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ny 今晚同步推出兩款新產品,分別是大家以為早被遺忘的 APS-C 新機「A6700」,以及相隔近十年終於發表的 SEL70200G 二代鏡「FE 70-200mm f/4 Macro G OSS II」,另外還同步發表「ECM-M1」這款槍型麥克風。我想 A6700 的出現我想不僅索粉感到意外連我自己也是,我一直以為今年 Q3 應該發表 A7C II,怎麼會先推 APS-C 機身?難道這是 Sony 要帶給大家的驚喜嗎?!
★★★ 評測報告 ★★★:Sony FE 70-200mm f/4 Macro G OSS II 評測報告|輕量化有感 加入全焦段「1:2」微距!
# Sony A6700

在 A6700 發表之前 A6600 從 2019 撐到現在也撐了近 4 年,在 A6700 問世前也不能說沒有 APS-C 的新機,但 ZV-E10 與 FX30 這兩台還是主攻錄影,以拍照為主打的新世代 APS-C 機身真的讓大家久等了!也可視為新世代的 APS-C 機種,因為包括選單、操作邏輯的更新與全新風格外觀的加入!

A6700 承襲 FX30 的影像核心,也成為繼 FX30 第二台使用背照式感光元件(Exmor R CMOS)的 APS-C 相機,有效畫素為 2600 萬,搭配 BIONZ XR 影像處理器;內建 5 軸 5級機身防手震,標準感光度可達 ISO 100~32000(靜態/動態),另外可擴展至 ISO 50~102400(僅靜態)。

對焦偵測點達759點,涵蓋畫面的93%可實現更精準的自動對焦表現,可辨識的對焦目標包括人類、動物、鳥類、車/火車/飛機、昆蟲/動物,暗部對焦能力為 -3EV;不論機械或電子快門的連拍速度最高均為 11fps,拜 buffer 提升所賜 A6700 如搭配 USH-II 高速卡可連續拍攝 1000 張以上的 JPG 且不卡彈。
A6700 的錄影進化也是相當有感,包括 4K 全像素讀取與 6K 超取樣輸出 4K,相片風格檔支援「S-Cinetone」;另外還包括 4K 120p、S&Q:FHD 240fps 慢動作、積極穩定模式、AI 自動取景、縮時功能的加入。
- A6700
- 機頂
- 機背
- 側翻螢幕
- 記憶卡槽/外接埠
- 採用更厚實的握把
- 首創 Still/Movie/S&Q 撥盤
- 採用 NP-FZ100 鋰電池
- 側翻 3 吋 103 萬點觸控螢幕
- 機身支援 PD 快充
- 內建耳機孔 / 麥克風孔
- 20 萬次的快門壽命
- 759 顆相位式對焦點
- 4K 60p / 120p 錄影
- FHD 240p 慢動作影片
- 支援 UHS-II SDXC 高速卡
# Sony FE 70-200mm f/4 Macro G OSS II

SEL70200G2 的體積與前代相比長度縮短 15 %,重量更減輕了 46 公克,全焦段均加入了「0.5x」微距功能,你沒看錯就是全焦段!從 70-200mm 全焦段只要切到「Macro」模式就能啟用 0.5x 的放大倍率,各焦段主要的差異就在壓縮感;此外還可以搭配增距鏡使用,安裝 2.0x 增距鏡後等效焦距可達 400mm,而這時的放大倍率就可達到 1.0x,「微距」可以說是 SEL70200G2 的最大賣點。四顆 XD 線性馬達加上「浮動對焦」結構,讓 SEL70200G2 在對焦行程增加之餘,還是能維持優異的對焦速度。

光學結構為 19 群 13 枚,內含 1 枚非球面鏡片、1 枚 AA 進階非球面鏡片、3 枚 ED 低色散鏡片、1 枚 Super ED 超低色散鏡片,不過前代的 NANO AR 鍍膜似乎未出現在新鏡身上。SEL70200G2 的焦段為 70-200mm f/4 恆定光圈,f/4 光圈看似不大但在搭配 200mm 作業時還是能帶來足夠的淺景深,也因為外變焦的緣故 SEL70200G2 同步加入「變焦鎖定」功能。
- SEL70200G2
- 功能鍵
- 變焦鎖定鍵
- 可安裝原廠增距鏡 SEL20TC 和 SEL14TC
- 可以選擇 MACRO 模式的“對焦範圍限制器”
- 即使在 AF-C 模式下,也可以通過旋轉對焦環實現即時手動對焦的“全時 DMF 開關”
- 防塵防滴結構
- 鏡頭結構:13組19片
- 最短拍攝距離:0.26m-0.42m
- 最大拍攝倍率:0.5x
- 焦距:70-200mm
- 鏡頭口徑: 72mm
- 體積: 82.2 x 149(mm)
- 重量: 約 794g
SEL70200G2 預計將於 2023/7/21 正式在台上市,建議售價 NT$ 47,980,2023/7/30 以前購買並於 2023/8/6 前至官網完成註冊的消費者,即可獲得 NT$ 1,000超商購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