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幅大小真的那麼重要嗎?

zycamaniac wrote:
然後體積搞得比 5D2 還大... 那 4/3 是在小什麼的? 3CCD 需要分光鏡片,需要極度精密的組裝 (玩過3LCD投影機的人應該可以理解到這個問題),需要沈重的分光鏡組...


如果4/3用3CCD,會拿掉反光鏡
體積和現在的E3差不了多少
而色彩還原度會超越全幅
因為光在分開的時候沒有幾乎遺失

用雙對焦系統的好處是
不會有移焦的情況
相位對焦快但是有時候不準
而對比對焦是剛好相反
結合兩種對焦就能夠在準焦的情況下,速度還快

m4/3走的是小而畫質好的大眾路線
像是550D/D5000這種主流
而4/3可以在畫質和5D/D700差不多的情況下
機身卻只有D300的情況下
也算是小了
zycamaniac wrote:
NEX 才剛上市,難道您能保證稍後就要推出的 NEX-7 不會多塞幾顆按鈕,多些手動控制?我個人的看法其實很簡單,我不只是畫質考量,還有價錢上的考量。我想要用行動抵制漫天要價的 M4/3 系列鏡頭,M4/3鏡頭的價格已經高到一個不合理的境界了,機身不值錢,那幾個一般等級的鏡頭卻都是其他類似規格全片幅鏡頭還要在大一級光圈的價格。 (20mm f/1.7 vs 50mm f/1.4 Canon/Nikon)


NEX真正的問題倒不是手動控制
扣掉鏡頭資源度這種和設計無關的客觀條件
NEX大片幅有很大的致命缺點
1. 紫邊,變性都非常可怕
2. 鏡頭大了50%
3. 對比對焦速度落後
前兩項是光學問題,幾乎是無法克服的
為一的方法就是像是m9花大筆錢調整感光元件的架構

NEX其實出來逼m4/3降價是好事情
但是就相機上來講,EVIL用這種APS片幅的設計是失敗的
片幅越大不一定越好
就像是引擎不一定越大的越快
我缺隨身機,

目前市面上符合我對色彩的要求,與價位平衡者,

當屬DP系列

碰巧是APS大小

當然, 我要再次跟原PO強調, 片幅大小真的很重要

orioccidental wrote:
不知道練了20年功...(恕刪)


景深不重要,但有些情形我希望極限淺,OK ?
別那麼喜歡鉆牛角尖行不行。

我會買NEX 5純粹是因為外形,便攜,錄影,部落格用的棚攝和SNAPSHOT,這是我對DC的訴求。

我只會用定焦的那支小鏡頭。有人會說那不如買DP1/S/X,抱歉啊,DP1的錄影能力慘不忍睹,有等於沒有。高ISO畫質對影片記錄來說太太重要了,這也是我放棄M4/3的最大原因。NEX5其實也未符要求,因為影片錄製貌似不能手動操作,但至少在室內環境下畫質有保證。
rien a dire~
thunder3903 wrote:
4/3系統是個創新的...(恕刪)


很多很多年前的300D, ISO 1600已經是可以接受的質量了。近幾年提升最明顯的,是ISO 3200+的質量。
rien a dire~
Windwaker wrote:
m4/3走的是小而畫質好的大眾路線
像是550D/D5000這種主流
而4/3可以在畫質和5D/D700差不多的情況下
機身卻只有D300的情況下
也算是小了


我想提一個問題。。。。M4/3什麽時候畫質能和550D相提並論。。。。。。OKOK,你要說GH1和550D同級這可以,畢竟GH1在明亮環境下的影片拍攝是有優勝的地方。。。但S是, 4/3又是什麽時候跳到5D/D700的等級了,這從每一方面來講都差得有點遠,和7D比已經是極限而且完敗。當然你要說以後會出現的機種那不好說。
rien a dire~
Windwaker wrote:
如果4/3用3CCD,會拿掉反光鏡
體積和現在的E3差不了多少
而色彩還原度會超越全幅
因為光在分開的時候沒有幾乎遺失


拿掉反光鏡,然後就回復到跟 E-P1 同樣等級的對焦,然後你知道分光菱鏡有多重嗎?分光菱鏡之後還要裝三顆 CCD/CMOS,我是覺得 4/3 想要跟 5D2 比重量,比體積, 真是指日可待... 如果 4/3 還是繼續用單眼界中最領先的強力"雜訊"元件,那抱歉,色彩的還原度也包含了 iso 純淨度。
Windwaker wrote:
NEX真正的問題倒不...(恕刪)

第一台無觀景窗的APSC EVIL發表就被您宣告死亡,那也未免太快了?
先等CNS都玩過了再宣告也不遲...

別忘了,沒有人規定一定要APSC size的cmos,CN如果要玩2x的3:2片幅也不是不可能...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Windwaker wrote:

前兩項是光學問題,幾乎是無法克服的
為一的方法就是像是m9花大筆錢調整感光元件的架構


你這句話好好笑,請看一下 50D 的 "特殊滿版" 感光元件,CMOS上的聚焦鏡片可是滿版無縫係的。然後也看一下 5D2 的感光元件,靠近邊緣的感光元件用的聚焦鏡,有沒有看到聚焦鏡片也是有做了位置上的調整啊... 這就是生產相機的廠商也同時生產感光元件的優勢... 根本不用 "花大錢調整" 人家早有了。也用了很久了。

如果照你給 M9 的敘述,我看 5D2 還有 50D 已經是傳說中的傳說了,5D2 用的感光元件也是有同樣的調整喔!50D 的感光元件又因為片幅比較小的關係還能做到無間隙對焦鏡片喔。
Nuckls wrote:


我想提一個問題。。。。M4/3什麽時候畫質能和550D相提並論。。。。。。OKOK,你要說GH1和550D同級這可以,畢竟GH1在明亮環境下的影片拍攝是有優勝的地方。。。但S是, 4/3又是什麽時候跳到5D/D700的等級了,這從每一方面來講都差得有點遠,和7D比已經是極限而且完敗。當然你要說以後會出現的機種那不好說。


因為他幻想出一台不曾存在過未來 4/3 旗艦機... 我估計按照他的想法,大概對焦可能會跟 E-P1 有得拼,重量可能直逼 5D2...

4/3 當初承諾的小型化,輕量化,價格合理下降是在哪裡啊?有哪個徵信社找得到這三個承諾是承諾到哪去了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