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幅大小真的那麼重要嗎?

luckyjacky wrote:
原來又是高iso 無敵

高iso 夜拍讚?
到底用到高iso的機率有這麼多嗎???


沒辦法,從小沒有聽媽媽的話要早睡早起,現在是夜貓子
5D2攝影文:https://bit.ly/2wTEas0
隨著科學的進步,假設以下的狀況:

有一天, m4/3 的 iso 3200 純淨度終於趕上現在 5D2 的 ISO1600

你希望帶哪一台相機出國去旅行?

不要忘記 DSLR的鏡後距比較長,所以體積的縮小也有其極限,也不是每個場合都需要淺景深
luckyjacky wrote:
高iso 夜拍讚?

到底用到高iso的機率有這麼多嗎???

就算高iso很乾淨 看到照片 我還是寧願選擇用低iso方式拍


如你所說的,認同低ISO夜拍還是比較好。
高ISO用到機率比低ISO還低。

現在風氣,大家只在意高ISO,連低ISO畫質變差都不自覺,可以高低兼顧的不多。
以前沒有這麼高ISO時,大家一定很在意低ISO畫質,到了現在就不同了。
現在只要把高ISO慢慢加強一點,就可以獲得好評與熱銷,比加強低ISO畫質的條件下容易。

選擇高ISO較好,低ISO略差,大多數拍出來都不是最佳畫質,少數時機才用到高ISO拍,有些拿高iso畫質好的高階DSLR的人,在夜拍還是會用腳架,也儘量以低iso考量去挑選畫質認為較好的較ISO來拍,就是為了獲得最佳畫質。

低ISO好,高ISO差,沒啥好洩氣的,至少大部分機率下,用低ISO拍出來都是較好品質的照片,比起低ISO較差,高ISO好的相機,也只有在少數時機用才能獲得"相對"較好畫質。

都是選擇的點不同,沒啥好以片幅大小欺壓來欺壓去的,選擇高ISO的人就當成要方便,或是技術不到必須靠高ISO輔助,選擇高ISO不強低ISO好,拍的開心就好。

高ISO到一定程度後,除非畫質明顯超越低ISO,不然夠用就好,一昧追求ISO數字高,如12800這種超高ISO,可能只有在M01提出來比較而贏了,其自爽成份較大,贏了又不見得能用或好用。

SONY的EVIL邪惡系統,打低價促銷的舉動到底是"天使的化身"還是"地獄來的使者",這時SONY跳出來說,說我是天使的化身就好,沒看到價格這麼便宜嗎?幹麼多補一句是地獄來的使者,這時他說,只是要給觀眾一點神秘感阿~SONY:神你媽個頭...用食神台詞開點玩笑,重點是,SONY日後的售價,是否等於現今的售價,就看他真的是天使還是惡魔拉。
Hunter PPC =X.x.X= Palm wrote:
片幅大小當然不重要,...(恕刪)

未來技術更進步,縮到更小的片幅,更好的畫質純淨度是可期待的
不過以邏輯來說,那麼相對更大片幅不是會更好!



另外m9算是特例,為了不要失去短鏡後距M鏡設計優勢,而是去修改感光元件部份,而相信現階段其他家要做短鏡後距的EVIL系列大概不會那樣搞法!
因為那等於是按照光線路徑去修改,應該是個圓形對方式,但是由於越邊緣就要斜射越大,所以光是這個部份肯定現階段貴死!

而像DSLR已經習慣用LPF,但這個在對於這種短鏡後距得斜射光的反射問題,就又會引入一些麻煩!

這個部份有轉接過RF系列廣角鏡頭就曉得,M9在設計是考慮和花多少成本問題,而其家要做到就不是那麼簡單!

所以相信M4/3這樣作法和當初創立4/3系統一樣,是經過考量,但SONY有沒有仔細想過這樣問題要解決多少,就不是很確定!

luckyjacky wrote:
原來又是高iso 無...(恕刪)


很高機會的說
平常也只有晚上才有機會拍照
平常也是室內居多
昏暗餐廳等等場所
當然還是高ISO比較常用嚕

畢竟不是天天拍風景,天天帶腳架出門吧 (ISO200在夜間拍生活照? B快門曝光)
哪來那麼多時間可以天天都在白天拍照~
EVIL系列目前雖然畫質上有些差距
但是至少在縮小體積加平價的加持下
更有高ISO的可用度(女性用戶會更高興,還有TX,WX系列的全景+夜景手持加持)
能在夜晚拍出更好的照片
這點可是只強調低ISO的人無法體會

