幾張,發現只有少部分照片是清楚的....

選一張最清楚的給看倌們參考...

基本上邊錄邊拍時是從影片中擷取影像,在光線不強的情況下,不清楚的影像當然居多呀~~~
|
|
即然是試用分享文,那好像不能免俗得要來段開箱分享。
剛收到RX10IV時,覺得它的箱子挺大的。

打開來看,才發現實在沒多少東西。除了相機本體和遮光罩外,就是電池、充電器、USB線、背帶、說明書和保證書,然後沒了。
- 相機本體、遮光罩、鏡頭蓋

- 背帶、電池、充電器和USB線

- 放在盒子上部的說明書和保證書

RX10IV是類單眼相機,它的機身本體並不小,因此也有很多的功能轉盤和按鈕。
- 機身右側頂端(後)

- 機身右側頂端(前)

- 機身左側頂端

- 機身背面

- 機身上視

- 機身下視

機身左、右側及下方都有艙門。因為是防塵防滴的設計,因為要打開艙門要一點點巧勁。
- 機身左側的外接媒體艙門和microUSB充電艙門

- 充電時燈亮起

- 記憶卡艙門

- 電池艙門


各項配件都裝好後的樣子。
- RX10IV前側(未上背帶前)

- RX10IV背側(上背帶後)

- 開機的第1個畫面

- 設定完成後畫面

- 機頂的小LED螢幕

- 鏡頭在廣角端位置

- 鏡頭在望遠端位置

這麼長一管拿出去也挺嚇人的呀~~~

|
|
老狗經過了近2週的RX10IV試用,對這部號稱「世界初」的相機也有許多的心得感想。
當然,大部分的心得在前面的分享文都已經提到過了,
但為了方便閱讀,在這裡把心得分成2大部分說明。
|
|
RX10IV在操作性能上,最大的優點便是
「4.5級防手震機身+低雜訊高感光度感光元件+高倍變焦鏡頭+24fps高速連拍+自動追焦」
這5大功能的組合。
因為這5大功能的存在,使得RX10IV在使用上幾乎是全方位零死角的,各種場面都可以應付。
例如:
- 遠處的移動物(飛羽、毛孩、人…):只要拉高ISO值,升高快門速度,再加上高速連拍與長焦鏡頭,只要焦點對準被攝物,不論它怎麼動,幾乎都會被"清楚的"拍下來。
- 遠處的固定物(建築物、自然景觀): 因為有防手震加持,在使用長焦段時,即使快門速度低一樣可以拍出清楚的照片。
- 室內暗處或夜拍:因為防手震與高ISO低雜訊加持,很容易拍出清晰的照片。
- 建築物或風景:高倍變焦鏡頭的24mm端拍建築,足夠表現出建築的壯濶,且接近鏡頭邊緣處不會變形。
- 人像:想拍出淺景深照片,是唯一比較吃力的事,但還是可以利用望遠端來做到的。
- 錄影:基本上現在的錄影規格都能達到,只有自己的電腦和網路給不給力,能不能撥放而已。
|
|
至於RX10IV的機器本體及軟體設定,老狗倒是有些建議:
- 機器+電池大約1.1公斤,在配備高倍變焦的鏡頭下,算是輕量化的成果,這點真的很棒。老狗現在使用的M4/3系統,雖然重量差不多,但是最大等效焦段只能到300mm,這就是比不上RX10IV的地方。
- 有Live View真的很方便,老狗在拍照時,幾乎全用M模式,調整出想要的快門和光圈。另外又有快捷鍵可以設定ISO值,真的很方便。
- 觸控板和觸控對焦,對於使用螢幕拍照的人來說很方便;但對於像老狗這種有老花眼的人來說,卻是個麻煩,因為使用觀景窗時常會誤觸,讓對焦位置離開原本的設定。所以老狗最後是把這個功能關掉的。
- 機器內建的"AUTO"模式安全快門太低,如果能夠讓使用者自行設定安全快門會更方便。
- 鏡頭上的光圈環和預設變焦環(中間那個環)距離太近,有時會誤觸。
- 右手握把高度稍短,有時會誤觸快門鈕旁的變焦開關。
- "MOVIE"鈕的位置太偏內側,在使用觀景窗取景時,大姆指不容易按到。
- 無法自拍,不過大概不會有人拿APS-C或全幅的機身玩自拍吧,所以這不算是缺點吧~

|
|
如果以想進入專業攝影領域的角度來看,RX10IV是很好的入門機種。
因為該有的功能幾乎全都有了,另外還多了許多電子輔助功能。
對於沒事就想練練功,把攝影當興趣的人來說,在不考慮價錢的前提下,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
至於專業攝影人士們,也可以拿它當備用機,因為性能真的很不錯。
但是,這一切的一切都在"不考慮價格"的前提下。。。。

文章的最後,
再分享一張利用「4.5級防手震機身+低雜訊高感光度感光元件+高倍變焦鏡頭」拍攝的照片。
有這些功能的相機,就會是能拍這張張照片般,
這麼的好用




[本文為參加《SonyRX10IV飛羽攝影大賽》試用活動之心得分享文]

,可以成功的拍到想要的,鳥兒飛行的畫面。老狗原本的想法是使用連拍,多拍幾張總會有合焦或滿意的吧!但實拍的結果卻是張張合焦,讓老狗在挑照片時花了好多時間,因為連拍數達100~200張的狀況下,RX10IV不但不會卡彈(漏拍),而且還張張合焦,好難挑出喜歡的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