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kyjacky wrote:
我之前看有人比較過因...(恕刪)
怎麼可能是這樣?
進光部分是和光圈有關,光圈與焦距或前面口徑等有相關,但不是那麼簡單。
像NIKON 6mm F2.8,前面口徑高達236mm大。

NIKON 6mm F2.8

然後比對小兩極光圈的6mm F5.6
6mm F5.6


它們的屁股都很小,F2.8的頭比一般望遠鏡頭都還要大上許多,但實際光圈只有F2.8而已。
邊緣失光部分本身往往是在於像差妥協,容許一些邊緣失光是對於像散修正有較好平衡。
像是CY 35/1.4口徑67,ZF 35/1.4口徑72,邊緣失光差異。

本身不管SIGMA或其他DSLR 35/1.4都是同樣逆望遠設計,前面凹鏡組的焦距與後面凸鏡組的焦距是相依,這裡也可以看到設計一些差異與相似地方。
