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把風景拍得好,又不想拍人像不好看,新手相機該選擇?


呆呆阿蛋 wrote:
請問各位大大,預算在...(恕刪)

樓主:

1.在DSLR世界中,鏡頭的重要性還是比較重要,畫素通常現在大部分都夠用。
新手第一台只是作為練習入門與培養興趣,機身選擇最入門,鏡頭可以選擇好些,將來會更新大多是機身。


2.那家只是某些人對各家基本特性心得,僅供參考,否則那些用NIKON的人都不用拍人像,CANON都不用拍風景?
CANON用戶JUZA很多生態風景都相當棒!

而NIKON中熟析如將爸黑麵Joe McNally 等也很多人喜歡。


這個問題之前出現數遍Monte920(98),就說關鍵其實在於對系統機身知道多少?
L鏡是否都要經過DPP 加色飽和和銳度才能達到色飽滿銳利的照片?

實際上,顏色不離曝光 WAE 色調與環境光線等因素,大部分人為影響還是佔很大部分。
恩,我其實也覺得鏡頭比機身來的重要
也就是說,鏡頭會帶給你比較多的驚喜
Canon 1100D 真的夠了,把預算挪給鏡頭、閃燈會比較值得
我爬文看到人說,1100D沒有點測光?
是真的沒有嗎?那600D有沒有?
這是什麼功能,可以給我點資訊嗎~謝謝

呆呆阿蛋 wrote:
我爬文看到人說,11...(恕刪)


點測光爬一下文就知道了

意思就是重點測光,取中心位置4%(600D為例)的畫面進行測光

因為只取這部分的光,所以光影變化上比較有彈性,一般攝影人會比較在意點測光

(所以之前我爬1100D文的時候,就因為沒有點測光而被無視)

以上為自我感覺良好(?!)的主觀認定

有誤請鞭
數位相機拍照,哪需要點測光?

自從換數位機身後,拍了不少照片了(至少15萬張有吧!),還不曾測過光呢?當然從沒管它機身的測光模式是放在哪裡.

都是先放在AV模式拍一張,然後轉到M模式,依剛才第一張的試拍曝光結果,增減快門速度(或稱曝光補償),通常不會超過第4張,在第3張或第2張甚至第一張就能得到想要的曝光照片了,然後接下來就只管變換焦距,左右上下移動機身框圖(構圖),和壓按快門鈕拍照了.

以前底片機無法馬上看到曝光結果才需要精準測光,數位相機即拍即看,哪還需要作測光動作呢?

也從不管它曝光指示在哪裡,也就是從不理會當時是正還是負補償,或補償多少.

記得相機的曝光補償在AV模式時只有正或負2格,但常常轉到正或負2格還是達不到想要的曝光標準,因此習慣使用M模式,曝光補償可以無限格.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魯獅 wrote:
只要裝得上600D或...(恕刪)

讚!!
可以針對不同人和不同預算給予適當的建議,
這一點小弟相當認同,
和過去認知的魯獅大有段差距,
可能是我有所誤會了,
關於這一點在此感到抱歉...

魯獅 wrote:
數位相機拍照,哪需要...(恕刪)

這說法雖我也這樣做但我並不認同
因為當你搶拍的時候再看再調.畫面已經沒了
所以還是有其必要性.不然點測連動的功能在專業機上早該取消
而不是只取消在這些中階機
http://www.fluidr.com/photos/allen1881/
以前底片機拍正片,需要比較精準的測光.
不過,我也從不用點測光,幾乎只用任何機身都有的中央偏重.

有人認為使用測光錶測光最準,但有鏡頭因素,也就是說雖然使用相同光圈,但不同鏡頭的進光量卻不一定相同,測光錶測得的EV值無法套用到每一顆鏡頭使用.

我自己研發了一種類同柯達灰卡,但卻比灰卡更實用的灰布測光法.

當時拍照從不對著眼前的被攝場景測光(夜景除外),而是拿著一片灰布在鏡頭前面(AV模式),並保持與被攝場景平行測光,然後把測得的結果放在M模式,接下來就只管框圖和壓按快門鈕了.

經過5~6年的每個月都得環島一圈拍數百張正片(4~5本書的插圖),從不曾有任何一張正片因曝光太離譜無法使用而需要重拍的.

但光線變化,更換場景或更換鏡頭就得重新測光.

當時還拍120正片,但該120相機沒有測光系統,只能靠135測光後把EV值拿來套用,因有鏡頭因素,因此必需先知道135的哪顆鏡頭和120的哪顆鏡頭的鏡頭因素相同,才不致拍出曝光不準的正片,當時無論是135或120,一律都只用定焦蔡鏡拍照.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wei1881 wrote:
點測連動的功能在專業機上早該取消(恕刪)


也許點測可以讓每張照片都成功,但這只能針對主體特寫而言,例如人像.

對於其它大部份拍照場景,恐怕就不適用了,要不然哪需要甚麼多區測光,蜂巢式測光....一大堆測光模式?

搶拍時,我是覺得中央偏重就很好用了,反正數位拍的,曝光寬容度很高,拍了RAW檔回去,曝光不夠準,進DPP調一下就行了.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感謝魯獅前輩精辟的解說及建議
目前有在考慮二款鏡頭
看前幾篇回文,CK924210前輩推薦的EFS 15-85mm F3.5~5.6(鏡頭)
平輸的也要2.1萬、公司2.6萬,有點超出我的預算(小弟才剛開始要接觸,真的覺得口袋要超深!)
所以目前看了二款,
一是Canon EF-S 55-250mm/55-250 f4.0-5.6 IS拆裝
二是SIGMA 70-300mm(70-300 MM) F4-5.6 APO 1:2公司貨
都是8000有找~深深的吸引小弟呀~這樣應該焦段對我來說初期應該夠用
希望各位給我一些建議,二款鏡頭我都有爬了一些文,不過canon 55-250的文好像有點少,sigma倒是很多
很多人都是推薦sigma啦,便宜又大碗,誠心的請教各位的意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