小弟正好也是夜間出沒,比較常在昏暗場所拍照的類型
EVIL系列正好命中要害
當不想帶無敵兔出門的時候
比如到昏暗餐廳吃飯,那就可以用EVIL系列來幫忙嚕~
總不想吃個飯想拍拍美食,上了菜還要跟其他人說,等等我拍一下,然後像機橋半天
快門速度慢,還要拍好幾次才能成功

GF1在昏暗餐廳,恩恩~那個ISO真的不敢超過800阿~

說真的一般生活拍攝上
還是高ISO比較實用~
難道天天拍照還要努力100%去檢視
這樣也太累了

想想它的價格再想想EVIL的能力吧
這樣的價格有這樣的能力已經是CP值爆高
相信NEX3/5的後繼機種會更強大~

比較想看看M43怎麼接招哩~~ O家實在給他貴阿!!! 偏偏P的高ISO真的差
繼續看看NEX系列的表現, EPL1與NEX3/5的大抉擇~~~
SONY A7C + EF 20mm F1.8G + F60RM2
kanako0605 wrote:
在DC,背照式感光比其他相機感光元件還要小,但高ISO卻比較好,不就是答案了嗎?...(恕刪)


這比的基準就不同了吧,如果同是背照式感光元件,FF大小的背照式感光元件跟1/2.5吋的背照式感光元件哪個表現好?
kanako0605 wrote:
如你所說的,認同低ISO夜拍還是比較好。
高ISO用到機率比低ISO還低。...(恕刪)


高ISO用到機率低,不過室內跟夜晚到處拍不能開閃燈每一張半按快門都是給我ISO1600,安全快門不夠了靠防手震撐著,何嘗不會希望ISO6400也是可用ISO
高ISO用到機率不高? 你們都是白天出門拍照~ 只拍戶外嗎~

室內拍攝GF1隨便拿出來就跳400 要不然就800, 晚上無自然光的狀況隨便都是1600, 這還是用餅乾鏡拍...

如果能都用低ISO拍何不繼續使用柯達Pro DCS-14 看要N還是C 都可以支援nikon鏡頭跟canon鏡頭~

這台低ISO畫質出名的好啊 價格又便宜
相機有一種奇妙又難以抗拒的吸引力...........
使用高感光度一定用來夜拍嗎?
在運動場上想要拍到高速凝結動作的瞬間張力,快門速度是非常重要的
大光圈,高感光度都是“必要之惡“
大光圈鏡頭很大、很重、很貴,但為了高速快門,不得不用
高感光度拍起來色彩還原度不佳、畫質不佳,也是不得不用
這和腦袋無關吧
這也和技術無關吧
這和拍攝主題有關
不是每張照片都適合使用“pen鏡“讓背景模糊的
高感度,有必要性
絕不是用腳架,用腦袋,用其他方法可以取代的
以前沒有,只是因為技術問題
不代表這個需求不重要

有大大說到
“如果“以後的技術可以讓M4/3的ISO3200畫質與現在的5D2的ISO1600一樣,會希望帶哪部相機出國
“如果“以後的技術讓這樣的事情發生,會不會是在以後,5D2 ISO3200的畫質已經與現在5D2 ISO100的畫質“完全相同“了?
技術會進步,但是不會只有M4/3的有進步但是135片幅的感光元件卻原地踏步吧?

對於高感光度的需要,個人的經驗,常常覺得眼前景物很美,拿起相機才發現光線條件已經不可能拍了
我的要求也不高啦,只要能跟上人眼的低光敏感度就可以

回到主題
片幅重要否?使用者決定
畫質重要否?使用者決定
高感光度重要否?使用者決定

每個人標準不一
每個人價值觀不一
每個人的感受程度不一


註; ISO不是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的縮寫嗎? 國際標準組織,這只代表了這個數值所代表的標準是受全球統一認可的,好像與“感光度“沒什麼關係,請高手指點糾正
wbcomet wrote:
慚愧,原文中已經寫的很好了,我沒認真看就回帖,班門弄斧了。引用原文如下

記得很久以前對岸有一位先生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其中提到一點,隨著機身的小型化片幅的大小必須妥協,而其參考的因數不是畫質呈現,而是背景虛化能力。在能達到背景虛化又能縮小體積的情況下,達到一個平衡。
如果真要論畫質及記錄細節,我想135還是敵不過4X6吧,但為什麼大多數的人只追求 135 數位化 , 而不追求 4X6 呢? 我想體積是重要因數吧!!

總結一下就是,如果拋開在技術進步下可以得到改進的因素,如鏡頭素質,ISO,操控等等,那麼隨身機最後將會是景深和大小的平衡。


還在4x6 , 相機世界無這號機器....
120往上有 4x5 & 8x10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